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对胃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7例胃癌患者,按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93例)和观察组(9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术中接受依托咪酯麻醉,观察组患者术中接受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统计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低于术前,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60%(8/93)、1.06%(1/94)。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采取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的效果确切,能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重症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间,在我院选择60例老年重症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30)和对照组(n=30),所有患者均进行硬膜外麻醉及复合全麻,右美托咪定组给予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谵妄发生状况及患者术后疼痛、睡眠状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1d 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1d睡眠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改善老年重症患者术后睡眠状况,但不影响患者谵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的缓解效果。方法 96例行胸部手术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予右美托咪定预防术后早期疼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小剂量氯胺酮。比较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术后2、4、12及24 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疼痛情况,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2、4、12及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麻醉后术后早期疼痛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使患者更舒适安全的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共4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基础用药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和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其中每组15例患者。各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后,给患者配带镇痛泵,在基础用药组中给予舒芬太尼,按照1μg/(kg·d),格拉司琼共6 mg 配成150 mL 溶液;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在给予基础用药的同时加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d);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是在给予基础用药的同时加入右美托咪定1μg/(kg·d)。记录患者在术后30 min、1、3、6、12、24、48 h 的 VAS 评分,记录 Rammsay 镇静评分,并在48 h 后计算 PCA 按压次数与舒芬太尼总消耗量。结果手术后,3组患者所有时间点的 VAS 评分均<4分,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1 h 和3 h 疼痛程度较基础用药组轻(P<0.05),而其它时间则与基础用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24 h 内疼痛都较基础用药组和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轻(P<0.05),术后48 h 与其它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按压次数明显小于基础用药组(P<0.05)。记录患者术后的 Ramsay 镇静评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定低剂量和高剂量组2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基础用药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在减轻患者疼痛的同时,减小舒芬太尼消耗量,减轻恶心、呕吐和嗜睡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联合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术后根据镇痛药物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枸橼酸舒芬太尼+高乌甲素+雷莫司琼进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高乌甲素+雷莫司琼进行PCIA。观察2组患者T0(术后30min)、T1(术后2h)、T2(术后4h)、T3(术后12h)、T4(术后24h)、T5(术后48h)的Ramsay镇静评分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各时间点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住院期间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以及寒战等)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T0、T1、T2、T3及T4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T5时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0、T1、T2、T3、T4及T5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联合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持续低剂量输注对腰椎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腰椎减压内固定术患者42名,年龄28∽65岁,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啶+舒芬太尼组(试验组)。舒芬太尼累计用量,Ramsay评分,术后1、4、8、12、24 h两组自觉伤口疼痛的VAS评分,记录术后24 h期间的不良反应和异常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但试验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而Ramsay镇静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12、24 h舒芬太尼累积用量小于对照组(P〈0.05),各减少20.0%和26.7%。试验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辅助舒芬太尼用于腰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安全有效,可以减少术后舒芬太尼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接收的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舒芬太尼加格拉司琼进行麻醉)和治疗组(32例,给予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加托烷司琼麻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30min内VAS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h、4h、24h 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3%、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舒芬太尼与右美托咪定对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阿片类受体用药剂量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于2018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50例在麻醉诱导后不再使用其他药物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50例使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VAS)、感觉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以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用药后15 min、手术完毕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感觉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恢复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且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中运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麻醉方式,麻醉效果显见,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右美托咪定在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0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右美托咪定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治疗)55例,对照组(芬太尼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治疗)55例。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VAS疼痛及镇静评分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镇痛期间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在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中效果明显,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行收肌管阻滞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 方法选取行TKA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联合组(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和对照组(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不同时间静息和运动疼痛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前和术后7天凝血功能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及DVT发生率。 结果静息状态下两组疼痛评分随时间增加逐渐降低;与术后6 h比较,运动状态下两组术后12、24、48、72 h疼痛评分均较低;且均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降低,纤维蛋白原升高,且对照组较联合组显著(P<0.05)。联合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DVT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行收肌管阻滞可改善TKA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促进康复,改善凝血功能,降低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右旋氯胺酮给药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择期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右旋氯胺酮组(SK组)和对照组(C组)。SK组在术前全麻诱导时给予右旋氯胺酮0.125 mg/kg,并在术后镇痛泵中加入0.125 mg/kg,48 h内泵入。C组在同时点静脉滴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术前和术后2、7 d的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和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记录术前及术后2、7 d的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和5-羟色胺(5-HT)表达水平;记录拔管后1 h及术后24 h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较,术后2、7 d,SK组的HAMD-17和BAI评分显著降低(P<0.05),血清GDNF和5-HT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C组同时点比较,SK组拔管后1 h和术后24 h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术后Ramsay镇静评分以及其他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右旋氯胺酮静脉给药能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1周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及提高苏醒质量,未增加其他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剂量氯胺酮配合右美托咪定对宫颈癌根治术病人术后疲劳程度及疼痛介质、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病人150例,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2组均采取全麻,对照组麻醉诱导前静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而后以0.5μg·kg-1·h-1输注至术毕前0.5 h,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后疼痛及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实施腹腔镜手术的老年病人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啶.观察2组病人手术情况、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术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氧饱和度.结果:2组病人手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12 h、48 h以及72 h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P<0.01);观察组病人术后6 h、24 h及72 h后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P<0.01);观察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明显低于对照组(61.54%)(P<0.01).结论:老年腹腔镜手术病人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啶可有效减轻疼痛,减少术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对病人术后认知功能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化疗后乳腺癌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患者120例,将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C组,n=40)、新辅助化疗组(N组,n=40)和新辅助化疗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组(D组,n=40)。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机械痛阈测定分别于患者术后24 h(T5)、48 h(T6)和72 h(T7)进行痛觉评估。结果 与C组相比,N组患者在T5~T7时间点机械痛阈明显下降(P<0.001,P=0.037,0.023),VAS评分显著增加(P=0.012,0.002,0.036);与N组相比,D组患者在术后T5~T7时间点的机械痛阈升高(P=0.021,0.004,0.013),VAS评分显著降低(P=0.031,0.024,0.032)。D组患者在围术期的心率(heart rate,HR)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更加平稳;术后再次镇痛患者比例下降,发生躁动不良反应减少。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安全有效地缓解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术后痛觉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高血压肺癌患者胸腔镜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 年7 月—2019 年2 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行胸腔镜根治术的老年高血压肺癌患者96 例作为研究 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 例。在麻醉诱导前30 min(T1),实验组静脉注射右 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比较T1、麻醉诱导时(T2)、气管插管前(T3)、插管后即刻(T4) 及手术30 min(T5)的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并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评 分(BCS)和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使用其他镇痛药物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T1、 T2、T3、T4、T5时的HR、SBP及DBP比较,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 <0.05)。对照 组T1、T2及T4 的HR、SBP及DBP比较有差异(P <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2 h 及术后2 h、6 h、12 h、 24 h、48 h 的VAS 评分和BCS 评分比较,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 <0.05)。实验组术 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 <0.05),且曲马多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行胸腔镜根治术的老年高血压肺癌患者采用右美托咪 定复合全身麻醉,可维持插管及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早期疼痛,减少疼痛药物的使用,提高患 者舒适度,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齐悦  王芳  卢想 《当代医学》2021,27(9):30-3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全麻下行结肠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结肠癌切除术,术后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镇痛。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镇静程度及切口刺激疼痛敏感面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6、12、24、48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均在术后6~12 h内VAS评分最高。观察组患者术后1、6、12、24、48 h Ram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均在术后6~12 h内Ramsay评分最低。观察组术后24、48、72 h切口刺激疼痛敏感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结肠癌患者,具有更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前预注射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自愿行PCIA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20min缓慢静脉注射(10min)右美托咪定1.0μg·kg^-1(D组)或等容积生理盐水(C组)。术毕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静脉缓慢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1作为负荷量,之后接镇痛泵行PCIA,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0.04μg·kg^-1·h^-1+托烷司琼4mg静脉自控镇痛泵。记录PCIA开始后1、2、6、12和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y镇静评分(RSS);记录术后24h内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和二者比值(D/D比值)、镇痛药物用量,以及恶心、呕吐和寒战等发生情况。结果PCIA后2、6、12h时点2组VAS评分D组明显低于C组(P〈0.05),但术后各时间点RSS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D组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和D/D比值、镇痛药物用量,以及恶心/呕吐、眩晕和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或P〈0.01)。结论麻醉诱导前预注射右美托眯定可缓解乳腺癌术后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次数和用量,并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眩晕、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8):129-132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难治性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经三阶梯止痛治疗效果欠佳或不良反应明显的晚期癌痛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组[DK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右美托咪啶12μg/kg[0.1μg/(kg·h)]及氯胺酮10.8 mg/kg[90μg/(kg·d)。每组各30例,均采用PCIA,记录两组患者PCIA前、PCIA后1 d、2 d、5 d、10 d时的VAS评分、OAA/S评分、每日吗啡等效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在PCIA后不同时段均较PCIA前降低(P0.05);DK组患者的VAS评分在PCIA后不同时段均较C组降低(P0.05)。DK组患者的OAA/S评分在PCIA后不同时段均较PCIA前升高(P0.05)。DK组患者每日吗啡等效用量及不良反应均少于C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PCIA可以增强难治性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减少吗啡的使用量,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氧化应激、糖代谢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方法 选取浙江大学金华医院暨金华市中心医院2014年8月-2016年10月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6例,依据麻醉时是否应用右美托咪定分为2组,观察组45例,在常规静吸复合麻醉的基础上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41例,在常规静吸复合麻醉的基础上泵注生理盐水。检测2组患者在手术前、后血浆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红细胞糖代谢指标磷酸果糖激酶(PFK)、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醛糖还原酶(AR)活性,以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 与手术前相比,术后1 d 2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MDA浓度均明显升高(均P<0.05),SOD浓度明显降低(P<0.05),但对照组MDA浓度升高及SOD降低更显著(P<0.05);与手术前相比,2组患者术后1 d糖代谢指标PFK活性均明显降低(均P<0.05),G-6PD、AR活性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对照组PFK活性降低及G-6PD、AR活性升高更显著(均P<0.05);术后1 d、术后3 d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氧化应激损伤,有助于改善患者红细胞糖代谢,并增强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思维导图督导管理在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展开研,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5月—2019年5月间来我院普外科、肿瘤外科、胃肠外科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艾灸联合思维导图督导护理。护理相同时间后,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1)胃肠道肿瘤患者术中焦虑的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时的术后状态焦虑(SAI)、特质焦虑(TAI)评分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术后3天的SAI、TA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同组别中手术前后得分有差异,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后疼痛程度的对比:手术完毕后1h两组患者的疼痛等级评分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的6h、24h、48h、72h进行疼痛比较,观察组VAS得分远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的术前、术后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胃肠恢复时间比较:手术完毕后对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判,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思维导图督导管理使用后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焦虑,降低手术疼痛感,可以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