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考察水包油微乳巴布剂与常规巴布剂对吴茱萸脂溶性成分体外释放性能的差异,为巴布剂制备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按吴茱萸提取物-肉豆蔻酸异丙酯-丙二醇-聚山梨酯80-氢化蓖麻油-水(0.3∶0.6∶3.6∶3.6∶3.6∶18)制备水包油微乳,将微乳添加至巴布剂基质制成水包油微乳巴布剂。采用体外扩散池法测定巴布剂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体外透皮累积渗透量。结果:吴茱萸水包油微乳巴布剂中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24 h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分别为常规巴布剂的1.86,1.40倍。结论:采用微乳工艺制备的巴布剂中吴茱萸脂溶性成分的释放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巴布剂,适合中药水难溶性成分巴布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乳痛消凝胶膏剂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光泽性、持粘力、基质残留、皮肤追随性和反复揭贴性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乳痛消凝胶膏剂的基质配比和成型工艺。结果:优选乳痛消凝胶膏剂基质最佳处方为卡波姆: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明胶:甘油:丙二醇=0.4∶0.6∶0.6∶1.0∶1.8∶30∶30;凝胶膏剂成型工艺为搅拌转速175 r·min-1,炼和温度为45℃,炼和时间为15 min,中药∶基质=1∶4。结论:优选乳痛消凝胶膏剂的持粘力、光泽性、赋型性均较好,制备工艺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消肿止痛巴布剂的基质配方。方法:以初粘力、持粘力和膏体综合感官性能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消肿止痛巴布剂基质配比和巴布剂的成型工艺。结果:消肿止痛巴布剂的最优基质配方为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氧化锌(0.5∶1∶1∶0.8)。结论:按照最优基质配方制得的消肿止痛巴布剂,持黏力、赋型性、光泽均良好,载药量大,无皮肤残留,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
应用均匀设计筛选香萸巴布剂基质配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可  许沛虎  张雪琼  高媛  张良 《中药材》2008,31(5):748-750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腹泻巴布剂的最佳基质配比。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实验结合SPSS回归分析,对持粘力、剥离强度、赋形性、反复揭贴性以及背衬材料的渗出情况进行了考察,优化巴布剂的基质设计。结果:巴布剂基质的最佳处方为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聚丙烯酸钠(PANA)∶高岭土∶AlCl3∶柠檬酸∶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K-30)∶PEG400∶丙二醇∶吐温-80=0.25∶0.1∶0.2∶1.5∶0.4∶0.6∶0.8∶2∶1∶0.5。结论:此巴布剂工艺合理、质量可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透皮给药制剂。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0,(8)
目的:考察复方腮腺炎巴布剂的药物体外释放和透皮行为。方法:采用垂直式Franz扩散池。HPLC测定接收液中双氯芬酸钠(DCS)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DCS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累积透皮率分别为32%、21%,DCS和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外释放率分别为47%、42%。结论:复方腮腺炎巴布剂的药物透皮行为属于零级动力学过程,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  相似文献   

6.
软肝消水巴布剂的研制及其体外透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付强  任永申  杜晓曦  肖小河 《中成药》2007,29(10):1431-1434
目的:研究软肝消水巴布剂的成型工艺,体外透皮行为及其释放规律。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利用离体大鼠皮肤透过试验,优化软肝消水巴布剂的基质配方;采用Franz’s扩散池法,考察透皮促进剂氮酮、丙二醇对人参皂苷Rg1的促渗透能力;采用桨碟法,考察释药规律。结果:软肝消水巴布剂中人参皂苷Rg1的透皮速率为0.394μg/cm2/h(大鼠皮肤),12 h能累积释放90%以上,释放规律符合一级模型。结论:软肝消水巴布剂中人参皂苷Rg1的释放速度大于透过皮肤的速度,为皮肤控释型制剂,加入复合促渗透剂能提高药物的透皮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制消癖健乳巴布剂并探讨其体外透皮吸收特点。方法: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制备消癖健乳巴布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苷的经皮渗透量,利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研究消癖健乳巴布剂的经皮吸收特点。并且考察氮酮对淫羊藿苷的促渗效果。结果:制备的消癖健乳巴布剂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外观平整光滑,且能满足黏弹性要求;淫羊藿苷可缓慢透过大鼠皮肤;透皮吸收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氮酮使淫羊藿苷的体外透皮速率及透过量显著增加。结论:消癖健乳巴布剂为一种新型控释型经皮给药制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制四物汤巴布剂并探讨其体外透皮吸收。方法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辅料制备四物汤巴布剂,以初黏力,剥离强度为考察指标,优选巴布剂基质的最佳处方;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离体小鼠皮肤作为扩散屏障,用HPLC对四物汤巴布剂中阿魏酸和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考察其累积透过量。结果四物汤巴布剂的最佳处方为:卡波姆∶聚丙烯酸钠∶三乙醇胺∶高岭土∶甘油∶聚乙二醇∶三氯化铝∶药物浸膏=0.9∶0.9∶0.9∶0.6∶4∶2∶0.1∶3;采用3%的氮酮作为透皮促进剂对阿魏酸和芍药苷均有良好的透皮促进效果;阿魏酸和芍药苷的释药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分别为Q=0.8433t1/2-0.2824,r=0.9603和Q=3.7426t1/2-4.1243,r=0.9788。结论该研究为四物汤外用剂型的开发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选肉桂油巴布剂配方。 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 以初粘力、持粘力、物理性状为衡量指标, 进行最佳基质配方筛选;采用Franz扩散池考察处方的体外经皮渗透性,以HPLC 测定肉桂油主要成分桂皮醛的浓度,求其12 h内的渗透量及稳态透皮速率。 结果 :优选肉桂油巴布剂主要基质配方为卡波姆1.3 g、甘油30 g 、聚丙烯酸钠5.5 g,稳态透皮速率J为13.44 μg ·cm-2 ·h-1。 结论 :优选的肉桂油巴布剂配方合理,具有较好的体外经皮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10.
β-细辛醚巴布剂制备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β-细辛醚巴布剂制备工艺.方法:以光泽性、持黏力、基质残留、皮肤追随性和反复揭贴性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巴布剂基质配比和β-细辛醚巴布剂成型工艺.结果:优选基质最佳处方为卡波姆-压敏胶-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柠檬酸-柠檬酸钠-甘油-丙二醇0.3∶1∶0.05∶0.35∶0.1∶0.12∶0.18∶3.5∶3.5.β-细辛醚巴布剂成型工艺为搅拌转速500r·min-1,炼和温度45℃,炼和时间15 min,β-细辛醚含量为8.7%.结论:优选的β-细辛醚巴布剂持黏力、赋型性、光泽均良好,载药量大,无皮肤残留;该制剂对中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12.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3.
探析神阙穴与气及脏腑经络关系及现代医学对脐中的认识,介绍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病证关系,分析了“病”与“证”的内涵,认为疾病是决定证候的内在稳定的因素,而证候是疾病的外在综合表现。辨证论治以证候处方用药,会产生病证重合与分离两种情况,病证重合时疗效就肯定,而病证分离时则疗效就会远离预期目标,这就是辨证论治疗效重复性差的客观原因。为了提高病证的重合,避免病证的分离,应该重视方药与疾病的联系,不能只讲“方”与“证”的联系。笔者认为,方药对疾病的疗效是根本的,而方药对证候的疗效是附属的,疾病与疾病证候具有不同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立冬凌草乙素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研究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情况以分析冬凌草乙素的血清蛋白结合机制。采用超滤法结合LC-MS/MS测定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蛋白结合率及相关结合常数,以Scatchard方程计算冬凌草乙素与BSA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并对冬凌草乙素与BSA的结合机制进行分析探究。结果显示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平均结合率为57.2%,且结合类型主要为一类强结合,相关参数为结合常数2.54×104L·μg~(-1),结合位点的数目为n=0.75。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在考察浓度范围内无浓度依赖。该研究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操作简单,能够满足分析要求,结合常数的求算为临床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动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郭振球 《天津中医药》2008,25(6):441-444
用中医药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控制过度炎症反应.微观证治学.脏腑、神经、激素、免疫和代谢调节病机链.分析过度炎症反应.从过度炎症反应分始动、放大和损伤3个阶段,提供了证治方药.创新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微观证治学的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17.
郑莉  郑林 《天津中医药》2003,20(3):78-79
论述了非典发病与传播的特点。阐述遵循科学控制疫情、总结经验中西合治、心身调节防病健身在论治非典的系统性。从科学严谨的手段、积极努力的态度、正确的应对措施、适宜的心身调节等方面,说明防治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8.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的形成与素体阴虚,五脏虚弱,饮食不节,形体肥胖,精神刺激,情志失调,外感六淫,毒邪侵害,滥用丹药,化燥伤津,房劳纵欲,肾精亏耗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首先要进行有效的糖尿病社会宣传与教育,防治于未然,即病之后的临床护理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包括生活调理,饮食调理,精神调理。  相似文献   

20.
魏星 《光明中医》2013,(11):2415-2416
目的 探讨中药饮片党参在临床使用中的鉴别方法,确保中药党参的正品,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性状、显微、理化鉴定的方法,比较党参、银柴胡、家种防风之间的鉴别点.结果 可以明确鉴别所使用中药党参的真伪.结论 尽管党参与银柴胡和家种防风有相似的一面,但是仔细辨别还是有其鉴别特点,希望引起药房中药技术人员的重视,区别真伪、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