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前胡的鉴别与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中的挥发油,用GC-MS法对其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挥发油中各鉴定出50种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含量为85.4%和86.6%.从紫花前胡挥发油中检测出冰片基氯(1.45%),为白花前胡所不含有的成分.结论 研究结果可作为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的区分依据,并为前胡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气质联用首次对白花前胡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证明其主要成分为香木兰烯,β-榄香烯等倍半萜成分,抗菌实验表明白花前胡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枳壳饮片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枳壳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了186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0%以上,不同产地及炮制前后对枳壳饮片挥发油含量影响较大。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枳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为枳壳饮片的质量进一步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江西兴国九山生姜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得九山生姜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结果:从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08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以烯烃类、醛类、醇类、羧酸类、酯类为主.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九山生姜挥发油成分,为开发利用兴国九山生姜及其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白花鬼针草的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丽  杨洁  王翔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4,21(3):179-180,183
目的 分离鉴定云南昆明产白花鬼针草 (Bidens pilosa L.)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气相色谱 -质谱 (GC/ MS)联用技术 ,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共鉴定出 39种化合物 ,占挥发油总量的 76 .4 % ,主要为长链脂肪烃及脂肪酸类。结论 白花鬼针草的挥发油成分也是活性成分或具有协同作用的成分。通过对其挥发油成分和含量的分析评价 ,为开发利用白花鬼针草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荆芥药材及饮片内在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比较趁鲜加工饮片与传统加工饮片的质量差异,探讨荆芥趁鲜加工的可行性,为荆芥饮片的生产提供依据。方法 以挥发油、胡薄荷酮、总黄酮和橙皮苷为指标,通过综合评分法建立荆芥药材及其饮片的质量评价标准,并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比较传统加工与趁鲜加工方式对荆芥饮片质量的影响。结果 趁鲜加工制得的饮片中挥发油、胡薄荷酮、总黄酮及橙皮苷的含量均高于传统加工所得饮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挥发油是影响荆芥饮片质量最主要的成分。结论 趁鲜加工工艺在荆芥饮片生产上具有可行性,能有效提高荆芥饮片的质量,方便后续饮片加工。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超声波提取白花败酱,然后对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定性的来分析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经实验结果的分析,从白花败酱挥发油中分离确定了5种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以酸为主.  相似文献   

8.
广西莪术种内变异类型中不同颜色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  赵应学 《医学教育探索》2009,40(11):1726-1727
目的 分析研究广西莪术种内不同颜色挥发油以及所含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西莪术挥发油,毛细管柱GC法进行分离,归一化法测定其质量分数,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 广西莪术种内各种不同颜色挥发油,既存在共有挥发油成分,又存在非共有挥发油成分,检出色谱峰个数差别也较大,总共鉴定出29个化合物。结论 挥发油的不同颜色与所含的化学成分和有效成分存在一定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莪术挥发油的质量控制及选育广西莪术优良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花前胡中白花前胡丙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花前胡干燥根中白花前胡丙素的含量.色谱柱为shim-pack ODS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氯仿(40:30:30:1);检测波长为322nm.白花前胡丙素与其它香豆素成分的色谱峰得到基线分离.加样回收率均值为98.4%,RSD为1.8%.同时,对紫花前胡干燥根也进行了分析,结果:紫花前胡不合白花前胡丙素.实验不仅为前胡不同品种的鉴别提供实验依据,而且为控制白花前胡的内在质量提供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厚朴炮制前后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化学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质量分数。结果 采用SPME法从厚朴生品及炮制品中分别鉴定了59种和60种成分,其中相对质量分数在0.5%以上的分别为23种和22种;采用SD法从厚朴生品及炮制品中分别鉴定了60种和66种成分,其中相对质量分数在0.5%以上的分别为24种和12种。结论 两种方法提取得到的挥发油成分不尽相同,同一方法提取炮制前后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在质量分数上有所变化,炮制后个别成分的量有所降低,提示厚朴在炮制时要考虑尽量采用低温操作,避免造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散失。  相似文献   

11.
信前胡的产地与道地性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历史角度对"信前胡"进行药名、基源与道地产地考证。方法:通过本草考证、现代资源调查、药材性状、有效成分与药效、生态环境、遗传基因、栽培和采收加工技术等方面对信前胡进行考证研究。结果:信前胡是产于古信州(今江西上饶)的道地药材。结论:信前胡在历史上形成了以江西上饶县五府山、玉山、婺源、广丰、德兴等产地为道地产区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探讨菊花硫磺熏蒸前后挥发油类成分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硫熏前后菊花中的挥发油,通过GC MS/MS联用技术对比菊花硫熏前后挥发油成分差异。结果: 从硫熏前菊花挥发油中检测出201个色谱峰,硫熏后菊花挥发油中检测出227个,菊花硫磺熏蒸前后挥发油共有成分有27个,硫熏后新出现72个成分,消失了50个成分。结论: 硫熏前后菊花挥发油成分、数量和含量发生较大变化,为探索硫熏菊花和其他硫熏中药的区分鉴别以及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基于药物体系的肉桂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方法,全面评价肉桂饮片质量。方法采用HPLC-PDA法建立肉桂饮片特征图谱,筛选7个特征峰并通过相对保留时间表征其质的关联性;同时测定6个主要有效指标性成分(原儿茶酸、表儿茶素、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肉桂醛)的含量并表征主要酚类成分和主要苯丙素类成分的含量,通过关联度等概念表征其量的关联性。结果以批号13为基准,基于质的表征模式及关联分析,肉桂饮片特征图谱中筛选的7个特征峰中有酚类成分2个、苯丙素类成分5个,15批肉桂饮片色谱图中均含有此7个特征峰。基于量的表征模式及关联分析,批号14有效指标性成分总体含量高于基准批号13,批号4、6、8、10含量与基准批号13关联性较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14、13、4、6、8、10优良度居前。结论在定性的基础上进行定量表征,可全面评价肉桂饮片质量优次,为肉桂饮片资源筛选、药物原料质量控制及应用提供依据,同时为中药质量评价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白花前胡为伞形科前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传统中药,具有宣散风热、止咳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胸闷的治疗。研究表明,其主要的药理作用包括降低血压,抗心衰,抗心脑缺血,平喘,抗癌等。文章就近年来白花前胡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五指毛桃不同采收部位挥发油及醇提物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确定五指毛桃不同采收部位的质量。【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别对五指毛桃不同采收部位中挥发油的含量和成分以及醇提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五指毛桃根皮中挥发油的含量高于根木质部;五指毛桃根皮与根木质部所含的化学成分相似,挥发油成分以十六酸、油酸 亚油酸、亚油酸酰胺、软脂酸酰胺、硬脂酸酰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主;其乙醇提取物中以补骨脂素、十六酸、十六酸乙酯、佛手内酯、油酸、亚油酸为主。根皮中补骨脂素的含量高于木质部。【结论】五指毛桃不同采收部位所含化学成分相似,其中根皮部的挥发油成分和补骨脂素含量均高于木质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研究白花前胡香豆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蛋白结构特征,并明确关键酶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方法 通过白花前胡前期转录组测序,确定前胡香豆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序列,利用蛋白质结构分析预测软件对关键酶蛋白进行系统预测分析,并通过qRT-PCR分析盐胁迫下关键酶基因的变化规律。结果 关键酶基因编码蛋白都有着各自特殊的保守结构域和三级结构;0.15 mol/L NaCl处理4 h对PAL和4CL基因的表达水平影响最高,比对照组上调1倍;而COMT-S和GXM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 受盐胁迫后上调表达的香豆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可以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7.
半夏泻心汤不同配伍情况下干姜挥发性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比较了半夏泻心汤不同配伍条件下干姜 15种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变化。复方药物按性味分组 ,各种配伍组合对干姜有效成分的煎出量均有影响。以中医药性理论为指导 ,从化学成分的角度研究中药复方组方与配伍的原理 ,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基于药物体系的决明子药材特征图谱及其特征指标性成分质量表征关联分析与评价模式,以有效、精准地评价决明子药材质量。方法采用所建立的HPLC-PDA法检测决明子药物体系构架的特征图谱,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峰的梳理及所属化学类型对11批决明子药材进行质的表征,基于特征图谱中6个特征指标性成分和萘骈吡喃酮类、蒽醌类的含量对11批决明子药材进行量的表征,并基于基准药材将11批决明子药材质与量的表征结果分别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以批号10决明子为基准药材,决明子药材特征图谱中共含有12个特征峰,11批药材色谱图中均含有此12个特征峰;批号5、11、8、1、2指标成分含量总体较高,批号5、11、2、9、7与基准药材关联性最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5、11、8、1、2、9、7优良度居前。结论所建立的决明子药材中酚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所构建的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模式可用于分析决明子药材质量整体性与应用有效性,为决明子药材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可靠方法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白豆蔻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找出白豆蔻制汤剂的最佳煎煮方法和最适宜的煎煮时间。方法实验测定了3种不同煎煮方法和6个不同时间得到的白豆蔻汤液中挥发油含率和浸膏得率。结果挥发油在汤液中的含率以浸泡煎煮2 min最高,但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汤液中挥发油的含量显著下降,而出膏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增。结论研究所确定的工艺可用于白豆蔻煎煮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