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在建立AHNP的大鼠模型基础上,初步研究急性胰腺炎的成因及药物对其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微循环技术观察微血管口径、密度,血流速度,血流状态,微区血流量及治疗前后胰淀粉酶的变化及其光镜,电镜的超微病理学改变。结果;生长抑素十四肽组微循环各项指标的改善较模型组差异显著,胰腺病变程度显著轻于病理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小儿肺炎患者和健康小儿甲皱微循环的对比观察,发现他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表现为微血管管排模糊、神顶淤点增多,同时还有管周渗出及出血,流态改变及血球聚集等,提示肺炎患儿有血淤情况,为中医治疗本病采用活血化淤法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建立AHNP的大鼠模型基础上,初步研究急性胰腺炎(AP)的成因及药物对其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微循环技术观察微血管口径、密度、血流速度、血流状态、微区血流量及治疗前后胰淀粉酶的变化及其光镜、电镜的超微病理学改变。结果:生长抑素十四肽组微循环各项指标的改善较模型组差异显著(P<0.01),胰腺病变程度显著轻于病理对照组。结论:胰腺微循环的障碍可导致AP的发生,而生长抑素十四肽能有效地改善胰腺微循环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范畴,病机多虚实夹杂,标本互见。其本在于心气不足,其标均有不同的血淤表现。患者除常见的心绞痛、舌质紫暗、淤斑、淤点等传统血淤证候外,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尚可观察到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异常等改变。据报道甲皱微循环变化与中医辨证可能存在内在联系。我们观察了83例冠心病患者,本文探讨中医辨证与甲皱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疏血通脉胶囊对小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制备疏血通脉胶囊含药血清,采用血清药理学和活体肠系膜微循环观察法,观察疏血通脉胶囊含药血清对去甲肾上腺素(NA)致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模型小鼠的肠系膜微血管管径和肠系膜微血管血液恢复流动的影响。结果疏血通脉胶囊含药血清能扩张小鼠肠系膜微血管管径,缩短微循环障碍模型小鼠肠系膜血流恢复时间。结论疏血通脉胶囊具有改善小鼠微循环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疏血通脉胶囊对小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制备疏血通脉胶囊含药血清,采用血清药理学和活体肠系膜微循环观察法,观察疏血通脉胶囊含药血清对去甲肾上腺素(NA)致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模型小鼠的肠系膜微血管管径和肠系膜微血管血液恢复流动的影响.结果 疏血通脉胶囊含药血清能扩张小鼠肠系膜微血管管径,缩短微循环障碍模型小鼠肠系膜血流恢复时间.结论 疏血通脉胶囊具有改善小鼠微循环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活体情况下观察川芎嗪对实验性血瘀症家兔肠系膜微血管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显微闭路摄录像系统分别观察血瘀症前后家兔肠系膜微血管口径、血流速度、血流量等的改变及川芎嗪对上述指标造成的影响。结果川芎嗪可以通过增加微血管的开放数量、加快微血管内血流速度等途径增加血瘀症时肠系膜微血管内血液的灌注,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但川芎嗪对微血管口径的改变没有直接作用。结论川芎嗪通过改善微循环而发挥抗血瘀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微循环血流及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逆行经胰胆管注入3%牛磺胆酸钠诱导致大鼠重症胰腺炎模型,于不同时相给予低分子肝素(LMWH)处理并观察胰腺微循环血流及测定微血管通透性,进行病理评分。结果: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能改善重症胰腺炎大鼠胰腺微循环。结论:低分子肝素是改善重症胰腺炎胰腺微循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四安胶囊改善Ⅱ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索四安胶囊地Ⅱ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了患者甲襞微循环的血管形态、血液流态等指标,并设优降糖对照组。研究发现,发胶囊可使微循环粒状和停瘀滞的血流减少,而快直线的血流增多,对微循环血色和血流速度有改善2作用,使暗红色血减少,鲜红色血增多;使血流慢者减少,而血流正常者增多(P〈0.05,P〈0.01);四安胶囊可明显降低糖尿病病人的微血管畸形率及血管长度,同时增加动脉口径,降低静脉口径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舌尖微循环变化和特点,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微循环的客观指标。方法临床上诊断为SLE的患者46例,采用卧式微循环显微镜检测、摄影。观察其舌尖微循环中的舌乳头状态、血管状态及微血管周围状态等。结果大部分活动性SLE患者舌尖微循环可见不同程度的微血管袢增多、迂曲,微血管周围有渗出及出血。结论SLE患者活动期的微循环状态是以血瘀为主的病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00名健康人(对照组),108例糖尿病不伴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非糖网组),108例糖尿病伴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糖网组)进行眼球结膜和甲皱微循环的观察。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眼球结膜和手指甲皱微循环,在微血管、微血流及微血管通透性三方面均有明显的障碍。但眼球结膜微循环的微血管和微血流的异常发生率高于手指甲皱。伴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微血流流态及微血管通透性的异常发生率明显地高于不伴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但两者微血管形态的异常没有明显的差别。视网膜病变严重的糖尿病患者眼球结膜微血流流态的障碍更为严重。上述结果提示: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微循环障碍,而这是发生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肠系膜微循环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5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每组5只,在医用图像分析系统下观察并记录缺血30min和再灌注30min时家兔肠系膜微动脉、微静脉管径,血液流态,微血管数目的变化。结果缺血30min时,模型组和治疗组与缺血前比较,微动、静脉管径缩小,血流速度减慢,微血管数目减少(P〈0.01),预防组微循环变化不明显;再灌注30min时各组与其缺血前比较,模型组微动、静脉管径缩小,血流速度减慢,微血管数目减少(P〈0.01),预防组、治疗组微循环变化不明显。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肠系膜微循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鼻炎喷雾剂对微循环的影响并观察其毒性作用,对大白鼠肠系膜微血管口径变化、毛细血管交叉点计数及微血流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鼻炎喷雾剂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同时对其急性毒性与眼结膜刺激试验,均未见任何毒副反应,表明该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用61只家兔研究了油酸性实验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以自行设计的逆流灌注法从肺微循环中直接获取微栓及白细胞。同时测定了心阻抗参数,发现这种RDS模型与对照相比,肺微循环血管中有大量微栓及白细胞滞留,心阻抗测定表明肺血流减少。微栓和白细胞滞留可能与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及肺血流减少有关。此型肺水肿不是肺血流增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127例功血患者甲皱微循环。其表现为:视野不清晰,血流缓慢,颗粒状血流及血流间断、微血管袢顶及静脉淤血、微血管周围出血斑、汗腺汗珠增多。用中药“活血化淤”治疗后,上述指标都有不同程度好转。观察结果认为中医“活血化淤”法是功血的治法之一,并说明功血和植物神经有关。  相似文献   

16.
地龙胶囊对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改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地龙胶囊对小鼠血液微循环障碍形成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以高分子右旋糖酐建立小鼠微循环障碍模型。用WX-9型微循环显微镜和微循环检测分析系统观察小鼠耳廓微循环在给药前、给药后10min、20min、30min等不同时间,微血管的口径、流速、流态、毛细血管交叉网开放数量等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地龙胶囊大、小剂量组预防均使小鼠微血管细静脉、细动脉管径增大,与注射生理盐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能提高血流速度,其中以大剂量组较明显(P<0·001)。血液流态有显著的改善;毛细血管交叉网开放数目增加。[结论]地龙胶囊能对微循环障碍可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观察了急性实验性腹膜炎家兔致炎前后肠系膜的微循环变化,发现致炎后12h,小肠系膜微血管明显破坏、出血、数目减少,毛细血管内径变化不明显,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和血流量轻微下降,但单位组织的毛细血管总血流量明显下降,白细胞游出明显增多。表明炎症后期的微循环变化以微血管破坏、炎症局部组织灌流量减少及白细胞游出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活体蛑微循环观察模型。方法:采用OLYMPUS微质环显微镜微机摄录系统,观察Wister大鼠在体肾皮质微循环。结果:能清楚地看到肾皮质肾小球及周围的血管结构和血流状态。肾小球血管呈现树枝状排例。结构紧密分布均匀,血流呈现直线型、流速快,持续观察可见交替开放现象,结论:该活体肾微循环观察模型方法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作大鼠回肠外置于腹部皮下手术,开两个观察口。伤口愈合后进行~(60)Co-γ射线10Gy全身照射。照射前及照射后观察小肠绒毛微循环变化。结果表明。照后6h,绒毛微血管网模糊或轻度扩张;照后24h,绒毛微血管扩张,血流速度稍慢;照后48h,上述改变加重;照后72h,毛细血管网消失,微血管驰张伴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或血流淤滞,组织学检查显示绒毛裸露与微血管扩张。本实验证明,超致死剂量全身照射后小肠绒毛微循环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在25只wistar大鼠中用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的方法复制微循环障碍模型,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计测定肝素治疗对微循环障碍大鼠肾、肝、尾表面血液灌流量的影响。观察到除62.5u/100g Bw肝素治疗组外,在125u及250u/100gBw肝素治疗组中用药后肾血液灌流量明显增加(P<0.05),同时尿量也明显增加,用FITC-Dextran-150做肾内荧光微血管造影的结果证实治疗后肾内有血流重分布,皮质灌流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