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服药依从性量表、自我效能、高血压防治知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平均得分为(30.32±6.67)分,37.86%处于高等水平。自我效能、高血压防治知识、家庭关系、年龄是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应针对患者的自我效能、高血压防治知识、家庭关系和患者的年龄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老年人,但在其他年龄段也有可能发病。脆性骨折好发部位多集中在髋关节、脊柱及腕关节。目前有多种现成的及有效的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如双膦酸盐、降钙素等。但由于医师及患者对骨质疏松知识不够熟悉、患者过度担心药物不良反应、抗骨质疏松药价格过高等因素的影响,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率与依从性仍较低,这导致了骨密度增加减慢,骨折发生率增加,很大程度的加重了临床和经济负担。因此,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药物治疗率及依从性变得至关重要,早期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和长期坚持服药可以缓解骨量流失甚至提升骨量,显著降低患者骨折风险。本文主要回顾综述了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率及依从性现状,影响药物治疗率和依从性的原因,以及提出改善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率和依从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OP)要求患者有很高的用药依从性,即按时按剂量并坚持用药,否则不能实现和保证双膦酸盐升高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效果,还会无谓增加医疗费用.因此,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OP治疗效果不尽人意的现状势在必行.临床上可做的事情很多,包括加强患者教育,促进医患之间沟通互动,而选择用药频率低、用法简单、医生能够控制的有效药物治疗OP,无疑极具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潜能,值得向往和推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服药依从性量表、自我效能、高血压防治知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平均得分为(30.32±6.67)分,37.86%处于高等水平.自我效能、高血压防治知识、家庭关系、年龄是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针对患者的自我效能、高血压防治知识、家庭关系和患者的年龄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老年住院患者口服用药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口服用药的种类和数量,为临床口服用药护理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时点调查方法对老年病房230例住院患者当日的口服药种类、数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当日口服药医嘱3 303条,平均服药种类(14.40±5.98)种,日服药5种以上者91.74%;平均服药数量(52.24±26.03)片,日服药20片以上者90.00%.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用药及保健营养类药品.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口服用药种类及数量均偏多,口服用药并未完全根据疾病治疗的需要,需加强老年患者用药健康教育和医护人员对药物知识的学习,提高对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以促进其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起始率及依从性。方法将326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148例)和女性组(178例)。采集患者入院时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情况,并计算药物起始率;术后待患者恢复进食后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统计患者术后1年期间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情况,分析术后0~6、7~12个月两个随访阶段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情况及药物依从性。结果术前服药起始率:男性组钙剂为27.70%,维生素D为20.27%,双膦酸盐为6.76%;女性组钙剂为46.07%,维生素D为31.46%,双膦酸盐为15.17%;男性组3种药物服药起始率均低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0~6个月,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良好的比例较高,男性组中钙剂为79.73%,维生素D为71.62%,双膦酸盐为70.27%;女性组中钙剂为85.96%,维生素D为78.65%,双膦酸盐为76.97%;男性组略低于女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2个月时两组患者3种服药依从性良好的人数比例均显著减少(P0.05),男性组钙剂为55.40%,维生素D为48.65%,双膦酸盐为41.89%;女性组钙剂为71.91%,维生素D为60.67%,双膦酸盐为57.86%;男性组3种服药依从性良好的比例均低于女性组(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术前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起始率低,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更低;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中患者长期的药物依从性较差,男性患者差于女性患者。提示医务人员应该对患者加强抗骨质疏松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居家男性痛风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425例痛风患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痛风影响量表和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痛风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4.87±2.22)分,疾病影响评分为(60.08±15.77)分。除发作期间对活动的关注外,患者痛风影响程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服药依从性总分呈负相关(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病程、痛风药物不良反应及未满足痛风治疗需要是影响居家男性痛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P0.05,P0.01)。结论居家男性痛风患者服药依从性偏低,痛风影响程度是影响居家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需加强对患者疾病特征及药物治疗重要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以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结核病患者服刑期间用药依从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服刑期间用药依从性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0例服刑期间的结核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60例中26例用药不依从,占43.3%;其中,服刑期越长者其用药依从性越差;对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危害的过分担心、对治疗结核病相关知识的错误认知以及服刑过程中的投机行为为用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结论 结核病患者服刑期间用药依从性差,加强用药督导和心理干预、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加强法制教育可望提高服刑结核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癫(癎)患儿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探讨提高用药依从性的对策.方法 对已确诊癫(癎)的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 78例癫(癎)患儿中,依从者占65.4%,不依从占34.6%.患儿用药依从性与是否曾住院、是否定期复诊及监测血药浓度、是否出现过药物不良反应、用药知识的知晓率有关(P<0.01,P<0.05).结论 在护理中提供给患儿家长更多的疾病及用药知识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可望提高癫(癎)患儿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骨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1-2].西医治疗老年OP多采用补钙和维生素D等方法,由于不良反应多且患者依从性差,疗效往往不尽如人意.研究显示,电针和补肾方剂治疗老年OP均可取得良好效果[3] ,但电针联合补肾方剂治疗老年 OP 的疗...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