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给予常规药物溶栓治疗和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没有明显的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上升,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上升,对照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助于改善患者各项心脏超声指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心梗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后,中医辨证论治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患者进行证型分析。术后具有气虚证表现病人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介入治疗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论治。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在介入术后的继续治疗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救治中,冠脉介入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应用冠脉介入治疗手段干预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中医的辨证治疗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论题。作为率先在全国开展冠脉介入治疗的中医院,我们将近3年来在我院成功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和中医治疗的AMI患者的思路与方法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交感风暴”进行分析,以提高对交感风暴的认识方法15例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后,出现了再灌注性的恶性室性心率失常。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交感风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诊断和治疗体会。结果该患者在介入治疗后频发室颤,经电转复成功。结论尽早诊断交感风暴,实施有效的电转复,恰当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有效地抢救交感风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后,应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于患者早期血脂与近期的心血管事件影响。方法:选在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依据治疗后的用药方式区别划分成中强度组与高强度组,中强度组患者17例,高强度组患者18例,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高强度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总胆固醇指标与中强度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中强度组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后,采取40 mg·d~(-1)阿托伐他汀治疗,能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气虚痰瘀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治疗的气虚痰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化痰法中药汤剂治疗,患者均治疗14 d后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价,检测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中医证候临床效果,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气虚痰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效果好,可明显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对阳春市人民医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根据双盲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超声心电图检测、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7 d与治疗6个月超声电动图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 d与治疗6个月超声心电图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超声心电图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分别为75.00%和27.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11年12月-2012年2月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例,对其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7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病情均好转,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于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症状积分和SAQ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与SAQ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症状评分和SAQ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于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效果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身体状态,优化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体外心肺复苏术联合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骤停患者中的抢救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4月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AMI后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体外心肺复苏术后行药物治疗,观察组体外心肺复苏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经皮延迟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患者在发病5~10d行经皮延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6个月期间心血管事件(MACE)和心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3例发生梗死后心绞痛,2例发生再梗死,总事件发生率为13.16%(5/38);对照组7例发生梗死后心绞痛,4例发生再梗死,1例死亡,总事件发生率为31.58%(12/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皮延迟冠脉介入治疗可以减少AMI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巩义市人民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0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PCI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冠脉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左室射血分数、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在给予治疗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水平、左室射血分数、TMP和TIMI血流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冠脉再通率(98.03%)与对照组(96.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小板水平、左室射血分数、TMP和TIMI血流分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中医活血化瘀法的疗效。方法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西药组(n=40)和中药组(n=40),对所有西药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对所有中药组患者在西药组基础上采取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LVEF、6MWT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高,中药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对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施恰当的临床护理。结果: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全部有所改善,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细心观察与有效正确的护理至关重要,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分析效果。方法抽取京山市人民医院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间60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患者入组,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护理后心率低,QTC间期长(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出现的心率失常,有效护理干预可提升治疗效果,价值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急诊介入治疗与择期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效果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接受急诊介入治疗与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研究,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心脏破裂率及死亡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6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破裂率,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记录其心肌梗死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破裂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6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内观察组心肌梗死复发率、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机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对急性STEMI患者进行急性介入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择期介入治疗,能够快速改善心肌缺血状况,达到理想的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QTd指标、QTc周期和心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QTd指标、QTc周期和心率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偏低(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心电图指标,显著提升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并完成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多巴酚丁胺静脉持续泵入,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口服,共用药5 d。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临床疗效,用药前后分别进行心肌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80.0%,P<0.05)。中医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73.3%,P<0.05)。2组治疗后心肌血清学标志物及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杨宁  曹弈强 《世界中医药》2008,3(3):159-16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根据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汤老对低危和中危患者,以及部分不愿意采用介入治疗的高危患者,应用中医辨证为主进行治疗,常可明显改善病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术后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诊治的6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气滞血瘀组(40例)和气虚血瘀组(22例),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介入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能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术后的近期临床效果,预防血栓的形成及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