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笔者自 1990~ 1998年采用内服加味二仙汤 ,外用灵仙透骨汤熏洗治疗足跟痛患者 10 3例 ,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0 3例中 ,男 31例 ,女 72例 ;年龄 30~ 40岁 3例 ,41~5 0岁 15例 ,5 1~ 5 5岁 48例 ,5 6~ 6 0岁 30例 ,6 0岁以上 7例 ;双足跟痛 2 3例 ,单足跟痛 80例。2 治疗方法(1)内服加味二仙汤 ,药物组成 :仙茅 9g,仙灵脾 12 g,当归 6 g,巴戟天 9g,知母 6 g,黄柏 9g,龟板 2 4g,鳖甲 2 4g,川牛膝 9g,菟丝子 9g。水煎每日 2次 ,饭前服用。 (2 )外用灵仙透骨汤 ,药物组成 :威灵仙 9g,透骨草 15 g,独活 9g,鸡血藤 2 4g,乳香、…  相似文献   

2.
邵蓉  高岩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8):461-461
笔者自 1996~ 2 0 0 0年对 33例产后及术后尿潴留导尿效果不佳的患者采取八正散加减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33例中 ,2 4~ 30岁 2 6例 ,31~ 40岁 4例 ,41岁以上 3例 ;自然顺产 10例 ,手术助产 17例 ,腹部手术 4例 ,阴道手术 2例 ;病程 2 d17例 ,3~ 4d8例 ,5~ 6 d7例 ,7d以上 1例。治疗方法 中药方组成 :蓄 12 g,瞿麦 12 g,木通 3g,车前子 12 g(包煎 ) ,滑石 15 g,甘草梢 6 g,芒硝 6 g(冲服 )。发热或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加栀子 12 g、蒲公英 15 g、紫花地丁 15 g、败酱草 15 g;阴虚加生地黄 12 g、麦冬 12 g、沙参 1…  相似文献   

3.
慢性胃扭转临床比较少见,自1995年以来,笔者选择性地运用自拟益气复胃汤治疗本病患者5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28~44岁,平均36岁;病程4个月~2年,平均1年;全部病例均符合以下慢性胃扭转诊断标准:(1)具有不同程度的上腹胀满疼痛,嗳气干呕;(2)服碱性药物无效;(3)腹部X线平片呈慢性扭转表现。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表现。治疗方法均用中药益气复胃汤治疗:党参10~20g、白茯苓10~30g、白术10~30g、苍术5~10g、甘草3~8g、陈皮6~10g、厚朴10~20g、枳壳5~15g、枳实6~30g、莱菔子10~20g、山楂…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 年龄 2 0~ 2 5岁 10例 ,2 6~ 3 0岁15例 ,3 1~ 3 5岁 3例 ,3 6~ 40岁 2例 ;第 1胎 18例 ,第 2胎 10例 ,第 3胎 2例 ;病程 2 0~ 2 5 d2 5例 ,2 5~ 3 0 d4例 ,3 1~ 3 5 d1例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为剖宫产术后 2 0 d阴道恶露不净者。其临床特征为恶露淋漓不断 ,色紫暗或夹血块 ,小腹痛疼拒按 ,乏力 ,舌紫黑音或边有紫斑。  治疗方法 生化汤加味药物组成 :炙黄芪3 0 g,当归、益母草各 15 g,桃仁、红花各 10 g,川芎9g,炮姜、泽兰、炙甘草各 5 g。临床加减 :大便干者加生大黄 5~ 10 g。汗多者加桂枝、白芍各 12 g;纳差者加神…  相似文献   

5.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自1995~1998年应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8例中,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35~45岁3例,46~60岁9例,61岁以上6例;病程1个月~5年。病因分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1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原因不明4例。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茯苓15g~30g、桂枝8g~12g、白术8g~15g、甘草6g~10g、制附子(先煎)6g~10g、干姜10g、淫羊藿15g、人参10g。加减:浮肿甚者加防己10g、猪苓10g;痰盛者加瓜蒌  相似文献   

6.
许久光 《山西中医》2001,17(5):18-18
自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笔者用经方治疗冷风性荨麻疹 3 4例 ,疗效尚可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 ,男 12例 ,女 2 2例 ;年龄 19~ 5 4岁 ,2 5~5 1岁占 85 % ;病程最短 5个月 ,最长 2 9年 ,以 1~ 10年为常见。伴类风湿关节炎 6例 ,风湿性关节炎 4例 ,产后关节痛 5例 ,过敏性鼻炎 6例 ,有全身畏寒、易汗者 15例。 3 1例曾经西医治疗。2 治疗方法2 .1 发作期 :治疗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主。药用 :麻黄10 g,附子 6~ 15 g(先煎 ) ,细辛 3~ 6g,防风 10 g,荆芥 10 g,当归 15 g,地龙 12 g,全蝎 2~ 5 g。若伴有类风湿关节炎、…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本组共 5 2例 ,其中男 32例 ,女 2 0例 ;年龄 2 8~ 5 4岁 ,平均 38 5岁 ;病史最长者 3年 ,最短者 2个月 ,平均 1 2年。均经B超检查或摄腹部X线平片证实输尿管结石 4 0例 ,肾盂结石 12例 ,结石最大者为 1 2cm× 4 6cm ,最小者 0 8cm× 2 0cm。2 治疗方法2 1 中医治疗 采用自拟壮肾排石饮治疗。方药 :生地 30g,补骨脂 2 0g ,鹿角霜 2 0g ,牛膝 15g ,金钱草 10 0g,鸡内金 15g,石苇 30g,瞿麦 30g ,威灵仙 2 0g ,芒硝 6g,火硝 6g,王不留行 15g,丹参 2 0g,当归 15g ,葶苈子 2 0g ,胡桃仁 5 0g(嚼服 )。高热者去鹿角霜、补骨脂…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  2 0例心律失常病人 ,年龄最小 2 7岁 ,最大6 8岁 ,平均 5 2岁 ;首次发病 8例 ,发病 1年以上 4例 ,2~ 3年5例 ,4~ 5年 2例 ,10年 1例。其中冠心病 9例 ,风湿性心脏病 1例 ,心肌炎 2例 ,原因不明 1例 ;属室性期前收缩 4例 ,房性期前收缩 1例 ,心房纤颤 2例。治疗方法 采用炙甘草汤加味治疗。方药组成 :炙甘草12 g,党参 15 g,桂枝 9g,生地黄 48g,麦冬 2 4g,火麻仁 9g,阿胶 6 g,生姜 3片 ,大枣 30枚 ,黄酒 6 0 g。日 1剂 ,水煎早晚分服。加减 :心率慢者 (小于 6 0次 /m in)加熟附子 9g;心率快者 (超过 10 0次 /min以上 )配用朱砂…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 1996年以来用自拟利胆排石汤配合推按运经仪治疗胆石症 16 4例 ,近期疗效较满意。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6 4例中 ,门诊患者 139例 ,住院患者 2 5例 ;男 97例 ,女 6 7例 ;年龄 2 1~ 71岁 ,平均 54岁 ;胆囊结石 147例 ,胆总管结石 4 4例 ,肝内胆管结石 12例 (其中部分患者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的结石 ) ;合并胆囊炎者 12 9例 ;结石最大者 3.1cm× 2 .3cm。全部病例均经腹部彩超、B超或 CT确诊。其中有35例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利胆排石汤 :金钱草 30 g、茵陈 15g、郁金 15g、姜黄10 g、柴胡 10 g、山栀 10 g、大黄 5g(生用 ,后入 )、元明…  相似文献   

10.
郝善堂 《吉林中医药》2003,23(12):32-32
笔者自 1993年以来 ,共收治 38例慢性盆腔炎性包块者 ,均采用活血化瘀消肿汤治疗 ,收到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8例 ,年龄 19~ 2 4岁 7例 ,2 5~ 34岁 16例 ,35~ 4 5岁 15例。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5年。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痛及腰痛 ,白带增多。妇科检查 :包块最大者 9cm×7cm× 6cm ,最小者 5cm× 4cm× 3cm ,均有腹部压痛。2 治疗方法活血化瘀消肿汤组成 :当归 15g ,赤芍 15g,白芍 12g ,莪术12g ,白术 10g ,延胡索 12g ,穿山甲 6g,枳壳 15g ,金银花 30g ,蒲公英 30g ,大黄 10g ,苦参 10g,刘寄奴 12g。水煎 2次…  相似文献   

11.
临床资料  80例患者中 ,男 2 8例 ,女 5 2例 ;年龄 45~5 4岁 8例 ,5 5~ 6 4岁 2 6例 ,>6 5岁 46例 ;病程 2周 6例 ,2周~半年 15例 ,>半年 5 3例。  治疗方法 养血搜风汤药物组成 :荆芥、防风、白芷、连翘各 10 g,蝉蜕 6 g,何首乌、当归、白蒺藜、乌梅各 15 g,甘草5 g,木通 3g,金银花 30 g,乌梢蛇 12 g。水煎服 ,日 1剂 ,10 d为 1个疗程 ,治疗 3个疗程总结疗效。  疗效判定与结果 治愈 (瘙痒及皮肤继发性损害消失 )31例 ,占 38.75 %;显效 (瘙痒偶见 ,皮损消失 ) 37例 ,占46 .2 5 %;有效 (瘙痒减轻 ,皮损减少 ) 9例 ,占 11.2 5 %;无…  相似文献   

12.
自1989年以来,采用自拟清盆汤治疗慢性盆腔炎3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患者中,经产妇27例。年龄25~31岁5例,32~40岁19例,40~48岁8例。病程一年以内3例,2年11例,3年9例,4~5年6例,6~9年3例。临床诊断为腹痛5例,带下19例,月经失调6例,(?)瘕2例。2 治疗方法清盆汤方药组成:炒川柏6g,蒲公英、忍冬藤、红藤各30g,椿根白皮15g,柴胡5g,延胡索10g,车前子(包煎)、六一散(包煎)各15g,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50剂为1疗程。临床见脾虚加太子参15g、焦白术12g;气滞较甚加橘叶6g、青皮6g、枳壳10g;月经量多加仙鹤草15g、苎麻根20g;挟淤加茜草根15g、失笑散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以血府逐瘀汤治疗面部黄褐斑6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0例全部为门诊病人。其中男8例,女52例;年龄16~20岁3例,21~30岁43例,31~40岁10例,41~50岁4例;已婚者48例,未婚者22例:病程3~6个月者3例,1~3年者36例,4~10年者17例,11年以上者4例。 2 治疗方法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桃仁12g,红花9g,当归9g,生地9g,川芎5g,赤芍6g,牛膝9g,桔梗5g,柴胡3g,枳壳6g,甘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1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共收住各类粘连性肠梗阻 118例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18例 ,男 82例 ,女 36例 ;年龄 15~ 6 6岁 ,平均 31岁 ;发病至入院时间最短 8小时 ,最长 4天 ,平均 32小时 ;致病原因为阑尾术后 35例 (占2 9 7%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 2 5例 (占2 1 2 % ) ,腹部刀伤空腔脏器损伤术后 2 2例 (占18 6 % ) ,胆道术后 17例 (占 14 4 % ) ,胰腺术后 6例(占 5 % ) ,其他各种腹腔手术后 13例 (占 11% )。2 临床表现本组术后至发病时间 4个月~ 10年 ,平均 3年1个月 ;…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4 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 30岁以下 3例 ,30~ 39岁 2 0例 ,4 0~ 4 9岁 13例 ,50岁以上 4例 ;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 36例 ,小腹疼痛 2 1例 ,带下多 18例 ,无症状3例 ;全部病例均经 B超探测确诊 ,瘤体最小 0 .8cm×1.0 cm,最大 6cm× 5cm;单个肌瘤 16例 ,多发 2 4例。2 治疗方法桂枝茯苓丸加味基本方 :桂枝 9g,茯苓 15g,丹皮12 g,桃仁 9g,赤芍 12 g,穿山甲 10 g,水蛭 (装胶囊吞服 ) 6g,柴胡 5g,仙灵脾 15g,仙茅 10 g。月经量多加炒地榆、蒲黄 ;小腹疼痛加延胡索、小茴香 ;带下多加椿根皮。每日 1剂 ,水煎 2次分服。月经后 3d连服…  相似文献   

16.
术后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是一种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笔者采用清热通腑消胀法 ,取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 58例 ,收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8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大 79岁 ,最小2 0岁 ,其中 1 8~ 1 9岁 2例 ,2 0~ 2 9岁 8例 ,30~ 39岁 1 0例 ,4 0~ 4 9岁 1 3例 ,50~ 59岁 1 2例 ,60~ 69岁 1 7例 ,70~79岁 6例 ;病程最长 5a,最短 1周。临床诊断要点 :1腹痛 ,腹胀 ,便秘。 2体征 :腹平软 ,腹部压痛。 3腹部透视均提示有液平面及肠管积气。 4无反跳痛 ,肠鸣音亢进。2 治疗方法 :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复…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本组坐骨神经痛患者 78例。其中 2 5岁~ 4 0岁 19例 ;4 1岁~ 6 0岁 4 9例 ;6 1岁以上 10例。病程最长 5年 ,最短 1周。2 治疗方法自拟坐痛方 :地龙 10g ,全蝎 6 g ,蜈蚣 2条 ,当归 2 0 g,防已12 g ,川芎 15 g ,独活 15g,丹参 2 0 g ,细辛 6 g ,防风 2 0g ,桂枝 10 g,威灵仙 10 g。加减 :继发于急性劳损者 ,加桃仁 10g ,红花 10 g,乳香 6 g ;继发于腰椎骨质增生者 ,加白芍 30~ 5 0g ,木瓜 10 g ,继发于腰椎间盘脱出者 ,加“躯体悬吊术” ;继发于慢性腰肌劳损者 ,加局部热敷。“躯体悬吊术” ,即用布带经患者两腋下将其头上脚…  相似文献   

18.
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15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笔者应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15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2 78例随机分治疗组 15 8例 ,对照组 12 0组。治疗组患儿年龄为 1~ 6月 96例 ,7月~ 1岁 4 6例 ,1~ 2岁 16例 ;男 86例 ,女 72例。对照组患儿年龄为 1~ 6月 77例 ,7月~ 1岁 2 8例 ,1~ 2岁 15例 ;男 6 1例 ,女 5 9例。2 治疗方法2组除用同样的常规治疗外 ,均加用雾化吸入疗法。治疗组药物组成及配制 :射干 5 g,麻黄 3g,细辛 2 g,干姜 2 g,五味子 2 g,炙紫苑 10 g,炙款冬花 10 g,半夏 10 g,百部 1.5 g,陈皮 5 g,金银花 12 g,连翘 9g。加水 10 0…  相似文献   

19.
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治疗过敏性鼻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药:黄芪25g 白术20g 防风20g 苍耳子20g连翘15g 白芷15g 板兰根20g 远志15g 甘草10g水煎服,每日一剂。治疗结果:本组选择10例过敏性鼻炎(长年性6例,季节性4例),既往经激素及脱敏药物治疗无效者,用该方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18岁1例,34~48岁9例;病史2~3年5例,5年1例,10~20年4例。10例中6例服  相似文献   

20.
止血宝合归脾丸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科用止血宝合归脾丸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 2例 ,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5 2例全部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其中 8例血小板为 (2 0~ 4 0 )× 10 9/ L,15例为 (40~ 6 0 )× 10 9/ L,2 9例为 (6 0~ 80 )× 10 9/ L;出血时间 3min以上者 2 1例 ,其中 5min以上者 12例 ;凝血时间 (玻片法 )在正常范围 ;年龄 6~ 5 8岁 ,2 0岁以内 17例 ,2 0~ 5 8岁 35例 ;男 19例 ,女 33例 ;病程最短 1周 ,最长 6 a,其中 1a以内 2 4例 ,1~ 2 a18例 ,2 a以上 10例。2 治疗方法止血宝颗粒 (西安威信制药有限公司产品 ) 3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