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调查福清核电站运行前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及其所致居民暴露剂量。方法 按照《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 14583-1993)和《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61-2001)的要求,用GPS全球定位器确定监测点位置,选择17个监测点作为调查区,用Radalert 100 Nuclear放射性检测仪测量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估算居民暴露剂量。结果 核电站周围17个监测点的环境地表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居室内变化范围为96~238nGy/h,平均值为191 nGy/h,居室外变化范围为73~177 nGy/h,平均值为144 nGy/h,由环境辐射外照射致福清市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为1113.6 μSv,集体年有效剂量为1375.1 man·Sv。结论 福清核电站周围地表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水平属于福建省正常环境放射性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衡水市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性本底水平,为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利用氟化锂(LiF)个人剂量计布放于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周围无辐射的房间测量累积剂量,使用Inspector便携式电离室巡测仪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周围采取室内、室外相结合的方式布置监测点。结果 我市辐射剂量率本底水平为室外120.3 nGy/h,室内140.3 nGy/h。结论 所得结果高于全国室内外天然γ辐射剂量率的水平,可作为衡水市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秦山核电基地外围环境γ辐射进行监测,适时监控核电厂的放射性物质的排放,确保辐射安全。方法 利用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并结合气象数据。结果 该核电厂周围年平均辐射剂量率范围为90~116nGy/h,平均为102 nGy/h。结论 核电厂应加强运行管理,为减少公众所受剂量,尽量在风向朝向海面的有利情况下实施排放。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江苏省2009年天然辐射环境水平。方法 通过对江苏省158个陆地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瞬时监测点,13个空气中氡浓度监测点、32个水体监测点、28个土壤监测点和40个电磁辐射监测点进行监测。结果 江苏省陆地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土壤和水体中放射性核素含量保持在1989年全国本底调查水平涨落范围之内,空气中氡浓度和电磁辐射监测结果与往年监测结果无显著变化。结论 江苏省2009年辐射环境质量良好,持续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广西防城港市的环境放射性水平现状,为合理拟定辐射环境监测和安全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系统网格布点,对广西防城港市开展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量,系统地研究其放射性特征、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 该城市环境γ辐射剂量率范围为6.7~231 nGy/h,均值约为100 nGy/h。结论 该城市环境放射性水平调查结果范围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1987—1988)》调查结果(10.7~239 nGy/h)一致,表明整个调查区域内γ辐射环境质量状况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临翔区城市建成区环境放射性现状调查与监测,了解临翔城区环境γ辐射剂量率。方法 在临翔区城市建成区及周边约12 km2范围内,按1:25 000密度展开网格布点,对不同的原野、道路、草地、广场及室内开展测量。结果 临翔城区陆地γ辐射剂量率水平146 nGy/h,达全省平均水平的2.2倍。结论 临翔城区环境放射性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局部区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但该区域尚不属于天然辐射高本底地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某设备实验条件下不同位置脉冲X射线电离辐射水平,提出适当的防护建议。方法 采用热释光测量方法,分别在设备舱周围不同方向不同距离布放热释光剂量计,累积一定数量脉冲辐射后进行测量;采用电离室型X、γ剂量率仪(FJ-347A)实时测量工作状态下不同距离处电离辐射剂量率水平。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的职业照射人员和公众个人剂量限值提出不同工作位辐射防护建议。结果 热释光剂量计累计接收3 000个脉冲辐射,设备舱外壁0.01~8.98 mGy,顶部0.01~15.67 mGy,距外壁1~12 m之间0.01~2.18 mGy,工作位0 mGy。工作状态下,X射线剂量率仪测得距设备舱外侧壁1~20 m之间空气比释动能率范围0.26~16 mGy/h。结论 热释光剂量计、电离室型剂量率仪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脉冲X射线测量;工作状态下设备舱外近距离处辐射剂量率较高,可通过采取防护措施或者限制人员工作量以满足辐射防护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获取海阳核电站运行前周边地区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本底数据,为评价核电站运行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GR 460车载辐射监测系统,在海阳核电站周边30 km范围内开展现场巡测,并估算居民暴露剂量。结果 周边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范围为39.6~109 nGy/h,均值为72.2 nGy/h,距离核电站0~5、5~10、10~20、20~30 km区域内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值间有显著差异性,室外环境γ辐射剂量率所致居民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84.8 μSv。结论 海阳核电站周边地区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及其所致居民暴露剂量均属于我国正常本底水平之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掌握雅安市环境γ辐射水平,了解居民生活环境天然辐射外照射水平并估算居民暴露剂量。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方式,在雅安市每个乡镇中随机选点开展环境γ辐射剂量率即时检测,并分析估算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和其对居民产生的有效剂量当量。结果 雅安市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为117.97 nGy/h,其造成的公众人均年照射有效剂量为0.72 mSv,均略高于我国平均水平。结论 雅安天然放射性环境安全可靠,不会对民众产生不良影响,适合人类居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掌握某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库区内外辐射环境质量,以便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辐射环境安全和人员安全。方法 X-γ辐射剂量率、γ核素分析、总α和总β测量。结果 该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库区边界X-γ辐射剂量率、γ核素测量、总α和总β测量结果均为正常本底水平。结论 该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运行期间,库区及周围辐射环境水平处于正常本底水平,对环境和公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山东省石岛湾核电站运行前周边地表γ辐射累积剂量进行监测,分析剂量水平和影响因素,推算当地居民年有效剂量。方法 选择核电站周边30 km内56个监测点,采用热释光剂量片监测法测量环境γ辐射剂量,在2021年4个监测期(第1至4期分别为2021年1月16日—4月14日、4月15日—7月20日、7月21日—10月21日和10月22日—2022年1月20日)共369天进行γ辐射剂量水平调查,分析其与监测时间、海拔高度和核电站距离之间的关系,并推算地表γ辐射造成的居民年有效剂量,来反映该区域的地表γ辐射本底水平。结果 该区域在4个监测期内地表γ辐射剂量率平均值分别为(76.196±3.366)、(81.773±6.144)、(93.554±7.449)和(97.604±9.396)nGy/h,全年地表γ辐射剂量率为(87.282±6.589) nGy/h,对人体造成的有效剂量为0.428 mSv。地表γ辐射水平在2021年7月—2022年1月份较高,距离核电站不同距离组的监测点γ辐射剂量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中未见海拔高度对地表γ辐射剂量的影响。结论 石岛湾核电站周边地表20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汕头市中心城区居民生活环境天然辐射外照射水平并估算居民暴露剂量。方法根据《环境地表吖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和《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的方法要求,采用AT1123X-γ辐射检测仪测量汕头市中心城区居民生活环境吖辐射水平,估算居民暴露剂量。结果居室内天然叮辐射水平范围为143~275nGy/h,平均值为203.1nGy/h,标准差为21.3nGy/h;居室外天然1辐射水平范围为90-252nGy/h,平均值为163.4nGy/h,标准差为26.3nGy/h;室内外天然叮辐射所致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约1196.7ixSv/a,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约为2028.4人·Sv/a。结论汕头市中心城区居室内天然γ辐射平均水平比广东省室内天然Y辐射平均水平(18.0×10-8Gy/h)略高,居室外天然1辐射平均水平比广东省室外天然γ辐射平均水平(13.2×10μGy/h)偏高;汕头市中心城区天然1辐射所致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比广东省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970μSv/a)略高,但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590μSv/a)和世界典型值(500μSv/a);汕头市中心城区居民生活环境天然辐射外照射水平仍属于正常放射性的天然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田湾核电站VVER机组厂房设计、工艺系统与其他压水堆电站存在部分差异性,为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开展了氚相关的剂量监测和评价工作。方法 商运后,通过核岛厂房中空气中氚化水的单位体积内放射性活度监测和工作人员尿氚监测两种监测方式开展。结果 机组解列状态下,反应堆厂房空气中氚浓度未超过12 000 Bq/m3,其余检修节点,反应堆厂房空气中氚浓度未超过4 500 Bq/m3;所有检修节点,其余核岛厂房氚浓度均未超过600 Bq/m3;工作人员历史尿氚剂量监测结果基本低于40 μSv;氚致内照射集体剂量占总集体剂量比例在1%以内。结论 田湾核电站未发生过工作人员意外摄入氚事件,氚致个人剂量和集体剂量都较低,辐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AERMOD模型机理,研究其在核设施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给定的释放源项和厂址气象数据,模拟获取核设施常规运行时气态放射性核素浓度分布,并进一步定性分析气态流出物浓度峰值落地点和时间分布,研究AERMOD模型在核设施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结果 通过AERMOD模型适用性和应用前景分析,得出该模型总体满足核设施气态流出物浓度分布计算需求,可应用于核设施气态流出物扩散趋势和敏感点分析,并可为核设施常规运行的监测计划提供数据支撑。结论 本研究可为今后深入开展AERMOD模型在核设施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制建立核和辐射卫生监测公众内照射剂量估算软件。[方法]使用POWERBUILDER11.5,运用IAEA—TECDOC-1162出版物中有关食入和吸入途径内照射剂量估算方法,结合江苏省田湾核电站周围人群健康背景资料编制软件。[结果]建成核和辐射卫生监测公众内照射剂量估算软件:并运用软件计算2010年度田湾核电站30km半径范围内食品中^137Cs致公众内照射集体有效剂量为5.05人·mSy。2011年应对日本核电站泄漏辐射监测期间,南京地区蔬菜中^137I致公众内照射有效剂量最大为2.2×10~rosy。[结论]该软件可满足核电站正常运行和事故状态下,食入和吸入两种途径公众内照射待积有效剂量的快速计算评价。为保证评价准确性,需要对核电站地区人口结构和饮食结构资料进行定期调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调查广东省、江西省4座离子型稀土矿辐射水平,进行工作人员剂量评价,为保护工作人员健康和制定监督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Rn-Tn累积探测器、RAD7连续测氡仪、BWLM-PLUS氡子体测量仪、X(γ)辐射剂量当量率仪和γ谱仪,对稀土矿进行了222Rn/220Rn及其子体、γ辐射水平和土壤(原矿)中放射性核素含量的监测与分析。结果 稀土矿山顶的工人值班室220Rn浓度范围388~871 Bq/m3,灼烧车间γ剂量率560 nGy/h。除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含量偏低于环境对照点外,其他工作场所辐射水平均略偏高于环境对照点。结论 工作人员所受年附加有效剂量在0.15~8.06 mSv/a之间,低于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限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辐射工作准备效率,推动辐射风险全面、全过程管控,加强经验反馈数据积累,提高审批及时性.方法 根据辐射工作许可在田湾核电厂及其他核电厂应用情况,从工单关联、审批流程整合及分级审批、统一分级标准、辐射风险数据库建立与维护、辐射工作许可闭环管理和移动审批方面,对田湾核电厂辐射工作许可软件进行改进.结果 根据核电厂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