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动态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变化,探讨其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66例AMI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将其分为再通组(48例)和未通组(18例),于治疗前后检测其血清CRP水平,并与30名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MI患者溶栓前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溶栓再通组与未通组相比血清CRP峰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溶栓再通组第7天时血清CRP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检测AMI患者溶栓前后血清CRP水平变化,对溶栓的疗效观察、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肽Y(NPY)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AMI患者发病第1、3、7天血浆NPY含量变化,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结果:AMI患者发病第1、3天血浆NPY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合并心衰者显著高于无心衰者(P<0.05)。结论:NPY可能在AMI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作为一项监测指标,对判断AMI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后血清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溶栓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探讨其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血清CRP的检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了33例AMI患者溶栓前后和30名健康正常人血清CRP水平。结果:AMI患者溶栓前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溶栓再通组与未通组相比血清CRP峰值差异显著(P<0.05);溶栓再通组第7天时血清CRP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态检测AMI患者溶栓前后血清CRP水平变化,有利于溶栓疗效观察、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浆NPY水平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PY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PY水平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 10 4例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血浆神经肽Y(NPY)浓度变化规律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HFRS各病期血浆NPY含量并与正常健康人比较。结果 :HFRS患者血浆NPY水平较正常人组有显著性差异 ;与病情有显著相关性 ;发热期升高 ,少尿期达高峰 ,随着肾功能恢复渐降至正常。结论 :HFRS病程中血浆NPY浓度升高 ,其变化与病情一致。检测血浆NPY水平可作为HFRS病情的一种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郑明日  李东原 《吉林医学》2006,27(9):1106-1107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7例采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与18例采用常规治疗的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静脉溶栓治疗及常规治疗患者的冠脉再通情况及两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组冠脉再通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可提高AMI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周云  马杰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6):536-537
目的观察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4例AMI患者采用早期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静脉再通溶栓治疗与57例AMI患者的常规治疗作对照,观察溶栓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及其溶栓后24小时内T波倒置对判定冠脉再通的意义。结果尿激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4.7%和15.8%(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早期溶栓24小时内T波倒置预示冠脉再通早期T波倒置与血管再通率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早期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疗效,降低病死率。ST-T改变和T波倒置具有判断闭塞冠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房颤动(AF)的临床特点,探讨AMI早期房颤(12h内)和后期房颤(12h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AMI并发房颤的患者32例,与同期无房颤发生的心肌梗死患者146例临床资料。结果 在AMI时,房颤组的静脉溶栓再通率低于非房颤组。在房颤组中,早期房颤组静脉溶栓再通率又显著高于后期房颤组。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发生房颤者静脉溶栓再通率高,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早期房颤的发生可能与再灌注损伤有关,后期房颤的发生与心肌缺血、心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观察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②方法 选择1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再通情况.③结果尿激酶溶栓治疗冠脉再通率为67.2%.④结论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AMI疗效,降低病死率,且宜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及符合溶栓指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采用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冠脉再通率的发病与溶栓时间有直接关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越早,血管再通率越高。结论: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虞红  李伟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9):595-596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溶栓治疗与临床效果密切相关。冠状动脉闭塞的再通可降低AMI病死率,有利于挽救濒死心肌。限制梗死面积并保持其收缩功能。对我院2002—2003年50例AMI患者应用重组链激酶(r-SK)静脉溶栓治疗,在静脉溶栓前后及时判断、观察、护理,对于评价溶栓效果及制订下一步治疗方案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急性心梗溶栓与不溶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方法:我科病人应用尿激酶100—150万u静脉溶栓治疗AMI病人。应用尿激酶为治疗组,非溶栓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溶栓治疗恢复时间较非溶栓治愈早10天左右。结论:AMI早期溶栓可提高再通率,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34例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及符合溶栓指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采用早期rt-PA溶栓治疗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冠脉再通率的发病与溶栓时间有着直接关系,rt-PA静脉溶栓治疗越早,血管再通率越高.结论: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进行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42例,于溶栓后观察再通情况、死亡例数、颅内及其他系统有无并发症。结果:溶栓后再通率69.05%,10例出血,5例死亡。结论:尿激酶治疗AMI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启荣 《广西医学》2002,24(8):1186-1188
目的:观察早期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32例AMI患采用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与55例AMI患的常规治疗对照,观察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情况。结果:尿激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59.37%和14.55%(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治疗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疗效。  相似文献   

16.
对3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在溶栓治疗中对其血中血浆D—二聚体(DD)水平,纤溶酶原激活物(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进行动态观察。并分析其与梗塞相关冠脉(IRA)再通的关系,结果表明:AMI组与正常组相比,血浆DD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浆PA:A无变化,PAI:A显著升高(P<0.01);溶栓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溶栓前差异非常显著(P<0.001);溶栓后IRA未通组与再通组相比,溶栓后6小时、24小时PAI:A前者较后者显著升高(P<0.05),PA:A及DD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PAI在AMI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的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早期AMI患者160例.结果:本组108例再通,再通率为67.5%.其中6 h内AMI患者再通94例,再通率为87.0%(94/108).本组死亡4例,死亡率为2.5%.结论:对于AMI患者,只要具有溶栓指征而无禁忌证,应尽可能早地应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再通率高,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不同阶段血浆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AMI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测定53例AMI患者发病后第1、2、3、7、14天血浆NPY、NT的浓度变化,并选择40例健康者作对照组。结果AMI患者发病后第1、2、3天血浆NPY[(268±34)pg/ml(、217±37)pg/ml(、196±48)pg/ml]、NT[(163±27)pg/ml(、125±23)pg/ml(、71±2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NPY(115±27)pg/ml,NT(66±13)pg/ml](P<0.01),合并有泵功能衰竭的患者血浆NPY、NT水平明显高于泵功能正常患者[NPY(326±28)pg/ml vs(215±34)pg/ml,NT(195±32)pg/ml vs(106±37)pg/ml](P<0.01)。结论NPY、NT与AMI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可能在AMI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急诊科行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行早期静脉尿激酶(UK)溶栓救治的AMI患者共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该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50例中冠脉血管再通36例,再通率为72.00%,发生心脏不良事件主要为心绞痛反复、心力衰竭反复、心肌再梗、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及恶性心律失常等,另外心肌梗死发病至溶栓时间<3h者的溶栓效果明显优于3~6h者(P<0.05)。结论早期溶栓治疗AMI效果好,安全可靠,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脑卒中患者血浆内皮素(ET)、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放射免疫法测定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血浆ET、NPY、CGRP水平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塞和脑出血发病1周内血浆ET、NPY水平明显升高,纳洛酮治疗组血浆ET(第1、3、7天)和NPY(第1、3天)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脑梗塞和脑出血血浆CGRP在发病24h内升高之后逐渐下降,纳洛酮治疗组血浆CGRP(第1、3、7天)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脑梗塞及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纳洛酮可显著降低ET和NPY水平、升高CGRP水平,从而保护脑细胞、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