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白桂木凝集素-HRP测定唾液SIgA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白桂木凝集素-HPR夹心法检测唾液中分泌型IgA(SIgA)。方法 制备AHL-HRP作为酶标凝集素,AHL为包被物,确定最适包被浓度及AHL-HRP工作稀释度,夹心酶联检测SIgA,进行检出限、精密度、准确性等实验并制备标准曲线,初步测定71例正常人唾液SIgA含量。结果 AHL-HRP夹心法检测SIgA标准曲线线性检测范围5~337mg/L。本法测定71例健康人唾液SIgA含量为(5  相似文献   

2.
由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缺乏特异性的检查方法 ,故在临床工作中 ,经常出现误诊误治的现象。特别是将咳嗽变异型哮喘误诊为急慢性支气管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咳嗽性疾病 ,这些均可延误治疗。通常典型的支气管哮喘根据其病史、发作时的症状不难做出诊断。为了提高咳嗽变异型哮喘诊断的认识 ,本文就 2 0 0 2 - 0 3~ 2 0 0 3- 0 3期间 18例患者结合呼气峰流速值 (P .E .F)测定观察 ,提高了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断率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1例 ;女 ,7例。年龄 :10岁 ,1例 ;15~ 2 5岁 ,13例 ;4 5~ 75岁 ,3例。首诊时间 :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唾液中的表达,并探讨SP、VIP与OL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6例口腔扁平苔藓和正常人唾液中SP、VIP的含量。结果:SP在OLP患者唾液中的含量与正常人唾液中的含量无差异(P>0.05),VIP在OLP患者唾液中的含量高于正常人唾液中含量(P<0.05)。结论:OLP唾液中VIP的表达增高,唾液取材方便,唾液中的VIP含量的测定可能对OLP的疗效检测和预示复发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应用改良ABC- ELISA 方法检测90 例正常人唾液中的刀豆凝集素(Con A) 和花生凝集素(PNA) 受体。结果表明,正常人唾液中Con A、PNA受体含量较丰富,且性别、年龄组间无明显差别。检测其中部分人血清中Con A、PNA受体,发现血清中Con A 受体含量较唾液中更为丰富,其比值为2 .6∶1 ,而血清中PNA 受体为阴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阐明凝集素受体在人体液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它们与细胞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疾病状态下,体液中凝集素受体的变化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数量与FEV1变化的相关性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数量及与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变化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并对比分析22例哮喘发作期、22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及25例健康正常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 、CD8 )与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结果CD4 :哮喘发作期组与咳嗽变异型哮喘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咳嗽变异型哮喘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 :哮喘发作期组低于咳嗽变异型哮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CD4 /CD8 比值:哮喘发作期组高于咳嗽变异型及正常对照组(P<0.01),咳嗽变异型哮喘组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CD8 呈显著正相关(r=0.57,P<0.01)与CD4 /CD8 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62,P<0.01).结论哮喘患者CD,阳性细胞百分率下降,CD4 /CD8 细胞比值失衡,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可能是哮喘容易反复发作、导致肺通气功能进一步减退的原因.在治疗哮喘病过程中,除对症处理外,应该配合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的药物,以改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普米克气雾吸入治疗 48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结果表明 :治疗组气道高反应性显著降低 (P <0 .0 0 1) ,肺功能显著改善 ( P <0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 <0 .0 1)。证实普米克吸入对改善咳嗽变异型哮喘病人肺功能及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疗效肯定 ,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拗止嗽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7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自拟三拗止嗽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1 0 5例,随机分为三拗止嗽汤治疗组70例,并与博利康尼组35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 4 % ,对照组为82 .9% ,两组比较P >0 .0 5 ;治疗后治疗组的外周血嗜酸性细胞(EC)计数比治疗前显著减少,P <0 .0 5。治疗组各项免疫指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结论:自拟三拗止嗽汤具有抗炎、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又称隐匿性哮喘或过敏性咳嗽,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在临床上易误诊。我科在2003年10月至2004年3月诊治咳嗽变异型哮喘病例共6例,开始均被误诊。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方法:选择72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6例(观察组)服盐酸丙卡特罗,36例(对照组)服沙丁胺醇;两组均用药1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优于对照组(91.67%),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丙卡特罗是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过敏性咳嗽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和放射免疫技术,测定3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4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sICAM-1和总IgE,同时测嗜酸、嗜碱性细胞绝对计数和过敏原皮试.结果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和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的嗜酸、嗜碱性细胞绝对计数相似,但sICAM-1和总IgE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的过敏原皮试反应的阳性率、阳性种类和程度均较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为低.结论sICAM-1和总IgE、过敏原皮试均可作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sICAM-1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过敏性咳嗽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和放射免疫技术,测定3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4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sICAM-1和总IgE,同时测嗜酸、嗜碱性细胞绝对计数和过敏原皮试。结果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和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的嗜酸、嗜碱性细胞绝对计数相似,但sICAM-1和总IgE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的过敏原皮试反应的阳性率、阳性种类和程度均较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为低。结论sICAM-1和总IgE、过敏原皮试均可作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咳嗽变异型哮喘 (Cough variantasthma 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 ,以顽固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 ,缺乏典型的喘息症状 ,临床上极易漏诊、误诊。我院 1999~ 2 0 0 0年共收治咳嗽变异型哮喘 32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男性 12例 ,女性 2 0例。年龄2 2~ 5 6岁 ,平均 35 .6岁。 15例有过敏性鼻炎史 ,6例有哮喘家族史 ,但均否认有哮喘发作史。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慢性咳嗽均在 3个月以上 ,以阵发性干咳为主要表现 ,有时伴胸闷 ,常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加剧 ,均无明显的喘息症状及诱因 ,但运动、冷空气或香烟烟雾…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哮喘发作期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IgE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2 8例过敏性哮喘发作期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gE和白细胞介素 -4 (IL -4 )水平。结果过敏性哮喘患者发作期血清IgE、IL -4水平明显升高 ,CD+ 8下降 ,CD+ 4/CD+ 8比值升高 ,与缓解期和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且血清IgE与IL -4水平有明显的正相关 (r =0 .796)。说明T淋巴细胞激活及其释放的IL -4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IgE合成增加是过敏性哮喘发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过敏性哮喘患者脱敏治疗前后外周血IL 4、IL 5活性和IgE的变化。 方法 应用ELISA法分别测定发作期及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者脱敏治疗前后外周血IL 4、IL 5活性及IgE ;以肺功能仪测定FEV1%和PEFR以观察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①发作期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培养上清液IL 5活性及IL 4明显高于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者和正常健康者 (P均 <0 .0 1) ;②发作期及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者脱敏治疗前后外周血IL 4及IL 5活性和肺功能 (FEV1、PEFR)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 ;③IgE浓度比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1) ,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过敏性哮喘患者脱敏治疗后外周血IL 4、IL 5活性明显降低 ,IgE有一定程度下降 ,提示IL 4、IL 5、IgE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上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3月我院治疗的6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孟鲁斯特钠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治疗,B组给予孟鲁斯特钠片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A组有效率76.67%,B组93.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斯特钠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脾利咽汤对慢性咽炎患者唾液中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的影响及机理。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7例正常人及符合条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健脾利咽汤治疗组40例和金嗓利咽丸对照组40例,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唾液中SIgA的含量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唾液中SIgA的含量均有提高,且其SIgA的含量及总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脾利咽汤可显著提高慢性咽炎患者唾液SIgA的含量,可能是该方治疗慢性咽炎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DQA1、DQB1基因多态性与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对HLAⅡ-DQA1、DQB1进行基因分型,对无血缘关系的3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32例典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33例健康人进行了HLAII-DQA1、DQB1基因型检测。结果:①3组间,典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组HLA-DQA1*0201*0301*0501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P〈0.05),而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组与典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组HLA-DQA1*0302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组与典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组比较,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组HLA-DQA1*0302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典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组(P〈0.05)。②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组与典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组HLA-DQB1*0301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组与典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咳嗽变异型哮喘与典型支气管哮喘一样,属多基因遗传疾病,在HLA-DQA1、DQB1等位基因表达上有共性,二者存在着部分相同的免疫遗传机制;但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咳嗽变异型哮喘在HLA-DQA1等位基因的表达上与典型支气管哮喘又有所区别,其基因频率表达介于正常健康人与典型支气管哮喘患者之间,这为咳嗽变异型性哮喘与典型支气管哮喘在临床表现及治疗上的异同提供了免疫遗传依据,同时将为今后通过转基因彻底根治咳嗽变异型哮喘提供免疫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发作期指纹变化。方法将5 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2 8例)予温肺化痰饮合氨茶碱治疗,对照组( 2 8例)单纯予氨茶碱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指纹、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呼气峰流速(PEF)变化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指纹、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 .0 5 ,P <0 .0 1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发作期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指纹有明显优势,看指纹对3岁以上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似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宫建玲 《中外医疗》2008,27(22):12-12
目的 探讨过敏性哮喘患者尘螨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6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和25例正常人的血清尘螨特异性血清免疫球蛋白IgE和IgG亚类进行了检测比较.结果 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和对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E和总IgE水平差异显著;患者组血清尘螨特异性m-slgGI、m-slgG2和m-slgG4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但两组m-slgG3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特异性抗体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为过敏性哮喘提供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又称隐匿型哮喘、过敏性咳嗽,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如不高度警惕,容易漏诊、误诊。现将1998-2002年我院诊治的38例小儿CVA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