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例1:男,21岁。因焦虑不安,语无伦次,迫害妄想,多次就诊神经内科,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在转精神病院治疗前,偶注意到该患者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Ⅱ°,听诊闻血管杂音,手颤( ),心率112次/分。询问病史,家人诉说心悸、食亢、多汗、消瘦已1年余。T_3 3.8nmol/L(正常1.2~3.3nmol/L),T_4195nmol/L(正常54~175nmol/L),甲状腺~(131)碘吸收率3h 0.479,6h 0.621,24h 0.590(我院正常值3h0.134~0.308,24h 0.329~0.527)。确诊甲亢合并精神病收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23岁.1年前患者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服用丙硫氧嘧啶0.1 mg,3次/d,2个月后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简称甲低)症状,于是停用丙硫氧嘧啶,用优甲乐25μg,2次/d,治疗半年,在当地医院化验T3为3.24nmol/L(正常值1.21~4.18 nmol/L)、T4为12.27 nmol/L(正常值7.2~17.27nmol/L)、TSH为4100 U/L(正常值600~4500 U/L),患者自行停药.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8岁,农民,病案号:114302.患者自1986年5月发现颈部增大,并伴有心悸、多汗、乏力、消瘦等症状而来就诊。当时体检:甲状腺Ⅱ°肿大,两侧均可闻及血管杂音,两手细颤,心率96次/分,血清T_3>12.32nmol/L,T_4302 nmol/L,甲状腺~(131)Ⅰ吸收率2小时0.91,6小时0.89,24小时0.78。经不规则服用他巴唑治疗一年后,自行中断治疗。两个月后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同时伴有进行性声音嘶哑,烦渴,多饮,全身乏力,生活不能自理。于1987年11月住院治疗。入院后体检:除上述症状外,见四肢肌肉萎缩,尤以双手大、小鱼际肌明显,双下肢下蹲后无力站起,双手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3岁,颈前部肿大伴心慌1年。门诊曾查T_315.4nmol/L,T_4240nmol/L,TSH4.2mU/L,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口服他巴唑治疗。1岁时曾患小儿麻痹症。入院体检T37℃,P96次/分,BP16/9.3kPa。甲状腺Ⅱ°肿大,心律规则,双下肢肌萎缩,双足呈马蹄内翻畸形。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肝功能正常。血钙0.222mmol/L,血磷1.55mmol/L,血镁1.1mmol/L。T_32.26nmol/L,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2岁,已婚。1971年曾因心悸、怕热多汗伴乏力消瘦,查BMR高于正常而诊为甲亢。口服碘剂1个月,症状消失,乃停服碘剂。此后病情稳定,至1986年7月,上述症状再度出现并伴有易饥、手抖、大便次数增多、脾气急躁等,疑甲亢复发来我院诊治。查体:消瘦、皮肤湿润,无突眼征,甲状腺无明显肿大,但可闻血管杂音,心率110次/分、侓齐,伸手可见细颤。查血T_4289nmol/L,T_36.14nmol/L,T_3U1.20,TGA54%(正常<30%),MCA30%(正常<15%),诊为甲亢。给予口服他巴唑30mg/日治疗,甲亢控制后渐减量至维持量5mg/日,持续服药两年,复查血T_449nmol/L,T_3 2.15nmol/L,T_3U0.93,TGA16.3%,MCA  相似文献   

6.
例1,患者女性,80岁.因四肢肌肉疼痛伴无力3 d于2009年3月8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疼痛伴无力,上肢上抬困难,后逐渐发展至下肢,出现双侧下肢疼痛无力,并出现难以站立,遂就诊于本院急诊.急诊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4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48U/L,肌酸激酶(CK)68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94U/L(正常值:0~24 U/L),乳酸脱氢酶(LDH)359 U/L(正常值:109~245 U/L),肌酐80 U/L,肌钙蛋白(-),肌红蛋白>700ng/ml(正常值:0~70 ng/ml),遂当天收治人院.  相似文献   

7.
<正>临床资料41岁男患,因"发热、心悸、乏力、下肢麻木2周"于2018年08月18日入院。2周前患者无诱因间断发热,38. 0℃,伴腹泻,水样便(4~5次/日),饮食欠佳,乏力,偶有心悸、双下肢麻木及疼痛,无口渴、多饮、多尿,无抽搐等,就诊当地医院治疗后未再腹泻,食欲改善,但感乏力及双下肢麻木明显,进一步就诊我院查血钾2. 15mmol/L、钠122. 53mmol/L、氯70. 1mmol/L。以"低钾原因"收住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57岁。因乏力、消瘦3年,反复胸闷、心悸、浮肿1年于1989年8月14日以甲亢性心脏病住院。体检:消瘦、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有血管杂音。心率126次/min,绝对不规则。BP14/8kPa(104/mmHg),血T_34.9nmol/L,T_4 262.6nmol/L。ECG见快室率房颤,左室肥大。UCG:左房、左室轻度扩大。入  相似文献   

9.
例1男,25岁,住院号88-021。全身水肿1年,体重增加7kg,伴伯冷及懒言少语,皮肤色素沉着。1月来心慌、胸闷,活动后加剧。入院体检:身高168cm,体重68kg,面色蜡黄。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心尖搏动不明显,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84次/分,律齐,心音低钝,无杂音。腹平软,肝脾未扪及。双下肢非凹陷性水肿。皮肤科检查:四肢暴露部位皮肤粗糙,右颧部、左颈部、背部、两髂前上棘及臀部皮肤呈局部性片状黑色素沉着,有散在细粟粒大疣状增生,部分区域呈绒毛状、角化过度。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检查正常。肝、肾功能,血糖及血清电解质检查正常。血清胆固醇4.8mmol/L、甘油三酯2.3mmol/L,T_4<26nmol/L(正常72~169nmol/L),T_3 1.1nmol/L(正常1.1~3.1nmol/L),T_3RU  相似文献   

10.
突眼性甲状腺肿伴蛋白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病情摘要1.1 病史 患者,女性,44岁,因浮肿、蛋白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而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年曾出现双下肢浮肿,查尿蛋白2 ,少量红细胞,肾功能、血压正常。给予中药治疗2个月后浮肿消失,此后未复查尿液。2年前患者出现心悸、怕热、出汗、多食、易激动等现象,双眼突出,甲状腺肿大,外院检查(放免法)血清游离T3(13pmol/L)(正常值319~915pmol/L),总T342nmol/L(正常值12~34nmol/L),游离T465pmol/L(正常值911~254pmol/L),总T4551nmol/L(正常值73~154nmol/L),TSH<101mU/L,反T3148ng/…  相似文献   

11.
王某:女,42岁,工人,1998年6月2日初诊。经西医检查,确诊甲亢及甲状腺肿大1.5年,系统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变化。主诉:怕热,多汗,乏力,口干,腰酸疼,大便不成形,每日2~3次无粘液脓血便。月经延期10日,量少色暗。检查:形体消瘦,面色略红,全身皮肤潮湿,眼球外突,双侧甲状腺Ⅰ肿大,质地中等,无触疼,无结节,双手颤抖,舌质干红、苔薄、脉细数尺沉,心率102次/分,血压18.6/12kpa,同位素检查:T3 12nmol/L(正常值1.2~3.4nmol/L),T4 248nmol/L(正常值54~174nmol/L),基础代谢率+60%。辨证:气阴两虚,兼有郁热,故以益气养阴治疗为主,佐以清热解毒治标。处方:党参、灸首乌、玄参、花粉各30g,石斛、狗脊、金银花、黄芩各20g,乏力、纳呆、便溏加黄芪、茯苓,腰酸痛加川断、杜仲、补骨脂,怕热、手颤加知母、连翘,  相似文献   

12.
肖扬  周岳进  潘华将 《肝脏》2010,15(5):401-401
患者,男,45岁,农民,浙江省苍南人,因发热、乏力、纳差、尿黄伴双下肢麻木、无力1周入院。患者酗酒20余年,折合乙醇50~100g/d。患者1周前不明原因出现乏力、纳差、尿黄,有发热,最高38.3℃,双下肢开始出现麻木,逐渐无力、行动困难,无腹痛、腹泻等不适,皮肤巩膜黄染迅速加深。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29岁。因“听力减退、语言障碍27年,怕热、多汗、心悸3年”就诊。2岁时因“发热、咳嗽”诊断为肺炎,经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此后其父母发现患者双耳听力减退,以右侧为著,电测听检查提示“感音神经性耳聋”,经多种治疗无效。且逐渐出现语言障碍,发音不清。生长发育与同龄人相似,学龄期学习成绩中等。3年前体检时发现甲状腺肿大,伴有怕热、多汗、心悸,大便次数增多,2-3次/d,外院查血清总T3(TT3)7.3nmol/L(正常值1.2-3.4nmol/L),TT4 354.7nmol/L(正常值54.2~174.2nmoL/L),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1岁,住院号54679。因反覆发作性意识模糊4年而于1986年12月6日入院。患者每次发作均在清晨空腹时,无任何诱因。初觉出汗,心悸和饥饿感,继之言语含糊,步态不稳,行为怪癖和意识不清。经进食或服糖水能迅速缓解。曾拟诊“癫痫”而长期治疗无效。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检无特殊发现。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和血电解质均正常。血T_4 168nmol/L、T_3 1.3nmol/L,血浆皮质醇(8a.m.)221nmol/L。头颅X线及胰、肝、胆、肾上腺B超检查无异常。院内外先后7次同时限查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分别为1.8~2.3mmol/L和8~12mU/L,血胰岛素(Ⅰ)与血糖(G)比值[I(mU/L)/G(mg/dl)]均小于0.3。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提示空腹、服糖后0.5、1、2、3、4、5小时血糖分别为  相似文献   

15.
郭某,女,50岁,因心悸、怕热、腹泻、逐日消瘦三月,在某医学院诊断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服他巴唑二月后同时因伴头晕、鼻腔及牙龈出血而于1987年5月18日住我院。查体:T37.7℃,P94次/分,BP124/70mmHg,体重38kg。贫血貌,巩膜黄染。甲状腺Ⅱ肿大,闻及血管杂音。心律齐。肝未触及,肝肋下2cm。手颤(+)。化验:血红蛋白61g/L,白细胞4.6×10/L,网织红细胞10%,血小板21×10g/L,总胆红素41nmol/L,SGPT正常。HBsAg(-),尿胆红质(-),尿胆原阳性1:20(-),T_38.74nmol/L,T_4182nmol/L,Ham试验(-),Coombs试验直接(+)、间接(-)。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中幼红细胞20.4%,晚幼红18.8%,可见花瓣形有核红细胞,嗜多染红细胞,全片上巨核细胞113个,幼巨核7%,颗粒型86%,产板型2%,裸核5%,血小板极少散在,诊断:甲状腺机能亢进伴Evans综合征。授予强的松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6.
我们用环孢霉素 A 治疗3例 Graves 病浸润性突眼,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例1 患者,女性,22岁。1986年6月出现食欲亢进,多汗,颈部增粗及突眼,当时查 T_3、T_4 及甲状腺吸~(131)碘率均升高,确诊 Graves 病。给予他巴唑及强的松治疗,甲亢控制,但突眼无改善,并出现怕光流泪加重,1988年3月5日入院。体检:双侧突眼Ⅳ级、双侧突眼度为27mm,甲状腺Ⅱ度肿大,血管杂音明显,T_3 4.2nmol/L(正常值52~195nmol/L),TGA1∶40(+),IgG17.2g/L,诊断 Graves 病浸润性突眼。给予他巴唑5mg,每日三次,甲状腺片20mg,每日三次,环孢霉素 A 每日5mg/kg,分3次口服,治疗10天后,结膜充血水肿、怕光流泪明显改善,突眼度减少为26mm,33天后减少至25mm,停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33岁.20余天前出现恶心、呕吐, 伴乏力、纳差、腹胀,于1997年4月2日入院,平素月经正常,孕1产1.末次月经淋漓不尽,无异物排出.未采取避孕措施.体检:T36.8C,P84次/分、Bp14/8kPa,双眼轻度突出,目光有神,眼征(一).甲状腺1°肿大,质软,甲状腺血管杂音(一).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全腹轻度隆起,肝脾不大,脐下3横指处可触及14×12cm大小包块,质韧,无触压痛,双手平举试验阴性.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血T_33.44nmol/L,T_4 347.6nmol/L,TSH3.6mU/L(本院正常参考值T_3 0.9~2.2ng/ml,T_4 54~174nmol/L,TSH<10mlU/L),血β-HCG658mu/L.胃镜揭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胆B超揭示肝回声不均,脾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47岁,农民。因胸闷、怕热多汗、食欲亢进,心悸2年,颈部增粗4月就诊于某医院,查T_3 4.43nmol/L、T_4337nmol/L,给予~(131)碘治疗,1次剂量为100uCi/G,20d后出现尿黄、乏力、纳差、巩膜皮肤相继发黄,于2001年3月26日来我院就诊。无嗜酒史,否认不洁注射史及输注血制品史,入院查体:体温36.2℃、脉博7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9 kPa,神志清楚,皮肤粘膜中度至重度黄染,无出血点及皮疹,无肝掌及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甲状腺Ⅱ°肿大,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42岁,胸闷、心悸、多食、易饥2年余,同时伴有大便次数增多,无脓血,无发热,.胸闷经常发生在夜间,憋醒后自查心跳不规则,后经心电图证实为房室传导阻滞Ⅱ°。来我院检查T_3 3.7ng/ml(正常值0.9~2.2ng/ml),T_4 226ng/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神经元性膀胱功能障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15岁。因多饮、多尿、消瘦2年,尿频、尿急、排尿无力、尿失禁3月余,于2003年8月18日就诊。体检检查:精神萎靡,腹部隆起,以下腹部为甚,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脾未触及。外阴部水肿明显。实验室检查:血浆c肽空腹0.12(正常值0.6~3.8nmol/L),餐后2小时0.131(正常值0.61~3.6nmol/L、空腹血糖23.2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7.26mmol/L,尿蛋白 .尿酮体 ,二氧化碳结合力25.6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