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移植术后肺炎死亡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炎的病死率、死亡危险因素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肾移植术后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存活组87例(75%),死亡组23例(19.83%),自动放弃治疗6例(5.17%)。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得出,意识不清、并发ARDS、出现胸水、曾应用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药物等是影响肾移植术后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中医治疗、应用三联抗生素、及早行高频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加压给氧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肾移植术后肺炎者病死率较高,中西医结合治疗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无创正压通气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肺炎合并ARDS患者的疗效。方法:34例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合并ARDS患者,在早期抗病毒治疗、调整免疫抑制方案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全部给予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34例患者中,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效23例,有效率为68%;无效11例,改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为32%,其中3例治愈出院,8例死亡。有效的23例患者治疗后2小时、24小时、48小时及治疗结束时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及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为P<0.01)。26例出现较轻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可好转。结论:持续无创正压通气可改善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合并ARDS患者的低氧血症,缓解呼吸窘迫症状,降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从而避免机械通气的相关并发症,降低病死率,该法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后肺孢子菌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的病原菌为肺孢子菌,原称肺孢子虫,它是免疫抑制患者,特别是器官移植患者严重和致命的机会性肺炎。近年来,随着实体器官移植技术的进步和手术例数的增加,PCP患者也明显增加,如果没有预防性用药,器官移植患者有5%~25%会罹患PCP,非艾滋病患者合并PCP病死率高达30%~60%,其中主要死亡原因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 iratory d istress syndrome,ARDS)[1]。现将我院成功救治肾移植后PCP并发ARDS 1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男,47岁。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采用环孢素A(CsA)/他克莫司(FK…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术后早期免疫抑制剂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原位肝移植术(OLT)后早期应用免疫抑制治疗对ARDS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肝移植术后早期合并ARDS患者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对ARDS氧合状态及病死率的影响、ARDS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和死亡原因。结果 ARDS患者术后早期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偏低。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可以改善ARDS患者氧合和肺顺应性,延长生存时间,但不降低病死率。死亡患者严重感染和NK细胞降低。结论 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胞因子减轻肺损伤,但未减低病死率。过度免疫抑制及其诱发感染是肝移植患者ARDS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合并发生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结果 15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肾移植术后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死亡率较高,通过强化消毒隔离,加强基础护理和健康宣教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发生率,减轻感染后的症状,促进患者痊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监测护理。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4月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合并ARDS患者34例,在早期抗病毒治疗、免疫抑制剂的调整、使用免疫增强剂及营养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通气期间做好心理护理、管道的护理、患者的监测、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结果34倒患者中23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效,好转出院,治疗有效率为67.6%;11例患者疗效欠佳,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3例治愈出院,8例死亡。通气治疗过程中出现面部皮肤压迫损伤7例,鼻黏膜干燥、糜烂、出血8例,胃肠胀气6例,气压伤5例。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期间做好患者的监测是确保无创通气成功的重要环节,而正确护理是减少无创通气的并发症及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吸入性肺炎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食管癌术后吸入性肺炎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死亡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病死率为3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氧合指数150 mm Hg、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高龄(70岁)、手术方式(三切口)是食管癌术后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集束化治疗、积极改善动脉氧分压、阻止MODS的发生是改善食管癌术后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为肾移植手术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感染率高达20%~70%。CMV感染可并发CMV肺炎、CMV肝炎、CMV视网膜炎等疾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可致患者死亡。2000年2月2005年5月,我院共收治19例肾移植术后CMV感染患者,经有效的救治,除3例患者因并发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健康存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护理。方法对10例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无创性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在通气期间做好心理护理、管道的护理、患者的监测、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结果9例患者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指标明显改善,1例并发ARDS转有创性呼吸机治疗后死亡。结论无创通气是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正确护理是减少无创通气并发症及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俯卧位无创通气救治ARDS患者1例的监测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肺部感染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其病死率高达31.0%~84.6%.因此,提高救治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是ARDS研究的重点.2003年10月我科采用俯卧位无创通气治疗成功地救治了1例肾移植术后ARDS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使用呼吸机治疗期间的监测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19例肾移植后发生重症肺部感染并发ARDS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患加强有效护理和病情监测。结果 10例患救治成功,占52.6%;9例死亡。结论 对肾移植后合并ARDS的患给予以抗感染治疗、合理氧疗、机械通气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2月我科12例肾移植术后合并肺部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救治成功率100%。结论:对肾移植术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密切病情观察,积极改善缺氧,提供呼吸支持,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严格消毒隔离,加强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肾移植已成为挽救终末期肾病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最有效手段。但由于受者术后的低免疫状态或过度的药物性免疫抑制,肺部感染的发病率远高于正常人群一直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我们发现有一些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病情进展迅猛,很容易在早期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最终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MOF)而死亡,其临床特点及进程与2003年初流行我国的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相类似。  相似文献   

14.
巨细胞病毒( CMV)性肺炎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 CMV肺炎病情重、发展快、易合并细菌混合感染,是导致肾移植受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故对 CMV肺炎进行有效治疗及合理护理至关重要,作者总结我院 12例肾移植术后 CMV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致ARDS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机械通气治疗,抗菌治疗,预防排斥反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加强营养支持。结果:本组6例存活,4例死亡。结论:对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致ARDS患者行综合治疗与精心护理,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致ARDS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机械通气治疗,抗菌治疗,预防排斥反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加强营养支持.结果本组6例存活,4例死亡.结论对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致ARDS患者行综合治疗与精心护理,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监测护理.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4月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合并ARDS患者34例,在早期抗病毒治疗、免疫抑制剂的调整、使用免疫增强剂及营养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通气期间做好心理护理、管道的护理、患者的监测、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结果34例患者中23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效,好转出院,治疗有效率为67.6%;11例患者疗效欠佳,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3例治愈出院,8例死亡.通气治疗过程中出现面部皮肤压迫损伤7例,鼻黏膜干燥、糜烂、出血8例,胃肠胀气6例,气压伤5例.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期间做好患者的监测是确保无创通气成功的重要环节,而正确护理是减少无创通气的并发症及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致ARDS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4例患者,15例痊愈出院,2例放弃治疗,7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致ARDS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早提供呼吸支持,加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营养支持,这些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为肾移植手术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感染率高达20%~70%[1].CMV感染可并发CMV肺炎、CMV肝炎、CMV视网膜炎等疾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可致患者死亡.2000年2月-2005年5月,我院共收治19例肾移植术后CMV感染患者,经有效的救治,除3例患者因并发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健康存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肾移植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本院收治的23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致ARDS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