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颈部小切口无气腔内镜甲状腺切除术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下经胸骨上切迹进路小切口无气腔内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微创、美容效果.方法 2004年5月~2006年12月汕尾逸挥基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对31例患者施行经胸骨上切迹进路小切口无气腔内镜辅助甲状腺肿瘤手术.29例为单侧单发肿物,1例为峡部肿物,1例为一侧腺叶肿物合并峡部小囊肿.肿瘤最大径为1.0~3.4 cm.一侧甲状腺叶次全或全切除术12例,一侧甲状腺叶部分切除术12例,甲状腺瘤剔除术7例.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成功,切口平均长2.9 cm(2.5~3.2 cm),平均手术时间70 min(50~10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4 mL(6~20 mL);术后24 h平均引流量18 mL(6~39 mL);术后2例无症状低血钙,1周后恢复正常,无声嘶.术后病理示甲状腺瘤2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者予以口服左旋甲状腺素1年以上.随访24~36个月,颈部外观美容效果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 无气腔内镜辅助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在临床上安全可行,美容效果较好.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可根据患者需求选择性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4月为60例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实施胸乳入路甲状腺切除术,总结护理配合经验,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6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6~42岁,平均年龄26岁,手术时间2~4h,术中出血量5~20ml,术后引流量35~50ml,48h后拔管,平均住院4~5d,术后无永久性声音嘶哑、呛咳、器官损伤、手足抽搐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规律和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年10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1906例行甲状腺手术病人,分析监测术后血清钙的变化。结果甲状腺手术后出现的钙血症286例,其中单侧腺叶次全切术16例,均无症状;双侧叶全切术22例,一侧腺叶全切、对侧叶次全切术183例,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59例,一侧腺叶全切、对侧腺叶部分切除术6例。结论双侧叶甲状腺全切、一侧腺叶全切加对侧叶次全切、双侧叶甲状腺次全切的手术后易出现需要治疗的低钙血症。血钙的高低与甲状旁腺的保留量、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似乎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4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经胸乳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58例患者临床资料.58例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1例,甲状腺腺瘤2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例.结果 双侧腺叶次全切除18例,一侧腺叶次全切除+对侧腺叶部分切除2例,单侧腺叶次全切除30例,肿瘤切除5例,峡部切除2例,中转开放手术1例(甲状腺癌).手术时间65~135min,平均95min.术中失血量20~100ml.并发症:颈部皮肤Ⅱ度烫伤1例,面积约0 5cm2,经换药皮肤有色素沉着;2例出现暂时性声嘶,2~3个月后发音完全恢复.结论 只要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要点,经胸乳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其优点颈部无创疤、微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14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传统的甲状腺全切术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86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术后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术后无甲减,随访3~6个月,无1例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首选术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术的手术指征、适用范围、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1年11月行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术20例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40岁(34~47岁),术前子宫大于12周者6例,合并贫血、高血压等内科疾病者4例,既往有腹腔镜手术史者4例.结果 2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术患者中,无1例中转开腹或死亡,手术时间平均85 min(50~14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0mL(30~18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3~7d).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手术技巧,可使得此种术式产生令人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黄尚书  吴远冰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4):1658-1659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经过手术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癌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并经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微小癌,32例合并有甲状腺其它良性病变,其中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合并甲亢5例,合并甲瘤7例.2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随访时间6个月~8年,随访率94%,其中1例术后复发.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在临床上容易漏诊,绝大多数因为良性病变在术中、术后或者淋巴结转移而发现,甲状腺腺叶全切或次全切除治疗微小癌效果好,甲状腺微小癌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于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在腹腔镜下行LAVH手术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5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无中转开腹,无周围器官损伤及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20+18)min。平均出血量60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6~46h,平均24h。术后至出院时间5—7d。所有患者腹部穿刺切口均甲期愈合。术后1个月复查,体温正常,均无阴道残端出血及愈合不良,恢复好。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具有微创、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36例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的病人中双侧腺叶全切术2例,一侧腺叶全切并对侧次全切除21例,一侧腺叶全切并对侧部分切除4例,双侧腺叶次全切除9例.两次及以上手术7例.结论 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与手术范围的大小和手术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10.
经腋窝与经乳晕入路内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经腋窝或经乳晕入路内镜甲状腺切除的可能性及方法。方法 6例采用经腋窝入路,200例采用经乳晕入路。结果 经腋窝组病例全部行一侧甲状腺大部切除,平均手术时间为67min(45~125min),术中出血为16ml(8~20m1)。经乳晕组病例行甲状腺肿瘤切除、一侧腺叶和峡部切除、一侧腺叶大部分切除及两侧腺叶大部切除。平均手术时间80.5min(45~270min),术中出血为15ml(5~28m1)。中转开放手术6例。两组病例均无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无皮下气肿的发生;无术后颈部皮肤的粘连,无感觉迟钝及感觉异常。结论 经腋窝及乳晕两种途径内镜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一种方法,前者适合于单侧甲状腺手术,后者适合于单侧或双侧甲状腺手术,术后都有很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手术放置引流的改进及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院于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对 186例甲状腺手术的病人术后放置引流物进行改进 ,将伤口深处置入引流条改用置放小儿“T”型管引流 ,取得了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 1   本组病人 186例 ,男性 35例 ,女性 15 1例 ,年龄 14岁~ 70岁 ,平均年龄 37岁。本组甲状腺腺瘤 171例 ,作甲状腺腺叶切除 6 5例 ,作甲状腺腺瘤切除 10 6例 ,;甲亢 2例 ,均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腺癌 13例 ,行同侧甲状腺腺叶 +峡部切除 ,其中 5例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1 2   本组 186例改为放置“T”型管引流后 ,由于能充分有效引流 ,因此无液体积聚。在术后 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晕入路下内镜双侧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6年11月~2007年7月该院行内镜下乳晕途径入路双侧甲状腺切除术16例.结果 8例行内镜下双侧甲状腺切除术,3例行内镜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4例行内镜下右侧甲状腺全切加左侧甲状腺次全切术,1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放手术.病理诊断甲状腺腺瘤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4例,甲状腺髓样癌1例.术后24~48 h拔除引流管,无神经或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90~160 min,平均106 min,术中出血20~40mL,平均32mL.术后住院时间4~6 d.平均5 d,随访12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乳晕途径的内镜双侧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该技术将会逐渐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肺恶性肿瘤肺叶切除的胸腔镜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6年4月至1997年6月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VATS)技术对20例肺恶性肿瘤患者施行VATS根治性肺叶切除及纵隔肺门淋巴结清除术。术后病理:肺泡癌3例,腺癌11例,鳞癌5例,肺横纹肌肉瘤1例。术式为:右上叶切4例,右中叶切2例,右下叶切6例,右中下叶切1例,左上叶切5例,左下叶切2例。手术效果满意,无手术死亡率。手术时间平均为180min,平均出血量350ml,术后平均引流量265ml,平均置管时间3d。并发症为1例发生术后出血行VATS二进胸探查止血。认为:VATS行肺恶性肿瘤根治性肺叶切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董秀  于秀荣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0):2038-2039
2005年1月~12月,我院将氯丙嗪用于101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2例,25~60岁,其中子宫全切及次全切50例,子宫肌瘤挖除加成形术152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胸乳人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4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经胸乳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58例患者临床资料。58例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1例,甲状腺腺瘤2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例。结果双侧腺叶次全切除18例,一侧腺叶次全切除+对侧腺叶部分切除2例,单侧腺叶次全切除30例,肿瘤切除5例,峡部切除2例,中转开放手术1例(甲状腺癌)。手术时间65-135min,平均95rain。术中失血量20-1OOml。并发症:颈部皮肤Ⅱ度烫伤1例,面积约0.5cm^2,经换药皮肤有色素沉着;2例出现暂时性声嘶,2~3个月后发音完全恢复。结论只要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要点,经胸乳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其优点颈部无创疤、微创。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90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341例,其中良性病变复发再手术10例(2·93%),本文分析复发的原因,并探讨减少再手术的措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例,女9例;年龄25~60岁。就诊时表现为颈部包块不适7例,疼痛3例。1·2首次手术方式和病变性质甲状腺良性结节行结节摘除术8例,甲状腺一侧腺叶部分切除术2例。术后病理证实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甲状腺腺瘤4例。术后复发时间3~14年,平均6.2年。1·3再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甲状腺良性结节复发再手术行甲状腺一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8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例。与前次手术间隔5~16年。术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5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使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经口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7年9-12月的5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经口甲状腺切除治疗的手术护理配合过程,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贵重器械的使用。结果 5例患者中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4例,全切1例,行中央颈清扫3例。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未出现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体表无手术瘢痕。结论手术进行顺利与否与护士的密切配合息息相关,因此要求手术室护士熟悉新仪器设备的使用,密切关注手术进程,确保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在甲状腺手术中的顺利进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患侧腺叶+峡部+对侧次全切术与甲状腺全切术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治疗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120例cN0期PT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60例,A组接受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对侧次全切术,B组行甲状腺全切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测定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患者血钙(Ca)、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统计两组随访1年复发率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率。结果两组肿瘤直径、中央区淋巴结受累情况、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多于A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d两组Ca、PTH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B组术后1d、3d Ca水平低于A组(P0.05);B组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率低于A组(P0.05)。结论 cN0期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行甲状腺全切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可降低患者术后转移及复发率,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计内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6年9月~2008年8月该院对56例甲状腺良性病变采用胸骨前入路内镜手术.建立皮下隧道,二氧化碳压力6 mmHg,内镜下超声刀行甲状腺部分或次全切除术.结果 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85 rain;术中出血量5~50 mL.平均15 mL:术后引流20~100 mL,平均40 mL;术后住院3~6 d,平均4 d.术后2例出现皮下瘀斑,1例脂肪液化,2例一过性声音嘶哑.随访1~23个月,无复发.结论 内镜下甲状腺手术有良好的美容效果,手术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分化型甲状腺癌近期再手术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手术时机及其手术方法。方法:对因误诊误治后再手术的3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手术原因有:首次于外院误诊为甲状腺瘤16例行甲状腺肿瘤局部切除,9例诊断为甲状腺癌者6例行患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3例行患侧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我院冰冻切片误诊为良性肿瘤5例。两次手术间隔时间6d~3个月。患侧残留腺叶全切、峡部切除加对侧叶次全切除30例,附加患侧功能性淋巴结清扫7例,传统颈淋巴结清扫2例。再手术后残留甲状腺及周围疤痕迹组织无残癌9例,有残癌21例;5a、10a生存率84%、64%。结论:甲状腺癌误诊误治而导致术式选择不当,术后具有较高的残癌率,应尽早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行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