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种新的抑癌基因PTEN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Guo SP  Zhai YQ  Wang WL  Ma FC 《癌症》2002,21(6):582-589
背景与目的:PTEN基因是新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0q23,它的缺失和突变可能构成一个新的信号转导途径,与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普遍相关,资料报道。肾细胞癌有抑癌基因PTEN的缺失和突变。但目前尚未见到关于抑癌基因PTEN在肾细胞癌中表达的研究,本实验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肾细胞癌的表达和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例正常肾组织,18例癌旁肾组织和40例肾细胞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分析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与肾细胞癌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5例正常肾组织和18例癌旁肾组织均有较强的PTEN蛋白的表达,正常肾组织和癌旁肾组织PTEN蛋白的表达强度,阳性细胞的分布形式无明显差异,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呈PTEN蛋白阳性,免疫组化染色程度较强,肾小球无PTEN蛋白的表达。抑癌基因PTEN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不同于正常肾组织和癌旁肾组织,12.5%,呈PTEN蛋白阴性,17.5%呈弱阳性,70%呈阳性或强阳性,PTEN蛋白阴性,弱阳性和阳性的肾细胞癌,肾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80%,51.74%,10.71%,PTEN蛋白阴性和弱阳性肾细胞癌的肾门淋巴结转移率与PTEN阳性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实验提示肾细胞癌中存在着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缺失和异常,可能与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抑癌基因PTEN是肾细胞癌的一种新的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2.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OX-2、MMP-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OX-2和MMP-9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乳腺癌组织COX-2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76.9%(40/52),MMP-9阳性表达率为82.7%(43/52),COX-2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雌孕激素受体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MMP-9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雌孕激素受体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9蛋白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48,P<0.01).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9蛋白高表达,且两者具相关性.COX-2蛋白可通过诱导MMP-9蛋白的表达上调,增加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力,促进乳腺癌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突变和表达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突变频率、分布和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提取40例新鲜子宫内膜癌及癌周组织的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键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研究PTEN基因9个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并对突变样本进行测序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PTEN蛋白表达研究,并与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雌孕激素受体状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40例子宫内膜癌中共检测到突变为18例,占45、0%。18例结果显示,8例为错义突变,10例分别为无意义突变、插入和缺失,形成截短蛋白。异常突变点中44、0%为外显子5,28.0%为外显子8,17.0%为外显子3,外显子1和6各有1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TEN主要分布于细胞浆中:23/40例(57.5%)子宫内膜癌中PTEN表达完全缺失,10/40例(25.0%)表达部分缺失。PTEN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有关,与病理分级、肌层侵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TEN表达缺失率在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的癌组织中明显高于雌孕激素受体阴性的癌组织。结论:PTEN可能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肿瘤抑制基因PTEN与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γ基因的表达在人类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γ是一个核受体转录因子,能够上调PTEN的表达.本研究目的是研究人类乳腺癌(human breast cancer, HBC)组织中PTEN和PPARγ蛋白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临床分期进展与该两种基因在细胞内分布特点以及与ER、PR、HER-2相关性提供基础研究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临床证实乳腺癌患者66例临床资料及病理切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TEN和PPARγ蛋白的表达,调取66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乳腺癌组织中PTEN和PPARγ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率、HER-2、ER、PR表达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PTEN和PPARγ蛋白在HBC中总阳性率分别为68.2%、63.6%.乳腺癌切片PTEN阳性的病期较晚患者的表达阳性部位主要在:细胞核内占72.86%,胞质表达占27.14%.PPARγ蛋白阳性乳腺癌切片主要表达在核膜,占87.3%.相关分析表明PTEN与PPARγ、ER、PR、HER-2阳性率无显著相关(P均>0.05).PPARγ与ER、PR、HER-2阳性率无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PTEN、PPARγ阳性率均下降,PTEN表达位置由正常细胞质表达转为细胞核表达.PPARγ由正常核膜表达转为胞质核膜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的抑癌基因PTEN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bcl 2、p5 3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浸润性乳腺癌 (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髓样癌等 )标本中PTEN、bcl 2及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62例乳腺癌标本中PTEN、bcl 2及p5 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4 5 % ( 4 0 /62 )、5 6 5 % ( 3 5 /62 )及2 7 4% ( 17/62 ) ;PTEN与bcl 2之间不具有相关性 ,P >0 0 5 ;PTEN与p5 3之间显著相关 ,P <0 0 1。乳腺癌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与肿瘤细胞学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及预后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PTEN低表达患者肿瘤细胞学分级高、淋巴结转移阳性率高、5年生存率低。结论 :1)抑癌基因PTEN在乳腺癌中确实存在突变或缺失。其表达水平的高低作为判断乳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侵袭力及转移的重要指标。 2 )PTEN与bcl 2协同表达与预后相关 ,可作为乳腺癌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3 )PTEN突变或缺失可能与p5 3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62例乳腺癌、15例癌旁及12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性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56.5%)显著低于癌旁组(86.7%)和正常组(100.0%),P均〈0.05;癌旁组(86.7%)低于正常组(100.0%),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32.1%)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61.8%),P〈0.05;浸润性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44.4%)显著低于早期浸润性癌(75.0%),P〈0.05;PTEN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P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 PTEN蛋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PTEN蛋白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判定乳腺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OX-2和MMP-9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乳腺癌组织COX-2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76.9%(40/52),MMP-9阳性表达率为82.7%(43/52),COX-2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雌孕激素受体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MMP-9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雌孕激素受体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9蛋白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48,P〈0.01)。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9蛋白高表达,且两者具相关性。COX-2蛋白可通过诱导MMP-9蛋白如殳达匕调,增加孚嘣塘细胞的侵袭力,促进乳腺癌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核转录因子NF—κB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乳腺癌、20例乳腺增生症组织中NF—κB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结果:乳腺癌中NF—κB表达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组织,NF—κB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和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无关。乳腺癌中PTEN蛋白阳性率低于乳腺增生症组织,乳腺癌PTEN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腋淋巴结无明显相关性(P〉0.05)。NF—κB p65与PTE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0.355,P〈0.05)。结论:提示乳腺癌中NF—κB的高表达及PTEN缺失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核转录因子NF—κB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乳腺癌、20例乳腺增生症组织中NF—κB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结果:乳腺癌中NF—κB表达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组织,NF—κB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和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无关。乳腺癌中PTEN蛋白阳性率低于乳腺增生症组织,乳腺癌PTEN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腋淋巴结无明显相关性(P〉0.05)。NF—κB p65与PTE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0.355,P〈0.05)。结论:提示乳腺癌中NF—κB的高表达及PTEN缺失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s—activatedre—ceptorgmma,PPARY)和第十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一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ydele—tedonchromosometen,PTE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人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PTEN与PPARγ的表达情况。结果:PPARγ和PTEN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直径大小、TNM分期、病理学类型、孕激素受体(PR)及Her-2表达情况无显著相关性(P〉0.05);肿瘤组织高分化组患者的PPARγ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TEN的表达显著高于≥4个淋巴结转移者(P〈0.0125);雌激素受体(ER)阳性者PTEN的表达显著高于ER阴性者(P〈0.05);癌旁组织PPARγ和PTEN的表达显著高于癌肿组织(P〈0.01);PPARγ与PTEN蛋白在乳腺癌的表达成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人乳腺癌中PPARγ与PTEN蛋白表达相关联,并可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与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乳腺癌组织芯片,研究PTEN与乳腺癌预后相关因子ER、PR、c-erbB-2、Ki67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制作乳腺癌组织芯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芯片上165例乳腺癌组织中PTEN、ER、PR、c-erb B-2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TEN的高表达例数为66/163(40.5%),ER、PR、c-erb B-2和Ki67阳性率分别为51.5%、35.6%、34.4%、44.8%。PTEN阳性表达随腋淋巴结转移数、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的增高而降低,呈负相关性P<0.05),与肿瘤的大小和发生年龄无明显相关。乳腺癌中PTEN与ER、PR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与c-erb B-2、Ki6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PTEN蛋白低表达及表达缺失与性激素失调及乳腺肿瘤细胞的生长、预后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PTEN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的潜在标志物。同时检测PTEN、ER、PR、c-erb B-2和Ki67对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连环蛋白 p120(p120ctn)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 -2)在 ER、PR 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7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阴性乳腺癌组织及其中41例癌旁乳腺组织和33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 Her -2及 p120ctn 的表达情况。结果:87例 ER、PR 阴性乳腺癌组织中 p120ctn 蛋白在细胞膜异常表达率为63.2%(55/87),Her -2阳性表达为60.9%(53/87)。41例癌旁乳腺组织中 p120ctn 蛋白在细胞膜异常表达率为7.3%(3/41),Her -2无阳性表达;33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 p120ctn 异常表达率为9.1%(3/33),Her -2亦无阳性表达。p120ctn 异常表达、Her -2阳性表达在 ER、PR 阴性乳腺癌组织与癌旁乳腺组织、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差异显著(P =0.000)。p120ctn 的异常表达和 Her -2的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月经、年龄、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无关(P >0.05)。p120ctn 的异常表达和 Her -2的阳性表达在 ER、PR 阴性乳腺癌组织中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 =0.952,P =0.000)。结论:p120ctn 的异常表达和Her -2阳性表达在 ER、PR 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协同作用。联合检测对评估预后以及为基因靶向治疗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腋淋巴结阴性(ph node negative,LN N)乳腺癌中PTEN蛋白的表达,探讨与微血管密度lym(VD)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1例LN N乳腺癌及2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PTEN和MCD34蛋白的表达,分析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32.6%的患者PTEN蛋白表达减低或完全阴性表达,PTEN与乳腺癌病理分级,ER状态和复发转移显著相关;PTEN阳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83.7%)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66.7%)(P<0.05);PTEN的表达与M VD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52,P<0.01)。结论:PTEN缺失是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多发事件,并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PTEN缺失和高M V D的LNN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低,两者的检测有助于提高评估LN N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肝癌组织中PTEN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1例肝细胞癌、5例胆管细胞癌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6例癌旁组织PTEN全部阳性表达,癌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为36.9%,阴性表达率为63.1%。PTEN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性,但与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结论 肝癌组织中PTEN蛋白阴性表达率较高,说明PTEN基因失活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PTEN阳性表达有一定的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OTUD3与PTEN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9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Western blot 检测、RT-PCR法分别检测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OTUD3与PTEN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相关性;探究OTUD3、PTEN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TEN阳性主要定位于细胞核,OTUD3阳性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乳腺癌组织中OTUD3和PTEN阳性率、蛋白表达量及mRNA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OTUD3、PTEN表达呈正相关(r=0.580,P=0.000)。PTEN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子分型及ER/PR/HER-2/p53状态显著相关(P<0.05);OTUD3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p53显著相关(P<0.05)。OTUD3及PTEN阴性表达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阳性表达组(Log-rank检验P<0.05),两者不同表达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OTUD3、PTEN低表达,两者表达呈正相关,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p53等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显著相关,有望成为临床预后预测的有效因子。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Breast cancer is a heterogeneous disease that can be subdivided on the basis of histopathologicalfeatures, genetic alterations, and gene-expression profiles. PTEN gene is considered an established tumor suppressor genein different types of cancer including breast cancer. However, the role of PTEN alterations in north Indian breast cancerhas not been explored especially in defining a group with distinct histological factors. Methodology: 181 sporadic breastcancer and their adjacent normal tissues were included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nalyzed methylation and LOH throughMS-PCR and microsatellite markers respectively. While, for PTEN protein expression, we used immunohistochemistry.All the molecular finding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patients to underline clinicalrelevance. Results: We found that LOH and methylation of the PTEN promoter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loss of PTEN protein expression, while, PTEN mutation was a rare event. Furthermore, out of 46 double hit cases (i.e.,having both methylation and LOH), 70% (32/46) cases showed complete loss of PTEN expression (P= 0.0249). BothLOH and PTEN promoter methylation were associated significantly with age and clinical stage, while, methylationand loss of PTEN expression were associated with high grade and Her-2 negativity. In addition, a quadruple (ER/PR/Her-2 and PTEN) negative group with distinct features was found. Conclusion: The pattern of PTEN expression and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clinical parameters indicates that loss of PTEN expression defines a clinical group with distinctfeatures. Hence, PTEN expression provides differentia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north Indian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