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偶然分枝杆菌鉴定及生物学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结核分枝杆菌 (NTM)虽早在 1882年Koch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后不久即被注意到 ,但其病原学意义于 9世纪 5 0年代才被确认。 195 4年Timple和Runyon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分枝杆菌的分类 ,开创了NTM研究的起点。而NTM作为医源性感染或医院感染病原体的报导则始于 1973年。 1993年我国将其正式定名为非结核的分枝杆菌。Rungon氏将非典型分枝杆菌分为 4群 ,第 4群快速生长的偶然分枝杆菌 (M .fortuitum)。对于NTM生物学性状的认识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深入。本文就引起我市某诊所暴发感染的偶然分枝…  相似文献   

2.
异柠檬酸裂解酶——新型抗结核药物靶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现有结核患者2000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患者数居世界第2位。结核分枝杆菌的持续感染,不断出现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缺乏普遍有效的疫苗以及艾滋病的流行使结核病的控制变得越来越困难。  相似文献   

3.
对临床痰液120份,尿液20份,胸水10份及淋巴穿刺液10份进行分枝杆菌限制性内切酶谱(PRA)分析,阳性率分别为50.8%,0%,30%及20%,分别中发现非结核分枝杆菌(NTM)5株,其中非致病NTM4株,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正结核分枝杆菌俗称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多见。结核病至今仍为重要的传染病。1.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有什么表现?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可表现为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结核病两种状况。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简称"潜伏性结核感染")定义为细菌活性持续存在,但受到免疫控制,所以没有活动性结核病临床症状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卫生人员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状况, 探讨引发感染的风险因素。方法 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通过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4家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相关科室的卫生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内容包含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医务人员结核分枝杆菌职业暴露情况, 同时行外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 IGRAs)和肺部影像学检查, 判定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 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共有657人完成肺部影像学检查和调查问卷, 其中654人行外周血IGRAs检测, 结核病潜伏感染率为39.45%(258/654)。单因素分析显示, 基本情况方面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经济收入、职业类别、职称等级、工龄等变量卫生人员结核病潜伏感染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健康状况方面本人结核病史、直系亲属结核病史、既往接受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等的卫生人员结核病潜伏感染情况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 共有4种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109株分枝杆菌进行分型和药敏试验的观察,了解引起结核病分枝杆菌主要类型及其耐药现状,为结核病的诊治提供准确的病原学和合理用药依据。方法:采用BACIECTB460仪器和BBIMGIT^TM分枝杆菌生长检测管进行分枝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培养出109株分枝杆菌有四种类型,即人型分枝杆菌99株(90.8%)、牛型分枝杆菌3株(2.7%)、偶发分枝杆菌3株(2.7%)、龟分枝杆菌4株(3.6%)。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INH)、乙胺丁醇(EMB)、利福平(RFP)、链霉素(Sm)的耐药率分别为54.9%、50.0%、41.2%、50.0%。结论:目前人型结核分枝杆菌仍然是引起结核病的主要病原菌,有少数患者可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这些分枝杆菌多数对异烟肼、链霉素产生较强的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强于非结核分枝杆菌。提示临床和实验室须加强分枝杆菌的培养和耐药性监测,及时制订结核病的诊治、预防、控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县中小学生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状况及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泗水县部分学校4126名中小学生进行PPD试验,对PPD强阳性者进行透视、拍片、血沉、痰检等检查,并且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共筛检学生4126名,PPD阳性者537名,感染率为13.02%,学生对于结核病防治知晓率较低。结论中小学生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不容忽视,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应将结核病筛查和结核病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制度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近年来,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日臻成熟,Spoligotyping分型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指针对多种不同的间隔序列(位于结核分枝杆菌染色体上DR序列之间),设计各自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并固定在尼龙膜上,引物标记后的扩增产物与膜上的探针进行反向杂交。由于不同菌株的间隔序列不同。因此导致杂交的探针数量和种类也不同而产生多态性。这种方法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可以用来调查结核病暴发流行。追踪和寻觅传染源,确定结核病及耐药结核病的传播机制,鉴定实验室交叉污染或院内感染和阐述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优势株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5月在雅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及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315例进行研究。收集可能影响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相关因素,根据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将其分为阴性组与阳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各因素的影响。结果 315例患者中有60例(19.05%)被确诊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有卡介苗接种史、25羟维生素D为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保护性因素(P 0.05);年龄≥60岁、有结核病接触史、有吸烟史、使用抗生素超过2种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危险因素(P 0.05)。结论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较高,主要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结核病接触史、卡介苗接种史、25羟维生素D水平及抗生素使用种类、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龙岩市结核病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结核病定点医院采集、改良性酸性罗氏培养基培养的308株分枝杆菌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耐药情况。结果 308株分枝杆菌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占95.5%(294/308),非结核分枝杆菌占4.5%(14/308)。非结核分枝杆菌对一、二线抗结核药的耐药率均为100.0%(14/14),结核分枝杆菌分别为19.4%(57/294)和12.9%(38/294);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耐多药率78.6%(11/14),高于结核分枝杆菌的7.8%(23/294);广泛耐药率78.6%(11/14),也高于结核分枝杆菌的3.4%(10/294)。结论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痰培养、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非常必要,可为结核病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更为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结核病疫情的逐渐下降 ,人群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据 199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我国人群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率为 15 35 %。我省自1995年开始在全省部分地区进行了连续 3年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调查 ,现将 1997年的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1)对象 :在我省 5个地区的 2 0所中学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 2 2 80名青少年学生。 (每所学校均为初一以上学生 ,且不少于 10 0人 )。 (2 )药品 :PPD T及PPD B均由中国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PPD制作规程及国家暂行规程…  相似文献   

12.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几乎所有人体组织、器官均可发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约有1/10的人在一生中有发生结核病的危险。根据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的要求,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的有关专家制定了《结核病临床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我国结核的防治起到了指导作用。现结合临床工作实践谈谈对结核病及《指南》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难治、复治性结核有所增加。在难治、复治性结核病人中,有部分是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常常被人们疏忽。我们对我院1986—1996年的86例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江苏省非结核病人群中结核潜伏性感染(LTBI)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江苏省丹阳市某镇2个村非活动性肺结核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胸部X光片检查、空腹血糖检测和结核菌素试验,分析研究对象年龄、职业、慢性基础疾病等因素对非结核病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影响。结果共纳入5 221例非结核病志愿者,检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2 015例,感染率38.6%。年龄、性别、卡痕、高血压病史、肝炎病史等因素与非结核病人群结核杆菌潜伏感染的发生均有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多元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41岁(P值均0.05)、女性(OR=0.690;95CI:0.615~0.775;P0.001)、农民(OR=1.353;95CI:1.133~1.616;P=0.001)、肝炎病史(OR=1.576;95CI:1.079~1.846;P=0.019)以及糖尿病(OR=1.384;95CI:1.037~1.846;P=0.027)是该地区非结核病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丹阳市非结核病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率达38.6%,应重点关注41岁、男性及职业为农民、糖尿病患者及有肝炎病史的高危潜伏感染人群。  相似文献   

15.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也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WHO最新公布的全球结核控制的资料表明:全球已有近1/3的人口(20亿人)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2005年估计有880万新结核病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达2000万,而且几乎全部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98%),已成为传染病的头号杀手。结核病的广泛流行,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类进步构成威胁。现就结核病的流行情况、防控效果、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疾病负担、制约因素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特点。方法:用改良罗氏培养基间接药敏实验绝对浓度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结果: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79.6%,耐多药率为58.2%。其中初治耐药率60.5%,初治耐多药率34.2%,复治耐药率91.7%,复治耐多药率80.0%。结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临床治疗结核病的一个严重问题。分析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的耐药特点,对控制结核病传染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了解河南省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状态。方法:通过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对河南省部分中学生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河南省中学生非结核分枝杆菌平均感染率为5.95%,低于全国同年龄组人群水平,各地区间有显著性差异。各年龄组及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我校2003、2004级山西籍1008名新生血清结核分枝杆菌抗体(TB-Ab)。结果:①被检者血清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率3.17%。②男女生间、城乡籍学生间血清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③新生入学前所居住地域间血清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本次检测结果提示我校新生中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建议对新生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筛查,阳性者做进一步诊查,以便及时治疗,防止结核病在校园传播。  相似文献   

19.
非结核分支杆菌与医院感染的爆发流行和预防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非结核分枝菌(NTM)引起医院感染的爆发流行呈上升趋势。通过注射、手术及美容等途径感染人体,引起皮肤软组织和手术切口等感染,NTM的病原学鉴定是确立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的重要依据,常用方法有细菌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强化医院感染专业知识教育、建立消毒灭菌规范、管好侵入性操作行业是预防和控制NTM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基层结核病实验室引用PNB/TCH生长试验初步鉴定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准确性。方法引用DNA微阵列芯片法和16 sRNA测序法对70株PNB/TCH试验初步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70株初步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菌株,经过再次菌种鉴定检测,61.43%(43/70)为结核分枝杆菌,其余38.57%(27/70)为非结核分枝杆菌中有55.56%(15/27)为胞内分枝杆菌;另外分别鉴定出堪萨斯分枝杆菌6株,鸟分枝杆菌2株,龟/脓肿分枝杆菌1株,偶然分枝杆菌1株,土分枝杆菌1株。结论 PNB/TCH生长试验鉴定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特异性低,引用DNA微阵列芯片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适合在结核病实验室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