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无创穴位电刺激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单耳突发性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药物+穴位电刺激组,药物+高压氧治疗组,药物治疗组。药物组予以激素、改善微循环联合营养神经药物,穴位电刺激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本课题组的专利产品进行穴位刺激。选取听宫穴+翳风穴、听宫穴+中渚穴、中渚穴+翳风穴三组穴位,每组穴位治疗15分钟,每天2次,连续治疗15d。药物+高压氧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每日一次的高压氧治疗,疗程为15天。在15天疗程结束时比较三组疗效,同时比较突聋后的耳鸣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5天结束时:药物+穴位电刺激组纯音平均听阈总有效率76.67%,治愈率40%,突聋后耳鸣治疗有效率83.33%;药物+高压氧组纯音平均听阈总有效率40.0%,治愈率16.67%,突聋后耳鸣治疗有效率52.63%;单纯药物组纯音平均听阈总有效率43.33%,治愈率3.33%,突聋后耳鸣治疗有效率45.45%。药物+穴位电刺激组纯音平均听阈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显著大于其它二组(P<0.05),突聋后耳鸣治疗有效率同样显著优于另外二组(P<0.05)。结论无创穴位电刺激在突发性聋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临床探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继发于突发性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诊疗的30例继发于突发性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例资料。结果在30例突发性聋合并BPPV患者中,女19例,男11例;年龄16~83岁,平均52岁;听力曲线呈全聋型、平坦型和中频下降型者分别有23例、5例和2例;BPPV中后半规管BPPV占25例,水平半规管BPPV 4例,多半规管BPPV 1例;突聋与BPPV多发生于同一侧(29例)。手法复位治疗后2周和1个月其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73%。结论突发性聋合并BPPV患者其耳聋多呈全聋型,BPPV多为累及后半规管者,突聋与BPPV多发生于同一侧,通过手法复位治疗多数BPPV可获缓解,但其疗效不及原发性BPPV。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活诺林治疗突发性聋的治疗效果,我科于1999年2月~2000年4月间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活诺林治疗突发性聋28例,并与之前的常规方法治疗突发性聋进行对比,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常规方法组(对照组)30例(34耳),男21例,女9例,年龄20~65岁;病程1~35天。活诺林组28例(32耳),男19例,女9例;年龄22~68岁;病程0.5~40天.两组临床表现见表1。1.2 治疗方法 用药前检查所有病例的血常规,凝血时间(PT、Fbg、APTT)正常.对照组:常规应用低分子…  相似文献   

4.
突发性聋     
65-11-473.突发性聋之观察望月隆昭耳鼻咽喉科临床,1964,57,№5,296~306(日文) 作者对32例37耳突发性聋进行了临床分析,其中5例为双侧性。男18,女14;年龄在11~78岁之间。27例伴有耳鸣,12例伴发眩晕;听力曲线以高  相似文献   

5.
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治疗严重的梅尼埃病耗资少,方法简便;其原理为药物性迷路切除,主要副作用是听力损失加重。该文作者试用这种方法治疗非梅尼埃病的外周性前庭疾病患者5例,获得了满意效果。5例患者中,年龄最小15岁,最大78岁,男3例,女2例。其中3例分别有一侧原因不明的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流行性腮腺炎性脑炎后全聋及突发性耳聋病史,以后出现眩晕,每次发作持续数秒、数分钟至几小时不等,无耳鸣,l例伴呕吐,发作史5个月至5年;另2例中,1例为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后出现良性阵发性水平性眩晕伴一侧突发性耳聋已2年,l例为老年听神经…  相似文献   

6.
复方丹参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聋是耳科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治疗方法颇多,我院用复方丹参静脉滴注治疗突发性聋,通过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一、一般资料:突发性聋51例,男32例,女19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4O~60岁发病占34例。左侧穷聋26例,右侧突聋15例,双侧突聋10例,伴耳鸣着45例,伴眩晕者4例。治疗前检查:全聋者8例,高音聋34例,低音聋9例;听力曲线呈平坦型者29例,下坡型者14例;余8例骨导干各频率全消失;38例以语言频率计(500~2000Hz)听力损失超过50分贝。治疗方法:复方丹参20毫升溶于10%萄葡糖5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  相似文献   

7.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 1996年 4月~ 1998年 11月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 70例 ,并与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的 36例 ( 37耳 )作对照 ,结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葛根素组 :患者 70例 ,经纯音测听 ,声导抗测试均为感音神经性聋 ,符合中华医学会上海会议 ( 1996年 )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标准。男 34例 ,女 36例。年龄最小 8岁 ,最大 70岁 ,平均年龄 48岁 ;左耳 38例 ,右耳 32例 ;就诊时间最短 6小时 ,最长 30天 ,其中 10天内就诊者 5 9例 (占84.3 % )。听力损失情况参照WHO( 1984年 )听力损伤分级 :轻度聋 ( 2 6~ 40dB) 4例 ,中度聋 ( 4…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并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突发性聋病例特征及BPPV与突发性聋预后相关性。方法 对2007 年3月~2013年3月,278例突发性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纯音听阈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其预后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36例突发性聋病例并发BPPV(12.95%)。并发BPPV的突发性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听力损失重,并发BPPV的突发性聋者预后更差,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老龄(>60岁)、治疗前听力的损失程度、前庭功能异常与突发性聋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并发BPPV的突发性聋者,显示前庭功能受损更重,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突聋属原因不明的突发性感觉神经性聋,一般认为血管病变或迷路病毒感染为其重要原因。治疗极为困难。作者等在1974~1984年间,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辅以英泼来特(Impletol)耳后封闭治疗特发性突聋35例,报告于下。 一、临床资料 35例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16~68岁,多数  相似文献   

10.
突发性聋病因复杂,治疗方法颇多。我们用镁元素激活ATP、辅酶A对突发性聋进行治疗,现将临床实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1994年6月~1997年6月间,收治了144例突发性聋患者,其中男86例,女58例;年龄13~75岁,平均年龄为44岁;左耳76例,右耳68例;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为ATP治疗组72耳(作为对照),及Mg2+-ATP治疗组72耳(治疗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平均听力损失程度(0.25~4kHz气导听阈均值)为:对照组>90dB者37耳,60~90dB者25耳,<60dB者10耳;治疗组>90dB者38耳,60~90dB者23耳,<60dB者11耳。从…  相似文献   

11.
突发性聋与前庭神经炎病因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比较研究突发性聋和前庭神经炎,进一步探讨两类疾病在病因学上和前庭神经损伤的差异.方法 观察眩晕诊疗中心2004年1月至2007年7月间37例突发性聋、30例突发性聋伴发眩晕和40例前庭神经炎的前庭功能(前庭双温试验、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和主观垂直视觉检查)和高刺激率ABR的特点及差异.结果 (1)突发性聋与前庭神经炎两组患者年龄分布差别显著不(P>0.05).(2)高刺激率ABR:前庭神经炎组,患侧高刺激ABR异常率为33.3%;突发性聋组,患侧异常18例,患侧异常率占69.3%(18/26).突发性耳聋组高刺激率ABR异常率明显高于前庭神经炎组(P<0.01).(3)突发性聋与前庭神经炎两组患者前庭损伤的差异性比较:前庭神经炎组,前庭上神经损伤占50%,前庭下神经损伤占10%,前庭上下神经损伤占40%;在突发性耳聋组,前庭上神经损伤占53.3%,前庭下神经损伤占6.7%.前庭上下神经损伤占40%.两组在前庭神经损伤的模式上差别不显著(P>0.05).结论 突发性聋(伴眩晕)的主要病因可能是内耳微循环障碍,而前庭神经炎的主要机制可能是病毒感染.突发性聋伴眩晕的和前庭神经炎前庭神经损伤模式相似,均主要累及前庭上神经.  相似文献   

12.
突发性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 ,发病率较高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往治疗多采用扩管为主 ,以改善内耳微循环 ,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但由于不同患者发病机理各异 ,治疗效果差异较大。 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应用降纤酶治疗突发性聋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突发性聋患者 97例。男 6 1例 ,女 36例 ,年龄 10~ 76岁 ,4 0~ 5 9岁 4 7例 ,约占 4 8.4 5 % ;就诊时间在数小时~ 8个月 ,其中一周内就诊者 5 1例 ,2周内就诊者 34例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年龄因素对突发性聋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8年6月因突发性聋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资料,给予营养神经类药物、激素及高压氧等治疗,按照每5年1个年龄组,比较不同年龄段治疗有效率及听力改善数值。结果 本组患者共163例,以中度及以上听力下降为主,听力曲线主要为平坦型和全聋型。整体有效率为56.44%,听力平均改善21.88 dB。11个年龄组中56~60岁组病例数最多,57~66岁组患者即使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其听力改善值和治疗有效率均低于其他年龄。结论 年龄对突发性聋恢复有影响,可能与致病因素及患者身体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4.
突发性聋(简称突聋)系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临床比较常见,其中病因不明者称特发性耳聋,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流障碍、膜迷路破裂等有关,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耳蜗微循环障碍所致。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是:在用药物同时,加电针、穴位注射治疗,目的是改善耳蜗微循环。我科自1992年~1997年用本方法治疗突受48例(48耳)与39例(39耳)扩血管药物组对比,疗效显著。报道如下。三资料和方法l·亚临床资料:全部病例选自我科住院或门诊的突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①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8例(48耳),男15例,女3…  相似文献   

15.
突发性聋是一种以急剧发展的感音神经性聋为主要特征的疾病。60岁以上发生突发性聋的患者中部分患有老年性聋、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慢性疾病,临床在提供耳科专科护理同时,针对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实施综合护理及心理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1一般资料。2011年3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突发性聋老年患者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60~74岁,平均年龄(63.2±3.0)岁。  相似文献   

16.
星状神经节封闭治疗突发性聋连俊勤1刘永刚1我科于1986年~1994年间采用星状神经节封闭辅以复方丹参静注治疗突发性聋61例,报告如下。1资料61例中男性40例,女性21例;年龄为30~65岁,其中30~39岁7例,40~50岁26例,51~55岁2...  相似文献   

17.
丁咯地尔治疗突发性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咯地尔具有扩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粘滞度等作用 ,可用于治疗中枢及周围血管疾病。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3月使用该药治疗突发性聋 2 4例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4 8例突发性聋患者均符合 1997年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标准 ,分为丁咯地尔组和对照组。丁咯地尔组 :患者 2 4例 ,2 5耳 ,右侧 15耳 ,左侧 10耳。男 15例 ,女 9例 ,年龄 17~ 74岁 ,平均年龄 4 3岁。以发病后言语频率 (0 .5~ 2kHz)气导平均听阈进行分级 :中度聋 (30~6 0dB) 5耳 ,重度聋 (6 1~ 90dB) 15耳 ,全聋 (>90dB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少年儿童突发性聋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78例(81耳)儿童突发性聋的病例资料。共收集病例78例,81耳,双耳3例,其中男性40例(51.28%),女性38例(48.72%)。年龄9-18岁,平均年龄15.69岁。按照听力曲线分型,低频下降型27例,中高频下降型9例,平坦型17例,全聋型25例。分析不同类型突发性聋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预后因素。Fisher检验比较不同类型突发性聋患儿是否采用特殊治疗(鼓室/耳后注射激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各种类型的总有效率:低频下降型最高,为96.30%;其次为平坦型,全聋型次之,分别为76.47%,52.00%;中高频型最差,为44.44%。所有患儿总有效率为71.79%。无耳鸣患儿14例,总有效率为50%;伴耳鸣患儿64例,总有效率为76.56%。4例患儿耳后注射复方倍他米松,1例有效;21例患者采用鼓室注射甲强龙,14例有效;3例患者采用联合鼓室注射甲强龙和耳后注射复方倍他米松,1例有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突发性聋分型、是否伴发耳鸣与少年儿童突发性聋治疗效果相关。结论低频型、伴发耳鸣的少年儿童突发性聋患者预后好,中高频型、无耳鸣的患儿预后较差。耳后注射及鼓室注射激素对首次治疗无效的患儿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19.
高压氧与山莨菪碱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观察(摘要)王成洲我院自1990年3月~1991年底收治突发性聋173例(209耳),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一、病例与方法:1,临床资料:173例中年龄最小者4岁,最大者77岁;男102例(128耳),女71例...  相似文献   

20.
尿激酶是从新鲜人尿中提取的一种高纯度大分子量 (540 0 )尿激酶加入适量稳定剂和赋形剂制成的无菌冻干品 ,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突发性聋的一种次新药 ,但治疗突发性聋者文献报道还不多 ,我科于 1999年 4月~ 2 0 0 1年 4月使用广东天普生物化学制药公司生产的尿激酶治疗 30例突发性聋患者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突发性聋患者 5 9例 6 2耳 ,年龄 2 0~ 6 5岁 ,平均年龄 48岁 ,随机分为两组。尿激酶组 30例 (32耳 ) ,对照组 2 9例 (30耳 )。两组临床表现见表 1。表 1 两组病例情况组别病因伴随症状听力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