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对桂枝茯苓胶囊内容物正丁醇萃取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共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甲基-糠醛(1)、芍药苷(2)、磺酸钠芍药苷(3)、芍药内酯苷(4)、1, 2, 3, 4, 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5)、野樱苷(6)、蔗糖(7)、麦芽糖(8)、去苯甲酰基芍药苷(9)。结论 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桂枝茯苓胶囊内容物正丁醇和水萃取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D-101型大孔树脂和反相RP-18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MS和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氧化芍药苷(1)、半乳糖醇(2)、咖啡酸(3)、牡丹皮苷F(4)、去氢土莫酸(5)、猪苓酸C(6)、3-表去氢茯苓酸(7)、3-表去氢土莫酸(8)、海藻糖(9)、鸟苷(10)、腺苷(11)、丙氨酸(12)、亮氨酸(13)、脯氨酸(14)、精氨酸(15)、α-D-葡萄糖(16)。结论 化合物116均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蛇鳞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蛇鳞草Pronephrium triphyllum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蛇鳞草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 4R)-4′- methoxy-8-methyl-[(4, 2″)(11, 2′′′)]-dioxidoflavan-5, 7- di-O-D-glucopyranoside(蛇鳞草苷A,1)、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2)、三羽新月蕨苷A(3)、6, 7-二羟基香豆素(4)、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蛇鳞草苷A。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3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追踪分离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方法 以95%乙醇回流提取,采用各种色谱技术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所得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鸡矢藤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13β-二羟基-乌索-11-烯-28-油酸(1)、2α,3β,13β-三羟基-乌索-11-烯-28-油酸(2)、乌索酸(3)、2α-羟基乌索酸(4)、α-亚麻酸(5)、二十三碳酸(6)、棕榈酸(7)、β-胡萝卜苷(8)、β-谷甾醇(9)。结论 化合物124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水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var. radican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NMR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其中3个为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分别为京尼平苷(1)、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2)、6′-O-sinapoylgeniposide(3);4个为二萜类化合物,分别为西红花苷-1(4)、西红花酸(5)、西红花苷-2(6)、西红花苷-3(7);4个为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芦丁(8)、5, 7, 3′, 5′-四羟基-6, 4′-二甲氧基黄酮(9)、5-羟基-7, 3′, 4′, 5′-四甲氧基黄酮(10)、麦黄酮(11);1个三萜类化合物为熊果酸(12)。结论 化合物235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苎麻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荨麻科苎麻属植物苎麻Boehmeria nivea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反复利用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化学方法及参照文献鉴定单体成分结构。结果 从苎麻根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10,13-二十碳二烯酸酯(Ⅰ)、胡萝卜苷(Ⅱ)、β-谷甾醇(Ⅲ)、三油酸甘油酯(Ⅳ)、白桦酸(Ⅴ)、齐墩果酸(Ⅵ)、19α-羟基乌苏酸(Ⅶ)。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苎麻根甲素(niveain A),化合物Ⅳ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三七Panax notoginseng茎叶皂苷水解转化产物的化学成分,以期发现新的苷元。方法 三七茎叶皂苷酸水解产物通过硅胶、凝胶及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经谱学方法鉴定。结果 从三七茎叶皂苷水解产物中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S)-3-甲氧基-人参二醇(1)、20(E)-达玛烷-20 (22)-烯-3β, 12β, 25-三醇(2)、20(R)-达玛烷-3β, 6α, 12β, 20, 25-五醇(3)、20(R)-达玛烷-3β, 12β, 20, 25-四醇(4)、拟人参皂苷-F11苷元(5)、20(S)-人参二醇(6)、20(S)-原人参二醇(7)。结论 化合物1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三七皂苷元MPD。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泡核桃Juglans sigillata壳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反相RP18、Sephadex LH-20、MCI等色谱柱以及半制备HPLC柱及制备薄层等方法对泡核桃壳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对所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泡核桃壳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15个化合物,其中包括7个酚苷类化合物:它乔糖苷(1)、牡丹酚苷A(2)、4-O-β-D-glucopyranosylvanillc acid(3)、breynioside A(4)、1-O-香草酰-β-D-葡萄糖苷(5)、6′-O- vanilloyltachioside(6)、6′-O-vanilloylisotachioside(7);3个苯丙酸类化合物:6-O-feruloyl-D-glucopyranose(8)、methyl- 4-O-coumaroylquinate(9)、5-p-cis-coumaroylquinic acid(10);2个萘酮类化合物:胡桃苷A(11)、胡桃苷E(12);1个降倍半萜苷类化合物:长春花糖苷(13);1个黄酮类化合物:二氢槲皮素(14);1个脱落酸衍生物:二氢红花菜豆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5)。结论 除化合物14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13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油橄榄Olea europaea的多酚类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手段,结合波谱方法分离鉴定油橄榄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结果 从油橄榄叶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5个多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酪醇(1)、羟基酪醇(2)、羟基酪醇乙酰酯(3)、1H-2-苯并吡喃-6,7-二醇(4)、3,4-二羟基苯甲酸(5)、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6)、异鼠李素(7)、圣草酚(8)、花旗松素(9)、槲皮素(10)、木犀草素(11)、女贞苷(12)、橄榄苦苷(13)、芹菜素-7-O-葡萄糖苷(14)、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15)。结论 化合物4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桂枝茯苓胶囊化学成分研究(IV)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桂枝茯苓胶囊内容物石油醚和醋酸乙酯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利用NMR及MS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石油醚萃取部分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豆素(1)、7-羟基香豆素(2)、肉桂醇(3)、麦角甾醇(4)、麦角甾-4, 6, 8(14), 22-四烯-3-酮(5)、β-香树脂醇乙酸酯(6)、菜油甾醇(7)、α-香树脂醇乙酸酯(8);从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9)、山柰酚(10)、槲皮素(11)、山柰酚3-O-葡萄糖苷(12)、儿茶素(13)、表儿茶素(14)、丁香酸(15)、金丝桃苷(16)、正二十碳酸(17)、丁香脂素(18)、牡丹皮苷A(19)、牡丹皮苷C(20)、没食子酰芍药苷(21)。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