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石榴叶提取物对常见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蔡玲斐  徐迎 《医药导报》2005,24(12):1095-1097
目的观察番石榴叶提取物对常见细菌的抗菌作用。方法应用琼脂打孔扩散实验和试管稀释法,分别测定番石榴叶提取物对11种常见细菌的抑菌效果, 对3种常见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并与鱼腥草注射液进行抑菌效果比较。结果1 g·mL-1番石榴叶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较强,抑菌圈>15.5 mm;对枯草芽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及乙型链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抑菌圈>11.0 mm。氯仿、正丁醇、乙酸乙酯、甲醇等4种溶剂萃取番石榴叶的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念珠菌的MIC分别为0.125~0.250,0.125~0.25,0.0625~0.25,0.25~0.5 g·mL-1,MBC分别为0.062 5~0.125,0.062 5~0.125,0.031 25~0.125,0.125~0.25 g·mL-1。相同浓度的番石榴叶提取物比鱼腥草注射液抑菌效果强。结论番石榴叶的提取液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考察淫羊藿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倍比稀释法考察淫羊藿不同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测定抑菌圈大小、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淫羊藿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和枯草芽孢氏菌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菌能力,水提物的抑菌能力强于醇提物(P<0.05或P<0.01);水提物经过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对各菌株的抑菌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醇提物经高温处理后抑菌能力呈下降趋势,温度越高抑菌能力越弱(P<0.05)。淫羊藿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和MBC相同,分别为7.81,1.95,31.25 mg·mL-1,白色念珠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5.63,31.25 mg·mL-1;淫羊藿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和MBC相同,分别为15.63,3.91,62.5,62.5  mg·mL-1。结论:淫羊藿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其中水提物优于醇提物。淫羊藿不同化学成分的极性会对抑菌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苏秀芳  农万延 《中国药房》2010,(23):2115-2117
目的:研究人面子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及正丁醇部位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抑菌试验研究。结果:人面子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抑菌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MIC)为每片0.117~0.234mg;正丁醇部位抑菌作用次之,MIC为每片0.496mg。结论:人面子叶乙酸乙酯部位抑菌作用较其它提取部位强,可为其后期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甘蔗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甘蔗叶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对甘蔗叶提取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甘蔗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链球菌作用较差.其中,50%和70%醇提物作用效果较好.结论 甘蔗叶提取物在体外有抑菌活性,在抑菌方面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皂角刺提取物体外抑菌杀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建建  时鹏  黄涛  张凯  吴大畅 《医药导报》2013,32(3):300-302
目的探讨皂角刺提取物对实验室常见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杀菌作用。方法制备不同溶剂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提取物,采用滤纸片法测其抑菌杀菌作用,二倍稀释法测其最低抑菌浓度。结果皂角刺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念珠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杀菌作用不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杀菌作用。皂角刺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5.0 mg.mL-1;皂角刺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 mg.mL-1。结论不同溶剂、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9,(1):73-77
目的:考察山大颜根、茎、叶3个部位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并探究其抑菌作用机制。方法:将山大颜根、茎、叶的95%醇提物均制备成质量浓度为100 mg/mL(以提取物计)的药液,并以青霉素钠(0.5μg/m L)和硫酸链霉素(128 mg/mL)为阳性对照,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不同药用部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藤黄微球菌、粪肠球菌等的抑菌作用。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山大颜抑菌活性部位,得到相应极性部位萃取物,制备成质量浓度均为100 mg/mL(以提取物计)药液后,考察其对上述6种菌的抑菌作用;并分别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培养基平板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筛选出具有抑菌作用的极性部位及对药物敏感的试验菌株。然后在0.5MIC和MIC药物浓度下绘制敏感菌的生长曲线(作用36 h,每4 h测定1次),检测菌悬液中碱性磷酸酶(AKP)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作用10 h,每2 h测定1次),并以肉汤培养基代替提取物作为空白对照。结果:100 mg/mL山大颜根、茎和叶的醇提物对上述6种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作用强弱为茎>叶>根;在山大颜茎的不同极性部位中,以乙酸乙酯部位的抑菌作用最强,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抑菌圈直径为(38.93±0.12)mm,MIC、MBC均为0.39 mg/mL。山大颜茎乙酸乙酯部位可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殖,菌悬液中碱性磷酸酶和蛋白质含量较空白对照显著升高(P<0.05)。结论:山大颜茎为抗菌活效部位,对常见的6种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中以山大颜茎的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能逐步破坏其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参菊洗剂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纸片法测定抑菌圈直径,采用液体培养液连续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 MIC),采用琼脂培养液平板法测定最低杀菌浓度( MBC),并与市售某妇科洗液比较抑菌作用。结果参菊洗剂对5种病原菌株的抑菌作用明显优于相同浓度的市售某妇科洗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菊洗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念珠菌的MIC分别为33.75,67.5,67.5,67.5,33.75 mg·mL-1;参菊洗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念珠菌的MBC分别为33.75,67.5,67.5,135,33.75 mg·mL-1。结论参菊洗剂具有较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几种中药制剂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智勇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2027-2028
目的:探讨蒲公英颗粒、黄柏胶囊、鞣酸苦参碱胶囊和复方瓜子金颗粒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药物的抑菌圈直径大小,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g/ml).结果:四种中药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为23.7~38 mm,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直径为14.6~29.6 m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2.4~32.6 mm(黄柏胶囊除外).结论:上述四种中药制剂中黄柏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抑菌圈直径为38 mm,MIC为9.76×10-4 g/ml,复方瓜子金颗粒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抑菌圈直径为32.6 mm,MIC为7.81×10-3 g/ml,黄柏胶囊对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复方大青叶注射液体外抑菌作用及抗内毒素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大青叶注射液体外抑菌作用及抗内毒素作用。方法体外抑菌作用采用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测定复方大青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抗内毒素作用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复方大青叶注射液对被测微生物的最小抑菌浓度为:金黄色葡萄球菌,MIC62 g.L-1;藤黄微球菌,MIC62 g.L-1;枯草芽孢杆菌,MIC62 g.L-1;大肠埃希菌,MIC125 g.L-1;变形杆菌,MIC125 g.L-1;新型隐球菌,MIC62 g.L-1;白假丝酵母菌,MIC125 g.L-1;啤酒酵母菌,MIC125 g.L-1。抗内毒素结果:复方大青叶注射液62 g.L-1即具有抗内毒素作用。结论复方大青叶注射液体外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不仅对革兰阳性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而且对某些真菌也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复方大青叶注射液有较强的抗内毒素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铁线莲的生物活性,寻找药理活性成分。方法通过测定铁线莲石油醚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的总还原力、对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率、对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率来探讨铁线莲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通过测定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探讨铁线莲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结果铁线莲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脂质体过氧化有较强的抑制能力;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0.25、1mg·m L-1;水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也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1mg·m L-1。结论铁线莲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和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丹皮酚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丹 《医药导报》2012,31(9):1135-1137
摘要目的研究牡丹皮中丹皮酚体外抑菌性能。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牡丹皮中丹皮酚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6种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丹皮酚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62.5 mg·mL-1;对伤寒杆菌和乙型副伤寒杆菌的抑菌作用其次,MIC均为125.0 mg·mL-1;对变形杆菌抑菌作用最弱,MIC为250.0 mg·mL-1。结论丹皮酚对6种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芩等4种中药对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中药抗菌试验试管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黄芩、连翘、黄连、金银花对30株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菌作用,MIC均值分别为475.00,345.83,60.94,379.17 mg/m L,与标准菌株ATCC27853的MIC相近。其中黄连的抑菌作用最强。结论:4种中草药对30株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本地与外地收集的菌株,抑菌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核桃青皮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核桃青皮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深红酵母等重要指示菌为标靶,以最低抑菌浓度为指标,采用杯碟法对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萃取部位进行抑菌活性的筛选.结果 核桃青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深红酵母不敏感,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氯仿萃取部位对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4.
氮酮(Azone)是一种高效透皮吸收促进剂.广泛应用于医药及化妆品行业。近年来.发现氮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类炭疽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G~+需氧菌的繁殖体及芽孢有很强的抑菌作用。但对厌氧菌的抑菌作用尚未见报告。为了进一步研究氮酮对厌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我们选择了临  相似文献   

15.
氨基酸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 19种氨基酸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方法用氨基酸饱和液滤纸片分别对上述菌的每个混菌液培养基平板做定性抑菌实验 ;将有抑菌作用的氨基酸不同浓度对此三种菌的LB培养基混菌液做定量抑菌实验。结果半胱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最佳抑菌时间为 6h ,最适抑菌浓度为 0 .6 2 5 % ,此条件下抑菌率为 92 .6 2 %。结论半胱氨酸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荔枝草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分别以水、95%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作为溶剂,提取荔枝草的有效成分:采用琼脂稀释法观察荔枝草不同提取部位对11种细菌的抑菌作用,并分别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荔枝草4个提取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95%乙醇提取部位的抑菌作用最强。结论荔枝草的抑菌活性部位主要存在于95%醇提取部位。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验证试验中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制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培养7 d芽孢量达到85%以上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代替培养18~24 h的菌悬液作为微生物菌落计数方法验证用菌液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的6种药品,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要求,采用2种菌悬液分别进行微生物验证试验,对验证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种菌悬液对同一供试品的验证结果保持一致.结论 采用培养7 d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作为微生物验证用菌液是可行的且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并比较大籽獐牙菜不同提取部位的抗菌作用。方法:以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大籽獐牙菜乙醇提取物,得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及萃取后物质等不同极性部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为试验对象,采用平皿打孔灌药法比较大籽獐牙菜不同提取部位的抗菌作用。结果:大籽獐牙菜的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而萃取后部位没有抗菌作用,其抗G+菌活性比较: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抗G-菌作用: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抗真菌活性比较: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结论:大籽獐牙菜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大籽獐牙菜的抗菌作用不限于一个部位,而是通过多种有效成分、多个环节、多种途径发挥协调作用产生抗菌功效。  相似文献   

19.
治痔胶囊与槐角丸体外抑菌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峰  曾莹  梁华敏 《医药导报》2011,30(7):870-872
目的 比较治痔胶囊与槐角丸的体外抑菌活性. 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观察治痔胶囊与槐角丸溶液对6种常见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结果 治痔胶囊对常见的6种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乙型链球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0.062 5 g&#8226;mL-1,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0.125 g&#8226;mL-1,对大肠埃希菌的MIC为0.25 g&#8226;mL-1,对肠球菌的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5 g&#8226;mL-1.槐角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两者的MIC均为0.125 g&#8226;mL-1,槐角丸对另外4种细菌生长均无抑制作用. 结论 治痔胶囊比槐角丸具有更广的抗菌谱和更强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河北产蜂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微量板法培养痤疮丙酸杆菌,观察不同溶剂蜂胶提取物溶液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效果,并确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蜂胶95%乙醇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的MIC为512μg.mL-1;蜂胶75%乙醇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的MIC为8μg.mL-1;蜂胶水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的MIC为54μg.mL-1。结论河北产蜂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均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效果,蜂胶75%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蜂胶水提取物>蜂胶95%乙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