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季  周金海 《中国现代中药》2013,15(12):1089-1092
中药饮片作为中药企业产品的主要形态之一,其生产状况一直较为落后,要实现中药饮片企业的现代化管理,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实现其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进而实现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模型驱动架构为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制定了规范和标准,可以使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实现更为高效,开发过程中分析得到的模型与数据更加具有继承价值。本文叙述了以模型驱动架构为指导、实现中药饮片企业信息系统规范化开发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2.
中药是中国人千百年使用的药品,中药基原鉴定是对中药临床应用的传承性鉴定.药品基原和药材基原具有本质区别.不同版本<中药鉴定学>教材中的中药米源鉴定应该修正为基原鉴定,对其概念、方法和内容应定位在药品上.探讨了中药基原鉴定的定义与范围,分别论述了中药材、中药饮片以及中药复方基原鉴定的内容、方法与基本原理.认为中药的基原具有传承性、临床使用的连续性、药品的专用性和不可更改等属性,为中药的发展和中约鉴定方法学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新的理念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药DNA条形码鉴定体系及研究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药DNA条形码分子鉴定得到快速发展,加快了中药鉴定标准化的进程。通过中药DNA条形码鉴定研究,我国首次提出将ITS2序列作为药用植物鉴定的通用条形码序列,并建立以ITS2为核心、psbA-trnH为补充序列的植物类药材DNA条形码鉴定体系和以COI序列为核心、ITS2为辅助序列的动物类药材DNA条形码鉴定体系,为中药DNA条形码鉴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结合课题组研究工作就构建中药DNA条形码鉴定体系进行了综述,包括中药DNA条形码序列的筛选确定、中药DNA条形码鉴定流程和中药DNA条形码鉴定数据库系统构建,并介绍了中药DNA条形码鉴定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药学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学科,主要包括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临床中药学等二级学科,其中中药鉴定学是其他二级学科的基础,其学科建设和发展对中药学具有重要意义。以中药鉴定学教材50年发展历程为主线,阐述教材出版数量及出版形式、主编、出版社、载药数等信息,总结了本科类和专科类教材的编撰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教材编撰建议:教材更新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同步,关注中药鉴定学与生药学的差异,注重研究生教材编撰,优化教材编撰逻辑。系统分析中药鉴定学教材的发展历程将为未来教材编撰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提升教材的水平与整体质量,有利于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培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高压煎药机煎药法对大黄煎煮液的影响.方法:以大黄标志性成分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为定量指标,用HPLC法分析两种煎法的含量。结果:高压煎药机煎出的溶液中指标成分未被破坏,且含量要高于传统"后下"煎法。结论:大黄制备汤液时不必"后下",应与其它药同煎20~30min。  相似文献   

6.
甘肃主产大宗中药材产业链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分析了甘肃主产大宗中药材在中药产业及不同环节中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上游中药种植业,虽在主产区种植中药材整体效益高于当地主栽作物和蔬菜,但不同种类药材间差异很大,有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提高效益的空间;中药材加工业效益与药材种类和加工环节长短密切相关。在整个中药产业中,种植业占整个产业利润微小,不足2%;中药材加工增值率最高可达10%左右;在制药环节所占利润近整个产业的90%,其中高端产品增值率能达到90%以上。因此,建议加强中药产业一体化建设,树立产业整体观念,是确保中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药炮制学科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转化医学的角度,探讨了中药炮制学科的主要任务、研究方向,以及炮制学科创新和发展过程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继承与创新并重为原则,推动基础科研创新与产业创新共同发展,保证饮片临床合理应用,促进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是推动炮制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当前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研究中的2种模式中药有效组(成)分直接配伍模式和基于方剂药效的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模式的研究进展,指出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研究模式是当前方剂药效物质和配伍原理研究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对于研制成分相对清楚、作用机制明确的创新型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复方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指出了当前中药有效组(成)配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加强方剂配伍理论和药理机制对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研究的指导、加强从经典有效的方剂中进一步寻找中药有效组分和进一步开展多学科协作,寻找适合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研究的模式和方法是发展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研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神农尝百草后,治疗疾病的药物不断被发现,医药学家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万物皆可为药。本草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不断认知万物的药物属性的过程。“有名未用”是医药学家不断在传承中验证中药认知的重要通道;“俟考访”是留待后世确认实名的本草符号;“显隐有时”则是本草于历史中浮沉的生命印记。万物皆药论是古代医药学家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创新成果,也是历代传承经典的结果,是本草学不断焕发新活力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0.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的源头和基础,在中药资源研究领域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一种新概念,它在研究策略、研究方向、研究手段等方面与中药资源研究具有相似的特征。本文对中药资源的重要性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转化医学理念、技术、方法提出有望取得突破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2019年中药类商品进出口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受世界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的影响,2019年对外贸易整体增长放缓。然而,在国家系列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措施的作用下,医药行业对外贸易实现平稳发展。2019年中药类商品贸易总额达61.75亿美元,同比增长7.05%。美国仍是我国中药类商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中药材及饮片出口呈现较强的“抗压性”,出口额11.37亿美元,同比增长10.32%。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蔓延的影响,中药类商品的外贸履约或将受到冲击,但是对中药类商品需求的增长或能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近20多年来的专利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探讨中药及天然产物研究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密切关系,提出“知识产权保护是中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的论点。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近20多年来的专利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探讨中药及天然产物研究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密切关系,提出“知识产权保护是中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的论点。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共有的载体是化学物质,为此提出中药特性化学和化学中药学旨在架起中药与西药之间的桥梁。本文首次提出中药特性化学和化学中药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为有效促进和完善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理论及其融合,尤其是西药中药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区划20年——从单品种区划到区域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资源区划主要研究中药资源及其地域系统的空间分异规律,并按照空间一致性和差异性规律对中药资源和地域进行区域划分。本文全面梳理了近年来中药材区划的成果,介绍了中药材区划的地域分异理论、道地药材理论、基于环境胁迫与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关系的环境适应理论、基于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区域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区位理论、基于水桶原理的投入产出理论,以及中药材区划遵循的原则。比较了4种常见的中药材区划方法:定性描述法、环境相似度聚类法(构建模板法)、模型构建法和基于遥感的区划法的优缺点。分析了当前中药材区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以区域为基础单元的中药材适生性、产量和品质区划,明确其目标、内容和技术流程,指出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中药材区划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代表性良好的高分辨率数据为实现高质量的中药材区划提供了保障;2)综合利用各种区划方法,优势互补,使得区划结果更加可靠;3)从生态适宜性区划发展到生产区划,从单一品种的区划发展到区域规划,大大提高了区划的实用性,必将使得中药材区划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天然药物和中药的密切关系以及其不同的内涵和本质,提出应强调天然药物与中药属于不同的药物类别。并通过对中药、天然药物的发展带来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从概念和范畴上将天然药物和中药明确区别开来的重要性。此举对明确中药现代化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此外,还探讨了将天然药物和中药实施分别管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常压与高压煎药机制备汤剂的质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常压与高压煎药机制备中药汤剂的质量优劣.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两种制备方法所得汤药成分基本一致,但芍药苷的含量高压煎煮法比常压煎煮法高.结论高压煎药机所煎汤剂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组效关系”研究思路与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药效物质组合与药效活性的关联性即“组效关系”是中药现代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组效关系”研究的基本策略,即基于药物代谢物组学的有效成分辨识,基于代谢组学的有效成分组合的药效活性评价,基于系统建模的有效成分组合与药效活性之间关联性分析。该策略的提出,对于创新中药质量评价模式、阐释方剂配伍规律、创制组分中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陇西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陇西县种子种苗市场现状的调研和分析,阐述了该县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强化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和研发、建立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制定并实施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等措施,推进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梅建勋  张伯礼  陆融 《中药材》2000,23(8):467-470
目的:探求一种合理有效的研究中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效的方法。方法:利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以三种不同浓度观察血清、中药血清、脑脊液、中药脑脊液对于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影响。结果:台盼兰染色和LDH检测证明正常血清和中药血甭在三种浓度均出现对细胞的毒害作用(P〈0.05),尤以100μl、200μl为重,且在同一浓度时,两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MTT检测证明中药脑脊液组OD值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