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泌性中耳炎及慢性鼻-鼻窦炎患儿咽鼓管咽口及其周围形态的改变并检测其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150例患儿分为分泌性中耳炎组(50例)、慢性鼻-鼻窦炎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无分泌性中耳炎及慢性鼻-鼻窦炎的声嘶患儿),在电子鼻咽喉镜直视下观察各组咽鼓管咽口及其周围形态的改变,用声导纳仪检测各组患儿的咽鼓管功能状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分泌性中耳炎组咽鼓管咽口的形态学改变高达94%,慢性鼻-鼻窦炎组则为8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分泌性中耳炎组70%存在咽鼓管功能障碍,慢性鼻-鼻窦炎组26%存在咽鼓管功能障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与对照组(2%)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及慢性鼻-鼻窦炎患儿存在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咽口及其周围形态的改变;咽鼓管功能障碍在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中占主导作用,与慢性鼻-鼻窦炎比较,咽鼓管功能障碍较咽鼓管咽口的形态改变更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慢性鼻窦炎对咽鼓管咽口黏膜上皮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对咽鼓管咽口黏膜上皮超微结构的影响,进一步反映对中耳、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取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和4例健康人咽鼓管咽口的组织做透射电镜标本,对比观察两类组织黏膜上皮的超微结构。结果①健康人咽鼓管咽口黏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可见亮颗粒分泌细胞,各类细胞可见表面活性物质样板层体。②慢性鼻窦炎咽鼓管咽口可出现部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脱落,细胞的纤毛、微绒毛倒伏、脱落,胞质泡状系统融合、扩张、溶解,分泌颗粒、杯状细胞增多。细胞间隙增大,有瘢痕,有炎症细胞浸润。表面活性物质样板层体减少、消失。结论正常咽鼓管咽口黏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慢性鼻窦炎可引起咽鼓管咽口上皮、上皮各类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改变,表面活性物质样板层体减少、消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后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的原因.方法为50例、78侧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手术前后检查咽鼓管功能,术后随访检查咽鼓管咽口,分析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及原因.结果50例、78侧手术中,术前咽鼓管功能正常70耳,异常8耳,术后咽鼓管功能正常56耳,异常22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咽鼓管功能正常组中咽鼓管咽口肿胀8耳,咽鼓管功能异常组中咽鼓管咽口黏膜肿胀16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例、10耳发生分泌性中耳炎中,9耳咽鼓管咽口肿胀,1耳咽鼓管咽口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咽鼓管咽口炎性肿胀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至分泌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鼻窦炎对咽鼓管与中耳传音功能的影响及程度,观察治疗鼻窦炎后,中耳传音功能障碍的恢复情况。方法:对儿童鼻窦炎100例和正常儿童50例行耳科检查、咽鼓管咽口观察、声阻抗检查、纯音测听,对比结果;对鼻窦炎合并耳病变的68例患者(128耳)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结果:鼻窦炎患者中鼓膜异常率为64%、咽鼓管咽口异常率为62%、咽鼓管功能异常率为63.5%、鼓室导抗图异常率为62.5%,听力减退47.5%,与正常儿童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鼻窦炎、亚急性鼻窦炎与慢性鼻窦炎中耳病变的发生率和程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鼻窦炎后,中耳传音功能障碍有明显改善。结论:儿童鼻窦炎引起咽鼓管功能的改变,中耳病变发生率较正常儿童显著增高;随病程的延长,发病率增高且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5.
在促使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患者行根治术后仍有继续流脓的诸多因素中,咽鼓管功能紊乱占主导地位,会妨碍术腔的愈合过程,尤以肉芽型咽鼓管炎为甚,作者对这类患者40例(男35、女5,16~64岁,90%有长期耳溢)进行了观察,用间接鼓室镜检查鼓口,以后孔镜检查其咽口,行碘油咽鼓管造影,咽鼓管通畅度和引流检查。患者均有传音聋,29例尚伴有感音聋;19例造影见咽鼓管扭曲、不光滑,15例造影剂停滞干管峡部;咽鼓管引流功能良好者4例,Ⅱ度5例,完全不通者31例;27例伴有鼻及鼻窦病,须给予相应治疗。肉芽性咽鼓管炎患者的鼓室内有大量肉芽,管的咽口及圆枕处有颗粒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咽鼓管咽口及其周围形态学改变与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相关性。方法:72例(144耳)正常人为对照组,89例(151耳)SOM患者为SOM组。用纤维鼻咽镜观察对照组和SOM组咽鼓管咽口的形态及SOM组咽鼓管咽口周围形态改变。结果:①对照组和SOM组成人咽鼓管咽口形态中三角形及缝隙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对照组和SOM组儿童咽鼓管咽口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成人SOM咽鼓管咽口周围形态改变与儿童不同。结论:①成人咽鼓管咽口形态改变在SOM的发生、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相关性,为探索成人SOM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②在SOM组儿童中发现所有患儿咽鼓管咽口周围主要是鼻咽部炎症,次之是腺样体肥大和咽鼓管扁桃体肥大。③本研究采用纤维鼻咽镜直接观察咽鼓管咽口及鼻咽侧壁,对于明确SOM的病因和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分泌性中耳炎与咽鼓管咽口周围炎症性疾病的关系,探讨其病理联系,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9月诊断为SOM并伴有咽口周围炎症性病变者172例(284耳),针对其相关疾病进行积极治疗,并行咽鼓管扩张注药,分析疗效与咽鼓管咽口周围炎症性疾病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中,伴有慢性鼻咽炎52例(77耳),咽隐窝粘连23例(38耳),腺样体肥大15例(28耳),腺样体萎缩不全并感染28例(48耳),鼻咽囊肿7例(11耳),鼻咽结核2例(3耳),慢性鼻炎鼻窦炎45例(79耳)。不同的咽口周围疾病对分泌性中耳炎的预后影响不同。腺样体肥大者治疗后最好,鼻咽结核者治疗后最差。结论不同类型的咽鼓管咽口周围炎症性疾病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不同的病理影响,临床上应当区别对待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咽鼓管功能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用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tube-tympanoaerodynamicgraphy,TTAG)法及音响法对53耳鼓室成形术后的咽鼓管功能进行检测,并分析鼓室成形术后咽鼓管功能正常耳与异常耳的鼓膜生长及听力变化情况;并用鼻窦镜观察咽鼓管咽口,分析咽鼓管咽口与咽鼓管功能的关系。结果53耳鼓室成形术后咽鼓管功能正常37耳,其中29耳鼓膜生长良好;咽鼓管功能异常16耳中,有4耳鼓膜生长良好,比较咽鼓管功能正常耳与异常耳鼓膜生长良好耳数,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53耳术后有9耳咽鼓管咽口充血肿胀,其中2耳咽鼓管功能正常,7耳咽鼓管功能不良,提示术后咽鼓管功能障碍与咽鼓管咽口病变有关。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后咽鼓管功能与疗效关系密切,术后咽鼓管功能障碍可能是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关于咽鼓管功能问题,百年来虽然进行了很多研究,但仍有不少遗留问题及矛盾现象。本文作者们提出了个人见解,认为对咽鼓管功能应确定以下七点:(1)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功能性抑器质性;(2)咽鼓管主要病变部位;(3)病变的类型是开放性抑闭塞性;(4)病变程度为可逆性抑不可逆性;(5)咽鼓管排除异物功能障碍与换气功能障碍的关系;(6)与咽鼓管周围(咽鼓管咽口及鼓口附近)、腮腺及下颌关节疾病的关系;(7)根据诊断选择治疗方法和疗效判断。一、关于功能性抑器质性障碍问题:从咽鼓管通气音分析及咽鼓管解剖研究,作者们推测2/3的咽鼓管功能障碍来自咽鼓管咽口附近病变,用内窥镜检查可发现咽鼓管闭塞症患者的咽口有肿  相似文献   

10.
鼻腔及鼻窦手术后常需行鼻腔纱条填塞,其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刺激咽鼓管咽口,影响咽鼓管的气压调节、引流以及清除功能,为了探讨鼻腔纱条填塞对咽鼓管平衡功能的影响,对39例(78耳)行鼻腔填塞的患者进行了声导抗、纯音测听的检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9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27例,年龄21-67岁。慢性鼻窦炎伴息肉18例(2型1期10例、2型2期8例),鼻中隔偏曲6例。慢性鼻炎3例,变应性鼻炎6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6例。术前检查全部病例鼓膜完整,鼓室导抗图均为A型,鼓室…  相似文献   

11.
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动态观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咽鼓管功能状态和原因及对治疗的意义.方法动态观察分泌性中耳炎51耳的咽鼓管功能.用鼻内窥镜检查咽鼓管咽口,根据咽鼓管功能状态行咽鼓管吹张术或扩张术以及局部用药治疗.结果51耳中咽鼓管功能异常36耳,正常15耳.正常组中咽鼓管咽口充血狭窄或肿胀裂缝状8耳,异常组咽鼓管咽口充血狭窄或肿胀裂缝状32耳,两者差别有显著性(P<0.05),咽鼓管功能异常与咽鼓管咽口病变有关;咽鼓管吹张术或扩张术和局部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结论咽鼓管咽口病变影响咽鼓管的功能,咽鼓管功能检查对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咽鼓管功能与粘连性中耳炎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为93例施行咽鼓管CT造影,咽口和鼓口内窥镜观察和相应的手术处理.结果:CT造影:2例咽鼓管全程显影,显影的咽鼓管呈弧形,在不同平面显示不同节段,提示咽鼓管有"S"形弯曲.4例仅鼓口点状显影,提示咽鼓管鼓口狭窄,后在手术中经鼓口内窥镜检查证实.咽鼓管鼓口内窥镜检查和狭窄处理:16例中12 耳鼓口狭窄,11耳为骨性增生,1耳为骨性和钙化混合增生,均剔除增生骨质,形成喇叭口状. 咽鼓管咽口内窥镜检查和处理:按咽口形态分为宽阔、狭窄、缝隙3种类型,总数71耳,粘连性中耳炎组的发生率依次为23,5,3耳;渗出性中耳炎组为6,11,3耳;鼻部疾病(中耳正常)组为20,0,0耳.经统计学处理粘连型和渗出型狭窄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粘连型、渗出型及鼻部疾病组狭窄和缝隙的发生差异率有高度显著性(P<0.01).粘连型和渗出型缝隙的发生差异无显著性(P>0.05).1耳咽口内置入钛镍合金支架后,咽口立刻扩张.粘连型术后咽鼓管通畅和听力情况:鼓口狭窄经剔除处理后的11例、12耳,术后鼓室气化良好10耳,再次局部粘连1耳,中耳积液1耳,听力提高10 dB以上11耳,其中3耳提高45dB,5耳提高20dB.结论:术前CT造影有利于全面了解咽鼓管的形态和功能;因咽口、鼓口狭窄都会影响其功能状态,应当采取手术措施;鼓室粘连分离后的隔离物采用3个月左右可吸收的合成材料可能比硅胶片好.  相似文献   

13.
咽鼓管咽口的临床解剖学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咽鼓管咽口的解剖及其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 ,从而进一步了解咽鼓管相关疾病 ,并为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 2 0例 4 0侧成人尸头标本上对咽鼓管咽口的形态、咽口与鼻甲、咽鼓管圆枕之间关系等进行观察 ,测量咽鼓管咽口的高度、其底边长度 ;咽鼓管咽口前缘距下鼻甲后缘距离 ;咽鼓管圆枕前唇距下鼻甲距离 ;咽鼓管圆枕前、后唇的长度 ,宽度。结果 咽鼓管咽口呈开放型者 (三角形、圆形 )占 6 2 .5 % (2 5侧 ) ,呈开放不良型 (裂缝形、脐形 )占 37.5 % (15侧 )。 2 7.5 % (11侧 )的咽鼓管圆枕前唇缺如 ,所有标本均有后唇 ,咽鼓管咽口的高度为 (5 .96± 2 .5 9)mm ,其底边长为 (8.6 5± 2 .90 )mm ,咽鼓管咽口至下鼻甲距离为 (12 .0 3± 2 .32 )mm ,咽鼓管圆枕有前唇者其前唇至下鼻甲距离为 (6 .0 9± 2 .2 1)mm ,咽鼓管圆枕其前唇长、宽分别为 (4.88± 3.36 )mm和 (4.18± 2 .79)mm ,其后唇长、宽分别为 (11.4 6± 4 .2 4 )mm和 (9.2 2± 1.71)mm。结论 咽鼓管咽口的形状可能同非化脓性中耳炎以及咽鼓管异常开放症之间有一定关系 ,咽鼓管圆枕后唇发育明显优于前唇 ,前唇缺如者可能更容易受周围病变影响而发生疾病 ,下鼻甲后端肥大很容易压迫咽鼓管咽口而致病。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们观察分泌性中耳炎50例,其中小儿(3~12岁)26例,成人(13~59岁)18例,老年(60岁以上)6例。均经病史、鼓膜外观及鼓室压图确诊。观察方法系经鼻腔插入内窥镜观察咽鼓管咽口并照像。小儿用外径1.7mm的斜视型针状镜,前方斜视16度,视野角75度。成人及老年用外径4.5mm的纤维内窥镜。结果:小儿26例中有88%咽鼓管咽口发现狭窄,均系肥大的腺样体越过咽隐窝挤压咽鼓管隆凸而间接导致咽鼓管咽口狭窄。26例中只有2例咽鼓管咽口后唇可见淋巴组织增生,但此2例咽鼓管咽口闭塞的主要原因仍为腺样体肥大。咽鼓管导管通气法,31耳中21耳(68%)示通气度良  相似文献   

15.
高压氧治疗突聋并发中耳气压伤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突聋并发中耳气压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0年9月25例高压氧治疗中并发中耳气压伤的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伴发疾病、心理状况、高压氧治疗方案、咽鼓管功能、中耳气压伤后鼓膜体征及治疗效果等方面加以探讨。结果 25例患者于高压氧治疗中均有情绪紧张,24例于治疗第1~2天、1例于治疗第14天在加压阶段并发中耳气压伤(鼓膜穿孔),其中,11例伴有上呼吸道感染,2例伴慢性肥厚性鼻炎,4例伴慢性鼻-鼻窦炎,8例患者咽鼓管功能异常。耳内窥镜检查见鼓膜充血Ⅰ度2例,Ⅱ度18例,Ⅲ度4例,Ⅳ度1例。全部患者经治疗后7~30天耳部症状消失,鼓膜标志正常,咽鼓管功能正常。结论伴发上呼吸道感染、鼻-鼻窦炎、咽鼓管功能障碍、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加压及减压速度过快、患者情绪紧张等与高压氧治疗突聋并发中耳气压伤密切相关。伴发上呼吸道感染、鼻-鼻窦炎及咽鼓管功能不良者慎用高压氧治疗,治疗过程中控制好加压及减压速度。  相似文献   

16.
咽鼓管咽口形态改变与分泌性中耳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成人咽鼓管咽口形态改变与分泌性中耳炎(SO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77例(115耳)正常人(对照组)和68例(97耳)SOM患者(SOM组)用鼻内镜观察其咽鼓管咽口的形态,将其分为三角形、缝隙形、椭圆形、喇叭形等4种类型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三角形84侧,缝隙形4侧,喇叭形17侧,椭圆形10侧;SOM组三角形13侧,缝隙形68侧,椭圆形5侧,喇叭形11侧,两组咽鼓管咽口形态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咽鼓管咽口形态改变在SOM的发生、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相关性,为探索成人SOM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体血咽鼓管咽口黏膜下注射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0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门诊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咽鼓管异常开放 症患者14例,共20耳,采用患耳咽鼓管咽口黏膜下自体静脉血注射进行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耳鼓膜及咽鼓管咽口情况,并进行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tubo-tympanic airflow dynamics,TTAG)法测定判定疗效。结果 诊断为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均见病变侧咽鼓管咽口闭合不全,呈裂隙状,坐位观察明显,TTAG法显示患耳外耳道压力随鼻咽腔压力变化而波动;病变侧咽鼓管咽口外侧壁注射自体血1~4次后,13耳症状完全消失,同侧咽鼓管咽口平静状态下能够闭合;7耳症状减轻,咽鼓管咽口未能完全闭合。所有治疗耳均无分泌性中耳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自体血咽鼓管咽口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简便易 行,值得在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中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8.
慢性鼻窦炎对中耳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的病变范围、病程长短对中耳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纯音测听及声阻抗检测5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纯音听力,鼓室导抗图和咽鼓管功能。结果:慢性鼻窦炎虱咽鼓管功能异常48.3%,鼓室导抗图异常42.0%,气导听阈提高33.9%,前组鼻窦炎和中耳功能比较有级性差异(P〈0.01),病程〉5年和≤5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慢性鼻窦炎对中耳功能的影响,随着病变范围的扩大,  相似文献   

19.
腭裂对中耳传音和咽鼓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腭裂对中耳传音和咽鼓管功能的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方法:对41例腭裂患者进行耳科学常规检查、咽鼓管咽口形态观察、声导抗测试,并与听力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腭裂患者中鼓膜病变率达89.0%,咽鼓管咽口呈裂隙状形态达59.5%,鼓室压图异常达83.1%,镫骨肌反射消失率达84.4%,与正常人对照,有极显著性差异。腭裂患者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比率为74.0%。结论:由于腭裂患者存在鼻另碚的易感染性  相似文献   

20.
作者1987年10月31日~1988年4月30日经治年龄6岁以上慢性鼻窦炎或分泌性中耳炎共148例,其中95例为慢性鼻窦炎;24例为分泌性中耳炎;29例为慢性鼻窦炎合并分泌性中耳炎。124例慢性鼻窦炎中以分泌性中耳炎为先露症状者占23%。采用纤维鼻咽镜或硬管镜检查鼻内结构及咽鼓管口及摄X光片。结果: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者25例,其中3例上鼻道也有脓,单纯上鼻道有脓者4例。2例粘膜息肉样水肿自漏斗突出。1例中、上鼻道可见多发水肿小息肉。3例漏斗或中鼻道积脓但X光片正常。单纯上鼻道积脓4例中2例X光片正常。12例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