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兵体能训练期间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的变化,为科学实施体能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114名新兵,于训练1、4、12和20周时检测空腹血清肌酸激酶和同功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水平。结果训练4周和12周时血清CK及CK-MB均明显高于训练1周时(P〈0.05),训练20周时血清CK及CK-MB恢复正常水平。结论新兵体能训练可明显影响血清CK和CK-MB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的松和维生素C对新兵3km跑步后血清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60名新兵随机分为强的松组和维生素C组(各30例),体能训练2个月结束时,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作为参照数据。在3km跑步考核前日晚19时,由随队医生分别给予强的松15 mg或维生素C0.3 g,跑步后1 h和24 h时采集静脉血3 ml,检测血清钾(K+)、钠(Na+)、氯(Cl-)、钙(Ca2+)、磷(P3-)、镁(Mg2+),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功酶(creatine kinaseisoenzyme MB,CK-MB)。结果强的松组:与跑步前(训练2个月时)比较,跑步后1 h血清K+、Mg2+水平下降(P〈0.01),血清Na+、P3-升高(P〈0.01);血清CK和CK-MB明显增高(P〈0.05),血清Mg2+与血清CK、CK-MB呈负相关(P〈0.05)。维生素C组:与跑步前(训练2个月时)比较,跑步后1 h血清K+、P3-水平降低(P〈0.05或P〈0.01)。血清CK、CK-MB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训练前口服强的松对新兵3 km跑步后血清电解质具有影响,适当补充维生素C有益于新兵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glutathione,GSH)在检疫期新兵3000米体能训练中保护肾脏的临床观察。方法将100名检疫期新兵随机分为服GSH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训练前后血清胆微球蛋白(beta2miero—globulin,β2-MG)、乳酸脱氢酶(1actate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α-羟丁酸脱氢酶(rhydroxybutyratedehydrogenase,α—HBD)、血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及尿液改变,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SH组在提升SOD水平、降低酶学指标、降低尿蛋白和尿隐血阳性率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GSH能够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训练后急性肾损伤,对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兵体能训练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合理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某部119名新兵于训练1周和8周后检测生理生化指标,包括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blood pressure,BP)、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尿酸(uric acid,UA)、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肌酸激酶同功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结果训练8周后,TC、LDL、TG、UA、CK、CK-MB和ALT较1周时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舒张压及HDL均低于训练1周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能训练明显影响新兵生理生化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82例AMI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TnI、Mb、CK—MB水平,并动态分析其在AMI患者血清中的变化。结果AMI组cTnI、Mb、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TnI于AMI发病后0—2小时升高,24小时达到高峰,72小时仍维持较高水平,7天后达到基线水平;Mb于0—2小时水平明显升高,12小时到达高峰,24小时出现明显下降,48小时到达基线水平;CK—MB于0~2小时水平开始升高,24小时达到峰值,48小时水平明显下降,72小时达到基线水平。结论cTnI、Mb、CK—MB心肌标志物在AMI检测中各具有其不同的临床价值,三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于AMI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兵体能训练后部分生化指标、血胰岛素和C肽变化,为合理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49例新兵,于训练后3个月和5个月时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尿酸(uric acid,U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脂三脂(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胆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谷丙转氨酶(alanin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功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32例新兵于训练后1个月和3个月检查血糖、血胰岛素和C肽。结果新兵体能训练5个月后血糖、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转氨酶、肌酸激酶较训练3个月时明显降低(P<0.01),训练3个月后血糖较训练1个月时明显降低(P<0.01),而血清胰岛素明显增高(P<0.01)。结论新兵体能训练可明显影响生化指标和胰岛素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新兵体能训练后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脂变化。方法 234名新兵于体能训练0、1、3、5个月时检测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其中114名新兵接受了全程血脂检测。结果新兵体能训练3个月时,FBG和HDL降低(P〈0.05)。TC、TG和LDL升高(P〈0.05),5个月时TC和TG降低至训练前水平(P〉0.05)。结论新兵体能训练可明显影响血糖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军事训练中骨骼肌肉损伤情况。方法应用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肌红蛋白(myoglobin,Mb)评估肌肉损伤,对563名新兵进行了血清电解质、CK、肌酸激酶同功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Mb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检测。结果军事训练后CK和Mb明显升高,而cTnⅠ均正常。高CK值者血清钾、钠和镁含量低,而血清磷含量高。且体质量指数与血清CK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军事训练可引起骨骼肌细胞损伤,低钾、低镁和超重是军事训练引起骨骼肌细胞损伤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大运动量体能训练大学生运动员血清乳酸(LA)、肌酸激酶(CK)的影响。方法将45个大学生男性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组2,每组15人。各组进行2周的大运动量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后对各组主观体力感觉进行评估并检测运动员血清LA、CK值。结果对照组运动员训练前后血清LA、CK值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1组和治疗2组前后血清LA、CK含量相比(P<0.05);训练后,治疗1组和治疗2组血清LA、CK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主观体力感觉评分值与训练前相比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训练后治疗1组和治疗2组主观体力感觉评分值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过度的运动训练可引起机体疲劳,使血清LA和CK含量增加,TEAS能改善运动员疲劳状态,增强运动能力,减少血清LA和CK的含量,起到防治运动性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一次大负荷军事训练对武警战士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影响,探索诊断运动性肌肉损伤和组织修复的敏感标志物。[方法]130名武警战士进行一次大强度负重运动,于训练前、训练后即刻、训练后12、24、48、72和96h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和MMP-9含量。【结果MI练后即刻血清CK显著升高(P〈0.01),24h达峰值(P〈0.01),随后开始下降,96h仍高于安静水平(P〈0.01)。血清MMP-9含量在训练后12h开始升高(P〈0.01),48h达峰值(P〈0.01),96h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血清MMP-9可能是运动性肌肉损伤后组织修复的重要标志物,对于训练负荷调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余娜 《中国厂矿医学》2014,(9):1087-1088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不同时期血清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160例CRF患者根据肾功能不同分为4期,分别检测血清酶,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均与2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ALP、CK、LDH、HBDH水平随着肾功能不全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P均〈0.05)。(2)ALP、LDH水平CRF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ALP、CK、LDH及HBDH水平,CRF组间比较部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3)ALT、CK-MB水平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F患者部分血清酶水平不同时期有不同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CRF并发症有关,可间接反映肾功能恶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袁静  付广双  张晶芬 《中国厂矿医学》2013,(11):1170-1171,1173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及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致血清肌酸激酶(CK)升高情况以及各种处理对策的结果。方法对在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就诊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应用拉米夫定单药治疗40例,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治疗30例,恩替卡韦治疗30例,观察治疗过程中血清CK变化,并比较各种处理对策的结果。结果3组患者中,拉米夫定单药治疗组在治疗96周时血清CK升高率为7.5%,144周时达到10.0%,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组在治疗144周时血清CK升高率为6.7%,而恩替卡韦治疗组在治疗192周时尚未发现血清CK升高病例。3组治疗48周后ALT及HBVDNA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对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恩替卡韦可以快速抑制HBVDNA复制,且很少引起血清CK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患儿QT间期离散度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B的动态变化及对HIM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对63例HIM患儿发病48h内和治疗7d后QTcd和CK—MB进行检测,并与32例无窒息新生儿对照比较。结果HIM组与对照组比较,患儿发病48h内QTcd及CK—MB均显著升高(P〈0.01)。经7d治疗后,HIM患儿QTcd及CK—MB均显著下降,产后缺氧组较胎儿期缺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且胎儿期缺氧组并发症多,预后差(P〈0.05)。结论QTcd及CK—MB相结合可作为HIM的特异性敏感指示,对判断HIM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14.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高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exertional rhabdomyolysis,ERB)是指运动后出现肌肉疼痛、僵硬、延迟性力量丢失、黑尿等症状,其特征性表现是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升高,严重者可导致肾小管坏死及肾功能衰竭。ERB在高强度的运动和军事训练中经常会发生,目前临床上以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升高作为ERB的标志。运动负荷量越大,肌肉损伤越严重,CK也越高。通常认为,ERB的标准是CK值大于1000IU/L,或者为正常上限的5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中草药与抗蛇毒血清治疗眼镜蛇咬伤患者效果及心肌酶谱变化情况。方法将眼镜蛇咬伤临床表现较严重的38例患苦及一般的45例患者分别分为抗蛇毒血清治疗组及中草药治疗组,并对患者做治疗前和治疗后连续5d的心肌酶谱检测观察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心肌酶谱最早出现明显变化的是肌酸激酶(CK)参数,在治疗后的5t1中变化均比较大,而其它几项参数均在治疗后第1d开始升高,如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抗蛇毒血清治疗组的各项心肌酶谱参数在治疗后的第4d均恢复至当地正常人血清对照组参数,而中草药治疗组到第5d有三项参数恢复至惟常,而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虽然有明显下降,但仍未恢复到正常参数。结论抗蛇毒血清组患者心肌酶谱各项参数恢复至正常值优于中草药组,但两组患者经抢救和治疗均无死亡及致残患者并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梗死前心绞痛发作组”48例、“无梗死前心绞痛发作组”34例。均于入院后测定心肌酶谱,并对比两组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观察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梗死前心绞痛组患者的CK,CKMB峰值浓度显著低于无梗死前心绞痛组(P〈0.01),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病死率明显低于无心绞痛组(P〉0.05)。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可减少其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膏方对女子赛艇运动员冬训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同一队上海水上运动中心专业赛艇17~19岁女运动员14名,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冬训期每日按时服用中药膏方,对照组与常规膳食。跟踪检测运动员的外周血,并于冬训结束后检测血常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酸激酶(CK)及血清睾酮(T)、皮质醇(C)水平。结果:冬训后,观察组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均较前有所升高,其中Hct及Hb升高显著(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或有下降趋势。观察组BUN、CK冬训后均较冬训前有所降低;而对照组BUN、CK较前都增高,且CK明显升高(P〈0.05),与观察组冬训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T值观察组较冬训前略升高,而对照组呈下降趋势。C值变化较小,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膏方可对女子赛艇运动员冬训期身体机能的恢复有良好的调理作用,且无任何违禁成分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植入性胎盘的产前诊断方法,更好的降低分娩风险。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分娩、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植入性胎盘的患者23例,随机选择同期非植入性胎盘的孕产妇30例,两组孕产妇产前均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清肌酸酶(CK)、血清甲胎球蛋白(AFP),比较两组孕妇的检查结果。结果:植入性胎盘组产前彩色多普勒提示植入性胎盘患者13例(56.5%),血清肌酸酶(CK)升高14例(60.9%),血清甲胎球蛋白(AFP)升高17例(73.9%),比例均明显高于非植入性胎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植入性胎盘组患者经恰当有效的保守及非保守治疗,均取得满意的疗效,无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结论:植入性胎盘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清肌酸激酶(CK)及血清甲胎球蛋白(AFP)的检测进行产前诊断,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无法诊断的植入性胎盘,一旦血清肌酸激酶(CK)或血清甲胎球蛋白(AFP)升高,也应警惕植入性胎盘的存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清肌酸激酶(CK)及血清甲胎球蛋白(AFP)的检测可显著提高植入性胎盘的产前诊断率,明显降低分娩风险。  相似文献   

19.
罗晓璐  卢惠新 《中原医刊》2007,34(12):84-84
目的探讨骨折后病人血清酶的变化情况。方法采集骨折后即入住我院的病人血清标本,进行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四种酶学的检测。结果745例骨折患者中血清酶阳性率CK-MB〉CK〉ALP〉LDH。结论血清酶的检测对骨折后体内情况的判断及预后的观察有重要的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在伤后不同阶段的变化情况。方法:分别测定60例烧伤患者在急性期、修复期、并发症期血清中cTnⅠ,同时检测谷氨酰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对部分患者进行心电图动态监测。结果:急性期,部分患者cTnⅠ有不同程度升高。修复期,有面部烧伤和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其cTnⅠ升高率达65%,且异常增高。并发症期,如有创面感染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其cTnⅠ仍持续升高。结论:cTnⅠ是体现烧伤患者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