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基因(polβ)的突变情况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经PCR扩增后以SSCP检测其变异情况。用PCR方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结果:32例胃癌组织标本中有7例polβ-SSCP异常,突变率为21.9%;而对应的32例癌旁组织PCR-SSCP结果中未见异常。H.Pylori-DNA阳性的15例,H.Pylori-DNA阳性率为46.9%(15/32);对应癌旁组织的检测结果与胃癌组织完全一致。polβSSCP阳性的标本H.Pylori-DNA也阳性。结论:胃癌组织存在polβ基因突变;这种基因突变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胃癌组织polβ突变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鼻咽癌中是否存在DNA聚合酶β(DNA polymerasβ,polβ)的突变及变异情况。方法 采用RT-PCR法(逆转录-DNA聚合酶链反应)、PCR-SSCP(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DNA序列分析法对26例鼻咽癌组织进行polβ基因突变研究。结果 鼻咽癌组织中存在polβ基因突变,且基因突变率与癌组织的病理分级有关,高分化(G1)、中度分化(G2)、低分化及未分化(G3)鼻咽癌组织中polβ基因突变率分别为12.5%(2/16)、21.4%(3/14)、80%(8/10)。G1与G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G1与G3、G2与G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测序结果表明,polβ基因的第454位核苷酸由T变为C,其氨基酸变异为第114位氨基酸由Phe变为Ser;第466位核苷酸由G变为A,其氨基酸变异为第118位氨基酸由Gly变为Glu;第148位核苷酸由A变为G,其氨基酸变异为第28位氨基酸由Asn变为Ser。结论 发现在鼻咽癌组织中存在多种形式的polβ突变,导致氨基酸序列、空间结构的改变,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及肝癌p53基因突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肝硬化及肝癌p53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选择 80例肝硬化、肝癌标本 ,分别以PCR SSCP法 ,双链DNA序列测定法研究其p53基因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及突变位点。结果 :62例肝癌标本p53总突变率为 19 4 % ,其中 ,早、中、晚期突变率分别为 10 5%、15 0 %、35 0 % ;18例肝硬化标本p53总突变率为 5 6% ;第 7外显子的突变发生在 2 4 9位密码子第 3号碱基上 ,为G :C→T :A的颠换突变 ;第 8外显子的突变发生在 2 73位密码子第 1号碱基上 ,为C :G→T :A的转换突变。结论 :p53基因突变发生在肝细胞发生形态学改变之初 ,随着肝癌的进展逐渐积累 ,突变率呈上升趋势 ,故p53基因突变很可能是启动癌变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抑癌基因p5 3在人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突变和致癌作用。方法 :采用PCR SSCP和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 2 4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标本和 2 1例移植到重度完全性免疫缺陷 (severecombinedimmunodefi cient,SCID)小鼠并用或不用N -戊基 -N -甲基亚硝基胺 (N amyl N methylnitrosamine ,AMN)处理的人食管正常组织标本 ,进行了p5 3基因外显子 4~ 8的突变研究分析。结果 :在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均检测出p5 3基因突变 ,其中食管癌组织标本中有 18个突变 ,癌旁组织标本中有 10个 ( 10 /17,5 8 8% )突变 ,主要的突变为G A转换。在 14例用AMN处理的人食管正常组织标本中出现 6个 ( 4 2 9% )突变 ;其中密码子 2 83的突变为G A转换。在人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5 3基因的突变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环境因素或内源性AMN可能是河南林县食管癌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分析PCR-SSCP检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PCR-SSCP检测36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的突变情况,阳性结果再进行DNA测序.结果 通过PCR-SSCP分析,11例存在突变,突变率为30.6%(11/36);PCR-SSCP分析阳性的结果通过DNA测序全为序列异常.结论 PCR-SSCP检测肺癌EGFR基因突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PCR-SSCP分析法检测胃癌中p27基因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 5例早期胃癌组织和 32例进展期胃癌及其各自的正常胃粘膜组织 ,进行p2 7抑癌基因的突变检测。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 SSCP)技术进行检测。结果 在早期胃癌组织中检出突变率为 2 0 .0 %( 1/5 ) ,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的突变率为 2 1.9%( 7/32 )。实验结果表明 ,p2 7基因在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中均有较高突变频率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2 7基因突变在胃癌中与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的位置、组织分化程度、Borrma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 ;p2 7基因外显子 1是该基因突变的集中区域 ,且以第 1-90密码子区域突变率最高 ,p2 7基因外显子 2突变率最低。结论 证实了p2 7基因突变发生于早期胃癌形成阶段 ,属于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7.
RAS相关家族1A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董剑  彭志海  王兆文  裘国强 《肿瘤》2005,25(6):589-592
目的分析散发性胃癌中RAS相关家族1A基因(RASSF1A基因)的表达、突变和启动子甲基化状况,探讨RASSF1A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定量PCR、RT-PCR和SSCP的检测90例胃癌组织和30例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RASSF1A基因表达水平以及基因突变的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方法检测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 90例胃癌中有52例(57.8%)RASSF1A无表达或表达低下.RASSF1A无表达或表达低下和肿瘤细胞的分化(P<0.05)以及分期(P<0.001)相关,但是和肿瘤的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不相关(P>0.05).90例胃癌中52例启动子发生甲基化(57.8%),其中90.3%(47/52)的RASSF1A无表达或表达低下组织中检测到RASSF1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然而癌旁正常组织未发现有RASSF1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SSCP没有发现任何突变.结论胃癌中存在较多的启动子异常甲基化造成RASSF1A基因失活,这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16基因外显子2的缺失和突变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新鲜组织标本基因组DNA抽提、PCR-SSCP分析的方法,对3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p16基因外显子2的缺失和突变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样本中p16基因外显子2的缺失率为10.00%,突变率为10.00%,两者之和为20.00%,癌旁组织样本中未发现缺失和突变,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16基因外显子2的缺失和突变与胃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β-catenin基因外显子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突变及其与肿瘤病理分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等方法对36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标本,进行了β-catenin基因外显子3突变研究分析.结果在3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19.44%(7/36)发生了β-catenin基因外显子3突变,其中4例突变位于密码子53.β-catenin基因外显子3的突变率与病理类型无关(P>O.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O.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标本中,β-catenin基因外显子3的突变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病例(P<0.05).结论研究显示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β-catenin基因外显子3有突变,并且在我国的突变率较国外的报道要高;β-catenin基因外显子3的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相关,提示β-catenin基因外显子3的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氧化酶-Ⅱ突变情况,探讨mtDNA基因突变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5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细胞色素氧化酶-Ⅱ扩增并测序,检测突变情况。结果 50例胃癌患者中共有13例患者mtDNA细胞色素氧化酶-Ⅱ检测到突变,突变率为26%,类型以点突变G→A为主。在13例突变的胃癌组织中共有10个细胞色素氧化酶-Ⅱ发生了突变,其中引起编码氨基酸改变的突变有3个。结论mtDNA细胞色素氧化酶-Ⅱ突变与胃癌发生发展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Zhao XR  Kang LC  Zhou YS  Jia YX  Chen Z  Kang SH  Li WM  Zhao M  Cui JT  Sun AL  Lu YY 《癌症》2003,22(1):50-54
背景与目的: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脆性组氨酸三连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基因是定位于3p14.2脆性位点区域的重要抑癌基因。我们以往的研究结果认为PJS患者在3p14.2区域可能存在易感基因。本文旨在明确PJS患者FHIT基因突变与癌变的关系和FHIT基因的改变及规律。方法: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分析、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肽分析技术(PCR-SSCP)和DNA测序方法,对6个PJS家系中的15个患者及其20例正常家族成员的FHIT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在6个家系中,有1位患者的FHIT基因第159位核苷酸由G→T,相应的第54位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终止密码子;在第62位密码子处存在碱基G插入,使读码框架发生移位,在第111位密码子处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在2例癌变患者的息肉标本DNA和癌标本DNA中检测到FHIT基因第8外显子的纯合性缺失;在3个散发的PJS患者中发现,患者与其母亲在第8外显子,有相同的SSCP带型和DHPLC峰型,DNA测序结果显示,在第98位密码子处发生同义突变,由CAT→CAC,相应编码的氨基酸未发生改变,均为苏氨酸。另外,有7例患者和2例正常人在FHIT基因的第6内含子5′端第42位核苷酸位点发生由A→G的点突变。结论:FHIT基因在PJS患者中存在点突变,突变频率较低,在癌组织中存在缺失,这提示FHIT基因突变可能参与了PJS发病过程,而FHIT基因缺失可能与癌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组织p53和ASPP2基因突变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p53与ASPP2基因突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4例肝癌标本,分别提取DNA及RNA,PCR扩增p53基因,逆转录PCR扩增ASPP2基因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基因测序后进行突变分析.结果:24例肝癌患者中,p53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突变率是75.0%,在癌旁组织中的突变率为20.8%,P<0.01;肝癌组织中ASPP2与GAPDH的灰度比值平均为0.81,癌旁组织中为0.85,P>0.05,但是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未检测到ASPP2基因突变.结论:在原发性肝癌发生过程中,p53基因突变比ASPP2基因突变可能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及肝癌p53基因突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肝硬化及肝癌p53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选择80例肝硬化、肝癌标本,分别以PCR-SSCP法,双链DNA序列测定法研究其p53基因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及突变位点。结果:62例肝癌标本p53总突变率为19.4%,其中,早、中、晚期突变率分别为10.5%、15.0%、35.0%;18例肝硬化标本p53总突变率为5.6%;第7外显子的突变发生在249位密码子第3号碱基上,为G:C→T:A的转换突变。结论:p53基因突变发生在肝细胞发生形态学改变之初,随着肝癌的进展逐渐积累,突变率呈上升趋势,故p53基因突变很可能是启动癌变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16INK4a基因缺失和突变在胃癌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多重PCR、PCR-SSCP和DNA测序对62例胃癌、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标本中p16INK4a基因纯合性缺失和突变进行检测。结果62例胃癌中发现p16INK4a基因第一外显子和第三外显子各有2例纯合性缺失,缺失率6.5%(4/62),PCR-SS-CP和DNA测序发现1例p16INK4a基因第一内含子区碱基插入,突变率1.6%(1/62),癌旁和正常胃黏膜均未发现缺失和突变。结论在原发性胃癌中,p16INK4a基因纯合性缺失率很低、突变罕见。  相似文献   

15.
胃癌中PTEN突变在其蛋白异常表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较高,本文旨在探讨胃癌组织中PTEN基因突变在其蛋白异常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SSCP—DNA测序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3例胃癌组织中PTEN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53例胃癌组织中共检测到5例PTEN基因突变,突变率仅为9.4%,低于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34.0%)。此5例突变阳性胃癌组织中的PTEN蛋白表达情况为4例阴性、1例弱阳性。结论:基因突变是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异常表达的原因之一,突变以外的其他异常改变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TIN2是端粒保护蛋白复合体中的一员,其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异常.本研究检测胃癌组织中TIN2基因的突变位点,探索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2-05-03-2013-05-14收治的胃癌患者组织标本50例,均为胃腺癌.提取5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的DNA,进行PCR扩增,对TIN2基因的6号外显子进行测序,通过序列分析,找到TIN2基因的突变位点,并对其突变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结果 在22%(11例)的胃癌标本中发现了TIN2基因6号外显子中两个基因突变位点,其中6%(3例)胃癌标本中TIN2基因6号外显子第90位碱基C/C突变为C/T,16%(8例)胃癌标本中TIN2基因6号外显子第241位碱基G/G突变为A/A.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两者对TIN2蛋白质的功能皆有影响,但TIN2基因6号外显子中第90位碱基C/C突变为C/T比TIN2基因6号外显子中第241位碱基G/G突变为A/A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更大,即这个突变很有可能是有害的,发现TIN2基因的突变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 发现了TIN2基因6号外显子中的两个突变位点,其对蛋白质的功能皆有影响.TIN2基因6号外显子中第90位碱基C/C突变为C/T为新发现的突变类型,其对蛋白质的功能影响更大.TIN2基因的突变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抑癌基因p53在人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突变和致癌作用。方法:采用PCR-SSCP和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24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标本和21例移植到重度完全性免疫缺陷(severe:comlbined immunocleficient,SCID)小鼠并用或不用N-戊基-N-甲基亚硝基胺(N-amyrl-N-methylnitrosamine,AMN)处理的人食管正常组织标本,进行了p53基因外显子4~8的突变研究分析。结果:在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均检测出p53基因突变,其中食管癌组织标本中有18个突变,癌旁组织标本中有10个(10/17,58.8%)突变,主要的突变为G-A转换。在14例用AMN处理的人食管正常组织标本中出现6个(42.9%)突变;其中密码子283的突变为G-A转换。在人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53基因的突变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环境因素或内源性AMN可能是河南林县食管癌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周燕  黄宝龙 《中国肿瘤》2009,9(1):75-77
[目的]检测50例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exon11突变情况及突变位置,探讨BRCA1突变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采取50例乳腺癌全血标本为实验组,28例非癌乳腺全血标本为对照组。应用PCR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所有标本BRCA1基因exon11的突变情况。[结果]28例非癌乳腺组织BRCA1基因exon11未检出突变,50例乳腺癌中有6例发生基因突变。占总例数的12.0%。6例中2例发生多个位点突变,19号标本5个突变位点:2685T→C,2201C→T。2731C→T,3232A→G,3667A→G;30号标本2个突变位点:2685T→C;204T→A。8个位点为错义突变:2532T→C,2685T→C2例,2731C→T,3232A→G,3667A→G2例,2041T→A。3个位点为同义突变:2630T→G2例,2201C→T。发现两个新位点2201位和2731位。[结论]BRCA1基因exon11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对其进行检测可能对乳腺癌的患病风险评估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胃癌、肠化生组织中TGF-βRⅡ(RⅡ)和Bax基因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发生情况,了解其相关性,进一步探讨MSI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酚与氯仿法抽提胃镜下36例胃癌组织标本基因组DNA,二甲苯与蛋白酶K法提取51例肠化生组织石蜡标本基因组DNA,银染PCR-SSCP方法同时检测目的位点。结果:胃癌中RⅡ和Bax基因发生突变分别有7例和6例,MSI发生率达58.3%,两个基因突变均见于MSI阳性的胃癌,尤其是MSI-H型胃癌,而肠化生组织MSI发生率为17.6%,未见RⅡ和Bax基因发生突变。结论:MSI在肠化生-胃癌途径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它可通过引起靶基因突变,特别是部分抑癌基因突变(如RⅡ和Bax基因),促进部分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宫立群  余龙 《中国肿瘤临床》1996,23(11):765-768
在PCR基础上建立了APC基因10个片段的SSCP检测体系,对影响SSCP的各种条件进行了探讨,发现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电泳温度和凝胶浓度。用SSCP银染法检测人胃癌组织中APC基因的点突变,在20例中,5例有异常电泳条带(25%),表明在相应的DNA片段中发生了突变。5例突变均位于第15号外显子,其中2例位于第4号片段(密码子998-1141);3例位于第6号片段(密码子1260-1410)。研究结果表明,APC基因突变和胃癌的发生有关。PCR-SSCP银染法快速、简便,特别适用于对大样本基因点突变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