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合并白癜风的患者罕见,是否CTCL中的某些T细胞亚群能识别黑色素细胞的特异性表位从而引起白癜风,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确定在Sézary综合征(SS)患者色素减退皮肤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是否可检测到针对黑色素细胞分化抗原的T细胞。1例71岁女性SS患者,在病程中发生白癜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发现,色素性皮肤活检标本HMB45和MelanA抗体染色阳性,而在色素减退性皮肤活检标本末观察到阳性染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结合16例胸腔积液染色体检查特征,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留取新鲜胸腔积液标本送检,对每份标本同时进行细胞病理学检查和细胞遗传学分析,细胞遗传学分析采用直接制片法检测。结果16份标本中6份染色体阴性,1份标本凝固,1份在检查胸腔积液前接受过胸腔注射化疗药物,此例仅查到10个中期核分裂细胞,未发现异常染色体,其余8份染色体阳性者主要显示染色体以多倍体及超二倍体为主,并发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临床超声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直观观察成人68例跟腱标本的一般解剖;超声观测60人次跟腱的正常超声图像。结果①跟腱下段外侧份主要由呈螺旋走行的腓肠肌腱纤维构成,内侧份由斜向走行的比目鱼肌腱纤维构成。②超声图像显示跟腱呈均质性较强回声。③超声测量跟腱横截面积以中点处最小,男68.3mm2±17.3mm2,女54.6mm2±11.6mm2。结论跟腱部分断裂易发生于内侧,急性跟腱断裂以中点处常见;超声检查有利于跟腱部分断裂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背景:数码图像分析已被引进分析皮肤镜图片进行皮损的诊断。目的:建立用于诊断黑色素细胞皮损的计算机运算法则,并与现有的皮肤镜分类规则结果比较以判断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在德国Tuebingen大学皮肤科对相继就诊患者837处黑色素细胞皮损通过皮肤镜获取图像。对皮损中的269处切除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84处为皮肤黑色素瘤,185处为良性黑色素细胞痣),其余568处皮损通过皮肤镜诊断为良性病变。对所有837处良性和恶性黑色素细胞皮损用64种不同的分析参数进行了数码图像分析。结果:对可以全部取图的皮损(直径≤12m m)仅需3个分析参数就可…  相似文献   

5.
Dhar  A.  Johnson  K.  S.  Novelli  M.  R.  张欣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5):38-39
背景:对结肠有低恶性变风险的病灶通常要进行活组织检查和息肉切除术。弹性散射光谱学检查(ESS)是新型光学活组织检查技术,能快速区别活体内正常和异常组织,且不需取样。该文评估ESS在结肠区别正常结肠黏膜、慢性结肠炎、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伴发育异常)和腺癌的诊断潜能。方法:ESS光谱从进行结肠镜检查的45例患者的138个位点获得。其后与从相同位点取样作常规活检的标本进行比较。包括正常结肠黏膜、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慢性结肠炎和结肠癌。光、谱分析有效的计算机模型遵照线性辨别分析的主要成分分析执行。以60%的数据作为“训练组”和其余40%的数据作为“测试组”进行交叉验证。结果:总共分析了483份光谱(290份正常,19份增生,69份腺瘤性息肉,74份为慢性结肠炎和31份结肠直肠癌)。区别腺瘤和增生性息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84%;区别癌和腺瘤性息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75%;区别正常组织和结肠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和82%;而区别结肠炎和增生异常黏膜(源于息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则为85%和88%。  相似文献   

6.
背景:黑色素细胞痣伴过度色素沉着离心性病灶(“Bolognia征”)被认为是获得性黑色素细胞痣的黑色素瘤样型。作者通过39个月的皮肤镜检随访报道了1例此型黑色素细胞痣的形态变化。观察:一5岁女患儿右上臂出现1处4mm褐色丘疹,周边伴蓝黑色区域。过度色素沉着离心性病灶经皮肤镜检符合色素沉着伴不规则褐黑色结节或斑点及部分伴有浅表网状黑色斑的蓝灰色区。39个月后测得球型获得性黑色素细胞痣,临床和皮肤镜检均显示完全为良性。在另5处色素细胞痣中观察到几乎与此一致的情形,强调了这些痣中有色素病灶。2处皮损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与复合型获得性黑色素细胞痣伴过度色素沉着离心性病灶一致。  相似文献   

7.
对50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60份标本作了脑脊液细胞学检查。6例脑囊虫病的10份标本全部出现嗜酸性粒细胞(1~17%)。5例化脓性脑膜炎的6份标本中5份呈粒细胞反应(粒细胞占85~98%);4例结核性脑膜炎呈混合细胞反应;病毒性脑膜炎2例呈淋巴细胞反应;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中极易找到病原体。  相似文献   

8.
淋菌的直接涂片检查其阳性率高于培养,在免疫学方法尚处研究试验阶段时,涂片检查仍是被广泛采用的诊断手段。近年来,淋病在逐年上升,涂片查淋菌在各级医院门诊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我院一年来从门诊妇、外、皮肤科病人中,直接涂片500份标本,无论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存在于细胞内外,共查出194例,总阳性率38.8%。一、标本制作:对女性患者施扩阴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胃间叶源性肿瘤(GIMTs)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评估免疫组织化学及超声内镜(EUS)在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行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食管胃间叶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37份标本均为经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内镜检查,20例行钡餐造影检查,另有5例行CT检查,术后标本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37份标本中29份为间质瘤,8份为平滑肌瘤。超声内镜与钡餐等其他辅助检查相比,诊断正确率更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间质瘤CD117、CD3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7%和96.7%, 平滑肌瘤中 CD117、CD34为28.6%和42.9% 。结论:超声内镜是诊断上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的重要术前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中线T细胞淋巴瘤的克隆性进行研究。方法:用一组针对T细胞受体γ链基因V区片段的家族特异性引物和PCR方法,对11例(22个标本)中线T细胞淋巴瘤病例进行了T细胞受体γ基因重排的检测,结果:22个标本中的21个有T细胞受体γ链基因的克隆性重排(94.45%),在9例原发灶的连续活检和1例原发灶及其转移灶的标本中未发现曾生的克隆家族的改变。结论:中线T细胞淋巴瘤的病变组织中存在T细胞的单克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