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5例食管癌、14例非典型增生食管上皮和51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E6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正常食管黏膜、非典型增生上皮及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16/18E6的阳性率分别为13.7%(7/51)、42.9%(6/14)和73.8%(48/65).癌组织中HPV16/18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上皮和正常食管黏膜(P〈0.05)。非典型增生上皮中HPV16,18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亦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P〈0.0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16/18E6的阳性表达率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未见明显关系(P〉0.05)。【结论】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宫颈鳞癌组织中MTA1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TA1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9例宫颈癌组织及其相应的30例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和49例正常组织中MTA1蛋白及的表达。结果①伴有淋巴结转移组MTA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组,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浸润至外膜MT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深肌层及浅肌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至深肌层组MT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稍高于浅肌层组,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癌组织MTA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相应的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三者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TA1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表达明显升高,MTA1于宫颈鳞癌的形成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RP3)在食管鳞状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68例食管鳞癌组织(分为高分化组30例和中低分化组38例)和3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距离癌组织〉2cm)中MRP2和MRP3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癌组织MRP2、MRP3的阳性表达率(72.1%和67.6%)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40.0%和36.7%),两者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MRP2在高分化组、中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和60.5%(P〈0.05);MRP3在高分化组、中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和55.3%(P〈0.05)。MRP2与MRP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MRP2和MRP3可反映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食管鳞癌组织中MRP2和MRP3高表达可能是食管癌化疗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术后检测MRP2和MRP3不仅对临床化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能对食管鳞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XIAP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XIAP与食管鳞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68例食管鳞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XIAP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XIAP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8.6%(132/168),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XIAP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6.7%(5/30),XIAP蛋白阳性表达率在食管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XIAP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一定关系(P = 0.005、P = 0.023、P = 0.013).结论:XIAP表达异常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检测XIAP的表达对判断食管鳞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XIAP有可能成为食管癌基因治疗新的靶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13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食管鳞癌组织(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细胞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4例正常食管黏膜、9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13K和MMP-7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癌组织中P13K和MMP-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28%(67/94)和52.13%(49/94),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阳性表达率4.17%(1/24)和0%(0/24)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13K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均〈0.01);MMP-7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P〈0.05)、分化程度(P〈O.05)、浸润深度(P〈0.01)和I临床分期(P〈0.05)等因素有关;P13K与MMP-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32,P=0.025)。结论P13K、MMP-7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可作为评价食管鳞癌生物津行为的指标n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67kD层粘连蛋白受体(67LR)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食管鳞癌组织和26例非典型增生食管黏膜组织、23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67LR和MMP-7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1)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癌旁非典型组织和癌组织中,67LR、MMP-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依次增高,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2)不同浸润深度的食管鳞癌组织中,67LR蛋白阳性表达率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MMP-7蛋白阳性率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中67LR、MMP-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4)67LR蛋白的表达与MMP-7呈正相关(P<0.05)。结论:67LR、MMP-7蛋白异常表达可能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MMP-7蛋白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有关,而67LR蛋白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无关;67LR、MMP-7蛋白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热休克蛋白70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食管鳞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石蜡包埋食管癌肿瘤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其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SP70蛋白表达阳性率为90%,高于正常黏膜表达(13.3%),差畀有显著性(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HSP70蛋白的表达水平比正常食管黏膜明显升高。在伴有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病例中,HSP7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和96%,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术后生存期〈3年的食管鳞癌病例中,83.3%表达HSP70,而在生存期〉5年的病人中,HSP70阳性表达率为96.1%,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SP70蛋白的表达与预后有关,HSP70高表达者预后好,HSP70可以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重要生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lα(HIF-lα),Caspase-3,Survivin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食管鳞癌中HIF-lα、Caspase-3、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HIF-lα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1.0%(25/49),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黏膜0(0/32)(P〈0.05);Caspase-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4.7%(17/49),显著低于癌旁正常黏膜100%(32/32)(P〈0.05);Survivin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7.1%(28/49),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6.3%(2/32)(P〈0.05)。结论HIF-lα蛋白Survivin蛋白的高表达和Caspase-3蛋白的低表达,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IF-lα蛋白的阳性表达可能下调下Caspase-3蛋白的表达,使Survivin蛋白的表达增加。联合检测HIF-1α、Caspase-3与Survivin可作为判断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对判断食管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鼠双微基因2(murine double mimute 2,MDM2)和多肿瘤抑制基因P1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06年10月2007年3月收治的67例大肠癌患者,另取距肿瘤10cm以上癌旁组织30例、腺瘤组织20例、正常黏膜2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肠黏膜MDM2和P16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MDM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6%(48/67),明显高于结肠腺瘤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黏膜(P〈0.05)。P1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8%(26/67),与结肠腺瘤组织75.0%,癌旁组织83.3%,正常黏膜组织9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组织中MDM2在不同分化程度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不同分化程度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M2和P16在不同Dukes分期中,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M2与P16基因蛋白在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肠癌中MDM2蛋白与P16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DM2和P16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MDM2和P16对大肠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P16蛋白在子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鳞癌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16例子宫颈鳞癌、6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12例子宫颈鳞状上皮反应性增生及10例正常子宫颈的P1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及子宫颈鳞状上皮反应性增生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0,(0/22)。CIN Ⅰ 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7.1%(8/14),均表现为弱阳性表达,表达方式主要为胞浆表达;CINⅡ阳性表达率为83.3%(15/18),主要表现为阳性表达,表达方式为胞核/胞浆共同表达;CINⅢ(原住癌)阳性表达率为100%(28/28),主要表现为强阳性表达,表达方式为胞核/胞浆共同表达,以胞浆表达为明显。P16蛋白在CIN中总阳性表达率为80.5%(51/60),与对照组(正常子宫颈及鳞状上皮反应性增生组)阳性率为0(0/2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16蛋白在子宫颈鳞癌阳性表达率为100%,均为强阳性表达,表达方式为胞核/胞浆共同表达,并以胞浆表达为明显,P16蛋白在宫颈鳞癌的表达中,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P16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与CIN的分级关系密切,尤其是高度CIN和鳞状细胞癌,可作为一个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辅助诊断CIN及子宫颈鳞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诱骗受体3(decoy receptor3,DcR3)和基质金属蛋白-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DcR3和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DcR3蛋白、MMP-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7.1%和51.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26.7%和16.7%)(P〈0.01);两者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表达具有正相关(r=0.271,P〈0.05)。DcR3、MMP-2和DcR3/MMP-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高度表达的DcR3、MMP-2可能有助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早期侵袭转移,联合检测DcR3、MMP-2表达有可能作为反映食管鳞癌进展和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蛋白(SPARC)在食管鳞癌的增殖、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印记法(WB)分析食管鳞癌组织和其相邻的正常黏膜组织及食管鳞癌不同细胞系,研究SPARC蛋白表达的趋势.结果 WB分析SPARC在30份配对组织标本中的表达, 其中22份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相应的正常黏膜组织, 8份中差异表达不明显 [R=73.3%(有差异例数 /总例数)];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相应正常黏膜组织分化程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癌不同细胞系中SPARC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SPAR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而其在食管鳞癌不同细胞系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和RAD5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0例食管鳞癌和癌旁正常组织及60例上皮内瘤变患者BRCA1和RAD51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分析BRCA1和RAD51的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COX回归分析影响食管鳞癌预后的因素.[结果]BRCA1在食管鳞癌中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BRCA1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上皮内瘤变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P<0.05).RAD51在食管鳞癌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其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上皮瘤变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BRCA1与RAD5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和RAD51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BRCA1和RAD51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有望成为评估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脯氨酸蛋白11(proline-richprotein11,PRR11)和动粒相关蛋白2(spindleand kinetochore associated 2,SKA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预后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RR11和SKA2在10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二者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预后间的关系。结果:PRR11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60/100)和17.00%(17/100),SKA2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0%(70/100)和37.00%(37/100),食管鳞癌组织中PRR11和SKA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RR11和SKA2蛋白在不同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是否转移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不同肌层浸润、脉管浸润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RR11和SKA2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呈明显正相关(r=0.725,P<0.001);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 v 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sur vival,OS)在PRR11和SKA2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PRR11和SKA2表达是影响食管鳞癌预后的风险因素(均P<0.05)。结论:PRR11和SKA2过表达可促进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降低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期,联合监测PRR11和SKA2的表达对食管鳞癌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Purpos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TPX2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tissue and approach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PX2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Method

RT-PCR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expression of TPX2 in 62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31 atypical hyperplasia and 62 normal esophageal mucosa.

Results

In ESCC, atypical hyperplasia and in normal mucous membrane tissues, the positive rate of TPX2 protein expression was 85.5% (53/62), 51.6% (16/31) and 4.8% (3/62); the positive rate of TPX2 mRNA expression was 65.5% (40/62), 35.5 (11/31) and 4.83% (3/62). The expression of TPX2 protein and mRNA were correlated with invasive depth and lymphatic metastasis of ESCC (P < 0.01).

Conclusions

Overexpression of TPX2 may be risk factor of lymph node in esophageal carcinoma, and maybe a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及其靶基因对食管鳞癌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Stat3、c-Myc和Bcl-2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Stat3、c-Myc和Bcl-2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P〈0.05);Stat3随着细胞的不断活化呈高表达。Stat3与c-Myc、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Stat3的持续性活化可能在食管癌变发生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高分辨率显微内镜(HRME)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标本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ESCC大体标本的正常食管黏膜和ESCC组织的HRME图片,总结图片特点,制定正常食管黏膜和ESCC组织的HRME诊断标准。在此基础上,对60例内镜下疑诊为鳞状细胞癌的活检标本进行HRME前瞻性研究,将HRME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评估HRME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正常食管黏膜HRME特点为:细胞排列规则,细胞核圆而亮,大小一致,核间距正常,视野里细胞的数量基本一致;ESCC组织HRME特点为:细胞排列极其紊乱,失去极性,细胞核大小不一,核间距减小,出现了大量细胞核的叠加,细胞核增大,每个视野中都为杂乱分布的细胞核。对60例内镜下疑诊为ESCC的活检标本HRME成像后,HRME预诊断为正常食管黏膜4个,鳞状细胞癌52个,其他4个。病理检查后,诊断为正常食管黏膜3个,鳞状细胞癌53个,其他4个。经统计学分析,HRME对鳞状细胞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2%、85.7%、95.0%、75.0%和98.1%。结论 HRME可以很好地区分正常食管黏膜和鳞状细胞癌组织,其能很好的对鳞状细胞癌标本进行成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别检测60例胸外科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患者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TEN的表达水平。分析PTE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分化、转移中的作用。结果 PTEN在正常食管组织(2.01±0.07)、癌旁组织(1.50±0.10)、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0.89±0.08)中的表达逐渐降低(P0.01)。PTEN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0.87±0.08)的表达比在无淋巴结转移(0.94±0.07)的表达低;PTEN在高分化(0.91±0.06)、中分化(0.90±0.07)、低分化(0.85±0.10)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逐渐降低,PTEN在浸润深(0.88±0.08)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比浸润浅(0.93±0.07)的表达低(P0.05或0.01)。在60岁组与≥60岁组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基因的丢失或突变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生长、分化和浸润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K1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食管鳞状上皮良性增生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CK19及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食管鳞状上皮增生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其中鳞状细胞癌47例,不典型增生25例,单纯性增生18例,正常食管上皮14例。结果 CK19和Ki-67在鳞状细胞癌组的阳性率(95.74%、97.87%)明显高于单纯性增生和正常食管上皮组阳性率(7.14%、14.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K1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表达增高,它可能在食管鳞状上皮恶性转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检测CK19和Ki-67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敬  漆明  臧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532-2534
目的探讨FOXP3和GITR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5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FOXP3和GITR的表达水平。结果 (1)FOXP3和GITR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在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P<0.05);(2)FOXP3和GITR蛋白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呈正相关(r=0.621,P<0.05)。结论 FOXP3和GITR是调节性T细胞发挥特异性免疫抑制功能的关键基因,可能是其直接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