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Z)是从伞形科植物中药川芎中提取的化学单体,具有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TMPZ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抗氧化应激、扩张细小动脉和提高心脑器官血流量等生物活性,但在临床应用中却面临代谢快、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目前基于TMPZ代谢特点而进行的化学结构改造主要集中在酯类、酮类、哌嗪类、烃类及高分子聚合类等化合物。本文对TMPZ的化学结构修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为TMPZ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针刺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SLB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NSLB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超声引导针刺组)、对照组(普通针刺组),各30例,经治疗后观察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值、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值、杨氏模量值及竖脊肌肌筋膜厚度值的变化,并对比两种方法治疗CNSLBP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杨氏模量值均较治疗前降低,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杨氏模量值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组间竖脊肌肌筋膜厚度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刺治疗CNSLBP疗效显著,运用肌骨超声诊断和治疗CNSLBP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韧性(resilience)是指个体应对压力、挫折或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1].对"韧性"的研究始于美国,但各国研究者们对科学意义上韧性的概念还未取得共识.心理学界认为,儿童的韧性通常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曾生活于高度不利环境中的儿童,战胜了逆境,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结果;二是儿童虽然仍生活在不利的环境中,但能力不受损害;三是指儿童能够从灾难性事件中成功地恢复过来[2].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的特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一直是神经病学领域的重点,有关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缺血半暗带的神经细胞凋亡更是研究的热点.脑缺血再灌注后既启动了凋亡信号通路,也激活了抗凋亡信号通路,两者的动态平衡决定了细胞损伤的最终转归.近来大量研究表明,磷脂酰肌醇3-激酶(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简称PI3K-Akt)信号通路在一系列上游或旁路信号分子的影响下,作用于下游的信号分子,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临床使用一次性灌肠肛管时,因其管颈粗、质地硬、出口孔径大、进液快,对肠道刺激性大,一些患者在拔管后甚至操作中即出现便意,很快排出灌肠液。常有老年患者因肛门括约肌松弛出现失控现象,易造成床单位及地面的污染,且达不到灌肠的目的。我们对清洁灌肠进行改良,使患者对灌肠液能耐受、无腹痛腹胀、少灌肠液外溢,使大便能充分软化,解除便秘,患者感觉舒适,大大提升了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筛选香连和胃汤中挥发油的最优提取工艺及包合工艺,提高挥发油的利用率。方法 以主要成分百秋李醇、桉油精、乙酸龙脑酯以及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GC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DX8trial软件设计试验方案,熵权法处理实验数据,最终筛选出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研磨法对挥发油进行包合,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包合方案,逐一记录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3个指标,熵权法对指标进行权重分析,根据权重系数计算3个指标的综合评分,并筛选出最佳包合工艺。结果 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浸泡时间1.5 h,提取时间8 h,加水量为8倍水。最佳包合工艺:采用研磨法进行制备,β-CD-挥发油为6︰ 1,料液比为6︰ 1,研磨时间为0.5 h。结论 通过试验筛选的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能提高香连和胃汤中挥发油的得率及有效成分含量,筛选所得最佳包合工艺,能有效包合香连和胃汤中的挥发油。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盐酸多西环素对兔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生长的影响。方法 成年大耳白兔33只(6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碱烧伤组和多西环素组。对照组3只(6眼)不做处理。剩余30只(60眼)利用1 mol·L-1NaOH滤纸片建立双眼碱烧伤模型,右眼为多西环素组,左眼为碱烧伤组。碱烧伤组不给予药物治疗,多西环素组隔日结膜下注射0.1 mL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10 g·L-1)。观察兔CNV的生长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化法检测角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造模后3 d,可见碱烧伤组和多西环素组CNV长入透明角膜。造模后4 d、7 d、14 d、21 d,多西环素组CNV的面积分别为(6.15±2.85)mm2、(14.39±4.04)mm2、(18.07±5.74)mm2、(19.44±6.95)mm2,碱烧伤组CNV的面积分别为(17.00±4.60)mm2、(37.93±6.91)mm2、(42.25±9.32)mm2、(38.81±4.87)mm2,各时间点多西环素组CNV的面积均明显小于碱烧伤组(均为P<0.05)。造模后1 d、4 d、7 d、14 d、21 d,多西环素组角膜上皮层VEGF灰度值分别为167.74±10.59、140.14±12.14、128.69±9.21、103.06±8.29、176.16±9.72,碱烧伤组角膜上皮层VEGF灰度值分别为129.79±10.97、100.51±21.73、81.38±9.98、62.54±10.30、148.81±8.65,造模后各个时间点多西环素组VEGF的表达均明显少于碱烧伤组(均为P<0.05)。造模后4 d、7 d、14 d,多西环素组角膜上皮层MMP-2灰度值分别为83.50±14.81、123.42±16.20、110.90±8.98,碱烧伤组角膜上皮层MMP-2灰度值分别为65.27±12.84、91.31±13.22、94.28±6.46,造模后4 d、7 d、14 d多西环素组角膜上皮层MMP-2表达均明显低于碱烧伤组(均为P<0.05)。造模后21 d,角膜上皮层TIMP-2的表达最强,但造模后多西环素组角膜上皮层TIMP-2表达和碱烧伤组表达强度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MMP-2、TIMP-2在CNV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盐酸多西环素可通过抑制基质胶原纤维的降解来降低炎症反应,并通过抑制角膜碱烧伤后兔角膜组织中VEGF、MMP-2的表达,进而抑制CNV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23G后节灌注辅助下的巩膜扣带术治疗球形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探讨其可行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7-02/2018-02被确诊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且视网膜下液较多、呈球形脱离外观的患者21例21眼,在行巩膜扣带术中引流视网膜下积液前于睫状体扁平部预置23G后节灌注,术中对裂孔未作凝固处理,术后裂孔周围行激光光凝治疗。术后随访观察3~10mo,观察视网膜复位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均引流出视网膜下液并未见脉络膜出血和视网膜嵌顿; 术后第1d视网膜完全复位者18眼; 术后2~3d残留视网膜下液吸收完毕者2眼,视网膜脱离未复位者1眼,经再次外加压块调位术后视网膜复位,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者1眼,经玻璃体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术中有视网膜下出血者1眼,出血范围<1PD,3mo后吸收,未见眼压异常、眼前段缺血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结论:在球形视网膜脱离的巩膜扣带术中引流视网膜下积液前预置灌注,可有效维持术中眼内压平稳,减少因引流视网膜下积液时眼压过快下降导致的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和术后发生脉络膜脱离的可能性,同时术中视网膜基本趋于平伏,裂孔定位相对准确,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