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目的:调查 2018—2020年南宁市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情况,评价健康促进工作效果。方法:采用人口 规模成比例概率抽样法 (PPS法),结合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对 2018—2020年南宁市贫困县区 15~69岁常住居民健康素养 水平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分别为 1 050 份、1 810 份、1 809 份。结果:2018—2020 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 7.24%、 16.24%、19.40%;3个维度健康素养水平中居民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均最高,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增幅最大; 6类问题健康素养水平中,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均最高,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增幅最大。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居民健 康素养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018—2020年居民患慢性病比例逐年下降,居民健康状况、吸烟情况及经 常参加体育锻炼情况呈波动变化。结论:2018—2020年南宁市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提升,贫困地区健康促进行动 效果明显,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是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健康素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慢性病患病情况、是否吸烟 情况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凉山州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健康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KISH表等方法抽样,于2020—2021年分别抽取凉山州15~69岁常住居民开展《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问卷》调查。对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3个维度、6类问题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20年健康素养水平11.6%,2021年为14.9%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P<0.001)。两年间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20年健康素养女性12.9%,男性10.3%(χ2=3.12,P<0.001),2021年女性15.5%,男性14.4%(χ2=2.48,P<0.001);2020年本地户籍健康素养11.6%,外地户籍19.6%(χ2=2.48,P<0.001);2021年本地户籍居民健康素养14.6%,外地户籍19.9%(χ2=1.74,P<0.001);2020年原国家...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8和2020年海南省脱贫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并研究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脱贫地区健康促进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8年和2020年海南省脱贫地区15~69岁常住人口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抽样法。结果 2018年、2020年分别调查海南省5个脱贫市县常住居民1013人和2286人。2018年、2020年海南省脱贫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5.56%和15.05%。2018年和2020年健康素养的3个方面中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素养始终最低。对2020年监测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少数民族(OR=0.569)健康素养水平较汉族低,文化程度高(OR=2.237~19.823),健康素养水平越高。结论 2018—2020年开展了“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3年间海南省脱贫地区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其中民族、文化程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泰州市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2018年6月—2019年5月间经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泰州市2022名常住居民开展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相关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202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10份;以“儿童青少年也可能发生抑郁症”正确率89.0%、“超重或肥胖者易患的病”正确率80.3%占据前两名;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相关因素包括地区,年龄,文化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区、年龄、学历、职业及家庭收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泰州市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在蔬菜水果、儿童抑郁症及肥胖者易患病等方面水平较高,而在骨质疏松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则较低,影响因素包括地区、年龄、学历、职业及家庭收入。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苏州市吴江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随机在苏州市吴江区社区抽取452名调查对象,采用健康促进县(区)评估人群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2020年苏州市吴江区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32.1%,其中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健康技能三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36.5%、38.5%、36.1%,六类健康问题依次为安全与急救51.1%、科学健康48.2%、健康信息36.1%、传染病防治观32.5%、慢病防治22.6%、基本医疗17.0%。男性健康素养水平为31.1%,女性为3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05)。35~<45岁年龄组(59.6%)、硕士及以上学历(90.0%)、家庭年收入超过30万者(50.0%)、医务人员(92.3%)、未患慢性病人群(38.0%)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不同年龄、学历、家庭年收入、职业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6.37~159.20,P值均<0.05)。结论 吴江区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干预对儿童保健服务认可度及母亲养育行为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9月社区儿童8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名。对照组儿童不接受社区健康干预,研究组儿童接受社区健康干预,比较两组儿童对保健服务认可度及母亲养育行为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儿童对保健服务认可度(92.5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母亲养育行为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实施社区健康干预,可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认可度及母亲养育行为的掌握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葛晨蕾  初琦 《中国卫生产业》2020,(2):117-118,121
目的研究产科健康管理对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抽取该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8年1-6月,实施产科常规管理)和研究组(2018年7-12月,实施产科健康管理),比较两组产妇母婴健康状况及产妇产褥期的子宫入盆时间、恶露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产妇产褥期子宫入盆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健康管理应用于产妇中,能够缩短产妇产褥期的子宫入盆时间及恶露持续时间,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越秀区481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健康素养情况。结果越秀区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6.9%,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是11.6%、5.6%和27.2%。不同年龄段居民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存在差异(P<0.05),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P<0.01),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最差的健康素养题目是水传播疾病、急救知识、四害传播疾病知识、控烟行为、孕期保健行为等。结论越秀区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偏低,不同文化程度和年龄段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存在差异。今后可扩大健康素养传播的范围,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虹口区2018—2022年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了解健康素养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2022年虹口区居民健康素养的监测资料,分析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和影响因素。结果 2018—2022年虹口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26.46%、30.74%、35.85%、37.85%和40.28%;5年累计增长量为13.82%;平均增长速度为11.08%。基本知识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素养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六类健康问题中,慢性病防治、基本医疗、科学健康观和安全与急救的素养水平均呈上升趋势(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与文化程度和职业两项因素相关。结论 虹口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逐年稳步提升,但仍需要进一步强化薄弱人群和薄弱知识点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解眉山市15~69岁常住居民(以下简称“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规范健康素养监测体系,为制定干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随机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分别在2018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对眉山市所有区县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对不同年份、不同人口学特征健康素养水平、3个方面和6类问题素养水平的差异进行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 获得有效问卷2018年2 318份、2020年2 102份、2021年2 786份和2022年3 090份,每年健康素养水平采用眉山市现居住人口数分别进行标化得到2018年17.16%、2020年23.39%、2021年25.91%和2022年26.50%。3个方面、6类问题健康素养具备情况各不相同,但均有所提升(总体健康素养χ2趋势=145.49,P<0.001),年龄低者和更高者以及文化程度低者素养水平偏低,是健康素养水平应当重点关注的人群。结论 近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泉州市鲤城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22年泉州市鲤城区15~69岁常住居民66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泉州市鲤城区2022年居民总体健康素养具备率为38.7%,其中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年收入、是否患慢性病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方面健康素养水平较高的是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48.8%);六类问题中健康素养水平较高的为安全与急救(7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泉州市鲤城区2022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良好,但存在知识点不均衡的情况。应进一步开展特定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以全方位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安徽省居民健康素养干预进行效果评估,为制定健康素养干预方法及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6个市(县)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以《健康66条》为核心的健康教育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健康素养评估。结果安徽省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从8.79%提高到1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基本技能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从20.72%、15.31%提高到33.92%、3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素养的比例干预后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5.05、22.56、1012.05和72.32,P<0.01)。结论集中式、广覆盖、多形式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对居民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一定的效果,但健康素养整体水平的提高,还有待于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于江西省范围内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平板问卷入户调查。以2017—2020年江西省健康素养监测数据为依据,基于复杂抽样分析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经加权调整,2017—2020年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13.31%、16.77%、19.85%和23.73%,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14.21,P<0.05)。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以及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水平的4年累计增长量分别为11.59%、10.03%和8.49%,且均呈上升趋势(P<0.05)。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现城市高于农村,年轻人高于老年人,文化程度越高素养水平越高的特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2017—2020年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升高,2020年素养水平更高(OR=1.276,95%CI:1.119~1.455),以65~69岁年龄组为参照,35~44岁年龄组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更高(OR=2.437,95%CI:1.744~3.407),以不识字/少识字者为参照,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健康素养水平更高(OR=33.894,95%CI:18.837~60.870)。结论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老年人和文化程度较低者是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人群,社会应群策群力提高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全民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8年5—8月对汉中市汉台区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健康素养调查,收集居民的基本信息、三个方面健康素养和六类健康问题的资料,评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517份,回收有效问卷1 494份,回收有效率为98.48%。汉台区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17.27%。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居住地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具备率为28.85%,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为13.99%,基本技能素养水具备率为20.88%,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居住地居民三个方面健康素养具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率分别为安全与急救素养42.70%、科学健康观41.50%、基本医疗素养24.63%、健康信息素养21.42%、传染病防治素养19.54%、慢性病防治素养12.92%,不同性别居民慢性病防治和基本医疗素养具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居民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和基本医疗素养具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和居住地居民的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7.27%,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城市居民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互联网互动健康教育下居民的健康素养进行研究,为本区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策略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6—8月,对闵行区13个社区的15~69岁常住人口2,400人开展问卷调查。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28.5%。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口数、年收入、患慢性病年数和自我健康状态人群的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和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和自我健康状况评估为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和总体健康素养的共同促进因素,职业是共同影响因素。结论 "互联网+互动健康教育"的智慧服务,可以全方位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健康素养的干预效果,为开展农村居民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分层多阶段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开江县农村居民采取以健康教育进夜校和院坝会集中宣讲及对行动不便等特殊人员采取上门宣传的形式,进行健康素养教育干预,半年后随机抽取居民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开江县农村居民干预前后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3.67%、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的三方面及六问题健康素养水平差异除健康基本技能素养水平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短期集中健康教育干预后,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应以健康素养教育为中心,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苏州工业园区居民健康素养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居住本地≥6个月的15 ~6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苏州工业园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标化后为12.6%,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收入水平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针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定期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及时公布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重庆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和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法,抽取全市1 918名15~69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结果经过加权调整后,2015年重庆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0.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主城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郊区/县居民(P0.05);街道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乡镇居民(P0.05);不同文化程度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现居民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的趋势;非农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农民(P0.05);不同家庭人均年收入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重庆市居民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岛市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情况,及其对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影响,为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青岛市15~69岁5300名常住人口进行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847份,应答率为72.58%。采用RaoScott调整χ~2检验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情况。结果青岛市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为93.27%,阅读率为90.83%,信任率为88.42%,行动率为65.67%,通过中医药健康文化宣传栏、印刷材料、音像材料、公共场所等渠道及大众媒体阅读和有效获取过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群体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21.75%)高于未阅读和获取过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群体(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习到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群体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23.96%)高于未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群体(1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岛市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阅读率、信任率均较高,行动率较低。阅读和应用过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群体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闵行区浦江镇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开展辖区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浦江镇500名15~69岁的常住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浦江镇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34.60%,与闵行区基本持平。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中,基本知识和理念较高(38.60%),基本技能较低(30.60%)。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中,科学健康观最高(46.60%),慢性病防治最低(32.00%)。不同的年龄组、文化程度、职业和不同家庭年收入,在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和三方面的健康素养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以及不同家庭年收入的人群在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上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55~69岁年龄组在六类健康问题上的素养具备率均较低;大专及以上以及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的调查对象在六类健康问题上的素养具备率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年收入是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浦江镇今后将针对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