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专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护理大专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 008名大专护生,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测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其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结果 1 008名大专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107.44±12.01)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是否愿意终身从事护理专业、是否喜欢本专业、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求知欲、系统化能力、分析能力、思想开放、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9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50.7%。结论大专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且受年级、是否愿意终身从事护理专业、是否喜欢本专业、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求知欲、系统化能力、分析能力、思想开放、一般自我效能感因素影响,护理教育者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大专护生,增强专业认同感,培养评判性思维,提升一般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大专护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557名护理本科生,应用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教育环境评估测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85.82±9.29)分;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教育环境总分及其5个维度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图书浏览频率、网络期刊浏览频率、一般自我效能感、学生的学术自我知觉、学生的社交自我知觉5个因素进入自主学习能力的回归方程(R~2=0.351,P0.01)。[结论]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培养护生阅读兴趣、增强自我效能感、优化教育环境可提高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校本科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现状和自主学习能力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丽水学院286名在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校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25.20±4.63)分,"使用email等与别人交流"是一般自我效能感独立影响因素(P0.05);在校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信息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引导在校护生合理使用邮箱等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有助于提高其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余强  阳淑芸  马剑芳 《护理研究》2014,(17):2071-2073
[目的]探讨归因训练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对某高校2013级53名护理本科生进行归因训练,训练前后采用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测评。[结果]训练前后护生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归因训练能增强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归因训练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对某高校2013级53名护理本科生进行归因训练,训练前后采用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测评。[结果]训练前后护生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归因训练能增强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董静静  张来香  卢伊 《护理研究》2015,(9):1130-1132
[目的]探讨护理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者更好地开展教学,提高护生自我效能和学习成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 282名高职护生进行学业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为74.712分±8.795分,学习能力自我效能、学习行为自我效能得分分别为38.243分±5.405分、36.470分±4.388分;经济状况、性别、年龄、专业是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职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可采取多种针对性措施提高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水平,从而提高其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重新调整"基础护理技术"课程计划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对护生进行实践研究,以提高护生基础护理学习自我效能感。方法:改变以往在二年级开设"基础护理技术"课程的模式,为全日制大专一年级护生开设"基础护理技术"先导课程,在学期末分别对一、二年级护生进行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查,分析两年级护生的得分差异。结果:提前开设"基础护理技术"课程的一年级护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高于在二年级开设"基础护理技术"护生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提前开设"基础护理技术"课程,可以提高护生基础护理学习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护理高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自主学习能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1 19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为(68.02±8.72)分,自我效能感、评判性思维能力、对护理专业的态度、对就业前景认识、年级和学制进入回归方程,能解释自主学习能力总变异的40.3%。结论护理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学校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注重学生自我效能感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营造激发学习兴趣与动机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简称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倦怠水平,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年级、专业方向护生学习倦怠水平的差异,以期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生自主学习能力问卷和学习倦怠情况问卷对南通大学护理学院四个年级的335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335名护生学习倦怠情况问卷中情绪低落得分最高;在自主学习能力问卷中,学习管理得分最高,资源利用得分最低;不同年级护生的成就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专业方向护生的情绪低落得分及学习倦怠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倦怠之间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护生的学习倦怠水平不容忽视,护理教育者应当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重视培养护生的学习情感和资源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中师生沟通状况、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护生与带教老师沟通状况调查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2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中,城镇生源护生师生沟通状况、一般自我效能感均优于乡村生源护生;本科、专科护生师生沟通状况、一般自我效能感均优于中专护生;班干部护生师生沟通状况优于非班干部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生的师生沟通状况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实习护生师生沟通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刘沫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3):1186-1187
我院是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多年来接收护理专业的毕业实习任务。2004年开始配合医学院21世纪教改课题,在护理临床带教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在护理本科生生产实习阶段实行临床带教教师持证上岗制,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护理专业本科生《护理礼仪》教学需求与课程设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英  朱丹  朱晶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937-1938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护理礼仪课程的需求现状,为护理本科生护理礼仪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二年级护理本科65名学生进行护理礼仪需求问卷调查.结果 47.7%护理本科生认为学习护理礼仪非常重要,47.7%认为重要,3.1%认为一般,1.5%认为不重要.不同年龄、性别、民族护理本科生对护理礼仪课程需求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护理学校可根据护理本科生学习需求及学校培养目标开设礼仪类课程,以提高护理本科生礼仪修养,促进其整体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13.
对护理本科护士实施院内进修的方法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鹏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6):524-525
医院护理水平的提高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护理人员的培训是组织和部门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结构,激发护理人力资源潜力,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有效措施。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及卫生部《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有关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要求,更好地培养和发展护理高级人才,规划其职业生涯,我院近年来不断探索对高学历护士采取多途径、多渠道有针对性的培训,取得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护理管理学》是高等护理教育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教师通过向护生传达护理管理学的先进理念、理论及方法,从而使护生对护理管理知识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为将来走上护理管理岗位奠定基础。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护生反映护理管理学知识深奥、教学与实际脱节,课堂上不能根据所学内容对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产生联想,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种教学困境,我们对《护理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从2008年开始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满意,并获得学生及教师的广泛好评,现将护理管理学课程案例编制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周玲君  桂莉  陈瑶  厉瑛  储静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4):1103-1104,1106
外军留学生教学是军队院校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我院在《急救护理学》中改变了传统的外训生单独授课的教学模式,尝试开展外训生与本科生“同班同训”的教学方式,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胜玲  穆国霞  吴惠萍 《全科护理》2013,11(20):1826-1827
[目的]探讨小组合作性学习对护理本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09级46名普通班学生设为对照组,将2009级40名急危重症班学生设为实验组,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并于课程结束时采用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评价两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果]实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组合作性学习有利于提高护理本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Self-learning modules (SLMs) provide an educational format that is easily portable and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nurse's day at the nurse's convenience. Self-learning modules are a flexible teaching modality than can enhance not only nurse's knowledge and skill but also the unit's educational programs. Incorporating the bedside nur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LMs has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for staff to work on writing skills, produce a professional product, and receive contact hours. The use of author guidelines, content expert and peer review is describ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临床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为护士的继续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对3所县级医院345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基层医院临床护士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121.40±18.42)分,处于一般水平,不同学历、职称、科室、担任不同职责、对护理事业态度不同的护士以及是否参与科研、是否参加单位组织的学习及学习频率不同的护士之间,自主学习能力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基层医院临床护士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Members of the LGBTQIA+ experience health disparities that are compounded by providers that lack cultural competence, i.e., the skills, attitudes, and knowledge to offer culturally sensitive care. Educational efforts focus on increasing LGBTQIA+ representation across undergraduate nursing curricula and the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of members of this community into nursing programs. However, the ways that classroom materials represent LGBTQIA+ people can perpetuate social norms rather than accurat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s, thus limiting students'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ompetence while also driving LGBTQIA+ students from nursing. This study performs a content analysis for LGBTQIA+ inclusion in four widely adopted undergraduate nursing anatomy/physiology textbooks. We identify specific social beliefs that exclude LGBTQIA+ people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t ways these manifested in each of the four textbooks. We argue that the way these books represent LGBTQIA+ people violate the fundamental ethical principles of nursing. Based on our findings, we challenge educators to consider the impact that language, images, and other classroom materials have on LGBTQIA+ students and all students' ability to develop cultural competenc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