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细胞因子表达紊乱与儿童克罗恩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9月间于我院收治的CD患儿35例及体检健康正常儿童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CD活动程度差异分为轻度活动组和中重度活动组;检测CD组和对照组血浆IL-2、IL-4、IL-6、IL-12、IL-17A、IL-23、TNF-α、TGF-β、IL-10、IFN-γ蛋白表达水平及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 m RNA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CD组患者血浆IL-2、IL-4、IL-6、IL-12、IL-17A、IL-23、TNF-α、TGF-β、IFN-γ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IL-10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中、重度期活动组患者血浆IL-2、IL-12、IL-17A、IL-23、TNF-α、TGF-β表达水平均较轻度活动组显著升高(P0.05)。CD组患者T-bet、RORγt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中、重度期活动组患者T-bet、RORγt表达水平均较轻度活动组显著升高(P0.05)。CD组患者T-bet/GATA-3、RORγt/GATA-3、RORγt/T-bet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中、重度期活动组患者T-bet/GATA-3、RORγt/GATA-3、RORγt/T-bet比值均较轻度活动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Th1、Th2、Th17型细胞失衡导致的血清细胞因子表达紊乱与儿童型CD的发生有关,Th17型细胞数量增加在CD发病机制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黄芪甲苷Ⅳ(astragaloside Ⅳ,AST Ⅳ)对哮喘小鼠免疫失衡的调节机制,用卵清蛋白(ovalbumin, OVA)诱导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ST Ⅳ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中IFN-γ、IL-5、IL-13、IL-17A及TGF-β的含量变化;RT-PCR检测脾脏中转录因子T-bet、GATA-3、STAT-6、RORγt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AST Ⅳ作用后小鼠肺部炎症细胞浸润及气道上皮细胞损伤明显改善;IL-5、IL-13和IL-17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5),而对IFN-γ和TGF-β没有显著作用;AST Ⅳ能显著抑制STAT-6 mRNA的表达(降低2.65倍),同时对GATA-3(降低1.82倍)和RORγt(降低2.22倍)的表达也有抑制作用;但对Foxp3和T-bet 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AST Ⅳ主要通过显著抑制Th2转录因子表达来抑制炎性因子IL-5、IL-13以及IL-17A的产生,从而改善哮喘模型小鼠肺部炎症程度。故AST Ⅳ可能是一种哮喘治疗新的药物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调节性T细胞(Treg)、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T-bet、GATA连接蛋白3(GATA3)的变化。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每组15只。模型组大鼠采用烟熏加脂多糖(LPS)气管滴入方法建立COPD模型。模型复制成功第28天,采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表达,分别采用逆转录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Foxp3、T-bet、GATA3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肺泡腔及肺间质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结构破坏。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表达升高(P0.01),IL-4、CD4+CD25+Treg、CD4+CD25+Foxp3+Treg降低(P0.05);模型组Foxp3、GATA-3mRNA、蛋白表达降低,T-bet mRNA和蛋白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T-bet、GATA-3、Foxp3基因和蛋白表达与IL-4、IFN-γ分泌相关(P0.05)。结论 COPD炎症反应与T-bet、GATA-3、Foxp3表达失衡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平衡相关因子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清中期因子(MK)的相关性。方法抽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HSPN患者75例(急性期35例,缓解期40例),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比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MK水平,且经由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特异性转录因子叉状头转录因子(Foxp3)、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转录因子(RORγt)mRNA表达,另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MK与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急性期、缓解期患儿调节性T细胞比例、Foxp3 m RNA表达均显著低,Th17细胞比例、血清IL-6、IL-17、TGF-β1、MK水平、RORγt mRNA表达均显著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患儿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缓解期患儿,而Th17细胞比例、血清IL-6、IL-17、TGF-β1、MK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MK水平与L-6、IL-17、TGF-β1均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Foxp3、RORγt mRNA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 HSPN患儿调节性T细胞降低,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MK水平上升,血清MK与IL-6、IL-17相关,而与Foxp3、RORγt不相关;MK水平上升、Th17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失衡可能共同参与HSPN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 mRNA的表达及IL-6、IL-17、TGF-β1的水平,探讨Th17和Treg细胞在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1-12/2012-04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50例RSA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50名健康早孕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RORγt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IL-6、IL-17、TGF-β1的含量.结果 RSA组RORγt mRNA水平(25.358 ±9.23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611±5.792);Foxp3 mRNA水平(6.851±2.875)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2.218±5.023).RSA患者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30,P=0.018).RSA组IL-6、TGF-β1含量分别为(82.7±23.2)、(269.3±29.6) p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10.4±40.6)、(497.8±54.6)pg/mL;IL-17含量(172.8±33.9)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3.4±10.8) pg/mL.结论 RORγtmRNA表达上调与Foxp3mRNA表达下调所致的Th17和Treg细胞免疫失衡可能是RSA的原因之一;IL-6、IL-17、TGF-β1含量变化的异常在RSA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L-17A抗体对小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IL-17A、RORγt、Foxp3 mRNA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以卵清蛋白致敏的Balb/c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作为实验组,同期以生理盐水替代作为对照组,使用IL-17A抗体治疗作为治疗组。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三组小鼠鼻黏膜中IL-17A、RORγt、Foxp3mRNA的含量。结果:实验组中RORγt以及IL-17AmRNA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中RORγt以及IL-17AmRNA的含量均低于实验组(P<0.05)。而实验组中Foxp3 mRNA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治疗组中Foxp3 mRNA的含量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IL-17A抗体抑制变应性鼻炎鼠模型中IL-17A及RORγt mRNA水平并升高Foxp3 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调节性T细胞(Treg)、Th17细胞的相关细胞因子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小鼠淋巴结中表达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雌性BALB/c小鼠1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肌球蛋白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EA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小鼠淋巴结中与Treg和Th17细胞分化及功能相关的细胞因子Foxp3、IL-10、TGF-β、RORγt、IL-6、IL-17、IL-23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小鼠相比,肌炎组小鼠淋巴结中Treg的转录因子Foxp3表达降低,相关的细胞因子IL-10、TGF-βmRNA表达水平增高;Th17的转录因子RORγt及相关的细胞因子IL-6、IL-17、IL-23 mRNA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结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中Treg表达降低,而Th17及其相关因子表达升高,提示Treg和Th17之间的失衡在肌炎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TNF-α、IL-1β、TGF-β刺激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CLC-3(voltage-gated chloride channel 3)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TNF-α组、IL-1β组和TGF-β组。TNF-α、IL-1和TGF-β组分别加入加入含有浓度为10 ng/ml的相应炎症因子培养液,每组分别在孵育6、12、24 h后分别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和蛋白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LC-3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TNF-α、IL-1β处理12 h后培养海马神经元CLC-3在mRNA及蛋白水平开始上调,高峰持续从12 h至24 h(P0.05)。TNF-α刺激作用强于IL-1β。TGF-β处理海马神经元CLC-3 mRNA在6 h后即开始升高(P0.05),但在孵育6 h到24 h时下降至正常对平(P0.05)。结论:TNF-α、IL-1β、TGF-β可能通过刺激海马神经元CLC-3表达增加增强神经元存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T细胞特异转录因子T-bet/GATA-3在支气管哮喘中失衡表达,探讨黄芪和地塞米松对其不同的调节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和黄芪组,20只雄性SPF级致敏SD大鼠脾脏中分离获得CD4+T细胞,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气道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4、IL-5、IFN-γ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L-4、IL-5、IFN-γ、T-bet和GATA-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T-bet和GATA-3蛋白表达.结果 肺组织中嗜酸粒细胞(EOS)、淋巴细胞、管壁面积/支气管管腔内周长(WA/Pi)和支气管平滑肌面积/支气管管腔内周长(ASM/Pi)哮喘组比对照组明显增多或增厚(P均<0.01),地塞米松组和黄芪组明显低于哮喘组(P均<0.01);血清中IL-4和IL-5含量,哮喘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地塞米松组和黄芪组均低于哮喘组(P均<0.01),血清中IFN-γ含量哮喘组远低于对照组(P<0.01),地塞米松组低于对照组(P<0.01),但黄芪组明显高于哮喘组(P<0.01).在大鼠肺组织和致敏大鼠脾CD4+ T细胞中,IFN-γ mRNA、T-bet mRNA和蛋白表达哮喘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地塞米松组与哮喘组相似(P>0.05),黄芪组与对照组相似,但明显高于哮喘组(P<0.01);IL-4和IL-5 mRNA、GATA-3 mRNA和蛋白表达,哮喘组异常高于对照组(P<0.01),地塞米松组和黄芪组均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肺组织中T-bet/GATA-3蛋白表达量比值,哮喘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地塞米松组与哮喘组相近(P>0.05),黄芪组与对照组的比值相近(P>0.05),明显高于哮喘组和地塞米松组(P均(0.01).结论 T细胞特异转录因子T-bet/GATA-3在哮喘中失衡表达,黄芪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可能通过双向调节T-bet和GATA-3平衡来实现,地塞米松抑制GATA-3表达,不能增加T-bet表达,其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并非通过调节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平衡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HBV感染者外周血中CD4+ Foxp3+ Treg/Th17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15例急性乙型肝炎(Acute Hepatitis B,AHB)患者、40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40例无症状携带者(Asymptomatic HBV carriers,AsC)及3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RT-PCR和ELISA检测外周血CD4+ Foxp3+ Treg/Th17细胞百分率、核转录因子foxhead winged-helix box protein 3 (Foxp3)/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 gamma-t (RORγt) mRNA的表达以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31,TGF-β1)/IL-17的水平.结果:AHB组患者CD4+ Foxp3+ Treg/CD4+T细胞百分率、Foxp3 mRNA及TGF-β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CD4+ IL-17 +/CD4+T细胞百分率、RORγtmRNA及IL-1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患者CD4+ Foxp3+ Treg/CD4+T细胞百分率、Foxp3 mRNA、TGF-31水平及CD4+ IL-17 +/CD4+T细胞百分率、RORγt mRNA、IL-1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sC组患者CD4+ Foxp3+ Treg/CD4+T细胞百分率、Foxp3 mR-NA、TGF-β1水平及CD4+ IL-17 +/CD4+T细胞百分率、RORγt mRNA、IL-17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不同类型HBV感染者外周血中Treg/Th17细胞失衡,Treg/Th17细胞可能与HBV感染的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1.
闫莉  黄英  刘恩梅 《现代免疫学》2007,27(2):151-155
为了解尘螨(HDM)抗原对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及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3+ICOS+细胞阳性率、转录因子T-bet、GATA-3、Foxp3 mRNA表达水平以及培养上清中IL-4、IL-10、IFN-γ表达水平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新生儿CBMC、成人PBMC体外经PHA和/或HDM抗原刺激前、后CD3+ICOS+细胞阳性率;用RT-PCR法检测细胞体外经PHA和/或HDM抗原刺激前、后T-bet、GATA-3以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细胞在体外经PHA和/或HDM刺激前、后培养上清液中IL-4、IL-10、IFN-γ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高剂量HDM抗原显著下调CBMC经PHA刺激后的CD3+ICOS+阳性率(P<0.05),同时也显著上调PHA刺激前其T-bet mRNA表达(P<0.05),而显著下调该类细胞经PHA刺激后的Foxp3 mRNA的表达(P<0.05)。也显著增加其PHA刺激前的IFN-γ分泌(P<0.01),减少其PHA刺激后IL-10分泌(P<0.05)。高剂量HDM抗原对CBMC的作用强于PBMC,可下调CD3+ICOS+阳性率,显著上调PHA刺激前CBMC T-bet mRNA表达,增加PHA刺激前IFN-γ的分泌,减少PHA刺激后IL-10分泌,提示早期接触高剂量HDM抗原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强,可促进新生儿Th1样反应,高剂量HDM抗原可能通过作用于下调Foxp3 mRNA的表达而下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IL-18在脓毒症肺损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成年雄性野生型C57BL/6(WT)和IL-18基因敲除(IL-18-/-)小鼠分为野生型小鼠对照组(WT组)、脂多糖(LPS)处理的野生型小鼠组(WT LPS组)、IL-18基因敲除的小鼠对照组(IL-18-/-组)、LPS处理的IL-18基因敲除小鼠组(IL-18-/-LPS组)。腹腔注射LPS(15 mg/kg)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小鼠72 h生存率并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肺部病理组织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IL-18 mRNA及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IL-18表达及定位,TUNEL染色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Treg/Th17比例,ELISA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17A、TGF-1β、IL-10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RORγt、FoxP3蛋白表达及STAT3磷酸化水平。结果:LPS诱导后,小鼠肺组织高表达IL-18。与WT LPS组相比,IL-18-/-LPS组小鼠生存率显著提高,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凋亡细胞显著减少,Treg/Th17比例提高,抑炎因子TGF-1β、IL-10表达增加,而促炎因子TNF-α、IL-17A表达明显减少,肺组织RORγt蛋白表达增加,而STAT3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IL-18可通过上调STAT3磷酸化水平,促进Treg/Th17免疫失衡及炎症因子分泌,从而加剧脓毒症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细胞疫苗(TCV)对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通过TCV干预CIA模型,观察小鼠发病情况,运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局部关节病变程度;FACs分析T细胞亚群变化;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IFN-γ、IL-17水平;定量PCR方法检测Treg、Th1、Th17细胞相关转录因子表达水平。结果经过TCV干预,小鼠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增殖能力被显著抑制,CII抗体水平也显著下降;相较CIA组,TCV组Treg细胞百分比上升,Th1、Th17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各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TGF-β上升,IFN-γ、IL-17降低;Treg细胞转录因子Foxp3基因水平提高,Th1、Th17细胞转录因子T-bet、RORα及RORγt的mRNA水平降低。结论 TCV干预可通过抑制CIA小鼠自身反应性T细胞增殖,上调小鼠体内Treg细胞并抑制Th1、Th17细胞的表达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有效降低小鼠发病严重度和关节炎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PBMCs中转录因子T-bet/GATA-3比率与Th1/Th2细胞失衡的关系及体外CpG干预后T-bet/GATA3比率的变化及其对Th1/Th2细胞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RT-PCR法测定30例发作期哮喘患者(哮喘组)及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COPD组)及20例正常人(对照组) PBMCs中T-bet mRNA、GATA-3 mRNA及TLR9 mRNA的表达强度,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4、IL-5、IL-13和IFNγ的表达水平,以观察哮喘患者PBMCs中转录因子T-bet/GATA-3比率与Th1/Th2细胞失衡的关系。将20例发作期哮喘患者的PBMCs分为2部分,一份加入CpG ODN和PHA(CpG组),一份仅加入PHA(对照组),培养48 h后分别收集培养液和细胞,采用RT-PCR法测定细胞中T-bet mRNA、GATA-3 mRNA及TLR9 mRNA的表达强度,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IL-4、IL-5、IL-13和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 哮喘患者PBMCs中T-bet/GATA-3的比率显著低于COPD患者和正常人,IL-4、IL-5、IL-13的水平显著高于COPD患者和正常人,与T-bet/GATA-3的比率呈负相关,而IFN-γ的水平显著降低,与T-bet/GATA-3的比率呈正相关。哮喘组TLR9的表达强度显著弱于COPD患者和正常人。CpG干预组细胞培养液中IL-4、IL-5和IL-13的水平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pG干预组细胞中T-bet mRNA和TLR9 mRNA的表达强度显著强于对照组,GATA-3 mRNA的表达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T-bet/GATA-3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哮喘患者T-bet/GATA-3的比率降低,可以作为评价Th1/Th2细胞失衡的精确指标。CpG ODN可以上调T-bet的表达,下调GATA-3的表达,从而上调T-bet/GATA-3的比率,逆转Th1/Th2细胞失衡,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哮喘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桧木醇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用0、5、10和20μmol/L桧木醇处理人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划痕法检测细胞的迁移、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TGF-β1/Foxp3/RORγ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5、10和20μmol/L桧木醇组细胞细胞划痕愈合率、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且随着桧木醇浓度的升高,细胞划痕愈合率和侵袭能力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且随着桧木醇浓度的升高,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Foxp3、RORγt蛋白显著降低(P<0.05),随着桧木醇浓度的升高,TGF-β1、Foxp3、RORγt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桧木醇可以通过抑制乳腺癌细胞中TGF-β1/Foxp3/RORγt信号通路来调节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和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敏感颗粒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模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采用卵清蛋白为致敏原构建变异性鼻炎大鼠模型)、氯雷他定组[(10 g/(kg·d),灌胃治疗]和鼻敏感颗粒组[(10 g/(kg·d),灌胃治疗],每组各10只。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1β、IL-17、IL-18和TGF-β1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各组T-bet和GATA-3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1β、IL-17和IL-18水平升高,TGF-β1水平降低(P0. 05);与模型组比较,鼻敏感颗粒组和氯雷他定组IL-1β、IL-17和IL-18水平降低,TGF-β1水平升高(P0. 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GATA-3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升高,T-bet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0. 05);与模型组比较,鼻敏感颗粒组和氯雷他定组GATA-3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降低,T-bet表达蛋白和基因水平升高(P0. 05)。结论鼻敏感颗粒能够缓解AR大鼠鼻部炎性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下调GATA-3表达,上调T-bet表达,进而调控Th1/Th2细胞平衡。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维吾尔药祖发奇尼对哮喘大鼠肺组织T-bet、GATA-3、STAT-3 mRNA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祖发奇尼治疗哮喘的免疫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及祖发奇尼高、低剂量治疗组。采用卵清白蛋白(OVA)、氢氧化铝[Al(OH)3]及百白破疫苗联合致敏和OVA生理盐水雾化激发的方法制备哮喘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T-bet、GATA-3、STAT-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与哮喘模型组、哮喘模型组与各治疗组大鼠肺组织T-bet、GATA-3、STAT-3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祖发奇尼治疗后哮喘大鼠肺组织GATA-3、STAT-3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T-bet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祖发奇尼高剂量治疗组大鼠肺组织GATA-3、STAT-3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治疗组(P<0.05),而T-bet的水平明显高于低剂量治疗组(P<0.05)。各组大鼠肺组织T-bet mRNA和GATA-3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696),STAT-3mRNA表达水平与T-bet mRNA和GATA-3 mRNA表达水平分别呈负、正相关(r=-0.767,r=0.772),P值均<0.05。结论:祖发奇尼可能在转录水平对Th1、Th2和Th17的分化进行调节,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哮喘中树突状细胞(Dc)分泌的细胞因子IL-12与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rhGM-CSF和rhIL-4诱导培养外周血来源的DC并予鉴定,ELISA法检测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12以及与自身T细胞反应后,RT-PCR检测T-bet和GATA-3 mRNA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分泌的胞内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结果 DC诱导培养第8天,哮喘组Dc分泌的IL-12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混合培养第7天,哮喘组IFN-γ和T-bet mR-NA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4、GATA-3水平和比值IL-4/IFN-γ、GATA-3/T-be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IL-12与T-bet呈显著正相关,与GATA-3和GATA-3/T-bet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转录因子T-bet、GATA-3调控ThO细胞分化受DC分泌的细胞因子IL-12的影响.IL-12如何影响T-bet、GATA-3的表达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γ-促分泌酶抑制剂阻断Notch信号对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模型大鼠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建立毛支大鼠模型并且尾静脉注射γ-促分泌酶抑制剂(MW167)。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IL-4、INF-γ的水平,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4mRNA、IFN-γ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NICD、GATA-3、T-bet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MW167注射组较RSV毛支组病理学改变有所减轻;MW167注射组血浆中IL-4水平较RSV组降低,IFN-γ水平增高;肺组织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4mRNA在MW167注射组表达减弱,IFN-γmRNA表达增强;Notch信号和GATA-3表达降低,T-bet表达增强。以上结果提示静脉注射γ-促分泌酶抑制剂能够抑制毛支模型大鼠的气道炎症,可能对毛支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是否在Graves病(GD)的发生过程中发挥免疫耐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纳入Graves病初诊患者(GD) 30例,GD缓解期患者(e GD) 30例及健康人群(NC) 28例。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叉头蛋白P3(Foxp3)、白介素-2(IL-2)、TRAF-6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Smad2/Smad3、总Smad2/Smad3、TRAF-6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血浆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L-2、IL-17A、IL-10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与NC组相比,GD组中IL-2的mRNA和蛋白、Foxp3 mRNA和IL-10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减少,而RORγt mRNA和IL-17A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增加,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②与NC组相比,GD组中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GD组中p-Smad2/Smad3的蛋白表达较NC组有上升趋势(P0. 05)。③GD组中的TRAF-6 mRNA与NC组比较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TRAF-6蛋白表达较NC组有下降趋势(P0. 05)。④e GD组中TRAF-6 mRNA的表达水平较GD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较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其余指标在e GD组与GD组、e GD组和NC组之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GD患者中TRAF-6低表达不足以抑制TGF-β1介导的Smad2/Smad3磷酸化,导致增多的Smad2/Smad3磷酸化蛋白下调IL-2表达,进而诱导Th17细胞的分化,同时抑制Treg细胞的分化,使机体不能维持免疫耐受,促进GD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