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新生猪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离新生猪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为研究围生期肾小管上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特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机械分散结合 型胶原酶 (0 .5 g/ L)消化的方法纯化肾小管片段 ,选择含 10 %的 FCS低糖DMEM培养基 ,置于 5 %CO2 ,37℃孵箱培养。 0 .2 5 %胰蛋白酶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纯化和传代培养。应用细胞形态学 (光镜和电镜 )、免疫细胞化学 (Pan CK和 CK18单抗 )和酶组织化学 (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 )方法进行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鉴定 ;用流式细胞术做细胞纯度鉴定。结果 出生 12~ 2 4小时的新生猪肾小球直径为 5 0~ 70 μm,出生5~ 6天的肾小球直径为 70~ 98μm。新生猪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对葡萄糖的需求量不高。培养成功并传 6~8代 ,肾小管上皮细胞纯度达 95 %~ 98%。综合形态学、免疫细胞化学和酶组织化学结果 ,支持细胞来源于肾单位的近曲小管。结论 采用机械分散 -酶消化纯化肾小管 ,0 .2 5 %胰蛋白酶纯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及低糖 DMEM培养新生猪肾近曲小管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梗阻性黄疸肾缺血再灌注损害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宇  李昆  何振平 《重庆医学》2002,31(12):1197-1200
目的:探讨梗阻性大鼠在短暂性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肾功能改变与脂质过氧化反应及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S组)、正常肾缺血再灌注组(SRI组)、梗阻性黄疸组(J组)、梗阻性黄疸肾缺血再灌注组(JRI组)。在胆道梗阻1周后行双侧肾动脉夹闭10min后放开,观察再灌注后0、4、12、24h等不同时相点观察肾功能的变化。采用钙离子荧光指示剂Fura-2/Am负载测定各组24h时相点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JRI组内生肌酐清除率随再灌注时间延长持续下降,J组及JRI组肾组织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下降。JRI组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结论:在梗阻性黄疸状态下大鼠肾脏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明显升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梗阻性黄疸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有关。氧自由基及钙超载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温度控制的鼠近曲小管细胞系基础医学院生物教研室尹秦昌徐述中图分类号R318.16温度控制为条件的鼠肾近曲小管细胞系由美国犹他大学霍华德-休斯医学院Jean-MarcLa,LalouelM.D,人类遗传学实验室所建立[1],已培养30余代未见丧...  相似文献   

4.
新生猪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离新生猪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为研究围生期肾小管上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特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机械分散结合V型胶(0.5g/L)消化的方法纯化肾小管片段,选择含10%的FCS低糖DMEM培养基,置于5%CO2,37℃孵箱培养,0.25%胰蛋白酶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纯化和传代培养。应用细胞形态学(光镜和电镜)、免疫细胞化学(Panck和CK18单抗)和酶组织化学(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方法进行肾近曲管上皮细胞鉴定,用流式细胞术做细胞纯度鉴定。结果 出生12-24小时的新生猪肾小球直径为50-70μm,出生5-6天的肾小球直径为70-98μm,新生猪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对葡萄糖的需求量不高。培养成功并传6-8代,肾小管上皮细胞纯度达95-98%。综合形态学、免疫细胞化学和酶组织化学结果,支持细胞来源于肾单位的近曲小管。结论 采用机械分散-酶消化纯化肾小管,0.25%胰蛋白酶纯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及低糖DMEM培养新生猪肾近曲不管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2004年WHO公布了新的肾细胞癌组织学分型法,即将肾细胞癌分为10个亚型,其中乳头状。肾细胞癌约占肾癌的10.0%~18.5%。乳头状肾细胞癌是一种起源于肾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的上皮细胞、生长缓慢的低度恶性肿瘤,其CT影像表现相对于其他类型肾癌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笔者选取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对其CT表现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讨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亚慢性镉中毒大鼠肾近曲小管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雄性SD大鼠进行了亚慢性镉染毒,经HE染色、甲基缘一派若宁双重染色和过碘酸-雪夫反应(PAS)染片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大鼠肾脏的改变。结果显示,大鼠肾脏未见明显的肾小管坏死、间质纤维化或炎细胞浸润,但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凋亡。镉处理组的肾近曲小管的凋亡细胞数(52.25±5.19个/mm2)明显高于对照组(12.50±3.54个/mm2),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相似文献   

7.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一氧化氮合酶在肾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后一氧化氮合酶(NOS)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达特点及肾组织肾单位中各部位对损伤的敏感程度,探讨一氧化氮(NO)在介导肾组织损伤中发挥的双重作用及肾缺血再灌注后治疗损伤肾组织的最佳时段。方法: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SP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时间段NOS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NOS的表达极低, 在大鼠髓放线、肾小体中几乎不表达NOS。在近曲小管、远曲小管中,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NOS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R 2 h、I/R6 h、I/R10 h、I/R14 h 4 组组间相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NOS在I/R2 h开始表达,同时近曲小管较远曲小管NOS表达明显增高,I/R10hNOS的表达至高峰, I/R14 hNOS表达呈轻度下降趋势。结论:NO在介导肾组织损伤中发挥双重作用,主要损伤部位是近曲小管,其次是远曲小管,肾小体、髓放线对损伤不敏感。  相似文献   

8.
脑死亡供体肾脏病理改变及移植应用标准评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死亡供体肾脏病理改变及对临床使用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3例脑死亡供体26个肾脏进行了穿刺活检,做HE染色、网状纤维染色及PAS染色。结果发现大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近曲小管坏死,而远曲小管、肾小球、基底膜多无改变。选择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坏死<50%、肾小球无明显改变、肌酐<250μmol/L、年龄<55岁的供体26个肾脏施行了移植,均取得成功。结论脑死亡供体肾脏根据穿刺病理活检改变并结合临床表现可以作为临床移植的评判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多巴胺D1类受体对Wistar-Kyoto (WKY)大鼠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renal proximal tubule,RPT)中肾胺酶(renalase)的表达与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WKY大鼠RPT细胞株为实验对象,采用RT-PCR方法检测D1类受体激动剂fenoldopam对renalas...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观察了大黄素对体外分离的大鼠肾近曲小管细胞葡萄糖代谢和肾皮质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大黄素剂量加至0.4952mg/L(终浓度),可明显降低肾小管细胞葡萄糖生成,减少线粒体 ATP 含量.浓度至1.8456mg/L 时作用更明显,且出现线粒体 Na-K ATP 酶,Ca-ATP 酶活性抑制.但进一步加大剂量至2.476mg/L 时,上述作用均减弱。可能与该剂量大黄素对线粒体磷酸激酶兴奋性增强,使线粒体 ADP→ATP转换加快有关.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阐明大黄治疗降低残肾高代谢,延缓慢性肾衰进展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3个实验组家兔按等比级数为2的不同剂量喂饲三氟化硼三乙醇胺(TFA),隔日1次,共3个月,可引起血清尿素氮和Mg~++含量增高,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水变性,细胞内酸性磷酸酶活性增高,碱性磷酸酶及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明显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膜增厚,其皱褶间隙扩张,细胞内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次级溶酶体增加。结果提示TFA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代谢有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12只Wistar大鼠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大剂量维生素D_3主要作用於肾曲管上皮及下方的基底膜。其中以肾曲管上皮内线粒体的病变最为突出,表现为线粒体内有大量电子致密颗粒——磷酸钙沉积以及线粒体肿胀等。磷酸钙沉着是线粒体损伤的早期征象,随后发生线粒体肿胀。亦可见层状电子致密细颗粒状沉积物沿肾小管基底膜排列。病变的程度同给药时间的长短和Wistar大鼠的年龄(乳鼠或成鼠)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12只Wistar大鼠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大剂量维生素D3主要作用於肾曲管上皮及下方的基底膜。其中以肾曲管上皮内线粒体的病变最为突出,表现为线粒体内有大量电子致密颗粒——磷酸钙沉积以及线粒体肿胀等。磷酸钙沉着是线粒体损伤的早期征象,随后发生线粒体肿胀。亦可见层状电子致密细颗粒状沉积物沿肾小管基底膜排列。病变的程度同给药时间的长短和Wistar大鼠的年龄(乳鼠或成鼠)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用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长期饮用含镉水(含镉300mg/L,饮6个月)对肾脏的毒性作用。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饮含镉水组大鼠肾近曲小管的琥珀酸脱氢酶、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及糖原明显降低,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强。提示长期饮用含镉水对肾小管的结构和功能有明显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s to report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canine renal tissuesin the period of 48h after severe steam inhalation burns.All the specimens from84 male mongrel dogs were observed with light microscopy,and 30 out of the 84with electron microscopy additionally.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glomeriwere characterized by hypertrophy and/or hyperplasia,and retrogressive changesof glomerular cells.The former manifested itself as cell enlargement and an in-crease of the amount of cytoplasm and of the number or organelles.The latterwas evidenced as intracellular edema.The renal tubules showed a varying degreeof degeneration,necrosis,and cast formation.Tubular necrosis affected more fre-quently the proximal convoluted tubules,of which the etiological factors were dis-cussed briefly.  相似文献   

16.
实验性大鼠亚急性镉中毒时,半定量法及S_(575)数字图象处理系统测量均表明其紧近曲管ALP 活性明显降低,反应物所占面积明显减小。常规电镜及电镜组化标本分别显示近曲管微绒毛、线粒体、基底褶和溶酶体均有明显改变,ALP 阳性反应颗粒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人工海水浸泡后对实验兔肾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致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4)、单纯烧伤组(n=10,致伤后直接观察)、海水浸泡组(n=10,致伤后立即放入人工配制的海水中浸泡3h);采用光镜和电镜对肾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光镜下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或毛细血管内皮肿胀,管腔皱缩变窄。细胞增多,毛细血管受挤压。肾近曲小管细胞浊肿,部分可见透明变性及空泡变。部分肾小管上皮坏死。并可见部分远曲小管上皮消失,管腔内可见大量蛋白管形。电镜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系膜细胞肥大,线粒体肿胀。足突变形、融合。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化。部分可见胞质细胞器解离,胞质密度增大。肾间质血管充血。结论烧伤合并人工海水浸泡后可导致实验兔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以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大鼠肾皮质的近曲肾小管细胞(proximalconvolutedtubules,PCT)和远曲肾小管细胞(distalconvolutedtubules,DCT),应用荧光指示剂Fluo3-AM成功测定了人甲状旁腺激素[hPTH(1-84)]、双丁酰环磷酸腺苷酸(dbCAMP,系一种可进入细胞内的CAMP激动剂)及前列腺素E2(PGE2)对DCT细胞内钙浓度([Ca2 ]i的影响,发现PTH、dbcAMP和PGE2均可引起[Ca2 ]i的增加。提示:(1)cAMPP在DCT细胞中可能与PTH所致的[Ca2 ]i的升高有关;(2)PGE2可能在PTH对[Ca2 ]的调节作用中充当某种信使物质。  相似文献   

19.
给SD大鼠饮用含氟、硒、及氟加硒的水溶液8周,观察硒对氟致肾损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可使肾脏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明显增加,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线粒体数目增多,线粒体嵴减少,基底膜局部增厚,并可使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明显降低,乳酸脱氢酶(LDH)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明显增高。补硒后则可促进肾脏的氟排泄,降低肾脏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肾脏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减轻,SDH活性增加,ACP活性降低。结果提示,硒对氟导致的肾损害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