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赵祯臻 《大家健康》2017,(12):176-17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对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46例小儿手术治疗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分成观察与、对照组两个小组进行对比,其中对照组采用七氟烷+芬太尼进行手术麻醉,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进行手术麻醉,对比2组患儿麻醉诱导及恢复情况、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麻醉过程中的诱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缩短,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在麻醉后发生躁动的总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在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显著,可预防术后躁动,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苏醒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腹部手术老年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七氟烷+瑞芬太尼(七氟烷组)和七氟醚+瑞芬太尼(七氟醚组),每组各23例,分别吸入七氟烷和七氟醚,并采用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观察两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不同时点OAAS评分以及手术前后各时点MMSE评分。结果七氟烷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七氟醚组(P〈0.05),拔管即刻和拔管后10 min时点,七氟烷组患者OAAS评分明显高于七氟醚组(P〈0.05);在拔管后30、60 min时点,七氟烷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七氟醚组(P〈0.05)。结论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有利于老年患者及时苏醒,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快,适于老年患者麻醉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方法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60例,年龄4~7岁,ASAⅠ级,按病例资料中麻醉方法分为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泵注和吸入七氟烷复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吸入七氟烷全凭麻醉;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躁动评分。结果: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组在患儿躁动评分比例、躁动例数及躁动时间大于15 min患儿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麻醉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方法可以明显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效果优于全凭七氟烷吸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术后麻醉恢复质量及其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进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S组以舒芬太尼0.2μg/kg快速诱导,手术开始前5min追加0.2μg/kg舒芬太尼,以2%~3%的七氟醚吸入术中维持。手术结束停用七氟醚。R组以瑞芬太尼2μg/kg快速诱导,以瑞芬太尼每小时6~10μg/kg复合丙泊酚每小时6~12mg/kg术中维持,手术结束时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分别观察两组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患儿镇痛镇静程度。结果:两组在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拔管后5min时S组MAP、HR较R组明显降低(P〈0.05)。Ramsay镇静评分S组高于R组(P〈0.05)且评分适宜,躁动评分S组低于R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需要镇痛的比例S组明显低于R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和术后麻醉恢复质量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羟考酮对骨科高龄患者七氟烷复合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七氟烷复合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骨科高龄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舒芬太尼组和羟考酮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前45 min,羟考酮组给予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0.1 mg/kg,舒芬太尼组给予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 μg/kg,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与羟考酮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并对比三组患者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HR、脉搏血氧浓度(SPO2)、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Riker镇静-躁动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舒芬太尼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及羟考酮组(P<0.05);三组术后MAP、HR和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羟考酮组术后Riker镇静-躁动评分降低的程度优于舒芬太尼组和对照组(P<0.05);羟考酮组术后VAS评分降低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三组间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于手术结束前45 min静脉注射0.1 mg/kg盐酸羟考酮,可在不增加副作用的前提下抑制高龄患者七氟烷复合麻醉后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或丙泊酚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600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分为实验组(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丙泊酚组),每组各30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术后OAAS评分,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各时间点无明显血流动力学变化( P>0.05),实验组苏醒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OAAS评分无限制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术发生嗜睡、寒颤和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瑞芬太尼或丙泊酚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均有良好的镇静效果。瑞芬太尼术中可控性更好,术后清醒迅速,但更容易恶心,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4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全麻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异氟烷进行麻醉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苏醒的时间以及拔管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纽的患者在拔管后的OAAS评分上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对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160例全身麻醉下行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术中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30 mg/kg、舒芬太尼0.50 μg/kg、罗库溴铵0.60 mg/kg;对照组术中麻醉诱导时应用咪达唑仑0.05 mg/kg、舒芬太尼0.50 μg/kg、罗库溴铵0.60 mg/kg。记录2组患者手术麻醉诱导时(T0)、脑电双频指数值<60时(T1)、插管后(T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变化;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停留时间;手术前、术后24 h和72 h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得分水平;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2组MAP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观察组MAP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2组HR呈逐渐升高趋势,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MSE得分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观察组MMSE得分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呼吸抑制、躁动、头晕头痛和嗜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咪达唑仑相比,瑞马唑仑应用于LC术安全性较好、认知功能影响较小、麻醉恢复较快,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研究组采用瑞芬太尼、七氟烷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相比,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苏醒及拔管时间较短,拔管后OAAS评分较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给予患者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七氟烷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52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例,随机均分为S、P 2组。自诱导至术毕2组始终以5 ng/mL效应室TCI输注瑞芬太尼,S组在以丙泊酚、琥珀胆碱完成插管后改吸七氟烷,P组以TCI输注丙泊酚。术中维持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在15-25。观察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血糖变化,记录苏醒及拔管时间、拔管后镇静评分(OAAS)、术后认知功能评分(MMSE)以及术中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各时点AAI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两组无明显差异,术毕前及拔管后10min两组血糖均有所升高,与基础值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苏醒时间P组明显长于S组(11.2 vs 7.0min)(P〈0.05),苏醒后无论是OAAS评分还是MMSE评分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术后认知功能均较术前有短暂下降,但术后2 h已基本恢复。术中、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术后24 h内VAS评分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七氟烷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都能提供满意的麻醉,副反应相似,七氟烷比丙泊酚可控性更佳,术后苏醒更为迅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头皮神经阻滞复合七氟醚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行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采用头皮神经阻滞复合七氟醚麻醉;对照组患者27例,采用七氟醚静吸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2组患者诱导前、诱导后5min、切皮时、破脑膜、手术结束时和拔管后5 min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比较2组患者术后躁动情况、麻醉时间、苏醒时间以及舒芬太尼用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切皮时、破脑膜、手术结束时以及拔管后5 min的MAP和HR均有显著性升高,且显著高于相同时刻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麻醉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舒芬太尼用量也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头皮神经阻滞的颅脑手术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舒芬太尼用量少、术后苏醒快、躁动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七氟烷、丙泊酚分别联合瑞芬太尼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进行剖宫产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七氟烷组(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观察两组孕妇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术中术后不良反应以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丙泊酚组孕妇HR、SV、CO参数在T5时间点、CVP参数在T3-T5时间段显著高于七氟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孕妇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显著高于丙泊酚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患者在术后l、15、30和60rain时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剖宫产手术麻醉均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七氟烷能够更佳的控制血流动力学改变,但在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病人以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痛的麻醉效果及其对病人术后认识功能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将64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2例)予以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观察组(32例)予以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结果:插管前和插管后,2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插管后舒张压和心率高于插管前水平(P<0.05~P<0.01)。2组病人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麻醉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向力完全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与拔管时比较,拔管24 h后对照组OAAS评分明显升高(P<0.01),NRS评分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OAAS、MMSE评分均明显增高(P<0.01),NR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且拔管24 h观察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各方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胆囊切除术病人以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其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病人苏醒质量更佳,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Emergence agitation is a common problem in pediatric anesthesia, especially after sevoflurane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anesthesi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ufentanil to reduce emergence agitation after sevoflurane anesthesia in children undergoing adenotonsillectomy compared with fentanyl.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ive children, aged 3–11 year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receive normal saline (control group), sufentanil 0.2 μg/kg (S2) or fentanyl 2 μg/kg (F2) 1 minute after loss of the eyelash reflex. Anesthesia was induced and maintained with sevoflurane. Time to tracheal extubation, recovery time, Pa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PAED) scale, and emergence behavior were assess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severe agit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S2 and F2 groups vs. the control group, 4/32 and 15/34 vs. 24/34 respectively, (P=0.002, 0.009, respectively). PAED scal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ree groups (P=0.007), and lower in the S2 and F2 groups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07 and P=0.025, respectively). And the incidence of severe agitation and the PAED scale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S2 and F2 groups (P=0.007, P=0.019, respectively). Time to tracheal extubation and recovery time were similar in all three groups.
Conclusions  Administration of sufentanil at 0.2 μg/kg after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reduced emergence agitation in children receiving sevoflurane anesthesia for adenotonsillectomy compared with fentanyl. This was without delaying the recovery time or causing significant hypotens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麻醉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麻醉后,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时、拔管15 min苏醒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两组间无差异;拔管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均逐渐恢复,观察组在2h内恢复到术前水平,而对照组认知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需要3h,观察组在拔管后1h、拔管后2h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显著改善苏醒质量,加速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博罗县人民医院择期进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及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P〈0.05。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手术麻醉效果较好,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苏醒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的肺癌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3)与对照组(n=23)。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增加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而对照组不用。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完成时(t_1)、手术进行1 h(t_2)、手术结束时(t_3)以及气管插管拔管时(t_4)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并比较气管拔管后镇静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在t_1、t_4时点显著高于T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AP、HR在t_1、t_4时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t_1、t_2、t_4时点,两组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均显著高于t_0时点,且观察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拔管后5 min,观察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以有效减轻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程度,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及术后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18.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泉  刘琴湘  邵兵 《当代医学》2010,16(18):67-68
目的研究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麻醉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择期LC手术患者4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两组均以咪达唑仑0.04mg/kg,丙泊酚1.5mg/kg,维库溴铵0.12mg/kg,芬太尼4μg/kg按顺序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七氟烷组(S组)全程吸入七氟烷,吸入浓度2%~4%;对照组(C组)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6~10mg/(kg·h),两组均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05~0.3μg/(kg·min);术中根据生体征变化和手术刺激强度调控麻醉深度,按需给予维库溴胺0.05mg/kg维持肌松。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气腹后5min、气腹毕和术毕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血压、心率改变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OAAS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效果好,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捷,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19.
梁富华 《中外医疗》2014,(22):136-137
目的探究应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该院2010—2012年收治的足月初产妇共10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产妇50例。对照组产妇不采取任何镇痛方法,为自然分娩,观察组产妇则接受盐酸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方法。对比两组产妇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失血量、生命体征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下肢肌力等无显著差异性,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镇痛时间影响性以及产程时间等对比于对照组产妇具有显著优越性,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之后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足月分娩产妇应用盐酸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临床效果突出确切,对产妇和新生儿不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用不同剂量氯胺酮应用于儿童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探讨其对小儿麻醉后疼痛和躁动的应用价值。方法以七氟醚全麻下行浅表手术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分为实验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后分别静注0.50 mg/kg、0.25 mg/kg的氯胺酮静脉推射和生理盐水,对患儿苏醒后疼痛评分及躁动情况等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观察组和对照组3组患儿术后疼痛评分结果呈现显著差异性(P〈0.05),3组患儿苏醒时间、并发症发生以及拔管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的小剂量使用有助于减少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的躁动症状,临床观察显示0.50 mg/kg的剂量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