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研究b-环糊精包合理气活血方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对混合挥发油进行包合,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包合工艺条件进行优选,通过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薄层色谱法、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 最佳包合方法是饱和水溶液法,挥发油和b-环糊精的比例为1:10,转速为50 r·min-1,温度为40℃。结论 优选的包合工艺操作简便、工艺稳定、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高。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优选乳结消颗粒中混合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 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以提油量为指标,考察加水量、蒸馏时间、药材粉碎度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综合评分,考察挥发油与β 环糊精(β CD)投料比、加水量和搅拌时间对包合工艺影响,并对挥发油包合物进行TLC 及UV 鉴别。 结果: 挥发油提取最佳工艺为加水10倍量,蒸馏提取3 h;最佳包合工艺采用水饱和法,β CD:挥发油8∶1,10倍量水,包合温度40 ℃,搅拌包合1 h。 结论: 挥发油被β CD 包合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包合工艺稳定可行,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黄连阿胶胶囊肉桂中挥发油的提取与包合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提取量为指标,优化最佳的提取工艺;以挥发油包合物得率为指标,考察影响挥发油包合工艺主要因素。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饮片加水8倍量,浸泡2 h,提取4 h;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6,加入溶剂量为1.5倍量,胶体碾磨时间为25 min。结论 优选出的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优选枳壳、醋香附总挥发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枳壳、醋香附总挥发油,计算挥发油得率。GC测定枳壳挥发油中主要有效成分柠檬烯及醋香附挥发油中主要有效成分α-香附酮、香附烯酮的含量,应用信息熵原理对挥发油得率、3个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权重分析,求得综合评分M为评价指标。对M进行Box-behnken模型分析,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4倍、浸泡时间1.1 h、提取时间7 h。验证得实际M值与模型预测最佳M值相差<1%,表明本实验预测性较好,模型可靠度高。结论 基于响应面法与信息熵法原理所得最佳提取工艺能有效提高枳壳、醋香附总挥发性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优选小儿解感颗粒中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方法: 以β-环糊精(β-CD)为包合载体,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包合物的得率和包合率为指标综合考察包结温度、包结时间、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对包合工艺的影响。将β-CD 挥发油包合物制备成小儿解感颗粒,并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 β-CD 挥发油包合物的最佳包合工艺为: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3 h及β-CD与挥发油的比例为8∶1(g∶ml)。按照挥发油直接喷入法制备的小儿解感颗粒在室温放置6个月后,挥发油损失51.27%;按照包结法制备的小儿解感颗粒在室温放置24个月后,挥发油损失仅为3.13%。 结论:优选的挥发油包合工艺合理可行,制备的小儿解感颗粒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化当归挥发油的包合工艺。方法 以藁本内酯包合率、丁烯基苯酞包合率、包合物收率和综合评分为指标,以β-环糊精与挥发油配比、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确定了当归挥发油饱和水溶液法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优化的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与挥发油配比为8∶1、包合温度50 ℃、包合时间60 min。结论 确定的包合工艺包合率、包合物收率较高,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优选祛白颗粒中当归挥发油及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和包合工艺。方法: 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挥发油体积为挥发油提取指标,丹皮酚重量为丹皮酚提取指标,包合物收率、挥发油利用率、丹皮酚利用率为包合工艺考察指标进行考察。结果: 当归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浸泡1 h(50℃),提取5 h。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浸泡0.5h(40℃),提取4 h。包合的最佳工艺为:加入的环糊精为挥发性成分重量的10倍,在50℃下包合2 h。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四物汤中挥发油的提取与包合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工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包合挥发油,以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加入比例、包合温度及包合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包合的参数。结果:提取与包合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取当归、川芎饮片粉碎成中粉,加入8倍量水,浸泡30 min,水蒸气蒸馏提取5 h,收集挥发油,收率为0.89%;以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为9.80:1进行包合,包合温度40℃,包合110 min,收集挥发油包合物,其挥发油利用率为81.17%,包合物收得率为87.40%。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能较好的提取四物汤中的挥发油,并有效提高挥发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克乳痛胶囊中丹皮酚及蛇床子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和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方法比较饱和溶液合并超声法和研磨法两种不同挥发油包结方法及其他包结条件,以挥发性成分与β-环糊精之比、包合时间、包合温度作为考察因素,用正交试验考察最佳包合工艺,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作为评价包合工艺的指标。结果通过比较采用研磨法制备包合物,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加及丹皮酚加4倍量β-环糊精及适量水,40℃研磨包合6h。结论该方法包合物的平均得率为90.8%,平均包结率为75.5%,表明该工艺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10.
百里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百里香挥发油p-环糊精(β-CD)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得率的综合评分为筛选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百里香挥发油与p-CD的用量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百里香挥发油β-CD包合工艺。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百里香挥发油与p-CD的用量比为1:8,包合时间为2.5 h,包合温度为40℃,在此最佳工艺下,包合物得率、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含油率分别为88.76%,89.62%和9.41%。结论优选得到的百里香挥发油p-CD包合工艺合理、稳定、可行,有效地提高了百里香挥发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12.
煎药机和传统煎药方法的比较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慧 《中国药事》2011,25(2):155-157
目的研究煎药机的煎药质量。方法以"六味地黄汤"为例,对煎药机和传统煎药法两种煎药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传统煎药法所得的水溶性浸出物要比煎药机高24%左右。结论煎药机煎药具有不利于医药结合、煎煮方法过于简单粗放等问题,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刘亚萍 《中国药业》2013,22(17):10-11
目的 寻找制备延胡索乙素的高效方法.方法 采用先从黄藤中提取巴马汀、再还原成延胡索乙素的的方法制备,所得产品经核磁共振鉴定.结果 制备得到的延胡索乙素纯度超过97%.结论 黄藤中巴马汀经硼氢化钠还原后可制备成高纯度的延胡索乙素.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与现代煎药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凤春  陈明  颜耀东 《中国药房》2008,19(6):478-480
目的:比较传统煎药法和现代煎药法对中药的煎出率和药剂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煎药的全过程到服药前药剂的存放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并以中药的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为指标,多方面比较2种煎药方法的优劣。结果:现代煎药法操作规范,可从多方面进行质量控制,且煎出的药剂有效成分含量高,各方面指标均优于传统煎药法。结论:应进一步推广现代煎药法。  相似文献   

15.
免疫组化PV二步法与SP三步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两种不同的免疫组化方法二步法和三步法分别在胃癌组织中进行ER-α36染色结果的比较,寻求不同免疫组化原理的染色试剂盒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两种不同的试剂盒研究相同的胃癌微阵列芯片(共352点,以肝组织作为定位标志),通过比较两种免疫组化方法在相同组织上表达的不同做比较。结果:三步法制片结果比二步法背景低,阳性率低,非特异性着色小,结果明确易读;而二步法较三步法操作简单,检查阳性率高,阳性强度高。结论:针对一抗为ER-α36的免疫组化染色,三步法虽然实验耗时比较长,但实验结果较好,明确易读,适合科学研究。二步法较易出结果,灵敏度较高,阳性强度高,较易出背景着色,假阳性率高,故不适于科学研究,但因为操作方便,检出阳性率较三步法高,对于ER-α36弱表达的病例不容易漏诊,且能较快出结果,故可考虑在临床病理诊断中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丹皮酚的提取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刚  钦传光  尚晓娅 《中国药业》2009,18(18):25-27
丹皮酚是常用中药牡丹皮、徐长卿、芍药等中药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之一,是衡量牡丹皮、徐长卿等中药材及其组方的多种制剂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为评价丹皮酚药材及其复方制剂的质量,人们对丹皮酚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许多研究。该文就丹皮酚的提取及分析方法进行了评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郭幼梅  梁建英 《中国药事》1994,8(3):164-165
本文对药典中硒检查法的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与改进,方法快速简便,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黄体酮注射液无菌检查方法进行改进并验证。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无菌检查法的有关要求,采用封闭式薄膜过滤器过滤,最后用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对所采用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黄体酮注射液采用封闭式薄膜过滤器进行无菌检查,所用的各验证菌均生长良好。结论改进后的方法重现性好,稳定、可靠,可作为黄体酮注射液的无菌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离子电极法和酶法两种测量钾钠的方法作一个评价。方法 通过线性测定、重复 性试验、回收试验、相关性试验、干扰试验对其进行评价。结果 两种方法所检测的项目其线性 范围、回收率均符合要求,重复性良好,批内批间CV%均在允许范围内,相关系数r>0.95,t检 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酶法的干扰因素大于离子电极法。结论 两种方法可以交替使用,更 加方便了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Meta-analysis统计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Meta- analysis是近十年来在医学领域中采用的一种新的研究分析方法 ,1976年由 Glass首次提出 [1 ] 。它是对具有相同目的的多个独立领域研究结果进行结构和系统的定性或定量的综合 [2 ]。分析的目的主要是 :1改进和提高由于样本的大小而影响统计效能 ;2进一步确定某些研究结果不一致时的可靠性。目前 ,Meta- analysis应用于药物及临床试验、流行病学等领域。本文主要从统计学角度 ,介绍了 Meta- analysis研究中有关资料的统计学分析方法。Meta- analysis是一个合并研究结果的过程 ,是一个回顾性的工作 ,它的结论是建立在所睡集的资料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