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评价康莱特联合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6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应用康莱特联合吉非替尼,对照组应用吉非替尼单药,2组均21d为1个周期。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周期后测定2组CD3、CD4、CD4/CD8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活性,并观察2组KP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和NK细胞活性((53.98±9.17)%、(35.89±7.96)%、1.69±0.49、(42.42±9.28)%)高于治疗前((48.33±9.62)%、(30.92±8.67)%、1.35±0.62、(36.51±10.52)%)及对照组治疗后((47.50±6.96)%、(29.30±8.60)%、1.26±0.57、(33.01±6.70)%)(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PS评分改善+稳定及体质量增加+稳定百分率(82.6%、73.9%)高于对照组(52.2%、43.5%)(P〈0.05);2组腹泻、皮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莱特联合吉非替尼可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与5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顺铂(FL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0例,应用TP方案;B组24例,应用FLP方案;治疗周期为21天。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方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TP方案有效率为60%,FLP组有效率为25%,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共同的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TP组有肌肉关节痛。结论T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高于FLP方案。  相似文献   

3.
罗元红 《中国临床研究》2014,(11):1382-1384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4年4月60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以多西紫杉醇75 mg/m2,持续静脉滴注,第1天;奥沙利铂130 mg/m2,持续静脉滴注,第2天;28 d为1个周期。对照组以紫杉醇135 mg/m2,持续静脉滴注,第1天;卡铂[曲线下面积(AUC)=5.0],持续静脉滴注,第1天;28 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化疗2个周期后进行评价,同时详细记录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除周围神经毒性外)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无肝肾损害、心肌损害等异常发生,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毒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周剂量紫杉醇联合顺铂、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客观疗效、疾病进展时间和不良反应。方法77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周剂量紫杉醇75 mg/m^2(d1、d8、d15),顺铂25 mg/m2(d1、d8、d15),卡培他滨每日1 250 mg/m^2,分2次口服,d1-d14,28 d为1周期,疗程2-6周期。对照组38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奥沙利铂85 mg/m^2,d1,亚叶酸钙200 mg/m^2(2 h静脉输注)d1-d2,而后5-氟尿嘧啶(5-Fu)400 mg/m^2(10 min静脉推注)及5-Fu 600 mg/m^2(持续静脉泵入22 h),d1-d2,每14天重复,2次为1周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9.0%vs 47.4%,P〈0.05),TTP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延长(6.8个月vs 5.8个月,P〈0.05)。治疗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不良反应按分级比较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Karnofsky评分治疗组改善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周剂量紫杉醇联合顺铂、卡培他滨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显著,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甲地孕酮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甲地孕酮改善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分析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纳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1999—01/2005—02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93例,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行为状态量表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对实验内容患者知情同意。同一患者在院接受至少2个疗程的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每个疗程包括3个周期,两个疗程间隔一两个月。患者第1个疗程化疗均联用甲地孕酮为治疗组,第2个疗程不用甲地孕酮为对照组。治疗组化疗前1天开始服用甲地孕酮160mg,每天两三次,至化疗结束后2周,同时加用阿司匹林40mg/d,对照组不使用甲地孕酮。①观察每天变化评估患者进食量:增加,增加〉50g;不变,改变〈50g;减少,减少〉50g。②观察治疗后改变评估患者体质量:增加,增加〉1.0kg;稳定,改变〈1.0kg;减轻,减少〉1.0kg。⑧应用行为状态量表评分评定患者行为状态:改善,治疗后评分增加〉10分;稳定,治疗前后评分变化〈10分;降低,治疗后评分减少〉10分。④应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评估患生活质量情况:以健康状况、劳动能力、日常生活、精神状况及是否需要帮助5项主要分析因素,每项分3个等级(0-2分),全卷得分最高为10分,最低为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患者66例。①两组患者进食量变化:治疗组增加患者多于对照组[64%(42/66),32%(21/66),P〈0.001]。②两组患者体质量变化:治疗组增加患者多于对照组[44%(29/66),28%(18/66),P〈0.05]。③两组患者行为状态变化:治疗组改善患者多于对照组[70%(46/66),21%(20/66),P〈0.001]。④两组患者Spitzer指数评分:治疗组患者身体自然情况评分低于对照组[(2.21&;#177;0.32),(2.36&;#177;0.73)分,P〈0.1],治疗组患者工作能力和亲人照顾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组:(3.41&;#177;0.74),(2.35&;#177;0.56)分,对照组:(6.33&;#177;0.58),(5.96&;#177;0.67)分,P〈0.11。结论:①加用甲地孕酮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进食量、体质量有较大改善,能够提高化疗患者接受治疗的耐受性。②使患者的行为状态及工作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使终末期癌症患者对其所处客观生活状态产生良性的主观认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艾素(多烯紫杉醇)或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选取初治晚期NSCLC病人66例,分别应用TP(艾素+顺铂)、NP(长春瑞滨+顺铂)方案进行治疗。每例均完成两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及副作用。结果TP、NP组病人近期有效率分别为40.6%、38.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副作用均以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为主,但均未影响治疗。两组均无化疗相关死亡发生。结论TP、NP均为治疗晚期NSCLC有效且耐受性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平消片合并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及单用GP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80例接受化疗的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单用化疗组(对照组)40例,化疗前后加用平消片组(治疗组)40例,治疗周期为21d,2个周期后评价短期疗效,平消片连服3个月以上。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分别为67.5%(27/40例),45.0%(18/40例),治疗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75.0%、62.5%,中位生存期450d;对照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70.0%、30.0%,中位生存期368d,两组有效率及2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白细胞(WBC)下降占40.0%,血小板计数(BPC)下降占45.0%,对照组WBC下降占62.5%,BPC下降占67.5%。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治疗组45.0%,对照组67.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平消片合用GP方案联合治疗中、晚期NSCLC,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减少,能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及抗癌能力,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甘薇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3):2783-2785
目的探讨中医饮食调护对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对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40例按入院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中医饮食调护和专科饮食护理,对照组给予专科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白细胞数(WBC)、血红蛋白(HGB)和白蛋白(ALB)的变化,采用营养主观全面评定法评定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前WBC数为(6.54±1.05)×10^9/L,干预后为(5.13±0.77)×10^9/L;对照组患者干预前WBC数为(6.60±0.95)×10^9/L,干预后为(5.98±0.75)×10^9/L。两组患者WBC数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843,2.290;P〈0.01或P〈0.05);两组间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6;P〈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前HGB为(115.65±10.75)g/L,干预后为(122.93±9.92)g/L;对照组患者干预前HGB为(112.45±15.05)g/L,干预后为(117.29±8.76)g/L。观察组患者HGB数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5;P〈0.05);对照组组内干预前后比较,以及两组间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ALB为(35.13±3.16)g/L,干预后为(38.6±3.52)g/L;对照组患者干预前ALB为(34.90±2.62)g/L,干预后为(36.38±3.36)g/L。观察组ALB组内干预前后比较,以及两组间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80,2.040;P〈0.01或P〈0.05);对照组组内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和三头肌皮褶厚度指标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以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营养正常、轻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的例数分别为6,11,3例;干预后分别为13,7,0例。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32,P〈0.05);对照组组内干预前后比较,以及两组间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饮食调护对大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的营养状况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紫杉醇加顺铂(TP)方案与顺铂加氟尿嘧啶(PF)方案化疗同步放疗对局部晚期喉癌的效果和毒性及不良反应。方法将局部晚期喉癌47例随机分为TP化疗同步放疗组(TP组)24例和PF化疗同步放疗组(PF组)23例。两组均予常规放疗,方法相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放射耐受剂量(DT)60~70 Gy/6~7周(2.0 Gy/d,每周5次)。放疗同时予2周期化疗,放疗结束后继续完成2周期化疗,共4周期。TP组予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28 d为1个周期;PF组予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氟尿嘧啶500 mg/m2静脉注射(第1~5天),28 d为1个周期。治疗结束后观察近期疗效、毒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5年观察生存期。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组与PF组的放射性咽喉炎、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时间TP组2.4年,PF组2.0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方案化疗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喉癌有效率较高,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多西紫杉醇和铂类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晚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多西紫杉醇方案,观察组给予替吉奥+奥沙利铂+多西紫杉醇方案。比较2个周期后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2组Karnofsky(KPS)评分变化,记录总生存期(O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RR)为60.00%,对照组RR为33.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化疗后KPS评分均较化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至2015年4月,观察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3.4090个月,对照组中位OS为10.6684个月(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及其化疗后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的变化.方法 选择北京友谊医院418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用免疫放射法测定了其血清胃泌素17(G-17)、血胃蛋白酶原Ⅰ(PGⅠ)及胃蛋白酶原Ⅱ(PGⅡ)并计算PGⅠ/PGⅡ的比值即PGR.其中,279例进展期胃癌化疗患者,比较化疗前后血清PGⅠ、PGR及G-17水平.同时纳入100例正常对照者和10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观察血清PGⅠ、PGR及G-17水平.结果 ①正常对照组血清PGⅠ、PGR、G-17值分别为149.76±57.45 μg/L、10.11±2.30、29.56±12.03 pg/ml,萎缩性胃炎组为115.72±40.87 μg/L、7.09±2.02、37.62±15.05 pg/ml,胃癌组为76.75±20.88 μg/L、3.90±1.81、54.59±18.77 pg/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R降低,G-17水平升高(P〈0.05),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R进一步明显降低,G-17水平显著升高(P〈0.01).②早期胃癌组PGⅠ、PGR、G-17分别为80.11±21.18 μg/L、4.39±2.95、48.11±16.99 pg/ml,进展期胃癌组PGⅠ、PGR、G-17分别为59.74±11.78 μg/L、2.79±0.99、58.88±19.0 pg/ml,与早期胃癌组相比,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R降低,G-17水平显著升高(P〈0.05).③进展期胃癌组化疗前 PGⅠ、PGR、G-17分别为59.74±11.78 μg/L、2.79±0.99、58.88±19.02 pg/ml,化疗后病情出现进展组分别为26.23±17.73 μg/L、1.09±0.49、76.89±32.19 pg/ml,患者在化疗后病情出现进展时PGⅠ、PGR进一步降低,G-17升高(P〈0.05).④以上各组PGⅡ水平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化疗后PGⅠ水平下降提示应行进一步胃镜检查.胃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测定PGⅠ、G-17水平可起到监测患者病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角度评价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联合胸膜热烧灼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对35例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完成了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胸膜热烧灼为主的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胸水及血清肺癌标记物浓度变化情况,并与同期26例胸腔化疗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手术组与胸腔化疗组中位数生存期分别为20.2个月13.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组患者的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高于胸腔化疗组(100%vs 57.7%,P0.01);手术组术后胸水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细胞角质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较胸腔化疗组治疗后降低(均P0.05)。分别是(27.4±5.6)μg/L vs(140.6±49.7)μg/L、(86.5±10.7)μg/L vs(590.7±90.7)μg/L、(48.2±9.9)μg/L vs(57.9±20.6)μg/L。而胸腔化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CEA、CA-125、Cyfra21-1及NSE下降明显,但CA-125下降不明显(P0.05)。手术组治疗后血CEA、CA-125、Cyfra21-1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而胸腔化疗组治疗后Cyfra21-1、NSE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联合胸膜热烧灼对肺癌恶性胸水有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侯敏  臧健  勾红峰  蒋明  邱萌  毕锋  易成 《华西医学》2009,(3):592-594
目的:观察醋酸甲地孕酮(MA)在预防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7年6月~2008年6月病理学和细胞学证实的消化道恶性肿瘤60例,采用自身前后交叉对照研究,随机分为AB和BA两组。AB组第一周期止吐方案用格拉司琼+胃复安+MA,第二周期止吐方案用格拉司琼+胃复安;BA组第一周期止吐方案用格拉司琼+胃复安,第二周期止吐方案MA+格拉司琼+胃复安。结果:化疗同时配合使用MA恶心、呕吐发生率下降(P〈0.05);恶心、呕吐程度改善(P〈0.001),并且可以预防化疗引起的急性期和延迟期恶心、呕吐反应(P〈0.05)。结论:化疗同时配合使用MA可以改善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联合来氟米特及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骨质疏松(OP)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86例RA合并O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1)和治疗组(n=105)。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及泼尼松,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常规剂量骨化三醇,两组治疗各进行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补体(C)及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肝肾功能等指标及骨密度(BMD),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IgG水平下降[(2.56±3.04)g/L vs.(2.52±1.98)g/L, t=1.01,P<0.05],C3[(0.37±0.12)g/L vs.(0.29±0.29)g/L,t=2.04,P<0.05]、C4[(0.17±0.04)g/L vs.(0.1±0.06)g/L,t=3.54,P<0.05]水平升高;治疗组降低炎症指标的效果明显[PLT:(96±10)×109/L vs.(59±5)×109/L,t=2.52,P<0.05;ESR:(51.2±1.7)mm/1 h vs.(32.3±1.1)mm/1 h,t=2.35, P<0.05;CRP:(51.5±1.3)mg/L vs.(39.4±1.1)mg/L,t=1.78,P<0.05;RF:(102±16) IU/ml vs.(90±20)IU/ml,t=2.31,P<0.05];治疗组增加ALP[(-42±7)U/L vs.(-9±6)U/L,t=2.27,P<0.05],改善BMD[腰椎:(0.400±0.014)g/cm2 vs.(0.030±0.015)g/cm2,t=2.78,P<0.05;髋部:(0.386±0.025) g/cm2 vs.(0.017±0.015)g/cm2,t=3.45,P<0.05]。结论常规剂量骨化三醇联合抗风湿药治疗RA合并糖皮质激素性OP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肾性贫血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分别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EPO治疗和低通量血液透析联合EPO治疗,疗程1年,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小于对照组(6.4%vs 66.7%,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尿素氮(BUN)、血细胞比容(Hct)明显下降,分别为(2.1±0.5)mmol/L vs(1.1±0.2)mmol/L(P0.01)及(152.6±119.1)%vs(38.8±17.2)%(P0.01),而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多效蛋白(PTN)和血红蛋白(Hb)明显升高,分别为(100.6±3.8)mg/L vs(57.0±1.5)mg/L(P0.05)及(31.1±0.5)g/L vs(18.7±0.5)g/L(P0.01)。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EPO治疗维持性肾性贫血临床效果好、安全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抵抗素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将212例 EH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氟伐他汀组(n =107)和对照组(n =105);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氟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氟伐他汀缓释片80 mg/d,连续口服12周。观察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抵抗素水平和 IMT 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氟伐他汀组在治疗后LDL-C、hsCRP 、抵抗素、IMT 均显著下降,分别为 LDL-C(2.7±0.7)mmol/L vs (1.9±0.6)mmol/L 、hsCRP(5.5±0.8)mg/L vs (2.4±0.9)mg/L、抵抗素(2.7±0.8)μg/L vs (1.7±0.5)μg/L、IMT(2.2±0.3)分 vs (1.4±0.4))分(均 P <0.05);对照组在治疗后 hsCRP 显著下降,hsCRP(3.7±0.4)mg/L vs (3.9±0.9)mg/L(P <0.05)。治疗12周后,氟伐他汀组 LDL-C、hsCRP、抵抗素、IMT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 LDL-C(1.9±0.6) mmol/L vs (2.7±0.5)mmol/L 、hsCRP(2.4±0.9)mg/L vs (3.9±0.9)mg/L、抵抗素(1.7±0.5)μg/L vs (3.2±0.5)μg/L、IMT(1.4±0.4)分 vs (2.2±0.4)分(P <0.05或<0.01)。结论氟伐他汀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其机制与降低血清 LDL-C、hsCRP、抵抗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万书英 《中国综合临床》2014,(10):1069-1071
目的 探讨不同方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髓抑制及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NP组(长春瑞滨+顺铂)23例和DP组(多西紫杉醇+顺铂)23例,分别于患者化疗前和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监测骨髓抑制及免疫力,并进行分析.结果 NP组和DP组的中位生存期(MST)分别为10.3个月和6.2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2.17%和30.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987、4.603,P均<0.05).化疗后,DP组血小板计数为(108.87±15.63)×109/L,较NP组[(128.17±15.3)×109/L]降低幅度明显(=3.819,P<0.05).NP组患者化疗前CD3+、CD4+、CD8+、CD4 +/CD8+及NK分别为(61.17±9.13)%、(36.99±7.83)%、(26.94±6.14)%、(1.93±0.21)%、(30.12±8.62)%;化疗后分别为(52.82±8.19)%、(33.22±6.92)%、(23.21±5.64)%、(1.53±0.11)%、(28.07±8.17)%;各指标较化疗前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2.097、3.217、2.251、3.027、2.717,P均<0.05).DP组化疗前CD3+、CD4+、CD8+、CD4 +/CD8+及NK分别为(62.82±9.13)%、(38.82±9.19)%、(27.81±7.97)%、(1.82±0.13)%、(31.82±7.48)%,化疗后分别为(50.76±8.19)%、(28.92±8.13)%、(20.82±8.93)%、(1.36±0.16)%、(29.12±7.31)%,各指标较化疗前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2.347、2.591、3.785、2.438、2.157,P均<0.05);化疗后,两组患者CD4+、CD8+、CD4 +/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91、3.785、2.438,P均<0.05),CD3+、N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27、0.323,P均>0.05).结论 NP方案化疗能够减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因化疗造成的免疫功能降低程度,对化疗造成的免疫功能降低程度优于DP化疗方案;疗效优于DP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0%.本研究拟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和肿瘤标记物癌抗原125(CA125)与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晚期NSCLC患者中的意义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晚期NSCLC靶向治疗疗效评价指标及预后相关因子.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间,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74例,依据方案分为化疗组和靶向治疗组.化疗组: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长春瑞滨30mg/m2第1,8天+顺铂80mg/m2第1天),21天为1个周期;靶向治疗组:吉非替尼250mg/d,或者厄洛替尼150mg/d,餐后2小时口服.比较化疗组与靶向治疗组治疗前后CA125、CYFRA21-1变化.靶向治疗组依据是否接受基因检测分为突变组和未检测组,分别记录靶向治疗组中EGFR突变患者与未检测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统计两组接受靶向治疗后肿瘤标记物CA125、CYFRA21-1降低率,以及靶向治疗患者EGFR突变与临床疗效关系及与标记物的相关性.结果 靶向治疗后肿瘤标记物CA125与CYFRA21-1分别为(33.96±7.03)kU/L和(4.02±1.76)μg/L,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化疗组治疗后肿瘤标记物CA125与CYFRA21-1分别为(36.24±6.03)kU/L和(3.80±1.35)μg/L,与治疗前比较也均明显降低(P<0.05).EGFR突变患者疾病控制率为84.2%(16/19),明显高于EGFR突变未检测患者(P<0.05);在EGFR突变患者经靶向治疗是肿瘤标记物CA125和CYFRA21-1降低率分别为89.5%(17/19)和47.4%(9/19),均明显高于EGFR突变未检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EGFR-TKI靶向治疗临床疗效好;在EGFR-TKI靶向治疗过程中有一定比例的患者肿瘤标记物CA125和CYFRA21-1均有降低,且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后CA125、CYFRA21-1降低人数比率更高,CA125、CYFRA21-1变化可能与EGFR基因突变有关;CA125和CYFRA21-1可以作为潜在判定靶向治疗疗效的血清学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降钙素原(PCT)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作为对照组(n=40),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n=60),观察组患者根据心功能不全程度分为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 Ⅱ级(n=20),NYHA心功能Ⅲ级(n=20),NYHA心功能 Ⅳ级(n=20),检测对照组患者NT-proBNP与PCT水平及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与PCT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NT-proBNP与PCT水平(4 987±2 618) ng/L,(0.592±0.490) 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8±171) ng/L,(0.097±0.118) μg/L(P<0.05).观察组的3个亚组间NT-proBNP水平(2 547±533) ng/L、(4 430±693) ng/L、(7 982±2 117) ng/L与PCT水平(0.204±0.097) μg/L、(0.439±0.152) μg/L、(1.132±0.471)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T-proBNP与PCT水平随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3个亚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494±82) ng/L、(842±299) ng/L、(1 392±422) ng/L及PCT(0.068±0.295) μg/L、(0.097±0.035) μg/L、(0.170±0.059) μg/L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 NT-proBNP与PCT是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