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染色剂标记切缘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是否行超声引导下染色剂标记将88例行保乳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4)与观察组(n=44).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保乳手术,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染色剂亚甲蓝标记切缘保乳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精准性、术后3个月上肢功能恢复情况、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及美容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最大切缘≤2 cm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切缘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二次扩切后切缘均为阴性,对照组二次扩切后仍有4例患者切缘阳性,改行乳腺全切术.术后1周,两组患者患侧上肢功能状况及优良率低于术前,且于术后3个月提升,但略低于术前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术后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美容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美容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3.18%vs.77.27%,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亚甲蓝染色剂标记切缘保乳手术有利于降低早期乳腺癌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手术精准性及美容效果,且患者术后上肢功能恢复情况与传统保乳手术相当,不增加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乳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口长度、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美容优良率为97.3%(36/37),对照组乳房美容优良率为75.0%(24/3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手术不仅能显著提高美容效果,而且能显著改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引流量等临床诊疗指标,但术后复发率与根治性手术疗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其  徐丹英  刘月  沈靖 《浙江医学》2022,44(24):2631-2634
目的观察容量移位法保乳整形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本部及其医联体分院行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女性,各41例。观察组患者行容量移位法保乳整形术,对照组行传统保乳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乳房美容效果、围术期指标、再次手术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0.2%比63.4%,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8%比29.3%,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缘阳性再次手术2例,对照组5例,两组患者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比12.2%,P>0.05)。两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均未出现局部复发病例,观察组有1例出现远处转移,对照组有3例,两组患者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比7.3%,P>0.05)。结论容量移位法保乳整形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较传统保乳手术可改善术后乳房美容效果,不增加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案联合放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保乳手术联合放化疗方案,对照组改良根治术联合放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美容效果及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美容治疗优良率是97.78%,并发症发生率是4.44%,对照组患者的美容治疗优良率是86.67%,并发症发生率是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放化疗与改良根治术联合放化疗相比,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相当,但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放化疗方案可最大限度地保留乳房,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乳腺癌保乳手术不同瘤距对切缘状态及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对48例符合保乳指针并有保乳意愿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术,术中根据测量大体标本切缘距瘤缘,分瘤距为1~2cm组和瘤距为2~3cm组,行术中全周切缘冰冻病理检查,术后12月依照美容评定标准评价患侧乳房美观满意度,术后行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瘤距1~2cm组26例,切缘阳性率11.5%(3/26);瘤距2~3cm组22例,切缘阳性率4.5%(1/22),两组比较在乳腺癌切缘阳性率方面1~2cm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予以扩大切除后2例切缘阴性,归于2~3cm组,2例仍切缘阳性而放弃保乳手术。两组术后12个月美容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瘤距1~2cm组优于2~3cm组。随访1年两组均未见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结论:保证切缘阴性,切缘距肿瘤缘1~2cm是保乳手术的合理肿瘤切除范围,可获得良好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的疗效.方法将11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58例,接受保乳术治疗;对照组60例,接受改良根治术治疗.在患者出院后,再对其进行长达5年的随访.结果观察组术后乳房美容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近远期效果良好,美容效果满意,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方便选取2011年11月—2015年11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70例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应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35例应用保乳手术与放射联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美容优良率91.4%高于对照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保乳患者一旦出现患侧乳房复发仍可接受补充全乳切除术,并仍可获得较好效果.两组患者的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手术与放射联合疗法可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62例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乳房美容满意率、手术后1年治疗效果、术后3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乳房美容满意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胸壁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治疗总有效率和术后3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优于改良根治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唐亮  张菊芳 《医学研究杂志》2014,43(10):164-166
目的 探究将乳房整形技术应用于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对手术患者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 自2011年9月~ 2013年9月来笔者医院进行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按照随机分配与自愿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A、B两组.其中45例A组患者在乳腺癌保乳术中应用乳房整形技术,而45例B组患者只进行传统乳腺癌保乳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其对手术后美容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 手术后患者在并发症、局部复发、生存情况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对手术后美容效果满意率为94.44%,B组为68.89%,A组远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手术时应用乳房整形技术不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且手术后患者乳房的美容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4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研究组行保乳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并统计两组乳房美容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1 a,统计两组疾病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小,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可取得良好乳房美容效果,且手术用时短,出血量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张亿群 《中外医疗》2011,30(11):69-70
目的探讨保乳术治疗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92例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术(保乳组),对同期治疗的590例乳腺癌患者行乳房切除术(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保乳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率上均优于对照组。2组复发率及生存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病例行保乳术总体疗效比乳房切除术较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法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所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保乳术结合新辅助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根治术疗法.术后保证化疗和随访的跟进,综合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2组在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水平等方面的数据指标,得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相较于改良根治术,优势明显,表现在术中各方面以及术后患者的身体的康复和自信心的重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Though breast feeding is natural, during the first 2-3 days, when enough breast milk is not available with mother, she may introduce bottle feeding erroneously for improving nutrition to her baby. 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antenatal expression of breast milk at term in reducing breast feeding failure a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method of initiation of breast feeding.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180 booked cases at term. Daily expression of breast milk at least once a day after 37 weeks of pregnancy was introduced in randomly selected 90 pregnant ladies. Prior examination was done to exclude any inverted or cracked nipples and appropriate treatment instituted.

Result

The study group who expressed breast milk daily after 37 weeks did not find it difficult to initiate breast feeding after vaginal or cesarean delivery. Sufficient milk started flowing within half an hour of initiation of breast feeding in most 85 (94.4%) subjects of study group as compared to 63 (70%) patients of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re was no increase in any delivery complication. There were two partial breast feeding failures in control group but none in study group.

Conclusion

Daily antenatal breast milk expression after 37 completed weeks of pregnancy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time for establishing full breast feeding and reduced breast feeding failures.Key Words: Antenatal milk expression, Breast feeding failure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应用腔镜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3例顺利完成腔镜甲状腺手术,1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为甲状腺乳突状癌,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5~230min,平均121min。病理检查结果:甲状腺腺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1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术后1例声音嘶哑,经治疗后3个月恢复。术中术后无大出血、抽搐、无皮下感染积液、脂肪液化,颈部美容满意率97.3%,一般2.7%,不满意0。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下行甲状腺手术切口远离颈部,胸壁切口微小,颈部无瘢痕,美容效果极佳,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母乳对儿童哮喘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枫 《医学综述》2007,13(16):1235-1236
母乳因为有着众多的优点,而成为婴儿期营养的最佳饮食,且一直被认为对儿童哮喘具有预防的作用。然而,随着近年的一些研究发现,此作用有待商榷。一些研究认为,母乳可能减少感染和特应性变态反应,因此而降低儿童哮喘的发生率;另一些研究认为,母乳对儿童哮喘发生无显著影响,甚至可能增加晚期哮喘的发生率;还有一些研究认为,母亲患有哮喘,其母乳可能增加儿童哮喘的患病率等。但对众多文献进行分析后,仍鼓励至少4~6个月纯母乳喂养。本文就以上进行研究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采用乳腺腔镜经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5例行乳腺腔镜经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5例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随访3个月,比较2组术后乳房美容效果及住院期间并发症(上肢水肿、上肢疼痛、皮肤感觉障碍)发生情况.结果:2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80.56±6.74)vs(105.64±12.34)min]、住院时间[(8.67±1.30)vs(12.58±2.03)d]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41.25±4.36)vs(90.35±8.41)mL],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4.06±1.03)vs(12.14±2.3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乳房美容优良率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的17.78%(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乳腺腔镜经腋下小切口手术可有效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短,提高乳房美容效果,术后并发症风险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和常规乳腺肿块切除术应用于乳腺良性肿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该院乳腺外科就诊的84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肿块切除术,观察组采用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乳房变形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瘢痕大小分别为(16.21±5.29)min、(25.17±4.27)mL、(3.72±2.14)mm,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乳房变形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0%、2.38%,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的选择上,采用Mammotome微创旋切术能够比常规切除术具有更小的创伤,保证美观度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卞隽  张乃千  柴新 《中外医疗》2016,(26):48-50
目的:分析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联合背阔肌成形术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共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来院接受治疗的顺序将其分组,即51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保乳组,4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改良根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保乳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69.4±13.8)min、住院时间(12.7±2.1)d、术中出血量(176.4±14.7) 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4%)均显著低于改良根治组的手术时间(185.7±19.7)min、住院时间(14.8±3.4)d、术中出血量(192.3±18.4)mL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术对乳房的切除较少,外观影响较小,明显提高患者的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乳腺良性病灶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效果与意义.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病灶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每组有40例患者.传统组行传统手术治疗,麦默通旋切组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乳腺良性病灶治疗总有效率;乳腺良性病灶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瘢痕长度、住院日;患者乳房变形发生率、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麦默通旋切组乳腺良性病灶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传统组75.00%(P<0.05);麦默通旋切组乳腺良性病灶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瘢痕长度、住院日(16.12±5.13)min、(11.21±3.52)mL、(2.51±1.14)mm、(7.21±1.51)d低于传统组(61.21±9.95)min、(114.52±12.21)mL、(30.31±5.12)mm、(10.24±2.61)d,(P<0.05);麦默通旋切组乳房变形发生率、 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其中,传统组乳房变形发生率20.00%,麦默通旋切组5.00%;传统组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20.00%,麦默通旋切组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5.00%.结论 乳腺良性病灶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加速术后康复,减少乳房变形发生率和血肿等并发症发生,减少术中出血,缩小瘢痕,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