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后族 《华西医学》2009,(6):1606-1608
近年来随着胰岛细胞移植技术在欧美地区的逐渐成熟和临床应用的发展[1,2],胰岛移植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根本方案,但困扰胰岛移植的两个主要问题仍然存在:胰岛细胞来源不足与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现就当前异种胰岛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1型糖尿病多发病年龄较小,对人们危害较大, 最近出现的异种胰岛细胞移植,能够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血糖的波动性,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新技术。胎猪胰岛细胞抗原性低,来源广,较易分离、贮存和培养,是进行异种移植很好的细胞来源,随着介  相似文献   

3.
《华西医学》2012,(5):646-646
2012年4月19日至22日,悉尼大学威斯敏医院肾病与移植中心高级研究员、异种胰岛移植实验室主任易受南博士访问我院移植免疫实验室,并与移植免疫实验室、内分泌科和肾内科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易受南博士首先参观了华西医院、华西科技园移植免疫实验室及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并对移植免疫实验室研究人员在胰岛分离、调节性T细胞分离等实验上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指导。随后,在程惊秋副院长的主持下,易受南  相似文献   

4.
黄鹤  芮景  吴佩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0):1393-1394
异种胰岛移植可能是治疗1型糖尿病最有希望的方法,它不仅能逆转糖尿病动物和人的高血糖状态,而且能防止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1]。然而,排斥反应和生物安全性一直是阻碍异种移植的两个主要问题^[2-3]。微囊移植技术能起有效的免疫隔离作用,为解决排斥反应、供体缺乏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4],  相似文献   

5.
微囊胰岛移植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微囊胰岛细胞移植后能改善糖尿病的糖代谢异常,并实现对血糖的持续监测和调节,且微囊的免疫隔离作用能消除或减轻受体对异体或异种免疫排斥反应,减少或消除对免疫抑制剂的依赖.合适的囊材、合理的工艺、先进的制囊设备和胰岛分离提纯技术、适宜的移植位置能增强微囊胰岛细胞的抗机械强度,提高生物相容性,减少囊周纤维化现象,改善人工胰岛细胞的功能,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6.
《临床荟萃》2021,36(8)
治疗1型糖尿病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以降低并发症发生。在胰岛素输注技术不足、有严重低血糖症或已接受肾脏移植治疗后服用免疫抑制的患者,启用β细胞替代治疗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中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是主要方法之一,肝内胰岛移植已被证实可以有效缓解上述不稳定1型糖尿病负担,有效预防糖尿病相关的急慢性并发症(包括曾进行过肾脏移植的患者)。患者的年龄、BMI、肾脏功能和心肺功能均会影响胰腺或胰岛移植的疗效,移植途径则受到胰腺细胞供者的数量和是否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的限制。未来β细胞替代治疗的方法包括异种组织或人干细胞,肝外植入(例如网膜、皮下或肌内),诱导免疫耐受以及胰岛微包囊技术。  相似文献   

7.
治疗1型糖尿病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以降低并发症发生。在胰岛素输注技术不足、有严重低血糖症或已接受肾脏移植治疗后服用免疫抑制的患者,启用β细胞替代治疗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中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是主要方法之一,肝内胰岛移植已被证实可以有效缓解上述不稳定1型糖尿病负担,有效预防糖尿病相关的急慢性并发症(包括曾进行过肾脏移植的患者)。患者的年龄、BMI、肾脏功能和心肺功能均会影响胰腺或胰岛移植的疗效,移植途径则受到胰腺细胞供者的数量和是否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的限制。未来β细胞替代治疗的方法包括异种组织或人干细胞,肝外植入(例如网膜、皮下或肌内),诱导免疫耐受以及胰岛微包囊技术。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或衰竭,导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机体出现糖代谢紊乱,进而造成全身多器官损害。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终生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目前,全胰移植虽可有效治疗1型糖尿病,但该方法存在着创伤大、并发症多和供体不足的缺点。事实上,糖尿病治疗仅需要占胰腺2%的β细胞即可,胰岛移植较胰腺移植具有简单、安全、不良反应轻的优点。所以,具有逐渐取代胰腺移植的趋势。自70年代以来,经过不断的科学探索,胰岛移植技术日臻完善。但这一疗法也面临着供体短缺的问题,若单纯从胎胰或尸胰获得胰岛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故近年来人们更多地将目光关注于解决胰岛移植的供体来源问题。其中,选择动物供胰,进而推动异种胰岛移植的发展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孜孜以求的目标。现将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9.
1型糖尿病多发病年龄较小,需终生应用胰岛素治疗,近年来开展的异种胰岛细胞移植,能够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血糖的波动性,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新技术。胎猪胰岛细胞抗原性低,来源广,较易分离、贮存和培养,是进行异种移植很好的细胞来源,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可以容易地将其移植入肝脏,肝脏是相对免疫特许区,能降低免疫排斥反应,血流丰富,是很好的植入地。我院内分泌科于2005年初成功进行了2例猪胰岛细胞移植,并进行了1年的随访,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受者情况移植前均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及患者本人知情同意。患者1,女性,23岁,确诊1型…  相似文献   

10.
胰岛移植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在国际上有取代胰腺移植的趋势。人的胰岛移植虽然已在临床成功地开展,但胰岛移植的长期疗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导致胰岛功能丧失的原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因此,深入研究影响移植胰岛存活的因素,对于提高胰岛移植的长期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胰岛移植糖尿病患者的选择、组织配型,胰腺器官的采集、保存和运输,胰岛细胞的分离和纯化,胰岛移植的实施,胰岛移植期间患者的血糖控制和免疫抑制药的应用,胰岛移植后的功能评估等等,每个技术环节完成的质量,都是影响到胰岛移植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