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及探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80例,年龄1-35个月,分为A、B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A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于住院时以及出院后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500μg,每天2次)吸入治疗,疗程3个月。另选择38例无呼吸系统疾病健康婴幼儿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其中男20例,女18例,平均月龄(18.1±0.7)个月。分别测定入院时、临床治愈时及出院后3个月三组患儿的潮气呼吸肺功能主要测定参数: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及达峰容积比(VPTEF/VE)。观察各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变化及改善率的差异。结果入院时A、B组分别与C组比较,RR增快、TI缩短、TE缩短、TI/TE、TPTEF/TE、VPTEF/VE及VT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愈时A、B组VT增加,RR下降,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PEF/TE、VPEF/VE指标较治疗前增高,且A组改善明显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仍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PEF/TE、VPEF/VE较B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A、B组RR、VT、TI、TE、TI/TE均与C组相当,A组TPTEF/TE、TPTEF/VE指标进一步改善,其水平与C组相当,且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PEF/TE、VPEF/VE仍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明显受损,临床症状缓解后其肺功能损害仍持续存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改善其肺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在判断婴幼儿支原体肺炎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儿科病房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婴幼儿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组),检测其急性期和缓解期的潮气呼吸肺功能:呼吸频率(RR)、潮气呼气峰流速(PEF)、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以及达峰容积比(VPEF/VE),并分别与同期健康婴幼儿(对照组)的潮气呼吸肺功能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急性期和缓解期RR和PEF均高于对照组;而VT/kg、Ti/Te、TPTEF/TE以及VPEF/VE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实验组急性期与缓解期、实验组急性期与对照组在RR、PEF、VT/kg、Ti/Te、TPTEF/TE以及VPEF/VE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缓解期与对照组在PEF、TPTEF/TE和VPEF/VE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RR、VT/kg以及Ti/Te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潮气呼吸肺功能的RR、VT/kg与Ti/Te指标可协助判断肺炎支原体肺炎婴幼儿的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剖宫产娩出的晚期早产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研究其对晚期早产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63例在该院收治的晚期早产儿,分为剖宫产组(观察组,26例),经阴道分娩组(对照组,37例),采用潮气呼吸法测定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2、24~48、49~72 h内的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各项指标。 结果 12 h内观察组潮气量、每分通气量低于对照组,呼吸频率高于对照组,TPTEF/TE、VPEF/VE均高于对照组。24~48 h内,TPTEF/TE、RR高于对照组,49~72 h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剖宫产组中:第12小时组呼吸频率较第24~48小时组增快,潮气量较第24~48小时组缩小,而吸呼比、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4~48小时组与第49~72小时组各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分娩晚期早产儿存在较阴道分娩儿更明显的限制性及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48 h后可好转,潮气呼吸肺功能可作为新生儿呼吸监护重要的无创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肺功能特点及吸入性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0例分为A1和A2组均采用综合治疗,A1组予一般抗感染止咳平喘并加用普米克令舒吸入。A2组予一般抗感染止咳平喘治疗。观察其急性期症状缓解情况。30例同龄健康儿童的肺功能为N组对照组。测定A1和A2组治疗前、出院时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结果①A1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天数上优于A2组(P〈0.05);②出院时A1组潮气量(TV/kg)的增加、呼吸频率(RR)的下降优于A2组(P〈0.05);A1组25%潮气量时的潮气呼气流速(TEF25%)、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较入院时上升(P〈0.05)。A2组出院时TEF25%、TPEF/TE、VPEF/VE与入院时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①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早期干预治疗,对急性期症状的缓解、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有较好疗效;②TPEF/TE及VPEF/VE可判断毛细支气管炎呼吸道阻塞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产儿潮气肺功能检查的操作技巧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新生儿科收治的50例早产儿,于纠正胎龄40周时测定潮气肺功能检查;与同期产科分娩,胎龄39~40周健康对照组(分别入选剖宫产30例和阴道分娩组20例)生后5~7天时测定潮气肺功能检查相比较。结果治疗组的RR比对照组明显增快(P<0.05),TV/kg明显降低(P<0.05);TPEF、TPEF/TE、VPEF、VPEF/VE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TEF较对照组明显增快(P<0.05)。而MV、TI/TE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早产儿气道发育比足月儿慢,注意操作技巧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对结果的影响,更能真实地反映肺功能结果;根据肺功能结果进行健康宣教,最大程度地使早产儿肺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6.
赖秋菊  严争  王健 《江西医药》2021,56(5):593-594,598
目的 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在新生儿肺炎疗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04月至2020年10月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140例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福州市第一医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140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比较两组及研究组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VT、TPTEF/TE、VPEF/VE、TI、TE明显低于对照组,RR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患儿的VT、TPTEF/TE、VPEF/VE明显高于治疗前,RR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TI、TE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可用于新生儿肺炎的病情判断及疗效评估,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1-9月在我院三病区住院的6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4例,常规对照组31例,分别记录患儿相应临床资料。常规对照组入院后予止咳化痰、补液等常规治疗,病情需要者予吸氧、静脉甲强龙输注、抗生素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1~2周,分别在急性期(治疗前)及恢复期(规范治疗后1~2周,出院前)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选取同期同年龄健康体检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上述检查。比较各组患儿检测结果。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毛细支气管炎组患儿急性期潮气量(VT/kg)、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均降低,呼吸频率(RR)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VT、TPTEF/TE、VPEF/VE均高于急性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缓解期TPTEF/TE、VPEF/VE升高,RR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VT、VPEF/VE高于常规对照组,RR低于常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潮气呼吸肺功能可反映毛细支气管炎病情严重程度。布地奈德吸入能有效改善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潮气呼吸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14例非心胸疾病患儿(对照组)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结果毛细支气管炎组急性期呼吸频率(RR)增高,吸呼比(TI/TE)、每千克体质量潮气量(TV/kg)、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均下降,与恢复期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恢复期与正常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检测患儿的达峰时间(TPTEF/TE)与达峰容积(VPTEF/VE)呈正相关。结论潮气呼吸肺功能是评价婴幼儿呼吸功能的可靠方法,达峰时间(TPTEF/TE)与达峰容积(VPTEF/VE)是判断毛细支气管炎呼吸道阻塞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克洛己新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与对照组(n=61)与观察组(n=55);对照组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及布地奈德混悬液,观察组联合克洛己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炎症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呼吸频率(RR)下降,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上升,观察组RR低于对照组,VT、TPTEF/TE、TPEF/VE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10(IL-10)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TGF-β1、IL-10高于对照组(P<0.05).另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克洛己新、复方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混悬液三联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佳,可协调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儿童腺病毒性肺炎的潮气功能特点,指导临床对患儿病情的评估、治疗及预后判断。方法 选取2018至2021年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一科住院的腺病毒性肺炎患儿102例,按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2013年制定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标准,分为重症腺病毒性肺炎组49例及非重症腺病毒性肺炎组53例,收集其肺潮气功能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腺病毒性肺炎患儿潮气功能特点以呼吸频率(RR)增快,每公斤体重潮气量(VT/kg)减小,呼气相各流量增快,呼气峰流量(PTEF)提前出现,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降低为特点,其中重症腺病毒性肺炎组RR快于非重症腺病毒性肺炎组(P<0.05),VT/kg、TPTEF/TE、VPEF/VE、呼出75%潮气容积时的呼气流量(TEF25)均低于非重症腺病毒性肺炎组(P<0.05)。腺病毒性肺炎潮气呼吸流量-容积曲线(TBFV)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呼气相降支后段向横轴倾斜,重症腺病毒性肺炎患儿小气道阻塞更重,TBFV呼气相降支中后段斜率偏大,呈现向横轴凹陷趋势。结论 腺病毒性肺炎患儿肺功能主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前后重症肺炎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潮气呼吸法检测58例1~32个月的重症肺炎婴幼儿的肺功能,并绘出流速-容量环;同期检测43名同龄健康婴幼儿作对照。结果肺炎治疗前患儿呼吸频率为(60.3±5.1)次/min,较同龄健康对照组的(33.2±7.9)次/min明显增快(P<0.01)。吸气和呼气时间均缩短,但以前者更明显,吸呼比(TI/TE)降低。反映小气道阻塞的指标:TPEF/TE和VPEF/VE分别为(18.39±4.84)%和(18.9±8.57)%,低于对照组的(32.2±5.89)%和(33.2±6.9)%(P<0.01)。经治疗后,患儿呼吸频率逐渐下降为(39±6.9)次/min,TPEF/TE、VPEF/VE显著增高为(24.8±5.49)%和(22.4±9.04)%(P<0.01),但仍低于健康儿童相应指标。正常组流速-容量环呈椭圆型,而重症肺炎组在治疗前该环降支的斜率较正常组明显增大。而且病情越重,斜率越大,严重者甚至向内凹陷。结论重症肺炎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明显受损,而且在临床症状缓解后,其肺功能损害仍可持续存在。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能反映重症肺炎婴幼儿病变的严重程度、肺功能的损害状况和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喘息反复发作患儿的潮气呼吸参数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哮喘预测指数之间的联系。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喘息反复发作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参与研究,另选择该时间段在我院进行体检的4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参与研究。对比治疗后各组儿童的潮气呼吸参数,分析潮气呼吸参数和哮喘预测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后,哮喘预测指数呈现的阳性的患儿与哮喘预测指数呈现阴性的患儿以及对照组儿童相比,其TPEF/TE和VPEF/VE明显降低,并且吸气时间T1和MV数值也明显降低,但是BF数值显著提升,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 <0.05)。采用Spearman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患儿的TPEF/TE和VPEF/VE和哮喘预测指数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喘息反复发作患儿的潮气呼吸参数变化与哮喘预测指数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对于患儿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潮气呼吸肺功能在婴幼儿腺病毒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腺病毒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选常规检查的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对比两组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吸气时间(Ti)、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的时间/呼气时间(TPTEF/Te)、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的呼气量/潮气呼气量(VPTEF/Ve)、潮气呼气峰流速/潮气呼气量(PTEF/Ve)]。结果观察组RR(34.16±7.14)次/min、PTEF(136.48±18.01)ml/s、PTEF/Ve(1.58±0.29)%高于对照组的(22.64±5.01)次/min、(123.54±10.64)ml/s、(1.31±0.35)%,Ti(0.78±0.12)s短于对照组的(0.84±0.13)s,VT(6.78±0.54)ml/kg、TPTEF/Te(38.97±6.98)%、VPTEF/Ve(40.13±9.13)%低于对照组的(8.46±0.85)ml/kg、(45.16±8.46)%、(46.58±7.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腺病毒肺炎在急性期呈现小气道阻力增高、潮气量下降、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改变,肺功能检查是监测婴幼儿腺病毒肺炎病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维D2果糖酸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400例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100例。A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B组采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C组采用维D2果糖酸钙注射液治疗,D组采用孟鲁司特钠片联合维D2果糖酸钙注射液治疗。比较四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呼气时间(TE)、吸气时间(TI)、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结果A组、B组、C组和D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00%、80.00%、82.00%和96.00%。D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B组、C组,B组、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患儿VT、TE、TI、TPTEF/TE、VPEF/VE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RR较本组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组患儿VT、TE、TI、TPTEF/TE、VPEF/VE高于A组、B组、C组,RR低于A组、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儿VT、TE、TI、TPTEF/TE、VPEF/VE高于A组,RR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儿RR、VT、TE、TI、TPTEF/TE、VPEF/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维D2果糖酸钙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5.
黄旭强  何春卉  邓力  陈晨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904-2906
目的 研究1~3岁健康幼儿肺功能状况.方法 将115例1~3岁健康幼儿分组:<2岁组和2~3岁组,观察婴幼儿肺功能的潮气量、大小气道指标和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Crs)、总气道阻力(Rrs)、功能残气量(FRC).结果 1~3岁健康幼儿各项功能测定值男、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岁组与2~3岁组呼吸频率(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次/min与26次/min,t=1.512,P>0.05).2~3岁组潮气量(TV)水平显著高于<2岁组(0.123 L与0.091 L,t=8.586,P<0.01),但经体质量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091与0.0087,t=1.958,P>0.05).2~3岁组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水平显著高于<2岁组(0.159与0.135,t=3.788,P<0.01).呼气时间/总呼吸时间(Ti/Tt)、呼出气量/潮气量(%V-PF)、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25/PF)和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等,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岁组潮气呼气峰流速/潮气量(PF/Ve)水平显著高于2~3岁组(1.257与1.095,t =2.099,P<0.05).<2岁组Rrs水平显著高于2~3岁组(2.698与2.071,t=3.762,P<0.01);2~3岁组Crs水平显著高于<2岁组(0.353与0.254,t =4.296,P<0.01),但经体质量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26与0.024,t=1.051,P>0.05);2~3岁组FRC水平显著高于<2岁组(0.272与0.212,t=8.469,P<0.01),但经体质量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0.0198与0.0198,t=0.000,P>0.05).TV、FRC、Crs和PTEF随年龄增大而增大,尤与体质量密切相关,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γ=0.572、0.849、0.457、0.319,均P<0.01).结论 健康幼儿TV、FRC、Crs和PTFF与体质量呈正相关,符合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潮气肺功能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RSV肺炎患儿64例作为观察组,包括恢复期及急性期各32例,同时选择健康婴幼儿3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婴幼儿均行潮气肺功能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的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急性期患儿的RR明显加快,VT/kg、TPTEF/TE、TI/TE及VPTEF/VE明显下降(P<0.05);恢复期患儿的TPTEF/TE、TI/TE及VPTEF/VE明显下降(P<0.05),RR、VT/kg虽下降,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恢复期相比,急性期患儿的RR明显加快,VT/kg、TPTEF/TE、TI/TE及VPTEF/VE明显下降,但RR、VT/kg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V肺炎患儿有明显肺功能受损,检测潮气肺功能有助于反映气道病变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不同通气模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84例RDS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分为高频震荡通气组(HFOV组,n=44)与间歇指令机械通气组(IMV组,n=40),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吸入氧浓度(FiO2)的变化,统计两组患儿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氧暴露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均随访至校正18月龄,记录两组患儿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结果 ①治疗第3、12、24小时,两组患者PaCO2、FiO2、OI均降低(P<0.05),HFOV组治疗不同时间FiO2、OI均低于IMV组,治疗第3、12小时,PaCO2低于IMV组(P<0.05);②HFOV组有创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均短于IMV组(P<0.05);③HFOV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IMV组(11.36%vs 2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HFOV组随访至校正18月龄,患儿VT、TPTEF/TE、VPEF/VE均高于IMV组(P<0.05),Ti、Te、RR均低于IMV组(P<0.05)。结论 在新生儿RDS的治疗中,采用HFOV肺通气治疗模式,可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改善其潮气呼吸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结果肺功能指标:观察组RR、PEF明显低于对照组[(41.36±5.34vs 48.32±5.87)次·min~(-1),(42.08±5.20vs 48.21±6.12)L·min~(-1)],TV、TPEF/TE、VPEF/VE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62±1.2vs 6.72±1.52)mL·kg~(-1),(36.42±5.12vs 30.21±5.54)%,(33.54±4.65vs28.15±4.21)%];治疗效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35%vs 83.72%);临床症状: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口唇紫绀消失时间、鼻阻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32±1.24vs 6.08±1.32,3.48±0.52vs 4.29±0.76,4.35±1.05vs 5.62±1.42,3.62±0.86vs 4.17±0.97,8.96±2.03vs 11.48±2.69)d。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有助于迅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窒息对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设立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研究对象在生后3天内病情许可下应用Vmax26型婴儿肺功能仪测定各项肺功能指标:每公斤体重潮气量(Vt/kg)、达峰时间比(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的时间/呼气时间,Tptef/Te)、呼吸频率(RR)、呼吸系统阻力(Rrs)、每公斤体重功能残气量(Frc/kg)及顺应性(Crs/kg).结果 ①足月儿:窒息组Vt/kg、Frc/kg较对照组下降,RR较对照组增加,尤其重度窒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Tptef/Te、Rrs、Crs/k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早产儿:窒息组Vt/kg、Tptef/Te、Crs/kg、Frc/kg较对照组下降,Rrs较对照组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R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窒息对新生儿肺功能有影响,主要表现为:重度窒息可致足月新生儿潮气量及功能残气量减少;对于早产儿不仅潮气量及功能残气量减少,肺顺应性亦减少,同时气道阻力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喘乐宁联合爱喘乐雾化吸入前后的肺功能.方法 应用美国森迪公司生产的Vmax26婴儿肺功能仪对60例观察组患儿雾化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进行肺功能测定,选择潮气状态下的通气功能-呼吸频率(RR)、每公斤体重潮气量(TV/kg);潮气流速容量环的形态-吸气时间/总呼吸时间(Ti/Ttot)、到达潮气峰流速的时间/总呼吸间(T-PF/Ttot)、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25/PF)作为观察的指标.结果 观察组雾化前后各项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雾化前后各项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肺功能测定可以了解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气道阻塞情况和气道的可逆性,为该病的诊断、病情判断和疗效判断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