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析灾难救援远程医疗救治模式。方法以汶川与玉树地震为例,并查阅相关的权威性资料,择取4支远程医疗组织的救治数据,其中汶川与玉树地震各2支,对相关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并主要对伤员情况与救治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结果伤员主要集中在灾难后的10d内,以前5d相对更多,占75.0%;另外,伤员主要以外伤为主,占95.1%,其中又以四肢性损伤为主,占外科创伤总数的50.1%。救治工作在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的基础上进行,救治结果显示,病死率仅为1.4%;成功救治率为98.6%,心理障碍发生率为10.5%,截肢率为1.0%,并发症发生率为13.1%。结论远程医疗救治在灾难救援中具有明显的作用,在灾难救援后应进行救治效果评估以及经验总结,以促进远程救治模式的更加合理化,利于今后远程医疗救治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地震灾害院内救治中专职小组工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平行分工专职小组治疗模式的流水线作业流程在地震伤员救治过程中的效用。方法:对5·12汶川地震救援中我院骨科专职小组工作模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圆满完成对435例骨科地震伤员的救治。死亡5例。结论:平行分工、流水线作业式的专职小组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灾害救援主要科室工作人员的作用,并动员外支人员的作用,从而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完成大批伤员的救治。降低伤残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地震致骨盆骨折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汶川地震致骨盆骨折救治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对28例地震致骨盆骨折患者应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救治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所有患者一期行抗休克治疗及骨盆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二期进入ICU复苏治疗,经ICU复苏后,如骨折不稳定再三期进行骨盆的确定性骨折固定手术及合并伤确定性手术。结果经过损伤控制的分期处理,本组28例患者全部存活,经3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骨折固定好,疗效满意。结论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应用于骨盆骨折救治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应对汶川地震灾害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汶川地震灾害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为在灾害事件中构建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供借鉴。方法:对汶川地震伤员的救护采用灵活的护理人力资源整合及调配措施,充分发挥护理骨干的作用,注重护理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完成了1275例地震伤员及原有643例住院病人的救治,保证了护理质量。结论:护理人力资源的有效合理调配是汶川地震伤员成功救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吴聪  蒋涛  钟渠  周锦  冯亮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3):325-326
目的:探讨地震灾害院内伤员的医疗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汶川地震绵阳震区伤员的医疗管理实践。结果:至7月30日我院病区内累计救治病例258例,含截肢伤员39例,完成大小手术200余例次。住院伤员死亡2例,治愈出院73例,好转转院185例。结论:分级救治、分区域专职小组分组管理.是提高医院地震伤员救治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曹莉  冯亮  程凤琴  赵兰花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9):2888-2889
目的:探讨地震灾害二级救治的策略与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汶川地震在救援中北川灾区的二级救治过程。结果:帐篷医院二级救治诊治伤员近10000例次,协助转运伤员6000例次左右。10%~20%搜救成功伤员,主要是严重伤伤员,以重度脑伤及多发伤(胸、腹腔损伤)、开放伤为主,死于现场或转运途中;开放伤口的感染率达70%以上。结论:大规模灾害事故救援中,二级救治作用重大;就近配备良好的帐篷医院是重要的救治单元。  相似文献   

7.
冯亮  陈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9):2887-2888
目的:探讨地震救援中外援医疗队的作用与组织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汶川地震后外援医疗队在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地震伤员的救治工作。结果:外援医疗队在救援指挥、伤员救治等方面全面参与了我院的地震救援工作,帮助建立了基本工作模式,共同救治伤员675例,完成手术400余例。结论:大批医疗救援队伍填补了本地地震救援力量的严重不足,在救援组织、伤员救治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两天内,大批伤员送至成都市区医院,伤员处理面临困难.哈尔滨市卫生局接到成都市卫生局"急需骨科医务人员"求援后,立即组织一支由10名骨干医生组成的医疗队,迅速到达成都.自5月14日至6月6日共救治地震伤员196例,其中危重病员9例,经过积极治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伤员,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地震灾害救援中院内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方法与原则。方法:回顾我们医院在汶川地震救援中医疗资源的配跫使用实践。结果:从5月12日-6月30日共接诊伤员37.96万例次,住院21628例,帐篷手术6057例,住院死亡846例。结论:按伤情分区域分组集中管理、充分提高医药物质使用效率、专职小组平行分工、分级管理、综合救治、突出重点可以充分利用医院地震伤员救治力量。提高救治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四川汶川地区发生"5.12"地震灾害后,绵阳市中心医院是距离特重灾区北川县最近的惟一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起了灾区伤员,特别是危重伤员的抢救工作。我院累计救治伤员1912人,收治伤员1557人次,其中重伤919人,输血265人次,占收治伤员17%。地震后,卫生部立即从全国各地血液中心调了大量的血液到我市,保证了伤员临床用血,使伤员得到了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地震灾害医院内死亡病例的总体特征与影响因素。方法:分析汶川地震绵阳震区地震死亡病例资料,调查其相关问题与可能原因。结果:诊断依据主要依靠典型症状体征(模糊定性法)。69.86%死亡病例无确定诊断,调查分析多为多发伤(胸腹部损伤)、休克、循环呼吸衰竭;有明确死亡诊断的病例以脑外伤最多。地震后24小时内死亡561例,占死亡病例的66.31%;98%死于救出后24h内转运途中或急诊室、ICU。结论:灾害事故的医疗救援中,严重伤伤员中救治力量严重不足,死亡率高;提高现场救治力度是最佳选择,但依赖于高效的运输能力和大量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现场医疗救援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震灾害伤员的检伤分类与分级救治方法。方法:总结汶川地震后医院救治实践中检伤分类和分级救治方法。结果:检伤分类是分级救治的前提,模糊定性法是地震灾害救援中检伤分类的主要方法,5分类更具现实意义。结论:分级救治根据伤情的危急程度分层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和分析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患者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后错牙合的发生及正畸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因下颌关节盘移位而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的90例(115侧)患者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术前对患者的咬合关系进行记录,并对患者术后咬合关系进行随访。对术后28d仍存在的错牙合的16例患者行局部或全口固定矫治器治疗。结果:颞下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后100%的患者有错牙合的发生,85.8%的患者在术后28 d内恢复,14.2%的患者在术后较长时间仍存在错牙合。经固定矫治器治疗后16例患者均恢复正常咬合。结论:颞下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会导致错牙合的发生,若患者术后1个月仍存在错牙合,需行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14.
陈鹏 《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80-181
目的讨论急诊救治对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7例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积极输液输血,在休克得到控制后采用Seldinger的改良技术,进行DSA造影,用明胶海绵进行动脉栓塞,栓塞后进行骨盆外固定、肢体外固定。结果 2例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死亡,占11.8%;7例经紧急救治后好转,占41.2%;8例经紧急救治后,发现局部皮肤、肌肉感染或坏死,其中2例盆腔脏器发生严重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延期好转,占47.1%,总成功率为88.2%。结论发生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后,进行紧急救治,输液输血,固定止血,对提高骨盆骨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是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情况,为临床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医院骨科4 603例行Ⅰ类切口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手术类型、手术时长和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使用时机、用药疗程等信息,分析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用药特点。结果:4 603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手术类型主要为内固定术(1 433例,占31.13%),其次为关节镜手术(716例,占15.56%)、关节置换术(712例,占15.47%)、内固定取除术(696例,占15.12%)和腰椎手术(551例,占11.97%);在手术时长分布方面,4 603例手术患者中手术时长≤2 h的有3 304例(占71.78%),而>2~3 h和>3 h的则分别有781例(占16.97%)和506例(占10.99%);4 603例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有2 867例(使用率为62.29%),其中预防用药例数最多的手术类型为内固定术(1 335例,占46.56%)和关节置换术(712例,占24.83%),所用最多的药物品种则为头孢唑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灾后现场医疗救援的组织与工作原则、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5.12汶川地震北川重灾区的现场医疗救援工作。结果:在5月12~15日期间,参与搜救、诊治伤员近10000例次,协助转运伤员6000例次左右。从二级医院的结果看开放伤口的感染率达70%以上,10%~20%搜救成功伤员死于现场或转运途中。结论:在大规模灾害医疗救援中,中度伤、重度伤伤员最有抢救价值;轻度伤及时检诊分流,重度伤往往采取"观望"处理。小组工作模式是灾害救援的有效模式。工作重心是协助现场搜救和集中救治点。  相似文献   

17.
张振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4):183-184
目的:探讨超声波引导下卵巢巧克力囊肿穿刺无水乙醇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超声引导下,采用16G或18G穿刺针手动穿刺,对21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进行囊肿穿刺抽液,然后注入适量无水乙醇行硬化治疗,随访8~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卵巢巧克力囊肿穿刺准确率为100%,术后症状消失10例,占47.6%;减轻8例,占38.1%;无改变3例,占14.3%。有3例不孕症患者分别在术后4、5、7个月内妊娠。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卵巢巧克力囊肿穿刺无水乙醇固定治疗术,定位准,简单,安全,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地震灾区伤员救治过程中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研究,提高我军应急作战卫勤保障能力。方法对14例来自汶川大地震中一级受灾伤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情况汇总。结果初评伤员心理状况评估(精神问题自评问卷SRQ)10分以上者3例;正常者中有2例在住院中SRQ分数由0分上升到10分、11分,被列为重点干预对象。全部伤员在2个月内,经过积极的医疗救治和心理危机干预,达到国家颁布的出院诊断标准已返乡疗养。无一例并发创伤后应激综合征(PTSD)以及精神病性障碍。结论掌握和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技巧与使用时机,对于整个干预工作的有效性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5.12"汶川特大地震病理科管理、设备维护等方面的经验,为紧急状态下病理科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病理科医师和技术人员在完成自救后,科室立即启动紧急预案,进行人力资源调配,主动参与住院患者转移、配合外科部参与应急救治、组织培训志愿者、协调伤员省内外大转运等工作。结果病理科人员在"5.12"特大地震期间,全科人员在保证科室设备和资料安全的基础上,参加处置受灾伤员200余人次,转运伤员300余人次,培训志愿者80余人次,协助住院患者转移致安全地带10余人次。结论医院病理科必须有完善的处置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预案,在灾难发生后,合理分配科室人员,有利于提高医院应对重大灾害事件救治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现代军事及急救医学发展的需要,保证部队医院在突发事件和应急状态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有效地施行手术救治大批危重伤病员,我院充分利用汶川地震急需手术救治大批伤员的平台,迅速在院内开阔地展开野战手术车,搭建野战帐篷手术室,组织人员及时抢运手术用物及抢救设备,保证了5月12日17:00~13日10:00对44例地震伤员施行及时有效的手术救治,收到满意效Ё果,现将野战环境下大批地震伤员的急救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加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