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文章提出中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基本框架和三个发展阶段和目标,通过"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多类型"制度设计,构建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医疗保障需求的保障体系。认为现阶段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应以全民医疗保障制度为基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为延伸、医疗救助制度为托底的"四位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是深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是当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战略目标。为追踪国内外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和实践探索,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估中心近日举办了"2014复旦医疗保障论坛"。本次论坛围绕"中国医疗保障体系改革展望"主题,交流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救助和商业医疗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中华医学会医疗保险分会城市医疗保障制度研究协作会于 2 0 0 3年 9月 2 1~ 2 3日在辽宁省丹东市召开医疗保障制度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城市医疗保险的专家学者 3 0多人出席会议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障司官员到会并作了主题发言。会议根据“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制度和搞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精神 ,就完善什么、怎么完善进行了研讨城市医疗保障制度研究协作会召开研讨会!本刊记者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国的医疗保障制度都和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其覆盖情况、政府责任、制度功能等,可以归纳为五种制度模式: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模式、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模式、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市场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日本的法定医疗保险属于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5.
城乡各项医保制度能否"衔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已启动,它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制度、特定人群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商业健康保险制度,共同构成了我国目前比较完整的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部分实施社会保险体制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作文献整理,分析在社会医疗保险背景下,商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实施效果以及与社会医疗保险相互关系等,探索我国商业保险经办社会医疗保险的可行性,为完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反思,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分析了医疗保障体系中各项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共性程度及责任分担,并依据约翰·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的"平等自由原则"和"合理的经济不平等原则",提出了与众不同的全民医疗保险的概念,以及医疗保障体系重构的思路和制度之间的衔接,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当代四大医疗保障制度模式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全民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储蓄医疗保险4种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特点比较及其评价,文章指出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取向必须坚持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在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下,借鉴国际惯例和成功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低水平、广覆盖”的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韩国医疗保障支付体系及其运行方式,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方法:研究韩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特点,重点针对其政府采取的基于价值的医疗保险审核与评估支付制度改革经验和制衡式补偿机制。结果:韩国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其支付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结论:基于价值的医疗保障支付体系推动韩国卫生费用支出降低、卫生政策科学制定。  相似文献   

10.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保障制度的根本依据在于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其结构与内容取决于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现实条件。医疗保障的政策框架由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及社会医疗救助四个部分组成。医疗保障制度应在完善相关政策的条件下形成结构、功能合理的系统整体。  相似文献   

11.
归纳汇总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相关研究成果,国内老年医疗保险研究现状与趋势,以及对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优化的一些政策探索,为我国城镇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江苏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衔接与整合现状进行研究,并就江苏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与衔接机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的基本医疗保险类型对于中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的差异并随着时间变化的趋势。方法基于CHARLS数据2011、2013和2015年3次调查都包括的中老年人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有序Logistic回归、混合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的进行分析。结果在基本生活活动能力(BADL)评分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保险对于BADL评分影响的差异波动较小,而新农合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于BADL影响的差异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但仍存在较大差距。在自评健康状况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自评健康状况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新农合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自评健康状况影响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风险。结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发展完善的同时,居民的健康公平性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逐步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并适时推进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提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层次,是从制度上缩小不同医疗保险制度健康效果差异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武汉市江夏区城乡医保整合后试点居民参保意愿的真实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武汉市完善城乡医保整合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6月,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江夏区3个街道和6个乡镇的城乡居民共356人进行问卷调查,对可能影响居民参保意愿的因素进行单因素χ^2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356人,其中258人(72.47%)表示仍愿意参加城乡医保,98人(27.53%)表示不愿意继续参加;对当前制度表示满意的有317人(89.04%),不满意的有39人(10.96%);对当前制度了解的有230人(64.61%),表示不了解的有126人(35.3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居民(OR=0.484)、对医保报销后费用负担评价较认可(OR=2.009)和报销便捷度较方便(OR=2.379)是影响城乡居民参保意愿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江夏区城乡医保整合后居民参保意愿较高,但医保制度的设计需关注居民医保费用负担与医保报销状况,并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对医保整合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对医疗保障城乡统筹的建议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翔 《中国卫生经济》2011,30(10):44-46
医疗保障城乡统筹是新医改工作的一项重点和明确任务,也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借鉴发达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城乡统筹的经验,分析当前城乡统筹探索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对实现医疗保障城乡统筹提出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城乡整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医保政策存在城乡分割问题,这种城乡居民二元的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带来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整合我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文章在分析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城乡整合必要性的基础上,就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城乡整合的典型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4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部分城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部分市开展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基金结余情况研究,分析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率高、合作医疗部分基金结余率出现赤字的原因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反映的问题等,就加强医疗保险服务提出:(1)充分发挥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健康保障作用;(2)完善医疗保险待遇制度;(3)探索优化医疗费用结算方式;(4)改善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5)减缓政府补助提高速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天津市、重庆市和宁夏自治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度设计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构建城乡统筹医疗保险制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制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试点城市城乡统筹医疗保险制度公平性和制度政策保障水平较高,但医疗服务保障水平和医保制度可持续性仍是制度运行的短板;(2)由于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三个地区制度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试点城市应在吸收其他省市经验基础上,从坚持政府领导、加强顶层设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筹资和费用报销机制、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等几方面进一步对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疗保险制度对老年群体死亡风险的影响,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1—2014年的追踪数据,以添加脆弱因子的Weibull模型与Gompertz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并且分年龄组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相对于无医保的老人,有医保老人的死亡风险随医保制度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具体而言,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分别降低了约20%、25%以及31%的死亡风险。通过分年龄组进一步分析发现,医疗保险对高龄组老人死亡风险有显著影响,而对低龄组老人的死亡风险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医疗保险制度有助于降低老年群体的死亡风险,但影响程度各异,表现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最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次之,新农合最低。基于此,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方向在于继续扩大医保覆盖面,并弥合不同医保之间的待遇差异,在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与居民医疗保险的整合,最终实现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医疗保障作为城乡居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证。现行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提高了城乡居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缓解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压力。但城乡分治的医疗保险制度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法律保障欠缺、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制度衔接困难、统筹层次低等。因而,必须加强城乡医保制度尤其是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间的制度衔接,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