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1反义RNA(LOXL1-AS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56例病人新鲜癌组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结直肠癌组织样本及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SW620、HCT116和Lovo细胞中lncRNA LOXL1-AS1的表达水平,以配对癌旁组织及人正常结直肠黏膜细胞FHC作正常对照;构建靶向LOXL1-AS1序列的小干扰RNA(si-LOXL1-AS1)并转染SW480和Lovo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平板克隆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沉默lncRNA LOXL1-AS1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沉默LOXL1-AS1表达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LOXL1-AS1在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PTBP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1)下载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癌转录组数据集,用Limma包分析结直肠癌组织(n=479)和正常组织(n=42)中PTBP1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2)第1转染组和第2转染组为SW480细胞中分别转染对照慢病毒(ShCtrl)5μL和PTBP1敲低慢病毒(ShPTBP1组)5μL;第3转染组和第4转染组为LoVo细胞中分别转染ShCtrl和ShPTBP1各5μL;第5转染组和第6转染组为HCT116细胞中分别转染对照质粒(Vector)5μg和PTBP1过表达质粒(plasmid+PTBP1组)5μg;第7转染组和8转染组为HT29细胞中分别转染Vector和plasmid+PTBP1各5μg。以Transwell小室检测上述不同转染组细胞的侵袭能力,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的PTBP1、E-cadherin、Vimentin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PTBP1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62.05±30.21和...  相似文献   

3.
郭洁  田春阳  夏永欣 《安徽医药》2023,27(11):2155-2160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中心体相关蛋白55(CEP55)、睾丸表达基因14(TEX1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8例结直肠癌病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为研究对象。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CEP55和TEX14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CEP55和TEX14 mRNA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EP55和TEX14蛋白表达;分析CEP55和TEX14蛋白表达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病人随访5年,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CEP55和TEX14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病人5年生存率的关系;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直肠癌病人预后的因素。结果 Ualcan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CEP55和TEX14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CEP55、TEX14 mRNA水平(2.34±0.70比1.00±0.26、1.57±0.44比0.98±0.25)及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CE...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IK1与miR-1273g-3p在结直肠癌细胞SW480中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iR-1273g-3p和SIK1在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和结直肠癌细胞SW480中的表达情况,将miR-1273g-3p抑制剂转染SW480(抑制剂组),并设立空载对照(抑制剂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实验验证SIK1与miR-1273g-3p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IK1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SIK1与结直肠癌(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生存预后,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与NCM460细胞相比,SW480细胞中miR-1273g-3p呈高表达(P<0.01),SIK1呈低表达(P<0.0001)。与抑制剂对照组相比,抑制剂组中miR-1273g-3p的表达降低(P<0.01);抑制miR-1273g-3p的表达后,SIK1的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胃泌素释放肽(GRP)及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结直肠癌中GRP和GRPR的表达。结果 GRP和GRPR在结直肠癌中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3%和79.6%,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表达增加。结论 GRP和GRPR的异常表达与结直肠癌有关,可作为结直肠癌治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RNA-582-5p(miR-582-5p)和音猬因子(SHH)在结直肠癌病人病理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结直肠癌病人及97例结直肠息肉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收集癌旁组织、结直肠息肉组织、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实时萤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各标本中miR-582-5p、SHH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HH蛋白表达,Pearson法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miR-582-5p与SHH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582-5p和SHH的靶向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582-5p、SHH mRNA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癌旁组织、结直肠息肉组织、结直肠癌组织中miR-582-5p表达水平[(1.05±0.15)、(0.83±0.12)、(0.65±0.09)]依次降低(P<0.05),SHH mRNA表达水平[(1.03±0.12)、(1.78±0.34)、(2.47±0.41)]及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CCN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直肠癌6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结直肠腺瘤、癌旁组织及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各30例样本中CCN2的表达.结果 (1)在结直肠癌和结直肠癌肝转移组织中CCN2蛋白均表现为高表达,分别为75.00%和70.00%;而在结直肠腺瘤、癌旁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周期素A(cyclin A)和CDK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确诊的结直肠癌及相应的癌周正常组织石蜡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周期素A及CDK2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中周期素A阳性表达率为67%,明显高于癌周正常组织的10%;结直肠癌中CDK2阳性表达率为50%,亦明显高于癌周正常组织的7%。两者的表达水平与直肠癌的分化、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结论周期素A和CDK2的高表达为结直肠癌发生的早期现象,两者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Smad7和TGF—β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意义,以期为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帮助。方法本实验以140例结直肠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7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Smad7和TGF—β1的表达及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中Smad7和TGF—β1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Smad7和TGF-β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二者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mad7和TGF-β1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协同作用,联合检测Smad7和TGF-β1的表达可能与判断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魏世平  王克猛 《河北医药》2011,33(24):3701-3702
目的探讨Rac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S-P法)联合检测7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Rac1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大肠黏膜中Rac1蛋白的不表达,结直肠癌中Rac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阳性表达率为76%。Rac1蛋白高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关系(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Rac1蛋白表达上调。Rac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促进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HCT-8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0、40、80、120μmol/L)对细胞分别进行干预24、48、72 h;MTT法检测不同时间Res对HCT-8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细胞黏附试验检测Res对HCT-8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Res对HCT-8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进一步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qRT-PCR分别检测Res对HCT-8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Res(浓度为40、80、120μmol/L)在干预后24、48、72 h均可以明显抑制HCT-8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同种黏附能力增强,异种黏附能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es 120μmol/L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Res 120μmol/L作用HCT-8细胞48 h后,HCT-8细胞中上皮间质标志性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而AKT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P-AKT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通过调控细胞EMT抑制人结肠癌HCT-8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受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NRIL负反馈调控ATM-E2F1信号通路在胆囊癌上皮间质转化(EMT)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人正常胆囊上皮细胞和胆囊癌GBC-SD、NOZ细胞,构建过表达ANRIL质粒、过表达ATM载体及oe-ATM+oe-ANRIL共转染GBC-SD细胞;RT-qPCR检测ANRIL及各组ATM-E2F1信号通路中ATM、E2F1、INK4A、INK4B和ARF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EMT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及ATM-E2F1信号通路蛋白(ATM、E2F1、INK4A、INK4B、ARF)的表达;采用小分子药物抑制ATM-E2F1信号通路调控的胆囊癌细胞EMT过程;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MTT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结果胆囊癌细胞中ANRIL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胆囊上皮细胞(P<0.05)。过表达ANRIL可抑制胆囊癌细胞中INK4B、INK4A、ARF的表达,导致上皮性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下调,而间质性标志物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ATM可促进抑癌基因INK4B、INK4A、ARF的表达,导致E-cadherin表达上调,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ATM激酶抑制剂CGK733处理ATM过表达的胆囊癌细胞后,E-cadherin表达下调,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ANRIL或抑制ATM-E2F1信号通路能够促进胆囊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结论lncRNA ARNIL在胆囊癌中呈高表达,并依赖于ATM-E2F1信号通路促进胆囊癌细胞发生EMT,提示在治疗胆囊癌时可通过靶向沉默ANRIL或激活ATM-E2F1信号通路来抑制胆囊癌细胞发生EMT,从而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OPA相互作用蛋白5反向转录序列1(lncRNA OIP5-AS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靶向调控微RNA-128-3p(miR-128-3p)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定量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住院并进行手术治疗的38例结直肠癌病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SW620、HT-29和LoVo)及人正常结直肠黏膜细胞FHC中lncRNA OIP5-AS1和miR-128-3p的表达。将SW620细胞设为si-OIP5-AS1组、si-NC组、miR-128-3p mimic组、mimic-NC组、miR-128-3p inhibitor+si-OIP5-AS1组和inhibitor-NC+siOIP5-AS1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2F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蛋白(N...  相似文献   

14.
刘敏  吴运 《安徽医药》2021,25(10):1998-2003
目的 研究微小RNA-494-3p(miR-494-3p)影响结直肠癌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 于2019年1—12月体外培养购自美国ATCC的结直肠上皮细胞NCM460和结直肠癌细胞系T84、LS1034和HCT116,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细胞中miR-494-3p和配子生成素结合蛋白2(GGNBP2)mRNA的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GGNBP2蛋白表达.将LS1034细胞分为对照(NC)组、miR-494-3p抑制剂(anti-miR-494-3p)组、抑制剂阴性对照(anti-miR-con)组、GGNBP2过表达载体(pcDNA-GGNBP2)组、空载体(pcDNA-con)组、anti-miR-494-3p+GGNBP2小干扰RNA(si-GGNBP2)组和anti-miR-494-3p+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con)组,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测定LS1034细胞存活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494-3p和GGNBP2的调控关系.结果 与NCM460细胞相比,结直肠癌细胞T84、LS1034和HCT116中miR-494-3p表达量均显著升高[(1.91±0.11)、(2.23±0.14)、(2.08±0.12)比(1.00±0.04),P<0.001],GGNBP2 mRNA表达量均显著下降[(0.51±0.08)、(0.38±0.06)、(0.45±0.07)比(1.00±0.11),P<0.001],GGNBP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01).与anti-miR-con组相比,anti-miR-494-3p组LS1034细胞存活率、迁移数和侵袭数均显著下降[(41.29±3.89)%比(84.36±7.28)%,(132.56±7.56)个比(246.3±10.64)个,(55.64±5.64)个比(145.62±9.56)个,均P<0.001],细胞中Cyclin D1、MMP-2、Vimentin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降,均P<0.001,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蛋白表达降低(P<0.001).与pcDNA-con组相比,pcDNA-GGNBP2组LS1034细胞存活率、迁移数和侵袭数均显著下降,P<0.05,细胞中Cyclin D1、MMP-2、Vimentin蛋白表达均下降,均P<0.001,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蛋白表达降低,P<0.001.miR-494-3p靶向负调控GGNBP2的表达.与anti-miR-494-3p+si-con组相比,anti-miR-494-3p+si-GGNBP2组LS1034细胞存活率、迁移数和侵袭数均显著上升,细胞中Cyclin D1、MMP-2和Vimentin蛋白表达均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下降,均P<0.001.结论 miR-494-3p通过靶向抑制GGNBP2促进结直肠癌LS1034细胞迁移、侵袭及EMT.  相似文献   

15.
雷建卫  汪媛  贺利荣 《安徽医药》2022,26(4):777-782
目的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 1(SFRP1)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机制。方法本研究起止时间 2018年 11月至 2019年 6月。运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检测正常结肠上皮细胞 HCoEpiC、人结直肠癌细胞 HCT8、SW480、RKO中 SFRP1的 mRNA表达;将 pcDNA 3.1组(转染 pcDNA 3.1)pcDNA 3.1-SFRP1组(转染 pcDNA 3.1-SFRP1)、 pcDNA 3.1-SFRP1+DMSO组[转染 pcDNA 3.1-SFRP1,再用二甲基亚砜( DMSO)处、理]、 pcDNA 3.1-SFRP1+IGF组[转染 pcDNA 3.1-SFRP1,再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信号通路激活剂( IGF1)处理]均用脂质体法转染至 HCT8细胞。蛋白质印迹法(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 SFRP1、波形蛋白(Vimentin)、纤维黏连蛋白(FN)、,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 N-钙黏蛋白( N-cadherin)、上皮钙黏蛋白( E-cadherin)、 MAPK/ERK信号通路关键基因( Ras)、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2(ERK1/2)、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2(p-ERK1/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的蛋白表达;迁徙实验( 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结果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 HCoEpiC相比,人结直肠癌细胞 HCT8、SW480、 RKO中 SFRP1的表达显著降低[mRNA(1.00±0.06)比( 0.36±0.03)、(0.62±0.05)、(0.59±0.05);蛋白( 1.00±0.04)比( 0.24±0.02)、(0.48±0.04)、(0.47±0.04)均 P<0.05]。过表达 SFRP1可抑制 HCT8细胞的迁移( 120±11)比( 65±6)和侵袭( 98±8)比( 47±4)并下调Vimentin(0.96±0.05)比,(0.23±0.02)、FN(1.00±0.07)比(0.51±0.04)、MMP-9(0.98±0.08)比(0.35±0.03)、N-cadherin(1.01±0.09)比(0.43±0.04)上调 E-cadherin(0.99±0.06)比( 3.71±0.27)抑制 MAPK/ER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 Ras(0.97±0.07)比( 0.34±0.03)、mTOR(1.03±0.07)比(0.42±0.04)、 p-ERK1/2(0.98±0.08)比(0.29±0.03)和 ERK(1.01±0.06)比( 0.31±0.03)的表达。激活 MAPK/ERK信号通路可逆转过表达 SFRP1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 SFRP1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失活 MAPK/ERK信号通路相关,将可为 SFRP1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CCL21能否参与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方法 取不同浓度的CCL21(0、50、100、150ng/ml)作用胃癌SGC-7901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 150ng/ml CCL21作用胃癌SGC-7901细胞后,较其它浓度侵袭能力最强,同时使胃癌SGC-7901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细胞逐渐变为长梭状,部分可见伪足生成。E-cadherin蛋白表达下降(p<0.05),N-cadherin、Vimentin、MMP-9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趋化因子CCL21可能参与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进而促进该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miR-891a-5p通过细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1(CPEB1)调控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的机制。方法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和人结肠癌细胞中miR-891a-5p的表达;将LOVO细胞分为A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转染anti-miRcon)、C组(转染anti-miR-891a-5p)、D组(共转染anti-miR-891a-5p和si-con)、E组(共转染anti-miR-891a-5p和siCPEB1)、F组(转染miR-con)、G组(转染miR-891a-5p);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胱天蛋白酶-3酶原(Pro-caspase-3)、裂解的胱天蛋白酶-3(C-caspase-3)、N-钙黏蛋白(N-cadherin)、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蛋白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  相似文献   

18.
龚烨  刘思吟  余喜梅 《肿瘤药学》2023,13(2):173-180
目的 探讨环状RNA 0000064(circ_0000064)靶向微小RNA 503(miR-503)对甲状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实时定量PCR(RT-qPCR)分析21例甲状腺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circ_0000064和miR-503的表达水平。将circ_0000064小干扰RNA(si-circ_0000064)、miR-503模拟物、si-circ_0000064+miR-503抑制物(anti-miR-503)分别转染甲状腺癌SW579细胞,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SW579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SW579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SW579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RT-qPCR分析circ_0000064和miR-503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中circ_0000064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503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沉默circ_0000064后SW579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迁移和侵袭数、N-cadherin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过表达miR-503后SW579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迁移和侵袭数、N-cadherin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miR-503是circ_0000064的靶基因,沉默circ_0000064可显著上调miR-503表达(P<0.05)。抑制miR-503表达可显著减弱沉默circ_0000064对SW57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P<0.05)。结论 沉默circ_0000064可通过上调miR-503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甲状腺癌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探讨整合素αvβ3抑制剂(Cyclo-RGDfK)对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诱导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体外传代培养MCF-10A细胞,采用FN诱导建立上皮间质转化(EMT)模型。Western blot实验检测αv integrin、β3 integrin、上皮标志物E-cadherin和间充质标志物N-cadherin、Vimentin的蛋白表达;划痕修复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N作用48 h后可明显增强αv integrin、β3 integrin、N-cadherin、Vimentin的蛋白表达,下调E-cadherin蛋白表达,在给予Cyclo-RGDfK作用后,FN诱导的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上调和E-cadherin表达下调被明显逆转;划痕修复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表明,FN能显著增强MCF-10A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Cyclo-RGDfK能显著抑制FN的诱导作用。结论 Cyclo-RGDfK能抑制FN诱导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的EMT过程,降低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其可能是治疗乳腺癌转移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钙黏蛋白E、N(E-,N-cadherin)在依维莫司(RAD001)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判断胃癌患者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用不同终浓度的RAD001干预胃癌SGC7901细胞,用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E-,N-cadherin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药物浓度E-,N-cadherin的变化。在进一步探讨西罗莫司靶蛋白(mTOR)下游对E-,N-cadherin的作用中,用Western Blot检测mTOR下游对E-,N-cadherin蛋白表达的效果。结果当药物浓度达到1.25 nmol·L-1及以上时,细胞迁移能力随药物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浓度达到2.5 nmol·L-1及以上时,细胞中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4EBP1-siRNA组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为0.48±0.08,而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上升达1.35±0.12,与其余3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70S6K-siRNA转染组的E-,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64±0.06和1.08±0.96,与其余3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cadherin在胃癌患者中低表达,而N-cadherin在胃癌患者中高表达。E-cadherin的低表达和N-cadherin的高表达与胃癌的预后不良相关。结论 RAD001可能是通过抑制mTOR/重组人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cadherin的通路而发挥作用,并且E-cadherin可以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