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英国菜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已经找到了预防罹患朊病毒病的实验鼠脑细胞死亡的方法,并认为可以用来预防其他脑部疾病中大脑细胞的死亡。因此,科学家们未来有望使用单一药物来治疗诸如早老性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症等一系列脑部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亨廷顿氏舞蹈病以及朊病毒病(如人类形式的疯牛病)等在内的很多神经变性疾病都会导致折叠错误的蛋白质堆积,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2.
Kirk等认为老年性痴呆(Alzheimer病,AD)患者从正常脑功能到痴呆形成过程分为5个阶段(症状前阶段、临床前阶段、轻度痴呆、中度痴呆和重度痴呆)。Crystal等认为AD的脑部病理变化早于临床症状15-20年。所以人们就有可能在痴呆症状出现前找出脑部的病理变化,作出AD的早期诊断。AD的典型病理表现为脑部出现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神经元细胞丧失等。老年斑主要由神经纤维网(neuropil)、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p rotein,Aβ)异常突触和胶质细胞等构成。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扫描重要进展在于AD的早期或临床前阶段能找出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乙酰胆碱(Ach)神经元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3.
水通道蛋白-9(AQP9)是水通道蛋白家族中特殊的一员,对水和多种中性溶质均具有转运活性.AQP9在脑内主要分布于神经胶质细胞、内皮细胞和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目前AQP9在脑内的功能还不完全清楚,初步认为除维持脑内水代谢平衡外,还可能在能量代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AQP9与脑部涉及水或能量代谢的疾病如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和脑肿瘤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相关性自身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患者血清或脑脊液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其在NPSL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以成神经瘤细胞株(SK-N-SH)、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251)以及C57BL/10小鼠的大脑及脊髓切片为底物检测121例SLE患者、34例疾病对照组和34名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及24例NPSLE患者和22例疾病对照组的脑脊液中抗神经元细胞抗体、抗神经胶质细胞抗体、抗脑抗体及抗脊髓抗体.结果 SLE患者血清中抗神经元细胞抗体、抗脑抗体及抗脊髓抗体的阳性率(17.4%、25.6%和29.8%)明显高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在SLE诊断中的特异性分别为98.5%、95.6%和100%;抗神经元细胞抗体、抗脑抗体及抗脊髓抗体均与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积分呈正相关,并与NPSLE患者的癫痫发作、头痛、急性意识障碍以及情绪失调、焦虑等症状的发生有关;NPSLE患者血清的抗神经元细胞抗体、抗脑抗体和抗脊髓抗体的阳性率(27.8%、38.9%和61.1%)明显高于无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SEE患者(P<0.05或P<0.01);NPSLE患者的脑脊液中抗脑抗体、抗脊髓抗体的阳性率均为29.2%,与疾病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NPSLE诊断中的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5.5%.结论 抗神经元细胞抗体、抗脑抗体及抗脊髓抗体对SLE诊断的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偏低;3种抗体均与SLE疾病活动性相关;血清中抗神经元细胞抗体、抗脑抗体及抗脊髓抗体是NPSLE诊断的较特异性抗体,抗脊髓抗体可能是诊断NPSLE较敏感的指标之一;脑脊液中的抗脑抗体、抗脊髓抗体对NPSLE的诊断更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Ca2+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白术、附子、肉桂合剂对老年小鼠脑细胞保护作用。方法将昆明种小鼠分为青年组、对照组和合剂组,合剂组按11.6 g/kg灌服白术、附子、肉桂合剂(简称合剂),30 d后检测脑线粒体Ca2+,以及脑细胞凋亡率。结果与青年组比较,对照组脑线粒体Ca2+的含量减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合剂组脑线粒体Ca2+的含量升高(P0.01),脑凋亡细胞减少(P0.05)。结论白术、附子、肉桂合剂能增加老年小鼠脑线粒体Ca2+含量,降低脑细胞凋亡数,改善脑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脑部病变尤其是脑血管病的发生中,脑循环改变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为尽快恢复脑细胞功能,应更加重视微循环水平上的治疗.脑微循环是指外径在300 μm(内径100 μm)以内的血管系统,即毛细血管和与其连接的微动脉和微静脉[1].  相似文献   

7.
<正>脑出血是一种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的疾病,占所有卒中的10%~15%[1]。尽管在过去的10年里脑出血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急性期死亡率仍然为30%~50%,致残率高达75%[2]。观察性研究提示[3],专业积极的神经科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促进后期功能的恢复。本研究就近年脑出血急性期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脑出血病因及病理过程脑出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可分为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痴呆形式,占老年痴呆病人的60%~80%[1],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力和认知功能下降,死亡常常发生在诊断后几年内,AD的不可逆神经元功能障碍和致残将会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针对β淀粉样蛋白(Aβ)产生,聚集或其从脑中清除已成为预防或治疗AD的活跃研究领域。Aβ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PP)代谢产生,APP可被α-分泌酶的神经外蛋白酶切割,产生可溶性细胞外片段(sAPPα),被β-分泌酶(BACE1)切割,产生可溶性细胞外片段(sAPP+)和细胞膜结合片段(C99),细胞膜结合片段在细胞内被γ-分泌酶裂解,释放淀粉样蛋白细胞内结构域和Aβ,Aβ聚集形成寡聚体,原纤维和斑块。在AD中,Aβ浓度的变化出现在脑脊液(CSF)中,依次是脑Aβ积聚,CSF增加,海马和灰质体积减少,葡萄糖代谢减少,记忆障碍和痴呆[2,3]。Aβ不仅在脑细胞中表达,也在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中表达,还在外周器官和组织,例如肝肾胰脾等脏器及各种血液和内皮细胞中表达。本文对近年有关Aβ清除及针对该机制的治疗策略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缓慢进展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临床上以认知功能损害为主,典型病理特征为细胞外老年斑(SPs)和细胞内神经元纤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可导致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引起呼吸、循环、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受损,严重者可引起肺性脑病,表现为头疼,记忆力减退〔1〕。长期缺氧可以引起神经元损害以及神经胶质细胞活化等脑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认知功能障碍〔2〕。记忆功能是认知功能的最敏感指标〔3〕,本研究旨在探讨缺氧状况对老年COPD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神经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行性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少研究表明 ,动物成体和胚胎脑中也存在一类具有多种潜能的原始细胞 ,这类细胞在特定因素影响或诱导下 ,能被特异性地分化为某种特定的神经元或胶质细胞以替代丢失的神经元 ,称之为神经干细胞。它们有着类似于皮肤和造血系统内干细胞的功能。因此 ,神经干细胞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不仅可以替代丢失的神经元 ,在神经发育及神经损伤中发挥作用 ,同时还可以作为细胞载体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这无疑将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建和神经再生带来新的希望。  一、神经干细胞   1.神经干细胞的来源 :众所周知 ,动物成年脑组织的神经元和胶…  相似文献   

12.
人胚胎脑细胞在大鼠脑梗死灶内的分化和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胚胎脑细胞在脑梗死灶内的分化、整合状况和神经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可能性。方法 将正常人胚胎脑细胞和胶质细胞混合培养后,移植到免疫抑制的11只肾性高血压大鼠的大脑皮质梗死灶内,并与未移植的5只脑梗死大鼠作对照。8周后取大鼠脑组织做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移植了人胚胎脑细胞存活的lO只大鼠中,6只有移植物生长。移植物内有新生血管,细胞有分层排列趋势。免疫组化染色证实,移植物内有细胞分化,并存在大量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汇集成束,整合到宿主脑内。结论 培养的人胚胎脑细胞能在免疫抑制大鼠的脑梗死灶内生长、分化和整合,提示神经细胞移植有望成为临床治疗脑梗死的突破性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性脑肿瘤约占整个脑部肿瘤的10%以上,根据原发部位,引起脑转移的最多见的肿瘤是肺癌,大约占脑转移的30~40%。其次是乳癌、胃肠道恶性肿瘤和黑色素瘤等。就肺癌本身而言,脑部也是其最常见的远道转移的器官之一(其他组织和脏器有骨、肝、肾上腺等)、尸检报告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为30~50%,小细胞性肺癌甚至有更高的转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脑卒中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脑细胞缺血缺氧5 min后即可发生不可逆性损伤~([1-2])。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30%~50%,误吸发生率为40%~70%~([3]),急性卒中后约76%的病人可并发一过性或持续性吞咽功能障碍~([4])。由于病人多数是老年人,即使是局灶性损害,也可以引起严重的吞咽障碍~([5])。尽管部分病人的吞咽障碍是一过性的~([6]),但容易导致不  相似文献   

15.
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脑组织长期或者严重缺氧后导致脑功能衰退而产生的并发症。临床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扩张血管的药物以及一些脑细胞活化剂,但其疗效因病人个体差异而存在较大差异。盐酸丁咯  相似文献   

16.
就卒中后功能恢复而言,所有脑区、细胞类型和细胞成分均应受到保护,而不仅仅是保护某一脑区或某一细胞类型。神经保护治疗的临床试验至今依然令人失望,未来脑缺血的治疗可能有赖于全脑保护,而不是选择性地保护灰质或神经元核周质。在脑缺血的全脑保护概念中,脑白质和神经胶质细胞的保护以及远离缺血核心的脑保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2010年的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上,Martin G Myers教授获得杰出科学成就奖.会上Myers教授作了题为"剖析瘦素:从信号通路到信号环路"的演讲.瘦素信号通过脑部细胞调节糖代谢、能量平衡和神经内分泌功能.现对其系统研究的结果作一综述,包括:(1)瘦素受体信号转导的细胞机制及其对能量平衡与糖代谢稳态的作用是什么.(2)瘦素作用于脑的哪种神经元细胞来发挥以上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以神经元学说、神经网络为核心假说和理论根基的脑科学,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尽管各国对脑科学以及脑部疾病诊治研究投入巨大,取得的学术成就斐然,但在临床脑部疾病治疗上的进步相当缓慢,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依然如故的摧残着人类的尊严。面对如此窘境和困局,以第二轮脑科学计划启动为契机,各国纷纷对脑科学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反思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尽可能务实的规划。欧洲率先斥资十  相似文献   

19.
神经干细胞是从胚胎期和成年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以及人的脑和脊髓中分离、培养出具有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潜能的细胞.神经干细胞的发现,是神经科学的重大发展,标志着多年来"中枢神经细胞不可再生"理论的结束,对神经系统的损伤修复、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以及深入研究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建提供了新的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法建立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MCAO大鼠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方法采用MCAO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性性脑卒中模型,从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中选取8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康复训练组、针刺+康复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20只,除不插入线栓外,其余操作与手术组相同。分别在治疗后3、7、14 d进行神经行为评分。于14 d治疗干预1 h后检测脑电活动,麻醉后取大鼠脑部进行TTC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大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在第3、7、14天均显著增加;第14天脑电活动显著下降,脑部梗死面积显著增加,病理组织学评分明显升高,组织形态可见神经细胞肿胀、浸润,神经元坏死凋亡、细胞膜破裂细胞核溶解等,可见模型复制成功。而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康复训练组、针刺+康复组大鼠脑电的平均波幅显著增加,脑电活动显著增强,脑部梗死面积明星减少,病理组织学评分明显减少,脑部组织形态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神经元坏死减少,细胞凋亡也减少,病变范围缩小,其中以针刺+康复组效果最佳(P<0.05,P<0.01)。结论针刺与康复训练结合用于脑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可有效改善脑部局部组织损伤,增强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