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心降压胶囊对阴虚阳亢血瘀证型Ⅱ期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口服依那普利,治疗组加服益心降压胶囊。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1水平,另选30例健康人测定血清IGF-1水平作对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均较健康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IGF-1水平与健康组比较,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仍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室重量指数(LVMI)下降幅度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压下降幅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阴虚阳亢血瘀证型Ⅱ期原发性高血压LVH患者血清IGF-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表明IGF-1姜LVH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益心降压胶囊具有较好的逆转LVH和降低血清IGF-1的作用,推测其逆转LVH的机制与降低IGF-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心降压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68例EH合并LVH(阴虚阳亢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服依那普利片,治疗组加服益心降压胶囊;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血压、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MMP-9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MMP-9、LVMI均较健康组升高,治疗后均降低,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降低,两组治疗后SBP仍高于健康组,DBP与健康组相近。结论益心降压胶囊具有较好的逆转LVH和降低血清MMP-9水平作用,推测其逆转LVH的机制与抑制MMP-9合成、降低血清MMP-9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降压胶囊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24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降压胶囊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随机双盲对照法设治疗组24例与对照组23例,治疗组服用降压胶囊及尼莫地平胶囊模拟药,对照组服用尼莫地平胶囊及降压胶囊模拟药.结果:治疗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7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91%,治疗组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及8周后均能明显改善收缩期血压值(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的总有效率为91.67%,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提高EISH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降低丙二醛(MDA)血清水平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降低血浆神经Y肽(NPY)、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的作用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降压胶囊对EISH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调节患者血清NOS、MDA水平及血浆NPY、Hcy浓度可能是其作用机理的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4.
益心降压胶囊具有滋肾平肝、活血通络功用,是针对治疗阴虚阳亢血瘀证型原发性高血压而研制的中药制剂。为探讨益心降压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的影响,笔者自2003年3月-2004年12月,观察了62例阴虚阳亢血瘀证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LVH)病例(治疗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芩丹胶囊对阳亢血瘀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前状态部分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1例阳亢血瘀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芩丹胶囊、与西药依那普利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依那普利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压、血浆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GMP-140)水平、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压降低,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D-dimer水平降低、ATⅢ活性提高(P<0.01),血浆GMP-140水平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芩丹胶囊有治疗阳亢血瘀型高血压病的作用,并且在改善阳亢血瘀型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方面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采用放免法测定30例老年气虚血瘀证型Ⅱ期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LVH)患者(治疗组)益脉降压流浸膏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一1(IGF—1)水平的变化,并与26例卡托普利治疗的患者(对照组)及20例老年健康人(健康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IGF—1水平均较健康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IGF—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IGF—1水平与健康组比较,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仍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室重量指数(LVMI)下降幅度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压下降幅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丘瑞香  贺敬波 《中医杂志》1998,39(5):281-282
为探讨心脉通胶囊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4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随机分组。结果:两组患者ET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1),CGRP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T及症状计分明显降低(P<0.01),ST段明显升高(P<0.01),但心脉通组ET、症状计分降低及ST段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0.01);常规用药者CGRP变化不明显(P>0.05),加用心脉通胶囊者CGRP明显提高(P<0.01)。  相似文献   

8.
天丹胶囊治疗阴虚阳亢型轻中度高血压病3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天丹胶囊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2例,用天丹胶囊(由天麻、杜仲、生地、酸枣仁、丹参、白芍等组成);对照组105例,用养阴降压胶囊山东凤凰制药厂(国药准字ZF19990263)。结果:两组在中医证候疗效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天丹胶囊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血浆神经肽Y(NPY)、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99例气虚血瘀型眩晕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50例),前者给予常规治疗,后者在其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浆NPY、D-D水平,并评估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NPY、D-D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阳还五汤应用于气虚血瘀型眩晕患者安全有效,可促进其临床症状的改善,该药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脑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浆NPY、D-D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滋生青阳片改善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患者的中医证候的疗效及降压作用。方法:60例辨证为阴虚阳亢、心气亏虚的高血压LVH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滋生青阳片)和对照组(卡托普利片),每组30例,疗程4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给中医证候作半定量计分,测血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明显减少中医证候积分,但证候积分及证候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其差异尤其体现在减轻眩晕、头痛、胸闷、心悸等主要症状方面,两组均能明显降低血压(P<0.01),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滋生青阳片能较好改善阴虚阳亢、心气亏虚型高血压LVH病人中医证候及其疗效,尤其体现在减轻眩晕、头痛、胸闷、心悸等主要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卡托普利片。滋生青阳片与卡托普利片的降压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萍乡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60例,联合应用稳心颗粒、美托洛尔治疗,6周后评估治疗前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60例患者联合稳心颗粒及美托洛尔治疗6周后,35例患者室性早搏显著减少,显效率为58.3%(P0.05),51例患者室早减少50%,总有效率85%(P0.001)。此外,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好,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能有效治疗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室性早搏,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方法]60例,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选用归脾汤加减;对照组选用心律平,每8h1次。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9例。[结论]归脾汤加减对室性期前收缩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3.
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引起的原因很多,既可发生于正常心脏而预后良好,又可能是猝死的前驱心律,其临床意义、治疗及预后须结合具体情况来判断。现对我科1998年3月-2006年6月期间住院患者经动态心电图监测24小时室早〉1000次的164例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4.
室性早搏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从病因病机、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方面对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室性心律失常的分型辨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祝光礼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2):513-514
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临床以室性早搏最为常见,属祖国医学"惊悸、怔忡"及"结代脉"范畴.根据各家论述,室性心律失常分虚实两大类,即气、血、阴、阳不足之虚证与痰、湿、瘀之实证.笔者在长期临床过程中,参考室性心律失常的Bigger's分类,发现良性室性心律失常大多属心虚气滞型,可能恶性心律失常以气虚血瘀者多见,恶性心律失常以阳虚水气凌心者为主,临床应用上述分型辨治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稳律汤治疗室性心律失常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室性心律失常阴虚火旺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稳律汤组)和西药对照组(心律平组),每组各50例,观察治疗前后的24h动态心电图及其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药治疗组经24h动态心电图评价总有效率为82%,中医证候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稳律汤治疗室性心律失常阴虚火旺证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黄学敏  马骁  张敏 《陕西中医》2007,28(2):140-141
我们运用调理脾胃方法治疗难治性室性心律失常54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整律饮治疗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室性期前收缩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整律饮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两组均给与室性期前收缩的标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基础上加整律饮。结果:治疗组即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71.0%,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整律饮对于室性期前收缩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菽丹  王昌育  辛渭川 《陕西中医》2009,30(10):1289-1290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各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稳心颗粒,对照组加用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症状改善及预防复发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病人有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心律失常发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心室重塑(ventricular remodeling)在尿毒症心肌病变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左心室肥厚(1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是尿毒症患者最主要的心血管并发症,是尿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阐明尿毒症患者心室重塑及其调节机制对临床有效防治该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该类患者生存率及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拟就尿毒症心室重塑及其调节机制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