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早产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0例足月重度窒息患儿、18例早产儿及 2 2例足月正常新生儿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出生后第 1天、第 3天和第 7天的血浆CGRP水平。结果 第 1、3天足月重度窒息组血浆CGRP水平显著高于足月正常组和早产组 (均P <0 0 5 ) ,第 7天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均P >0 0 5 )。生后第 1、3、7天正常组和早产组血浆CGRP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窒息组中 ,第 7天血浆CGRP值较第 1、3天显著下降 (均P <0 0 5 ) ;而正常组和早产组的CGRP值在生后 1、3、7天间均无显著变化 (均P >0 0 5 )。结论 CGRP参与新生儿窒息后病理生理过程 ,血浆CGRP的升高可能是窒息后机体自我保护机制之一 ;早产因素对血浆CGRP水平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右旋糖酐、酚妥拉明、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低右、酚妥拉明、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 2 30例新生儿硬肿症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静脉点滴低右、酚妥拉明、多巴胺 ,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愈率上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在硬肿完全消退时间上 ,轻、中度有显著差异 (P <0 .0 1) ,重度有差异 (P <0 .0 5) ,体温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新生儿硬肿症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 ,加用低右、酚妥拉明、多巴胺静脉点滴 ,可迅速改善微循环 ,促进硬肿消退 ,提高治愈率 ,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Graves’病 (GD)患者在诊治中红细胞微量元素 (Zn、Cu、Fe、Se)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技术 (AAS)分别检测 4 2例GD患者、2 0例经治疗甲状腺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GD患者与 30名健康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红细胞微量元素含量。结果 :GD组 ,红细胞Zn、Se含量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红细胞Cu、Fe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p <0 0 5 ) ;且Zn与FT4呈明显负相关 (r=- 0 5 4 2 ,p <0 0 1 )、Cu与FT4呈明显正相关 (r =- 0 31 1 ,p <0 0 5 )。GD治疗缓解组 ,红细胞Zn、Se水平明显高于初诊未治疗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p <0 0 5 ) ;但Se仍未达到对照组水平 (p <0 0 1 ) ;红细胞Cu、Fe水平明显低于初诊未治疗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Cu未达到对照组水平 (p <0 0 5 )。结论 :GD患者存在红细胞微量元素的含量改变 ,甲状腺激素可能干扰红细胞微量元素的代谢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血清尿酸 (UA)水平的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BECKMAN公司SYNCHRON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检测 30例 (轻度组 1 2例 ,中度组 1 0例 ,重度组 8例 )新生儿HIE急性期及其中 2 2例处于恢复期的患儿血清UA水平 ,并与 2 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结果 新生儿HIE急性期血清UA水平升高 ,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新生儿HIE恢复期血清UA水平下降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血清UA水平的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中、重度组高于轻度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0 0 1 ) ,而其中重度组较轻度组升高更明显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新生儿HIE患儿血清UA水平与病情有较好的平行关系 ,监测血清UA水平 ,能为临床判断病情、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生化指标 ;且血清UA可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剂 ,对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抵抗氧自由基的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剂量抗抑郁药—盐酸帕罗西汀与聚乙二醇 (PEG) 40 0 0联合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C -IBS)的疗效。方法 :按罗马标准Ⅱ选择 46例C -IBS患者随机分 2组 ,联合组 2 3例给于盐酸帕罗西汀 (10mgqd)加PEG40 0 0 (10gbid) ,对照组 2 3例给于盐酸帕罗西汀 (10mgqd) ,疗程为 8周 ,观察比较用药前后IBS症状评估 (腹胀、腹痛、排便困难、排便不尽、食欲不振 ) ,排便频率和Bristol大便性状 ,及情绪状态评分 (汉密尔顿抑郁 焦虑量表HAMD HAMA)。结果 :在治疗前后 2组患者IBS症状评分及HAMD HAMA评分均显著减低 (P <0 0 5 ) ,二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联合组在治疗的第 1周至第 4周排便频率和大便性状的改变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HAMD HAMA评分在第 1周末、第 2周末、第 3周末下降较对照组明显 ,但无统计学差异意义 (P >0 0 5 )。从第四周至治疗结束 2组间各观察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EG40 0 0与小剂量盐酸帕罗西汀联用能快速明显缓解胃肠道症状、改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 ,是一种治疗C -IBS的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早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的影响,为临床管理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婴儿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出生的398例糖尿病母亲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同期产科正常孕妇所生新生儿428例作为对照组,对其早期临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母亲新生儿易发生多种临床问题:大于胎龄儿、巨大儿、早产儿、红细胞增多症、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症、畸形。其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25.1%、8.8%、6.5%、5.5%、4.5%、4.0%、2.5%,对照组分别为6.8%、2.6%、2.3%、0.5%、0.2%、0.5%、1.9%。其中观察组中大于胎龄儿、巨大儿、早产儿、红细胞增多症、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有较大的危害,孕期应及早诊断,严格控制血糖,分娩后应对婴儿及时监测,早期发现并治疗相关合并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动态观察肾移植患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的变化 ,探讨TNF -α对肾移植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 4 5例肾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两天血清及尿液中TNF -α的水平 ,并与 4 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对比分析。对 33例术后稳定者 ,动态检测术后 2d、7d、14d、2 1d及 2 8d血清及尿液中TNF -α的水平。结果 :术前组、术后稳定组、术后排斥组、CsA中毒组血清TNF -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术后排斥组显著高于术前组及术后其他各组 (P <0 0 1) ;术前组和术后稳定组尿液TNF -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术后排斥组尿液TNF -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术后两天排斥组与稳定组间尿液TNF -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3例肾移植术后稳定者血清TNF -α水平术后 7天开始下降 ,至 2 1天时已降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尿液TNF -α水平下降较血清快 ,术后 7天即降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动态检测TNF -α水平可作为观察肾移植患者排斥反应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螺旋藻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TH1 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用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制成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 ,口服螺旋藻治疗 ,观察其行为学差异 ;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鼻黏膜改变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血清中TH1细胞因子IFN γ、IL 2和TH2细胞因子IL 4、IL 5进行检测。结果 行为学得分 ,阳性对照组 (7.8± 1.0 3)明显高于实验组 (1.6± 1.35 )和正常对照组 (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实验组鼻黏膜炎性反应明显轻于阳性对照组 ;实验组IFN γ、IL 2水平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实验组IL 4、IL 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螺旋藻通过调节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 ,纠正失衡的TH1 TH2的细胞因子网络而对变应性鼻炎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的变化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凝血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3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35例血清胆红素正常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外周血PLT、APTT、PT、TT、Fib水平以及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根据患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为257μmol/L组和257μmol/L组,对比二组患儿PLT、APTT、PT、TT、Fib水平以及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观察血小板增多症患儿与PLT正常患儿TBiL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 1.观察组患儿外周血PLT、APTT、PT、TT水平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4、7.33、7.54、4.64和5.18,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率分别为19.9%和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P0.05);2.257μmol/L组PLT、APTT、PT、TT和FIB与257μmol/L组均具有显著的差异(t=2.56、2.71、2.11、2.23和2.45,P0.05)存在显著差异。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率在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χ2=2.58,P0.05);3.血小板增多症患儿外周血TBiL恢复正常时间为(10.2±3.4)d,PLT正常患儿外周血TBiL恢复正常时间为(8.3±1.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PLT增多和凝血功能异常;2.随着血清TBiL水平升高,凝血功能受损加重;3.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延长患儿血清TBiL恢复正常时间。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动物模型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mRNAs的表达 ,探讨内异症的发病机理及激素治疗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内异症模型组大鼠异位内膜ER、PRmRNAs的表达低于在位内膜及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 ,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1 ) ;而模型组在位内膜ER、PRmRNAs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内异症模型组异位内膜ER PRmRNA比值大于在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ER PRmRNA比值 (P <0 0 1 )。提示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ERmRNA表达的降低在内异症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窒息新生儿血中皮质醇、胰岛素水平的测定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血中皮质醇、胰岛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 (CLIA)和放射免疫分析测定 38例窒息新生儿 (其中轻度窒息 2 0例、重度窒息 1 8例 )和 30例无窒息史及无内分泌疾病的新生儿上述 2种激素水平 ,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轻度窒息组血清胰岛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 ) ,而皮质醇则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 ;②重度窒息组血中无论是胰岛素还是皮质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 结论 :窒息新生儿由于缺氧而引起激素水平的改变 ,提示临床医生在抢救该类患儿时应密切监测皮质醇、胰岛素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应慎重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脑电图(EEG)监测作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50例HIE新生儿随机分为加用尼莫地平治疗组(尼莫地平组)25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5例,尼莫地平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两组分别在出生后第3天和第15天进行EEG监测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能力测定(NBNA).结果:在出生后第3天,两组EEG异常率无差异,但在第15天,尼莫地平组的中、重度HIE新生儿的EEG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功率谱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EG表现为惊厥性放电平均波幅降低,放电持续时间缩短,放电数量减少;临床表现为惊厥发作次数减少(P<0.05);NBNA评分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意识、反射和肌张力的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HIE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对中、重度HIE患儿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58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GM1,n=30)和对照组(胞二磷胆碱,n=28)。两组分别在生后第2天、15天、28天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测定(NBNA)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BAEP)。结果治疗前两组NBNA评分及BAEP异常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GM1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BAEP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GM1治疗中、重度新生儿H IE疗效理想;NB-NA及BAEP可作为GM1治疗新生儿HIE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MCV、RDW参数在筛查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 (地贫 )标准型和静止型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的改变及其意义 .方法 分析了 3 2例标准型和 2 6例静止型α地贫的MCV、RDW参数及 3 2例正常组对比分析 .结果 标准型MCV、RDW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1) ,静止型MCV低于对照组 (p <0 .0 5)、RDW与对照组无差异 (p>0 .0 5) .结论 MCV、RDW值可作为筛查新生儿α地贫的简单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评价及对患者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传统治疗)及观察组(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每组45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疼痛程度、SF-36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97. 78%,对照组患者86. 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6. 83±3. 64) m L,对照组(79. 32±5. 47) m 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SF-36评分、JO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两个指标都明显改善(P 0. 05),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加明显(P 0. 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CR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妊高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第 1 6内含子插入片段 (Ⅰ )和缺失片段 (D)的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PIH)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 60例PIH孕妇 (PIH组 ) ,40例正常妊娠孕妇 (对照组 )的ACE基因插入与缺失多态性。结果 PIH组ACE基因DD型和Ⅱ型频率分别为 46 7%(2 8/ 60 )和 30 %(1 8/ 60 ) ,而对照组则分别为 2 5 %(1 0 / 4 0 )和 57 5 %(2 3/ 4 0 )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IH组Ⅰ等位基因频率为 0 4 ,D等位基因频率为 0 6 ,对照组分别为 0 7,0 3 ,两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ACE基因DD型个体与PIH发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片( GTT)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AO)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采用TAO大鼠,分为对照组( N组)、模型组( M组)、GTT组、己酮可可碱组( JTKKJ组)、甲氨蝶呤组( JADL组)等5组进行对比研究。实验开始时、第6周末及第12周末分别测定下述指标: TAO大鼠肢体病变分级( LAC)、红细胞C3 b受体花环率( RBC-C3 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RBC-ICR)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治疗前, M组、GTT组、JADL组和JTKKJ组的LAC、RBC-C3 bRR、RBC-ICR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与N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 )。治疗6周末和12周末,GTT组、JADL组和JTKKJ组的LAC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 ) , GTT组和JADL组的RBC-C3 bRR、RBC-ICR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GTT组的LAC分别与JADL组和JTKKJ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GTT组与JADL组的RBC-C3bRR及RBC-ICR分别和JTKKJ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末,GTT组、JADL组和JTKKJ组的LAC与同组治疗6周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GTT组和JADL组的RBC-C3bRR、RBC-ICR与同组治疗6周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GTT组和JTKKJ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两组分别和JADL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TT可能通过提高红细胞免疫吸附功能及改善血液流变性而有效治疗TAO。  相似文献   

18.
观察羟氨苄青霉素治疗孕期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治疗组 176例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孕妇和育龄妇女给予口服羟氨苄青霉素每日 1~ 3g分 3~ 4次口服 ,连用 7天。对照组 80例沙眼衣原体感染育龄妇女未给任何治疗作为对照 ,比较两组衣原体IgM抗体的转阴率。结果 :治疗组 93例孕妇和 83例育龄妇女CT -IgM的转阴率分别是 81.7%和85 .5 %。而对照组 80例自然转阴率为 19% ,经统计学检验两者均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随访 6 4例羟氨苄青霉素治疗后出生的新生儿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 :羟氨苄青霉素是孕期抗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生殖激素在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测定的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生殖激素测定对判断男性不育症性腺轴系功能及与异常精液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诊断技术对39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血清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睾丸酮(T)、催乳素(PRL)4项指标的水平检测,同时进行了相应的精液常规检查.结果39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无精子症组(69例)FSH值、T/LH比值与少精子症组(72例)及对照组(60例)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LH值与少精子症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两组的PRL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和显著性差异(P<0.05),但T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少精子症组的FSH值、LH值、T/LH比值与对照组比较也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常规检查的同时也应作血清生殖激素的测定,以便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单次小剂量氯胺酮对抑郁症患者疗效和血清瘦素及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重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的39例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n=19)和对照组(n=20)。氯胺酮组静脉持续推注0. 5 mg/kg氯胺酮溶液50 mL,推注时间40 min,对照组推注等容量生理盐水50 mL。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进行病情评估、清晨外周静脉血采样,测量血清中瘦素及5-HT的浓度。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抑郁情绪、贝克绝望量表(BHS)评定绝望、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定自杀意念。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分、BHS分、SIOSS分均无明显差异(P 0. 05)。氯胺酮组治疗后1、3、7天HAM D量表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 0. 05),BHS分及SIOSS分治疗后1、3天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而治疗后7天恢复到治疗前水平(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时点的HAMD分、BHS分、SIOSS分统计学意义均无明显差异(P0. 05)。氯胺酮组治疗后第1天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上升[(1. 16±0. 76)μg/L vs.(1. 75±1. 00)μg/L,P0. 01],第3天、第7天仍增高(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各时间节点5-HT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氯胺酮有快速的抗抑郁疗效,可能与血清瘦素水平上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