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自 1 993年 1 0月— 2 0 0 1年 6月运用自拟通腑饮治疗术后麻痹性肠梗阻 56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麻痹性肠梗阻的诊断标准 ,有腹部手术病史 ;临床症状出现 4大症状 (腹痛、腹胀、呕吐 ,停止排气排便 ,简称痛、胀、呕、闭 ) ,体征有满腹膨胀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X线检查见腹胀气及多个气液平面。56例中 ,男 39例 ,女 1 7例 ;年龄 2 7~76岁 ,平均 48岁。其中行胃大部切除术后 1 7例 ,脾切除术后 1 2例 ,阑尾切除术后 1 3例 ,胆囊切除术后4例 ,胃癌根治术后 3例 ,膀胱癌术后 2例 ,直肠癌根治术后 4例 ,肾…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 1998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行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者共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20~68岁,平均44岁.行胃大部切除(或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Ⅰ式吻合术3例、毕Ⅱ式吻合术12例,近端胃癌根治、远端胃食管吻合术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例,横结肠癌根治术1例,胃溃疡穿孔修补术1例.  相似文献   

3.
我院从 1995 - 2 0 0 1年共收治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 34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34例 ,其中男性 2 4例 ,女性 10例 ,年龄 15 - 70岁 ,平均 4 6岁。发生于阑尾术后 10例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 6例 ,胃大部切除术后 2例 ,外伤性脾破裂术后 3例 ,外伤性小肠穿孔修补术后 4例 ,其它手术 9例 (肝胆和妇科手术等 )。所有病例均于术后 1周排气或排便后出现梗阻症状 ,有 30例发生在术后 1周内 (88% ) ,有 4例发生在术后 7- 14d内 (12 % )。主要症状 :恶心、呕吐 18例 ,腹痛 2 5例 ,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34例 (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胃切除术24例。腹腔镜下探查腹腔、清除大网膜及预定范围的淋巴结,通过上腹部小切口完成胃肿瘤切除和胃肠重建。结果中转开腹手术1例。余23例完成腹腔镜手术,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6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3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4例。手术时间全胃(171.0±32.5)min,近端胃130、185及210min,远端胃(137.2±40.2)min。术中出血量:全胃(260±80)ml,近端胃190、220、250ml,远端胃(190±50)ml。清除淋巴结(18.4±4.3)枚。术后排气时间(1.4±0.8)d。术后住院时间(12.0±3.4)d。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3月。复发率21.7%(5/23)。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可行、可靠,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占各类肠梗阻的 40 %以上。我院 1995~ 2 0 0 0年共收治 32例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 ,男 12例 ,女 2 0例 ;年龄 19~ 80岁 ,平均 41 5岁。均有腹部手术史。其中阑尾切除术后 2 6例 ,粘连性肠梗阻术后 3例 ,胆囊切除术后 2例 ,肠切除吻合术后 1例。手术后至本次发病时间为 2个月~ 9年 ,平均 2年 8个月。本次发病至就诊最短 2h ,最长 10d ,平均 3 5d。 32例均有腹胀、腹痛 ,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症状 ,伴有恶心或呕吐 ,不同程度的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轻度肌紧张 ,可闻…  相似文献   

6.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并发症,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选择不当,常可引起更严重的后果.我院1991-2001年共治疗2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13~65岁,平均37岁.胃大部分切除术后2例,胃癌根治术后1例,阑尾切除术后12例,脾切除术后2例,直肠癌miles术后4例,嵌顿疝术后1例,胆石症术后3例,肠粘连松解术后3例.肠梗阻发生在术后3~15 d,均有明显腹胀.恶心、呕吐2例,腹痛4例,低热12例,腹部可见肠型4例,肠鸣音亢进或可闻气过水音6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22例,腹部X线检查均有肠腔扩大及液平面.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肠梗阻是腹部外科一种少见疾病,其发病率为0.15%~0.18%[1].我院1990~2002年收治61例妊娠期肠梗阻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1例,平均年龄28.3(23~39)岁.病程从1~12 d不等.其中妊娠早期19例,中期17例,晚期25例.既往曾行阑尾切除术8例,胃穿孔修补术1例,胆囊切除术2例,有急性胰腺炎发作史2例.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所有病例均经腹部平片证实为肠梗阻.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EG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早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止痛剂使用的次数、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术后病理、随访、复发率、转移等。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其中远端胃切除术28例,近端胃切除术2例,全胃切除术1例。腹腔镜下胃周围淋巴结清扫(D1+α)21例,胃周围淋巴结+肝动脉旁淋巴结清扫(D1+β)2例,扩大淋巴结清扫(D2)12例。手术时间197(100~291)min,术中失血190(100~910)mL,止痛剂的使用次数(0.21),术后排气时间2.6(1.9~4.1)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84.5 h,术后住院时间11.5(9~24)d,2例(6.06%)病人出现术后吻合口瘘,1例(3.03%)出现皮下气肿,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手术上、下切缘距离肿瘤为4.1(2.1~8.5)cm和3.6(1.5~7.2)cm,手术清扫淋巴结11.2(3~21)枚。术后随访15(3~33)个月,均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是治疗早期胃癌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4月-2010年6月间进行的腹腔镜辅助远端进展期胃癌D:根治术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下D2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280(220~34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60(100~250)mL。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21(15~31)枚。术后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平均2.8(2~6)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0(5~14)d。术后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41例术后随访3~48个月(<1年13例,1~2年12例,>2年16例),均未见切口及戳孔肿瘤种植转移;1例ⅢB期术后1年出现肝转移后死亡。结论:进展期远端胃癌施行腹腔镜D2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切口并发症率低等优点,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小肠扭转1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2005年,我院共收治肠梗阻患者52例,其中14例经手术证实为小肠扭转,男11例,女3例,发病年龄2~70岁,平均3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40min~4d不等,其中3d以内就诊者10例;就诊时间平均为19h,发病至手术时间平均为42h。本组患者均有腹部绞痛史,其中11例有突发性剧烈腹痛、阵发性加剧且伴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典型肠梗阻症状;另外3例中有2例表现为腰、背部牵扯痛伴腹胀、呕吐,1例表现为自发性腹痛及呕吐后仍有少量不规则排便、排气,均伴有休克症状。本组患者中12例见肠形,1例在第1次腹部站位X平片上未见肠积液,仅见少量积气;3例患者就诊时出现了腹膜炎及早期休克表现,4例伴发热。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2~4月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8例,其中远端胃根治性切除6例,根治性全胃切除和近端胃根治性切除各1例。结果:8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远端胃根治性切除术时间(340±62)min,近端胃根治性切除362min,全胃根治性切除423min。术中出血量:远端胃根治性切除术100~250ml,平均140ml;全胃根治性切除术300ml;近端胃根治性切除170ml,术中均未输血。清扫淋巴结18~37枚,平均23枚。无手术并发症。排气时间38~56h,平均42.4h;进流食时间2~5d,平均2.5d。8例术后随访12~14个月,无复发和转移。结论:早期及较早的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根治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残胃或食道空肠双襻吻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4年12月对18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残胃或食道空肠双襻吻合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8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0例。从腹腔镜腹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胃排空功能、3年局部肿瘤复发率等评价手术质量。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至2015年3月。结果 1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术平均238 min,远端胃切除术217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80 ml,平均清扫淋巴结16枚。术后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3.6 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2.6 d。残胃与空肠双襻、空肠与空肠侧侧吻合重建方式,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2例(11.1%),经有效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5~12 d胃排空障碍解除。无手术切缘癌残留,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8例患者随访时间截止2015年3月(3~84个月),无肿瘤复发和转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较好。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残胃或食道空肠双襻圆形吻合器吻合术安全、可行,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术后能维持较好消化吸收功能,其近期效果比较满意,远期效果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 ,我院共对 5 33例急性阑尾炎进行阑尾切除术 ,其中 2例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 (EarlyPostoperativeInflammatoryIleus ,EPII)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 1:男 ,4 2岁 ,工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8h于1995年 5月 2 3日入院。体检 :右下腹压痛 (+ + ) ,反跳痛 (+ ) ,结肠充气试验 (+ )。急行阑尾切除术 ,术中见阑尾化脓 ,周围有渗液。术后 2d排气 ,开始进食 ,并下床自由活动。第 7d切口拆线Ⅱ甲愈合 ,但出现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X线腹透 :中腹部肠管扩张 ,可见 6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进食的效果,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医院行腹部手术者96例临床资料。其中术后早期进食者48例为观察组;另48例于术后采用传统进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时间;记录两组术后便秘和腹胀、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8、12小时NRS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便秘和腹胀及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进食可加速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部手术后早期 (2周左右 )发生的肠梗阻 ,称之为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 (简称炎性肠梗阻 ) [1] 。1988年 1月~ 1998年 12月 ,我院共诊治这一类型肠梗阻 6 5例 ,占同期各种类型肠梗阻 (82 3例 )的7 9% ,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5例 ,其中男 51例 ,女 14例。年龄 2~ 74岁 ,平均 4 1岁。肠梗阻出现时间最早为术后 6 0h ,最晚为 15d ,平均 6 5d。原发病及手术类型 :肠梗阻手术 2 0例 ,阑尾切除术 15例 ,肠穿孔修补术 14例 ,胃手术 5例 ,胆囊切除术及肝脾手术各 3例 ,嵌顿疝修补术 1例 ,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及肠…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07年6月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2例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其中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0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5例,全胃切除术7例,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85±60)min,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78±62)min,全胃切除术(323±8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40±52)ml,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96±85)ml,全胃切除术(234±76)ml;淋巴结清扫12~40枚,平均(25±10)枚;术后患者平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75 h.术后随访1~36个月,平均9.7个月,2例十二指肠残端瘘行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对早期及部分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技术可行,同时具备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36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 (简称炎性肠梗阻 ) ,是指腹部或盆腔手术后早期发生的肠梗阻。现将我科对 3 6例炎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98年 12月~ 2 0 0 3年 10月共诊治此类型肠梗阻3 6例 ,其中男 2 2例 ,女 14例 ,年龄 14~ 68岁 ,平均 48.2岁。术后肠梗阻出现时间最早为 6天 ,最晚为 13天 ,平均为 7.2天。发病前原发病及手术类型为 :经腹胃癌根治术 4例 ,胃穿孔修补术或胃部分切除术 7例 ,化脓穿孔型或坏疽型阑尾切除术 10例 ,外伤致肠破裂修补或肠部分切除吻合术 7例 ,肠梗阻手术 8例。本组病例均有 :①腹部…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995年 7月~ 2 0 0 0年 4月 ,行开腹手术 310 0例 ,其中有 40例出现术后早期肠梗阻。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收到良好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2 8例 ,女性 12例 ;年龄 12~ 5 6岁 ,平均 35岁。胃手术 5例 ,小肠手术 14例 ,阑尾手术 10例 ,胆道手术 3例 ,肝脾及胃肠外伤手术 8例。均在术后 6d未排气排便 ,伴有腹胀者 32例 ,恶心呕吐者 19例 ,肠鸣音亢进者 2 6例、减弱者4例 ,腹痛者 36例。腹透均可见气液平面 ,血白细胞计数高于 10 0× 10 9/L者 12例。体温正常者 32例 ,低热者 8例。均排除血运性肠梗阻。2 治疗…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术后小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小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收集和分析6例肾移植术后小肠梗阻的病例资料。结果 6例患出现肠梗阻症状的时间为肾移植术后0.5~46个月。4例在肾移植手术前后有腹部手术史。腹痛、腹胀和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为主要临床表现。腹部X线明确诊断后,2例予禁食、胃肠减压等非手术治疗症状缓解;但其中1例缓解后发作急性排斥反应,予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后好转。4例在非手术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分别行小肠粘连松解、粘连部分空肠切除术、端端吻合术和回肠部分切除术、端端吻合术,3例患肠梗阻症状消失,1例术后死于腹腔感染。结论早期诊断和正确及时的处理是改善肾移植术后小肠梗阻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小儿重症法洛四联症二期根治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临床评价小儿重症法洛四联症二期根治术手术疗效。方法 1987年3月至1998年2月51例重症法洛四联症病儿,年龄2.1~13.9岁,平均(5.1±1.9)岁;体重11.1~28.0kg,平均(14.2±3.8)kg。姑息术与二期根治术时间间隔3~22个月。结果 1例远端肺血管发育差者,术后心衰死亡。手术成功率98%,术后随访满意。结论 二期根治术能提高重症法洛四联症病儿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