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目的:探索天麻川芎(TC)对自发高血压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自发高血压大鼠(SHR)分为SHR组、卡托普利组(90 mg·kg~(-1)·d~(-1))、TC大剂量组(18.4 g·kg~(-1)·d~(-1))和小剂量组(9.2 g·kg~(-1)·d~(-1)),WKY为正常对照。灌胃给药8周,给药前及给药后每两周测定血压一次。给药结束后,ELISA法测定血浆CRP水平;RT-PCR法测定心肌及主动脉中的TNF-α、IL-6、IL-1βmRNA表达水平。结果:CT小、大剂量组对SHR均无显著降底SHR收缩压作用,但可均可显著降低SHR组的血浆CRP水平(P0.05)及主动脉及心肌中的TNF-α、IL-6、IL-1β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天麻川芎可降低自发高血压大鼠血浆CRP及主动脉、心肌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mRNA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天麻川芎对自发高血压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方法自发高血压大鼠分为SHR组、卡托普利组(90 g·kg-1·d-1)、天麻川芎大剂量组(18.4 g·kg-1·d-1)和小剂量组(9.2 g·kg-1·d-1),WKY为正常对照。灌胃给药8周后,ELISA法测定血浆肾素(REN)、Ang-II水平;Western-blot法测定心肌及主动脉Renin、Ang-II水平;RT-PCR法测定心肌及主动脉中REN、Ang-II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口服天麻川芎水煎剂可显著降低自发高血压大鼠的血浆、心肌及主动脉的REN和Ang-II水平;可显著降低SHR心肌及主动脉REN和Ang-II mRNA的表达。结论天麻川芎对SHR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芒果苷联合葛根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SHR)心肌炎性损伤的协同保护作用,为高血压病心肌炎性损伤的临床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8只正常血压大鼠(normal blood pressure rat,WKY)为空白组A,72只10周龄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苯那普利(10 mg·kg~(-1)·d~(-1))组C,芒果苷单用(20 mg·kg~(-1)·d~(-1))组D,葛根素单用组E(20 mg·kg~(-1)·d~(-1)),芒果苷(20 mg·kg~(-1)·d~(-1))+葛根素片(10 mg·kg~(-1)·d~(-1))组F,芒果苷(20 mg·kg~(-1)·d~(-1))+葛根素片(20 mg·kg~(-1)·d~(-1))组G,芒果苷(20 mg·kg~(-1)·d~(-1))+葛根素片(40 mg·kg~(-1)·d~(-1))组H,芒果苷(10 mg·kg~(-1)·d~(-1))+葛根素片(20 mg·kg~(-1)·d~(-1))组I,芒果苷(40 mg·kg~(-1)·d~(-1))+葛根素片(20 mg·kg~(-1)·d~(-1))组J。每天10 m L·kg-1连续灌胃,灌胃给药2个月后停药,取材前禁食12 h。用显微镜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SHR心肌组织IL-6,IL-10,TNF-α水平。结果:各组大鼠心脏组织均未见明显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组给药大鼠心肌组织IL-6,IL-10,TNF-α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P0.01)。结论:芒果苷联合葛根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无显著影响;但可下调大鼠心脏组织异常升高的炎症因子IL-6,IL-10,TNF-α水平,具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给予雄性SD大鼠10%果糖饮水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20 mg·kg~(-1)·d~(-1))、菊苣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5,7.5,10 g·kg~(-1)·d~(-1)),连续42 d。分别测定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尿尿酸,计算肾脏尿酸清除率;免疫组化法、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法分别检测果糖转运体9(glucose transporter family member 9,Glut9)在大鼠肾脏的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中药菊苣提取物降尿酸作用及对肾脏Glut9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菊苣提取物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增加肾脏尿酸清除率,降低肾脏Glut9的蛋白表达,抑制肾脏尿酸重吸收,从而促进肾脏尿酸排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栀子苷对大鼠的肾脏毒性。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栀子苷(50,100,300 mg·kg~(-1))组,每组8只。栀子苷组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3 d后收集大鼠尿液,分析肾脏损伤因子(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取血液检测尿素氮(BUN)和肌酐(CRE);取肾脏组织进行肾脏病理学分析。结果:栀子苷300 mg·kg~(-1)组肾小管细胞轻度肿胀,呈现空泡样变性,显示栀子苷在该剂量下可造成肾脏毒性;50,100 mg·kg~(-1)组肾脏未见明显病理变化。栀子苷不同剂量组血液生化指标BUN,CRE无明显变化。栀子苷(300 mg·kg~(-1))组5/6大鼠的尿液KIM-1水平显著增高,3/6大鼠的尿液NGAL水平显著增高。结论:栀子苷在较高剂量(300 mg·kg~(-1))水平经口给药3 d可造成大鼠肾脏病理损伤,在该剂量下,常规用于检测肾损伤的指标血液BUN,CRE尚未产生明显变化,在常规的肾脏功能指标基础上增加尿液KIM-1检测可能更好地预测肾脏毒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GLUT2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两个葡萄籽原花青素组。两个葡萄糖花青素组分别给予200mg·kg~(-1)·d~(-1)、400mg·kg~(-1)·d~(-1)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NO、Ccr、尿蛋白定量,并处死大鼠取肾检测肾脏肥大指数,以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肾组织GLUT2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转化生长因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肾脏GLUT2表达明显增加,NO水平、Ccr、尿蛋白定量、IL-8、TGF-β、肾脏肥大指数显著升高(P0.05),NO/ET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葡萄籽原花青素组大鼠肾脏GLUT2表达明显减少,NO水平、Ccr、尿蛋白定量、IL-8、TGF-β、肾脏肥大指数活性显著降低(P0.05),NO/ET显著增高(P0.05)。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能够降低肾脏GLUT2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DN模型大鼠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视网膜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HR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B)、贝那普利对照组(C)、镇肝熄风汤低剂量观察组(D)、镇肝熄风汤高剂量观察组(E);每组各12只。正常空白组WKY(A)12只。镇肝熄风汤低剂量组灌服镇肝熄风汤15g·kg~(-1)·d~(-1)(药物浓度1.5g/m L);镇肝熄风汤高剂量组灌服镇肝熄风汤30g·kg~(-1)·d~(-1)(药物浓度3.0g/m L);贝那普利组灌服贝那普利0.90mg·kg~(-1)·d~(-1)。模型组(B)及WKY组每日灌服同体积的蒸馏水。共8周。检测干预前后大鼠血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Bax的表达。结果:干预前与空白组(WKY大鼠)比较,其他各组(SHR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血压明显高于同周龄的WKY大鼠(P0.05);各组大鼠干预8周后再次进行血压测定,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血压显著降低(P0.05);镇肝熄风汤减轻了SHR的Bax表达(P0.01),增加了Bcl-2的表达,其中中药高剂量组达到WKY水平(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不仅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且在高血压病程中可抑制视网膜毛细血管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虎杖-桂枝药对配伍对大鼠高尿酸血症的防治作用及对尿酸盐阴离子转运体1(URAT1),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OAT3),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2(ABCG2)表达的影响。方法:8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10 mg·kg~(-1)),痛风定组(160 mg·kg~(-1))和虎桂低、中、高剂量组(3.5,7,14 g·kg~(-1))。以皮下注射氧嗪酸钾(200mg·kg~(-1))和ig次黄嘌呤(50 mg·kg~(-1))和乙胺丁醇(250 mg·kg~(-1))的方法,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第4天开始各组大鼠ig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2周,测定血尿酸(SUA),尿尿酸浓度(UUA),肌酐(Cr),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GPT)水平;以RT-PCR方法测定大鼠肾脏URAT1和OAT3和小肠ABCG2的mRNA表达水平,以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大鼠肾脏URAT1和OAT3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大鼠小肠ABCG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尿尿酸排泄减少,肾脏URAT1 mRNA和蛋白高表达,肾OAT3和小肠ABCG2 mRNA和蛋白低表达,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虎桂药对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尿酸和尿素氮水平,增加24 h尿酸排泄量;虎桂药对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肾脏URAT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水平,升高肾脏OAT3和小肠ABCG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水平,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P0.05)。结论:虎桂药对有明显的抗高尿酸血症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大鼠肾脏URAT1的表达,并上调大鼠肾脏OAT3和小肠ABCG2的表达而减少尿酸的重吸收并增加其排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肾脏皮质非酶糖化及肾脏功能的影响,并与氨基胍作比较。方法: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氨基胍(100 mg·kg~(-1)·d~(-1))治疗组及槲皮素(100 mg·kg~(-1)·d~(-1))治疗组,灌胃治疗3周、6周、9周,观察药物对肾皮质非酶糖化终末产物(AGEs)及对肾重、肾重/体重、尿总蛋白(TUP)及尿白蛋白排量(UAE)等指标的影响。结果:(1)糖尿病对照组各病程肾皮质 AGEs 含量及 TUP、UAE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药物治疗6周均能明显抑制肾皮质 AGEs 形成,减少 TUP 及 UAE;治疗9周可明显抑制糖尿病肾脏肥大,降低肾重及肾重/体重比值。结论:槲皮素具有明显抑制糖尿病肾脏非酶糖化,防治糖尿病肾脏并发症作用,其效应与氨基胍相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味天麻钩藤饮、福辛普利及两药联合应用后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早期肾损害指标及肾脏NO、ET-1、NO/ET-1的影响。方法:24只15周龄的SHR,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为模型组、加味天麻钩藤饮组、福辛普利组、联合干预组,同周龄雄性WKY大鼠6只作为正常对照。连续给药12周后(即大鼠满28周龄),观察各组大鼠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CCr及肾脏NO、ET-1、NO/ET-1的变化情况。结果:加味天麻钩藤饮、福辛普利(ACEI)及两药联合应用后,均可显著降低SHR脉压,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1;福辛普利有一定的降低尿蛋白的作用,联合应用加味天麻钩藤饮后,尿蛋白进一步降低,与模型组相比P<0.01;加味天麻钩藤饮单独应用即可显著降低肾脏ET-1水平,与福辛普利联合应用后肾脏NO显著升高,肾脏NO/ET-1升高,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1。结论:加味天麻钩藤饮可以显著降低SHR脉压及肾脏ET-1水平,联合应用ACEI后,增强肾脏NO水平,进而升高肾脏NO/ET-1,能够更好的降低SHR 24 h尿蛋白排泄量,增强ACEI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论述了病证关系,分析了“病”与“证”的内涵,认为疾病是决定证候的内在稳定的因素,而证候是疾病的外在综合表现。辨证论治以证候处方用药,会产生病证重合与分离两种情况,病证重合时疗效就肯定,而病证分离时则疗效就会远离预期目标,这就是辨证论治疗效重复性差的客观原因。为了提高病证的重合,避免病证的分离,应该重视方药与疾病的联系,不能只讲“方”与“证”的联系。笔者认为,方药对疾病的疗效是根本的,而方药对证候的疗效是附属的,疾病与疾病证候具有不同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生理、病理及治疗三个方面对冲任与男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具体阐述了冲任为男性生殖的枢纽 ,冲任失调为男性病的病理机转 ,以及从冲任着手的治疗原则、用药特点 ,为男性病的研究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6.
肠道菌群存在于肠道,多种微生物拮抗共生、动态平衡,一旦平衡破坏,可引起宿主发生多种疾病。脑-肠轴理论提出肠道菌群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也有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与肠道菌群组成改变及功能失调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肠道菌群同黏膜免疫相互作用,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可能对AS形成有影响,短链脂肪酸可影响危险因素的出现,增加AS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可归属"胸痹""真心痛""血脉病""痰饮""中风"等范畴,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虚,可累及心、肝、脾、肾;气滞、寒凝、痰阻、血瘀为标。肠道菌群与宿主生理相关、病理相互影响,与中医学天人相应、整体观理念一致,与阴阳学说、脾胃有异曲同工之处。针刺防治AS着眼于整体调节,对肠道菌群也有调节作用,辨证取穴,从痰、瘀、毒论治,整体调节脏腑功能,通过对大脑、肠道菌群、骨髓的整体调节,可能是AS防治效应机制。针灸影响肠道菌群数量与结构,恢复宿主肠道内环境动态平衡,是AS防治重要着眼点。未来高通量测序、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为研究肠道菌群与针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7.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舟 《江苏中医药》2007,39(6):8-10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药物针灸综合治疗闭合性和化脓性骨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采用药物和针灸并用治疗闭合性和化脓性骨髓炎 4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40例病案都来自于门诊。其中男性 30例 ,女性 1 0例 ,年龄最大的 63岁 ,最小的 8岁 ,平均35岁 ;病程最长 40年 ,最短 7个月 ,平均病期 5年。 40位病人都多次经X光拍片确诊 ,并多次接受过手术治疗。手术次数最多的达 6次 ,最少的也有 2次。除了 4例存有死骨者以外 ,其他 36人均在药物和针灸的综合治疗下痊愈。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发展 ,采用全身与局部、内治与外治、中药与针灸相互协调、补充的辨证方法 ,以达到表去根除、…  相似文献   

19.
探析神阙穴与气及脏腑经络关系及现代医学对脐中的认识,介绍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益肾健脾,涤痰散结"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源于临床实践,又经过长期的临床与系列实验研究验证、深化,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临证治疗中。其代表方补肾抗衰片能够明显改善肾虚痰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胸痹心痛证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酪氨酸硝基化的作用,而活性氧自由基(ROS)和活性氮自由基(RNS)可能是"痰"的物质基础。补肾抗衰片的系列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脾虚生痰,痰瘀互结"是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而"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具有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类疾病的作用,成为指导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一个重要应用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