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预防相关性腹膜炎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降低居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保证腹膜透析的疗效。方法对59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流程培训,指导心理护理、个人卫生、家庭透析室布局与消毒方法,给予护理干预,做好家庭随访及动态的护理管理。结果59例患者中6例8次发生腹膜炎,2例死亡。结论注重居家腹膜透析各个环节控制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自我护理能力问卷,对194例常规门诊随访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52.88±13.75)分,患者对透析知识的判断正确率达56.70%~92.78%;对透析态度的积极程度达61.34%~100%;对透析行为的判断正确率达72.68%~98.45%;患者正确行为(依从性)出现的频率达17.01%~100%.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教育程度、透析龄及住房条件是影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具有一定的自我护理能力,但患者治疗依从性欠佳.临床护理工作者可针对不同年龄、教育程度、透析龄及居住环境的腹膜透析患者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以促进其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对50例居家规律腹膜透析患者应用微信网络技术实施管理。出院前腹膜透析专职护士为患者建立随访管理档案和进行相关宣教。利用微信小程序打卡、点评、填充统计、提醒等功能激励患者持续进行自我管理。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各项治疗随访管理,给予患者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指导,随时关注患者居家治疗依从性情况。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行、高效、低投入的腹膜透析患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上海市金山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以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明确腹膜透析延续护理服务内容,以供同行参考和推广。方法:采用全样本纳入,选取上海市金山区所有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含基本情况、护理问题评分、护理需求评分三个部分。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于2018年12月~2019年4月期间,针对各自辖区内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当场发放和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91份,回收问卷91份,有效问卷9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本次调查的91例金山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男性39例(占42.9%),女性52例(占57.1%),居家腹膜透析5.21±2.7年。在4个护理问题领域存在21个护理问题和42种症状体征;建档与随访管理需求4.14±0.69分,健康教育需求4.02±0.93分,个体化指导需求3.95±0.91分,专科护理需求3.84±1.01分。不同街道患者的专科护理需求(p<0.001,H=67.757)、建档随访需求(p<0.001,H=48.191)、健康教育需求(p<0.001,H=67.401)、个体化指导需求(p<0.001,H=65.000)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理护理问题与建档随访管理需求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p=0.042,rs=0.214),与个体化指导需求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p=0.029,rs=0.229)。结论:现阶段上海市金山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其护理需求集中在建档随访管理和个体化指导方面,不同居住街道的患者在护理需求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社区在提供相关延续护理服务时,可以将护理重点首先放在为患者建立长期随访档案、根据生理健康情况给予针对性宣教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居家护理的实施对腹膜透析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对26例CAPD患者制订护理措施,回家操作前进行换液操作考核,并建立档案,定时随访。结果:26例CAPD患者由于居家护理得当,未出现并发症而终止透析,能保证良好的生活质量。结论:对家庭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居家护理指导.能有效减少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随访管理。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制定针对特殊时期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管理方案,通过电话随访、微信随访、视频随访以及电话联系社区等形式对66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居家隔离、腹膜透析的防护指导、用药指导、生命体征监测及心理疏导。2020年1月25日至2月6日,随访的66例患者均按时完成腹膜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56例居家腹膜透析病人的电话随访资料,发现病人居家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习惯,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指导,提高病人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方法]对居家腹膜透析病人定期规律电话随访,分析、总结资料,发现病人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容量管理不规范、营养不良、个人卫生差、依从性低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通过电话随访,居家腹膜透析病人的依从性提高,门诊复诊率上升。[结论]对居家腹膜透析病人实行电话随访能提高居家腹膜透析病人规范操作的依从性,降低透析并发症,提高腹膜透析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网络访视及护理干预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建档随访的30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微信群及视频通话等方式对其进行网络访视并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采用自行编制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考核表"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分别对患者的各项操作进行在线考核评价。结果干预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患者对于腹膜透析环境、透析液更换操作、透析导管出口处护理以及药物管理4项考核内容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网络访视及护理干预有助于规范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操作流程,对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层级管理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只行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通过层级管理对出院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并给予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组患者透析依从性、服药依从性、饮食控制、操作规范等均较对照组好,腹膜炎、导管并发症、再住院率等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层级管理有助于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透析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护理需求调查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了解居家腹膜透析病人对护理的需求,根据病人需求提供相应的护理。方法:随机选择60例即将出院的腹膜透析病人,根据住院次数进行分组,A组为首次住院的。B组为再次入院的.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并用百分构成法进行分析。结果:A组病人希望护士分别在其出院前1周、出院后l周、出院后半年内每月随访1次,提供评估居家腹透环境、操作指导、处理意外情况等护理;B组病人在换管、复诊等时间最希望见到腹透护士。针对处于不同时期的病人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因需施护。以提高居家腹透质量。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血浆游离和总肉毒碱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血浆总肉毒碱(TC)和游离肉毒碱(FC)的水平.方法 200名正常对照组标本来自本院健康体检人群,受检病例为本院肾脏内科患者;TC和FC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结果 200名正常对照组TC(56.52±9.61)μmol/L,FC(46.60±8.23)μmol/L;37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TC(41.47±13.22)μmol/L,FC(24.58±8.91)μmol/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8例腹膜透析患者TC(40.59±9.94)μmol/L,FC(25.52±7.45)μmol/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透患者透析后TC(14.62±5.32)μmol/L,比透析前下降(64.70±5.95)%,FC(8.62±3.01)μmol/L,比透析前下降(63.84±9.14)%,且TC与FC的水平与透析程呈负相关(r=-0.68,-0.73);118例腹膜透析患者TC与FC的水平与透程无关(P>0.05).11例血液透析患者静脉给予左旋卡尼汀1 g,透析后TC(70.31±36.18)μmol/L,FC(35.53±19.25)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肉毒碱缺乏,血液透析患者随着透析程的延长,缺乏越严重.静脉给予左旋卡尼汀可有效纠正血液透析患者循环肉毒碱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腹腔镜外科技术应用在放置Tenckhoff卷曲腹透管的经验。方法:选择1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腹腔镜引导下将Tenckhoff卷曲腹透管置入腹腔并经皮下隧道引出。结果:11例患者腹透管均放置成功,手术时间约45min,均成功进行了腹膜透析,患者术后一周内出院。结论:腹腔镜引导下放置Tenckhoff卷曲腹透管具有腹透管放置定位准确,无手术切口,优于常规开腹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Given the ever-increasing burden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in a global milieu of limited financial and health resources, interested parties continue to search for ways to optimize dialysis access. Government and payer initiatives to increase access to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ies (RRTs), particularly peritoneal dialysis (PD) and hemodialysis (HD), may have meaningful impacts from clinical and health-economic perspectives; and despite similar clinical and humanistic outcomes between the two dialysis modalities, PD may be the more convenient and resource-conscious option. This review assessed country-specific PD-First/Favored policies and their associated background, implementation, and outcomes. It was found that barriers to policy-implementation are broadly associated with government policy, economics, provider 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modality-related factors, and patient-related factors. Notably, the success of a given country''s PD-Favored policy wa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extent of HD infrastructure. It is hoped that this review will provide a foundation across countries to share lessons learn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PD-First/Favored polici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与传统开腹腹膜透析置管术在近期、远期并发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费用、住院费用等多方面的临床对比研究. 方法 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对357例诊断为慢性肾脏病(CKD5期)的患者,采取患者自愿选择的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组(A组)141例和常规手术组(B组)216例,A组采用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导管末端不吸收缝线固定,B组采用传统开腹+Seldinger技术腹膜透析置管.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Hb)、血小板(Pt)和血肌酐(Scr)水平、手术时间、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如腹腔出血、管周渗漏、术中术后疼痛、腹膜炎、导管移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差异. 结果 A、B组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患者分别占27.6%、0.9%(x2=59.977,P=0.000).A、B组术后Scr (875.42±316.34umml/L) (816.25±270.12)分别明显低于术前(911.45±318.59umml/L) (875.42±316.34)(t=-3.189,P=0.003;t=2.007,P=0.049).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5.2±16.1min、56.4±22.3min(t=6.224,P=0.014),手术费分别为5478.59±896.91元、3446.26±1381.23元(t=7.675,P=0.000),腹腔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6%、2.8%(t=9.521,P=0.002),术中术后疼痛发生率分别为0.7%、11.1%(x2=14.174,P=0.000),1月内导管移位率分别为0、4.6% (x26.716,P=0.010),1月内渗漏发生率分别为12.8%、2.8% (x2=13.572,P=0.000),1月内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7.8%、1.4% (x2=9.311,P=0.002),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B组发生腹泻、1年内渗漏发生率、1年内导管移位率,1年内腹膜炎发生率、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平均日费用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腹膜透析在短期也能改善肾功能.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既往有手术史、手术时间、疼痛感、近期导管移位发生率等方面较传统开腹腹膜透析置管术有一定优势,但仍存在腹腔出血、渗漏、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胡秀梅  周平  李洁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60-1862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退出治疗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1997年5月至2009年2月因终末期肾病接受CAPD患者临床资料56例,统计分析患者腹膜透析(PD)退出原因。【结果】因各种原因退出PD共43例,退出率为76.78%(43/56)。其中主要原因为:①死亡,26例(60.47%);②转血透10例(23.26%);③肾移植3例(6.97%);④经济原因2例(4.65%)。【结论】死亡是CAPD患者退出PD的主要原因。而心脑血管疾病、腹膜炎是导致CAPD患者退出的重要原因,因此应积极制定CAPD患者个体化透析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不同透析方法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反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反应的方法。方法对血透中经常出现低血压反应的规律血液透析患者10例,采用单盲法,自身对照设计。常规透析治疗2周后,再分别接受钠制式血液透析、序贯血液透析、低温血液透析3种治疗方案,每种方案为期2周。结果钠制式血液透析、低温血液透析与常规透析相比,低血压发生率以及护理干预次数明显降低,序贯血液透析组降低则不明显。结论对血液透析过程中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可选用低温血液透析或钠制式血液透析,序贯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两种不同透析方式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玉  吴玉勇等 《现代护理》2003,9(4):252-254
目的:用两种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进行效果比较,以观察透析疗效。方法:对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每周透析3次,每次4小时,采用随机交叉方法,使30例患者均接受低温(35℃)及常温(37℃)透析,所用器材不变,透析次数、时间、血液流速不变。观察日监测患者Cr、BUN,动态监测患者血压及各种不适。结果:低温透析400例次,症状性低血压及其他并发症比常温透析发生少。结论:低温透析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顺应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腹膜透析治疗时机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自2004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间,以腹膜透析作为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通过MDRD公式估计患者透析起始eGFR值,并根据eGFR值将纳入实验的患者分为早透析组[eGFR>6.5 ml/(min·1.73 m^2)]和晚透析组[eGFR>6.5 ml/(min· 1.73 m^2)],分析2组患者透析起始时基线数据的差异,以及2组间生存率的关系. 结果 资料完整的177例患者平均年龄(59.02±13.21)岁,平均随访(46±24.77)月,透析起始eGFR中位数水平是6.5 ml/(min· 1.73 m^2),68.22%患者于5~7.5 ml/(min·1.73 m^2)时才开始透析治疗.早透析组患者85例,透析起始时eGFR值(8.77±3.44) ml/(min·1.73 m^2);晚透析组患者92例,透析起始时eGFR值(5.54±1.35)ml/min· (1.73 m^2).对包括性别(χ^2=12.400,P=0.120)、年龄(t=-0.580,P=0.060)、BMI(t=0.450,P=0.55)、血红蛋白(t=0.740,P=0.590)、血白蛋白(t=-1.700,P=0.180)等基本资料统计分析发现,2组透析治疗起始时血肌酐(t=-10.270,P<0.01)、BUN(t=-2.910,P<0.01)、eGFR(t=10.050,P<0.01)、糖尿病肾病(χ^2=7.540,P<0.05)及并发糖尿病的比例(χ^2=2.600,P<0.01)有统计学差异,余基线数据均未见明显差异.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早、晚透析组患者的生存率,发现2组间的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χ^2=0.360,P=0.191).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较其他患者更易接受早期透析治疗,然而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时机与患者生存率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