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诱发电位(EP)对肝硬化患者亚临床型肝性脑病(SH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并对部分病例追踪1年观察临床肝性脑病(HE)出现情况.结果:42例肝硬化患者,BAEP异常18例(43.3%)、VEP异常10例(23.8%)、SEP异常8例(19%),总异常27例(64.8%).追踪观察1年的25例患者中,14例EP异常者出现HE10例;11例EP无异常者出现HE 2例(χ2=5.03,P<0.05).结论:脑诱发电位检查对诊断肝硬化亚临床型肝性脑病是一种敏感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诱发电位检查(EP)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诱发电位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30例我院确诊的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但无阳性神经系统体征及生化正常患者 ,行视觉诱发电位 (VEP)、体感诱发电位 (SEP)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常规检查。结果 VEP异常者 2 2例 ,SEP异常者 1 7例 ,BAEP异常者 2 4例 ,3种EP检查均正常者 3例。结论 EP检查可提供SHE患者早期诊断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汛邵蓓  倪佩琦 《浙江医学》2005,27(10):727-729
目的探讨诱发电位(EP)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脑干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及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BAEP异常16例(53.3%),VEP异常15例(50.0%),SEP异常18例(60.0%),总异常率为700%.与正常对照组及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是亚临床肝性脑病的一项客观而敏感的诊断指标,多项EP检测可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脑诱发电位测定对亚临床型肝性脑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脑诱发电位测定对亚临床型肝性脑病(SHE)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1例肝硬化患者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结果:111例肝硬化患者中,BAEP异常48例(43.24%),VEP异常61例(54.95%),SEP异常48例(43.24%),3项联合检测总异常率77.47%.结论:脑诱发电位可作为检测SHE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SHE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诱发电位对亚临床型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诱发电位对亚临床肝性脑病 (SHE)的诊断价值 ,对 1 2 1例肝硬化患者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 (VEP)、体感诱发电位 (SEP)检查。结果 :1 2 1例肝硬化患者中 ,BAEP异常 48例 (3 9.67% ) ,VEP异常 62例 (5 1 .2 4% ) ,SEP异常 5 0例 (4 1 .3 2 % ) ,3项联合检测总异常率为 75 .2 1 %。提示 :诱发电位可作为检测SHE的敏感指标 ,联合检测可提高SHE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画伟  胡雪艳 《河北医学》2007,13(11):1276-1278
目的:探讨多种诱发电位检查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肝炎肝硬化病人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测,观察其异常率。结果:50例肝硬化病人中,BAEP异常27例(54%),VEP异常11例(22%),SEP异常18例(36%),且随child-pugh分级增加,诱发电位的异常率也随之增加。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行多种诱发电位联合检查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陈立刚  梁显军 《吉林医学》2002,23(5):277-279
目的 :探讨视觉诱发电位联合智力测验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6 5例肝硬化患者 (ChildA级 18例 ,ChildB级 2 7例 ,ChildC级 2 0例 )进行脑电图 (EEG)、视觉诱发电位 (VEP)测定及智力测验 (PT) ,并与 47例正常人进行对照 ,研究其诊断价值。结果 :①肝硬化患者EEG异常者 2 1例 (32 %) ,对照组异常者 10例 (12 %) ,两者对照显示无显著差异 (P >0 0 5 )。②肝硬化患者单独VEP或PT异常者分别为 18例 (2 8%)和 9例 (14%) ,两者共同异常者 16例 (2 5 %) ,两者总阳性率为77%。对照组单独VEP、PT异常者分别为 12例和 7例 (2 6 %、15 %)。两者对照显示高度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视觉诱发电位联合智力测验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 (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体感诱发电位 (SEP)、事件相关电位(ERP)的表现及其与临床参量的关系。方法 :用NicoletVikingTV型肌电图 诱发电位仪对 30例 2型糖尿病患者 (DM组 )及年龄和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人 30例 (对照组 )进行VEP、BAEP、SEP、ERP检测。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DM组的诱发电位(EP)表现及其与临床参量 (病程、血糖、血脂、肾功能、血管病变 )的关系。结果 :DM组①VEP异常 2 0例 ,BAEP异常 18例 ,MNSEP异常 2 0例 ,PTNSEP异常 2 2例 ,ERP异常 11例。②VEP的P10 0潜伏期 (PL)明显延长 ,BAEP的左侧Ⅰ波PL、双侧Ⅴ波PL、波幅 (Amp)和各波间期 (IPL)明显异常 ,SEP周围电位N9至皮层电位P2 5 P38的PL、Amp以及ERP中N2、P3a、P3b的PL、Amp都有明显异常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 ,P <0 0 0 1。③EP改变与各临床参量有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VEP、BAEP、SEP、ERP都有不同程度异常 ,其异常程度和病程平行。控制血糖、血脂、保护肾功能、防治血管病变有利于阻止神经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脑震荡的多形式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脑震荡患者的多形式诱发电位变化。对 2 6例急性期脑震荡患者行视觉诱发电位 (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及事件相关电位 (ERP)检测 ,并与年龄、身高匹配的健康者对比 ;同时对每例患者行脑电图 (EEG)检查。结果 :VEP、BAEP、SEP、ERP及EEG异常率分别为 30 8%、6 9 2 %、5 0 %、6 1 5 %、38 5 % ;其中有二项诱发电位异常者占 80 8% ,较EEG异常率高 (P <0 0 1)。脑震荡患者存在脑干、大脑半球及认识功能障碍 ,多形式诱发电位对脑震荡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亚临床型肝性脑病诊断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30名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脑诱发电位(EP)的检测,其中检查视觉诱发电位(VEP)23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26例,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S)22例,有28例并同时进行了数字连接试验(NCT)。血氨及脑电图(EEG)分别检查了22及30例。结果表明:27例无肝性脑病的患者有17例(62.96%)出现三项EP中任一项以上的异常,伴或不伴有NCT时间延长,其异常率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而血氨及EEG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提示EP及NCT对亚临床肝性脑病有诊断意意义,而血氨及EEG对诊断的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在多发性硬化(MS)诊断中的不同价值。方法:35例MS患者分别进行VEP、BAEP、SEP的检查,并与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VEP、BAEP、SEP的异常率分别为77.1%、68.6%、62.9%,其中有相应视神经、脑干、躯体感觉损害者的异常率分别为94.7%、84.2%、78.6%,而无相应症状体征者的异常率分别为56.3%、50.0%、52.4%。结论:诱发电位对M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确定MS的临床病灶和发现亚临床病灶方面VEP敏感性稍高于BAEP、SEP。所以联合检测VEP、BAEP、SEP将有助于提高MS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2.
李薇  吴积坰  李惠芳  顾海蔚 《医学综述》2003,9(7):447-448,F003
目的用脑诱发电位联合心理智能测验的方法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并发亚临床肝性脑病 (SHE)的情况。方法用视觉诱发电位 (VEP)、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P30 0 )、数字连接试验 (NCT)、数字符号试验 (DSY)与数字广度试验(DSP)等检测对 81例原发性肝癌并肝硬化患者及 5 0例非肝病患者及部分健康志愿者对照进行研究。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各检测值存在明显差异 ,81例患者中检出VEP、P30 0、NCT、DSY及DSP异常例数 ,分别为 5例 (6 .2 % )、17例(2 1.0 % )、19例 (2 3.5 % )、12例 (14 .8% )与 10例 (12 .3% ) ,共检出亚临床肝性脑病 33例 (40 .7% )。肝功能Child PughB级组亚临床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hild PughA级组。并发亚临床肝性脑病的患者死于肝性脑病的比例明显高于不伴亚临床肝性脑病的患者。结论亚临床肝性脑病在原发性肝癌并肝硬化患者中有一定的发生率 ,其发生情况与肝功能状况密切相关。肝癌患者并发亚临床肝性脑病与死因是否为肝性脑病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体感诱发电位(SEP)三项检查在早期诊断脱髓鞘病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12例经 CT 扫描确诊为“脱髓鞘脑病”患者进行诱发电位与 CT 对比观察,并探讨诱发电位对其诊断的意义。资料与方法我室从87年至89年期间收集12例脱髓鞘脑,病患者进行了脑诱发电位检查(BAEP、VEP、SEP)。其中住院病人7例;门诊病人5例。诊断为多数性硬  相似文献   

14.
马东耘 《甘肃医药》2012,(3):197-199
目的:探讨诱发电位(EP)、神经肌电图对多发性硬化(MS)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MS患者的EP、神经肌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4例MS患者中视觉诱发电位(VEP)异常率76.2%,体感诱发电位(SEP)异常率70.0%,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异常率52.4%,联合检查可使异常率明显提高。神经肌电图检查显示MS患者有周围神经损害。结论:EP的联合检查及神经肌电图的检查对MS的早期诊断及亚临床病灶的发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吕宾  范一宏 《浙江医学》1996,18(4):201-202
检查了25例肝硬化患者脑干听觉、视觉及体感诱发电位(BAEP、VEP、SEP).结果显示B、C级肝硬化及肝昏迷患者BAEP的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Ⅰ—Ⅴ波间潜伏期,VEP的P_(100)波潜伏期,SEP的P_(40)、N_(50)、P_(60)及N_(75)波潜伏期延长,且随病情加重而渐延长,P_(10c)波潜伏期表现最明显。A级肝硬化患者已存在VEP及SEP的异常。表明肝硬化患者在发生临床肝昏迷之前已存在脑电活动异常,VEP可反映肝硬化的严重程度.SEP则是一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吴青 《疑难病杂志》2010,9(1):32-33
目的分析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患者的临床、电生理特点,评价电生理检查诊断SCD的价值。方法对20例SCD患者行肌电图(EMG)、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结果EMG显示50.0%患者出现周围性神经损害,对称性下肢感觉神经损害为重。SEP检查显示所检查神经70.0%出现中枢性损害,22.5%出现周围性或伴中枢性损害,胫神经SEP异常程度较正中神经SEP异常明显,薄束受损重于楔束。BAEP、VEP检查未见异常。结论电生理检查对SCD的早期发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脑诱发电位作为一种较新的神经生理学研究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最常用的脑诱发电位有体感诱发电位(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三种。本文对55例正常人进行了SEP及BAEP检查,并分析其基本波型特点及各种指标的平均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并探讨感觉性脑诱发电位在强迫症 (OD)患者中的特征和应用价值。 方法 用意大利百胜伽俐略电生理仪对 33例OD患者进行短声、闪光、电流刺激 ,完成听觉诱发电位 (AEP)、视觉诱发电位 (VEP)和体感诱发电位 (SEP)检查 ,并与 33例正常健康人 (NC)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发现OD患者以AEP、VEP波形分化欠好 ,稳定性三项感觉性脑诱发电位均差 ;P3 波在AEP、VEP、SEP中出现率明显下降 (P <0 .0 1~ 0 .0 5 ) ;潜伏期AEP/N2 、VEP/N1、P2 、SEP/P2 、N2 、P3 后移 (P <0 .0 1~ 0 .0 5 ) ;波幅AEP/N1-P2 、P2 -N2 、P2 、VEP/P2 -N2 、P2 下降 (P <0 .0 1~ 0 .0 5 ) ;AEP/P2 呈双峰率与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OD患者的感觉性脑诱发电位多指标异常 ,反映了本病患者在听、视、触方面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均存在着异常。三项感觉性脑诱发电位可作为反映OD患者认知功能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李玉连  许继平  王萍 《现代医学》2001,29(3):154-156
目的探讨脑诱发电位(brain evoked potentials,BEPs)对帕金森病(PD)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S)的诊断价值与区别。方法测定39例PD、32例VPS和20例正常人的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事件相关电位(ERP),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D组和VPS组的VEP和BAE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SEP在PD组的异常率为28.2%,异常位置点主要是N  相似文献   

20.
郭涛  成江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3,25(5):328-330,334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 (MS)的临床表现、核磁共振 (MRI)、诱发电位特点 ,以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MS患者的临床表现、MRI、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SEP)、视觉诱发电位 (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 ,并比较临床异常表现与MRI异常表现及诱发电位异常表现的差异 ,比较诱发电位异常表现与临床异常表现相符情况的差异。结果 :本组患者以青壮年多见 ,女性多于男性 ,MS在MRI上有特征性影像学改变 ,临床异常发现多于MRI异常表现 ,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χ2 =34 6 2P <0 0 0 1) ,临床异常表现少于诱发电位异常表现 ,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6 74 6P <0 0 5 )。结论 :MS的诊断应采用综合性的诊断方法 ,主要依赖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中MRI的特异性强 ,诱发电位的敏感性高 ,尤以SEP、VEP异常率高 ,可以早期发现亚临床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