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WH505体内抗血栓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WH5 0 5 (丹参和山楂的提取物 )对动物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用大鼠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和小鼠静脉注射胶原蛋白一肾上腺素造成血栓形成模型 ;采用流式细胞术考察WH5 0 5对人血小板经凝血酶诱导的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结果 WH5 0 5可明显抑制大鼠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血栓形成 ,抑制率为 15 %~ 41% ;使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小鼠瘫痪的恢复率显著提高 ,恢复率为 6 4.3%~ 84.6 % ,阳性对照组为 80 %。人血小板经凝血酶刺激后 ,血小板表面表达P -选择素明显增加 ,用不同浓度WH5 0 5与血小板预孵 ,则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血小板P -选择素的表达。结论 WH5 0 5对血小板性血栓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该作用可能与抑制血小板P -选择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水蛭注射液抗大鼠血栓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水蛭注射液对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利用大鼠体外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法,进行水蛭注射液抗大鼠血栓形成实验。结果:水蛭注射液能明显抑制实验性血栓形成,抑制率为47.66%。结论:水蛭注射液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谷维素丹参合剂对大鼠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体外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法形成血小板血栓,从血栓重量可测知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功能。结果;谷维素丹参合剂组抗血栓形成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谷维素丹参合剂可明显抑制血小板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舒脉灵冲剂防治脑缺血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舒脉灵冲剂对小鼠脑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颈动、静脉旁路方法观察舒脉灵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观察舒脉灵冲剂对断头小鼠喘气持续时间和两侧颈总动脉结扎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舒脉灵冲剂灌胃给药后对大鼠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舒脉灵冲剂能显延长断头小鼠喘气持续时间和两侧颈总动脉结扎小鼠的存活时间。结论:舒脉灵冲剂对脑缺血缺氧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蛭醇提物的抗血栓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水蛭醇提物的抗血栓作用。方法:采用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和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方法。观察水蛭醇提物的抗血栓作用;采用荧光偏振技术观察水蛭醇提物对红细胞膜脂和血小板膜脂流动性的影响。结果:水蛭醇提物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和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能提高红细胞膜和血小板膜流动性。结论:水蛭醇提物有抗血栓作用,其机理与其提高红细胞膜脂和血小板膜脂流动性有关。水蛭素为抗血栓成分,水蛭的药理作用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葛根注射液对大鼠血栓形成、脑缺血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组后给予葛根注射液,通过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造成大鼠血栓形成模型,通过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大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并用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结果:葛根注射液能减少血栓的湿重及干重,能降低大鼠脑缺血模型的脑梗死面积、脑指数、脑含水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水蛭注射液对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体外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法 ,进行水蛭注射液抗大鼠血栓形成实验。结果 :水蛭注射液能明显抑制实验性血栓形成 ,抑制率为 47.66%。结论 :水蛭注射液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提取物活血通络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的活血通络功效。方法:小鼠耳廓微循环实验、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实验、大鼠血液流变学实验及离体兔耳灌流实验。结果:银杏叶提取物经口给药.能显著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抑制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形成,降低大鼠血液粘度,并能显著扩张离体兔耳血管。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有显著的活血化瘀功效。  相似文献   

9.
用大鼠和家兔体外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法,观察到溶栓丸对实验性血栓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大鼠和家兔血栓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29%、55.48%,并证明对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有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蝎纯化液对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1)采用结扎家兔两侧颈外静脉血栓模型.(2)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和血块溶解实验,观察全蝎纯化液的抗血栓作用.结果 全蝎纯化液能明显减轻家兔静脉血栓重量,与盐水组相比较(P<0.01),全蝎纯化液抑制率分别为66.6%、50.5%.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所致死亡有显著保护作用,保护率分别为64.7%、47.1%.具有明显血凝块形成的抑制作用.结论 全蝎纯化液具有明显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凝有关.  相似文献   

11.
竹节人参提取物抗脑缺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为探讨竹节人参提取物的脑保护机制,观察竹节人参提取物对血栓形成和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方法 结扎小鼠带迷走神经的两侧颈总动脉造成急性脑缺血,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急性不宛性脑缺血,实验性造成大鼠体内血栓形成,观察生节人参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竹节人参提取物明显延长小鼠缺氧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小鼠因结扎带迷走神经的两侧颈总动脉造成急性脑缺血的存活时间,能减轻大鼠实验性血栓的湿重和干重,显著降低大鼠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量肝素对血凝及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标准肝素(SH)为原料经亚硝酸裂解制备的低分子量肝素(LMWH),给予同等抗Xa单位剂量时,对凝血系统的影响较SH小,在治疗量下(100anti-XaIU/kg)不增加出血倾向;体外实验表明,LMWH能有效地抑制chandler模型的血栓形成;体内实验表明,LMWH在100~200antiXaIU/kg范围内能有效地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大鼠颈动脉电流损伤(iv,sc)和家兔颈静脉血栓模型的血栓形成,与参照品Fragmin及SH的作用相似,LMWH在上述模型中的ED50分别为:159,185(iv),193(sc),91anti-XaIU/kg;研究还发现,scLMWH吸收完全,给药后3h的抗血栓作用与iv后10min相似,而SH的作用弱。提示LMWH保留了SH的抗血栓作用,降低了SH的出血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囊性颈动脉瘤的动物模型并研究动脉瘤的形成原因。方法:选择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采用胰弹性蛋白酶血管壁外法建立囊性动脉瘤,并通过血流动力学改变来分析与动脉瘤形成的关系。结果:血管造影证实结扎对侧颈总动脉后,同侧颈总动脉上的成瘤率为100%,颈外动脉起点及颈外动脉分支起点处成瘤率为50%;不结扎对侧颈总动脉,同侧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起点上的成瘤率也为50%;其余成瘤率均为零。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侧动脉管壁破坏率为100%。结论:胰弹性蛋白酶血管壁外法是建立囊性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之一,动脉管壁的结构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是形成囊性动脉瘤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杜仲红景天胶囊抗血栓形成与溶栓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杜仲红景天胶囊抗血栓、溶栓作用,并从该药对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的影响,初步分析其作用机理,为本品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提供药理实验依据。方法运用动静脉环路法测定杜仲红景天胶囊对大鼠旁路血栓的榕栓作用,以颈总动脉温度测定法测定杜仲红景天胶囊对大鼠总动脉血栓形成后的溶栓作用,以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来测定(Born比浊法)杜仲红景天胶囊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同时还测定了该药对凝血因子的影响、对高龄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杜仲红景天胶囊可使血栓重量明显下降,电刺激颈总动脉血栓形成后连续灌胃给药3天,杜仲红景天胶囊有明确的溶栓作用。同时,杜仲红景天胶囊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酶、凝血酶原和凝血活酶时间及高龄小鼠凝血时间。结论杜仲红景天具有较好的抗血栓与溶栓作用,此种抗栓、溶栓作用与其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影响凝血功能有关。上述药理作用与杜仲红景天胶囊主治缺血性脑中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当归挥发油对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当归挥发油大、中、小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7d,每天2次,于末次给药1h后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术(MCAO)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胶原蛋白与肾上腺素混合诱导剂诱导血栓形成,观察5rain内小鼠的死亡数和15min内小鼠偏瘫的恢复数。结果当归挥发油能显著降低大鼠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以及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对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无明显影响;同时当归挥发油可减少注射血栓诱导剂后小鼠的死亡数,增加小鼠偏瘫恢复数。结论 当归挥发油可显著改善全血黏度等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并能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蓝萼甲素的抗血栓作用。方法:考察蓝萼甲素对SD大鼠的血小板聚集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浆中TXB2、6-Keto-PGF1α以及NO和ET含量的影响,通过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实验、ADP-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实验、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实验、大鼠离体动脉条的舒张实验,研究蓝萼甲素的抗血栓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结果 :蓝萼甲素浓度依赖性降低ADP以及凝血酶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瘀模型大鼠血浆中TXB2含量,显著升高血浆中6-KetoPGF1α含量,升高血浆中NO的含量,降低血浆中ET含量;蓝萼甲素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对ADP-肾上腺素混合溶液诱导的小鼠血栓性偏瘫形成有保护作用;显著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及血浆黏度,蓝萼甲素依赖内皮细胞发挥舒张血管作用,而且与NO合成通路密切相关。结论:蓝萼甲素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降低全血及血浆黏度,舒张血管,从而发挥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明确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移植静脉近期血栓形成率.方法 分别将30只兔的左侧部分颈外静脉取下并倒转,以端侧吻合的方式移植到同侧颈总动脉上,构建颈动脉旁路移植模型,术后不用抗凝药物治疗.术后3天,取出移植静脉,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移植静脉是否有血栓形成,将带有血栓的血管行病理切片和HE染色,以了解血栓的形态及程度,并记录移植静脉血栓发生率和闭塞率.结果 术后3天,移植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3.3%,血栓闭塞率16.7%.结论 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移植静脉近期血栓形成率及闭塞率高,尽早抗凝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泽兰有效部分L.F04: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探讨其活血化瘀作用机制。方法用高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推注造成大鼠血瘀证模型,观察泽兰L.F04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大鼠体内血小板聚集以及体内动静脉旁路血栓、体外旋转环内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L.F04 0.408,0.204g/kg对模型组大鼠ADP诱导的体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增加皆有显著的抑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血瘀模型大鼠体外血栓质量明显增加,长度仅有增加趋势,L.F04高、低剂量(0.408,0.204g/kg)皆有抗血栓形成作用,L.F04高剂量对血栓干质量、湿质量的减轻尤为明显;L.F04高、低剂量对实验性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7.41%,27.14%。结论泽兰L.F04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及体内、外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通脉络胶囊对实验动物的血栓形成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兔颈总动脉-颈外静脉体外循环旁路,形成血小板血栓,来研究通脉络胶囊抗兔体内血栓形成的作用;用直流电连续刺激大鼠一侧颈动脉,制备老年血瘀模型,来研究通脉络胶囊抗老年大鼠体内血栓形成的作用。各实验均设四组动物:通脉络胶囊高、低剂量组、复方丹参片组、水对照组。结果:各实验中通脉络胶囊高、低剂量组与水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复方丹参片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脉络胶囊有显著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其作用远较复方丹参片强;第二种方法操作简单、可靠,对于药物的抗栓作用的研究更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银杏叶提取物(GBE)连续给大鼠灌胃8d,用阻断大鼠双侧椎动脉和颈总动脉方法制备脑缺血病理模型,缺血5min及再灌流1h,记录皮层脑电图(EEG)变化。结果表明:0.2g/kgGBE可促进缺血EEG较快恢复,10min恢复为正常的93%,而对照组仅为46.4%。用结扎小鼠颈总动脉法观察4g/kgGBE可使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说明GBE对急性实验性脑缺血引起的EEG改变和缺血缺氧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