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加压热天平研究了九种不同品位的煤焦在CO_2气氛中的反应活性,测定了一种褐煤和一种无烟煤以及它们的煤焦的总孔容积,孔容积分布和比表面积,也测定了在气化过程中这些孔结构特徵的变化。褐煤焦的高活性是由于它们具有较高的总孔容积和比表面积。除灰无烟煤焦活性增加5倍,是由于孔结构特徵的变化,褐煤焦在气化过程中反应活性的变化同样由于孔容积和表面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以含有次级孔的沸石的晶内扩散为研究对象,对来源于同一NaY母体的一组改性Y型沸石,进行了孔结构分析和正戊烷的扩散系数的测定。得到了具不同次级孔量的Y型沸石晶内扩散性能变化的规律。并采用随机游动方法对实际的Y型沸石晶内扩散进行模拟,得到了与实验测定一致的结果,从而可以对有次级孔的Y型沸石的晶内扩散做定量的估计。  相似文献   

3.
对500个成人下颔骨的颏孔和下颌孔进行了研究。颏孔与第二前磨牙相对的最多,占78.0±1.3%。颏孔前后位置指数和上下位置指数,男性分别为27.1及50.8,女性为27.4及49.4。颏孔以卵圆形最多,占80.9±1.24%。颏孔的大小,男性为4.05mm×3.30mm,女性为3.94mm×3.16mm。颏孔开口朝后上者占88.7%。下颌孔至下颌切迹、下颌支的下缘、前缘及后缘的距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颈椎横突孔直径变化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影响的认识。方法颈椎椎间盘联合椎体扫描,在颈椎常规扫描椎间盘的基础上同时加扫C4~6椎体,测量C4~6椎体横突孔直径及观察横突孔周围组织的CT改变。结果 60例颈椎横突孔狭窄病例中,横突孔先天狭窄32例,增生性狭窄28例;轻度狭窄28例、中度狭窄21例、重度狭窄11例;C4椎体横突孔狭窄10例,C5椎体横突孔狭窄26例、C6椎体横突孔狭窄24例;一侧狭窄49例,两侧狭窄11例。结论改进后的CT扫描不仅可观察颈椎椎间盘、颈椎横突孔的变化,而且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运用二元碱氮置换吸附红外光谱法、分子筛孔径分布测定技术、XPS技术,考察了丝光沸石表面酸性与孔结构的相互关系、钯在丝光沸石上分布情况和价态及其与沸石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丝光沸石脱铝程度的增加,表面出现大量不规整晶格,存在较多的次级孔道。强质子酸中心主要分布在它的“外表面”。钯在其表面富集,并与“外表面”上的质子酸中心协同作用,促进了轻质烷烃异构化反应。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用阴离子活性聚合方法合成的两种不同分子量的聚苯乙烯大单体与丙烯酸丁酯的溶液共聚动力学,发现不符合一般自由基溶液共聚的动力学规律:在较宽的转化率范围内,实验测定的共聚总速度以及两种单体的共聚速度均与单体浓度无关,且共聚物的分子量是逐渐增长的。这种反常的动力学行为可能与扩散过程有关。测定了末端为丙烯酸丁酯的增长链与大单体的交叉增长反应速度;发现在分子量较小的大单体共聚体系中,无论是大单体(M_1)还是丙烯酸丁酯(M_2)的共聚速度,均比分子量较大的大单体体系为快。文中对实测的表观竞聚率(γ_1,(?)pp=0,y_2,(?)pp=0.27±0.04)进行了讨论,推导了在链增长反应过程中同时受到扩散与动力学控制时的新型共聚组成方程式与表观竞聚率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65例氟骨症患者和不同含氟区的315例非氟骨症者视神经孔大小和皮质线厚度的X线测量,均无阳性发现。而临床眼部检查发现,眼部异常百分率随氟骨症的加重和摄氟量的增多而升高。从而提出①氟对眼部的影响,眼的改变早于视神经孔(骨)的改变;②氟骨症引起视神经孔变化者罕见;③正常人视神经孔皮质线厚度在0.2~2.0mm。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国甘肃出土的80付(160侧、800根)成人手掌骨滋养孔的数目、高度、位置以及滋养孔的直径进行了观察及测定,测得数据作了同侧和左、右两侧的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手掌骨绝大多数有滋养孔,有一孔者最多.占所有孔的94.45%。在所有有孔掌骨中,滋养孔位于手掌骨中段者也最多,占95。72%,并且大多数在外侧面和内地面。滋未孔的直径平均值为0.24±0.02mm。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两种准直器的能峰响应、探测灵敏度、计数随采集窗宽变化的响应、计数随探测距离变化的响应等特性 ,评估 Fanbeam准直器性能特点 ,为临床更好地应用 Fanbeam准直器提供参考。方法 制作一个活度为 1.85× 10 8Bq(5 m Ci)的 99m Tc点源 ,分别用 Fanbeam准直器和平行孔准直器进行能峰检测、探测灵敏度检测、计数随采集窗宽变化和随探测距离变化的检测。结果 两种准直器的能谱响应无差异 ,与系统的固有能量响应曲线相一致。Fanbeam准直器的探测灵敏度高于平行孔准直器 ,最小探测距离条件下 ,灵敏度提高 10 0 %。采集计数随窗宽变化的响应特性 ,两种准直器相一致。配置平行孔准直器 (HPC- 4 5 ) ,计数随探测距离的变化不明显 ;配置Fanbeam准直器 (HU FB- 75 ) ,探测距离在 0~ 34cm的范围内 ,计数随探测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34cm处计数最大 ,探测距离大于 34cm ,计数随探测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结论 应用 Fanbeam准直器 ,系统的能量分辨率不受影响。Fanbeam准直器的探测灵敏度是平行孔准直器的 2倍以上。应用 Fanbeam准直器 ,其适宜的采集窗宽为 10 %~30 %。 Fanbeam准直器有一个特有的探测聚焦线 (Focal line) ,本文实测 HU FB- 75准直器的焦距为 34cm。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大量实验和数据找出生产大孔树脂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悬浮聚合法,以水为分散相,DVB 为交联剂,BP0为引发剂,合成了大孔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结果:不同交联度,不同致孔剂对其结构和性能有 显著影响。结论:盐溶液浓度约为30%,交联刺14%,致孔剂甲苯为单体的0.1倍时,所得树脂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从模拟蚕丝素蛋白的角度,研究了L-丙氨酸的N-羧基-环内酸酐(L-Ala-NCA)与甘氨酸的N-羧基-环内酸酐(Gly-NCA)在硝基苯溶剂中,正丁胺引发下的共聚合反应。讨论了单体投料比,反应温度对聚合速率及产物分子量的影响。并从实验中发现,在不加入引发剂的情况下,L-Ala-NCA和Gly-NCA共结晶能在甲苯介质中顺利地进行非均相的热开环共聚,且产物的分子量远高于采用引发剂的均相聚合体系产物的相应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阴离子本体共聚合成了氨基硅油,考察了温度、催化剂浓度,促进剂及原料单体配比对共聚过程的影响并分析了共聚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3.
先用五甲基茂基三苄氧基钛 /甲基铝氧烷催化苯乙烯预聚 ,再与丁二烯进行嵌段共聚合。考察预聚时间、催化剂浓度、苯乙烯浓度等条件对嵌段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共聚产物经沸丁酮、沸甲苯、沸四氢呋喃、沸氯仿连续抽提后 ,嵌段共聚物主要存在于氯仿的可溶级分中。随着预聚时间的增加 ,共聚反应催化效率增加 ,共聚产物中丁二烯含量下降 ;随着催化剂浓度增加 ,共聚催化效率增加 ,[Ti]为 2 .0× 1 0 -4 mol/L时 ,共聚活性达到最大值 ( 1 7.78× 1 0 3 gP/gTi) ,随着催化剂浓度进一步增加 ,共聚催化效率下降 ,共聚产物中丁二烯含量变化亦存在峰值。  相似文献   

14.
丙烯酸羟丙酯与1-(2-叔丁基过氧异丙基)-3-异丙烯基苯(D120)能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聚合后过氧基团以侧基的形式被保留在共聚物大分子链上,凝胶色谱分析发现:随原料单体中D120比例增加,共聚物的分子量减小,分子量分布变窄;DSC分析发现共聚物中过氧基团的分解温度随D120结构单元含量的增加而下降,但仍高于D120单体过氧基团的分解温度,苯乙烯与D120的竞聚率为:γD120=0.98,γHPA=0.72。  相似文献   

15.
以过硫酸钾/硫酸为引发剂,使尼龙-66纤维与衣康酸进行接枝共聚。研究了尼龙-66纤维接枝率与硫酸浓度、过硫酸钾浓度、衣康酸浓度、反应温度、时间和预处理时间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浓度为0.5mol/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0h时,接枝率较高,预处理时间对接枝率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大分子单体和小分子共单体共聚是合成接枝共聚物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大分子单体通过各种聚合方式(自由基共聚、离子型共聚、配位共聚、基团转移共聚和逐步共聚)和普通小分子单体的共聚反应,详细讨论了大分子单体和小分子单体的自由基共聚反应动力学,并简要介绍了接枝共聚物的应用背景。  相似文献   

17.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和氯化聚乙烯(CPE)进行悬浮接枝聚合,制得了MCS树脂,考察了接枝产物的化学结构和组成及其相结构,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的接枝度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并对其结构形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金鸡纳碱与丙烯酰胺的自由基共聚反应。发现在氯仿/乙醇混合溶剂中采用硫酸奎宁作为金鸡纳碱共聚单体可以合成收率和金鸡纳碱含量均较高的新型水溶性共聚物。对共聚物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粘度和旋光度测定等方法进行表征,发现在假定丙烯酰胺链节为非光活性的条件下共聚物中金鸡纳碱链节的比旋光度随聚合配方中金鸡纳碱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以异丙基苯钾(n-Cumyl potassium)作引发剂,α-甲基丙烯酰氯为终止剂,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不同组成的新型聚(苯乙烯-环氧乙烷)(疏水-亲水型)嵌段大单体[Poly(St-b-Eo)-MA magromer]。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进行了鉴定并测定了它的数均官能度(?)_n,对大单体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在不同条件下的共聚反应也进行了研究。发现反应条件对大单体和烯类单体的共聚速率均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聚醚多元醇与顺丁烯二酸酐合成聚醚大单体(乙二醇封端)的反应条件,产物用UV和FT-IR鉴定。将聚醚大单体与苯乙烯共聚成接枝聚醚多元醇,并进行了分离,然后通过FT-IR和~1H-NMR表征。考察了不同引发体系对上述共聚反应的影响,发现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二甲基苯胺使共聚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时,可较明显地提高苯乙烯的接枝效率,共聚反应受扩散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