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Meta分析研究饮茶与卵巢癌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在Pubmed、EMbase、CBMdisc、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建立一定的筛选标准,在群体研究中探究卵巢癌发病风险与饮茶的关系。检索年限为1995—2010年,采用RevMan5.1.0软件完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国内外病例对照试验和队列试验9项研究,包括69 786例参与者,其中病例4 571例,对照65 215例。Meta分析显示:饮用茶可以显著地降低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RR=0.82,95%CI=0.70~0.96,P<0.001);其中绿茶降低患病风险的作用更为显著(RR=0.69,95%CI=0.54~0.90,P=0.006)。结论饮用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女性卵巢癌的患病风险,其中绿茶的抗癌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代谢综合征(MS)与痴呆的关系。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PubMed、Web of Science收录的有关MS与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关系的队列研究。提取纳入文献资料,采用纽卡斯-渥太华质量评价表(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本研究获得7篇队列研究,共计16 603例研究对象,各研究NOS评分均>5分。Meta分析显示,MS与非MS人群发生痴呆〔RR=1.07,95%CI(0.91,1.27)〕、AD〔RR=0.96,95%CI(0.67,1.38)〕的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人群发生VD的风险高于非MS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15,95%CI(1.34,3.44),P=0.001〕。结论 MS与VD有一定联系,可导致VD的发生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人群自我报告的打鼾习惯与心血管疾病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探讨打鼾习惯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四大学术期刊数据库关于打鼾习惯及心血管疾病的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5年8月13日。手工筛选相关综述及研究的参考文献确保检索结果齐全。通过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描述打鼾习惯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共纳入原始研究11篇,Meta分析结果表明,整体水平上,打鼾人群较无打鼾习惯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RR=1.29,95%CI 1.12~1.51,I~2=89.0%);分层分析表明,偶尔打鼾不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RR=1.03,95%CI 0.87~1.22,I~2=57.6%),经常打鼾者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RR=1.35;95%CI 1.01~1.79;I~2=77.9%)。未发现明显发表偏倚的证据。结论经常打鼾者较正常人可能更易发生心血管疾病,暂无明显证据支持偶尔打鼾者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与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VIP、Wan 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比较IBD患者与健康对照PD发病风险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12月2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MP 14. 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个研究,总人数917476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IBD、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与PD发病没有关联[RR=1. 10,95%CI(0. 88,1. 36),P=0. 397]、[RR=1. 08,95%CI(0. 80,1. 45),P=0. 624]、[RR=0. 98,95%CI(0. 74,1. 29),P=0. 893]。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高质量的队列研究提示,IBD增加PD发病风险[RR=1. 19,95%CI(1. 05,1. 36),P=0. 008]。结论当前证据显示,IBD、CD和UC与PD发病没有关联,但高质量研究倾向于IBD增加PD发病风险的结论。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热浪天气对中国人群死亡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参考文献追溯法收集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热浪对中国人群死亡影响的相关文献;采用Stata16.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3篇热浪对中国人群死亡影响的相关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热浪对中国人群非意外死亡、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卒中和COPD人群死亡的风险(RR及95%CI)分别为1.21(1.13~1.29)、1.26(1.14~1.38)、1.17(1.07~1.28)、1.11(1.03~1.20)和1.15(1.01~1.3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男性(RR=1.14,95%CI=1.09~1.19)、女性(RR=1.18,95%CI=1.10~1.27)、0~岁(RR=1.18,95%CI=1.03~1.35)、65~岁(RR=1.07,95%CI=1.01~1.12)、≥75岁(RR=1.15,95%CI=1.11~1.18)、教育年限6年(RR=1.22,95%CI=1.08~1.37)、教育年限≥6年(RR=1.11,95%CI=1.07~1.16)。结论热浪对中国人群健康有严重的影响,需要加强高温热浪天气预警系统建设,保护敏感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NKI等数据库,收集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的RCT、队列研究文献。采用Downs and Black工具质量评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提取数据进行Meta统计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氯吡格雷术后血流通量TIMIⅢ级显著低于替格瑞洛组[OR=0.31,95%CI(0.23~0.42),P<0.00001];氯吡格雷术后出血事件显著低于替格瑞洛组[OR=0.67,95%CI (0.59~0.76),P<0.00001];替格瑞洛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RR=1.22,95%CI(1.10~1.35),P=0.0001];不良反应事件氯吡格雷组发生率低[OR=1.15,95%CI(1.03~1.30),P=0.01];死亡事件二者无显著性差异[RR=0.93,95%CI(0.80~1.08),P=0.35]。结论:氯吡格雷较替格瑞洛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相对较差,但安全性方面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药理学研究表明,抗血小板药物,尤其是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存在着竞争性抑制作用。本研究旨在系统性分析临床中不同质子泵抑制剂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Elsevier、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检索并追踪已获文献的参考文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合计67 1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奥美拉唑有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RR=1.32,95%CI(1.01,1.71)];使用雷贝拉唑有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RR=1.57,95%CI(1.12,2.19)];使用兰索拉唑不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RR=1.11,95%CI(0.93,1.32)];使用埃索美拉唑不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RR=1.24,95%CI(0.91,1.68)];使用泮托拉唑不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RR=1.34,95%CI(0.93,1.92)]。结论:奥美拉唑或雷贝拉唑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时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而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及兰索拉唑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时不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评价眼部的基础结构和功能特征与穿透性眼外伤后发生外伤后青光眼风险的关系。对从美国眼外伤登记处获得的3627例受过眼球穿通伤的患者的资料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对外伤后青光眼的风险及与之相关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外伤后青光眼发生的风险占2.67%。青光眼的发生分别与以下几个基础特征相关,包括年龄增大(RR1.02/年,95%CI1.00~1.03)、晶体损伤(RR1.56,95%CI1.03~2.35)、基础视力低(RR2.59,95%CI1.62~4.14)和炎症(RR3.02,95%CI1.52~6.02)等。本研究通过对大样本病例分析为穿透性眼外伤后发生外伤性青光眼的风险提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植被覆盖与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 以山东省平邑县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增强植被指数(EVI)、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作为植被覆盖测量指标,采用时依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别计算与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的风险比(HR)及其95%CI;并按年龄、性别、空气质量情况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2014—2020年,队列共纳入5 314例研究对象,因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死亡3 594例;完全调整协变量的时依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EVI、SAVI的T2水平与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死亡风险存在负向关联(HR=0.871, 95%CI:0.793~0.956,P=0.004;HR=0.885, 95%CI:0.810~0.967,P=0.007);分层分析显示,在年龄≥60岁、女性以及生活在PM2.5浓度低于70μg/m3的患者中,植被覆盖与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死亡风险存在负向关联(P<均0.05)。结论 在居住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的情况下,较高的植被覆盖对于老年女性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电子检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BM)中有关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结局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并手工检索合格研究及主题相关综述的参考文献。2位研究者独立筛查文献、提取资料、评价合格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8篇合格文献,包括研究对象1 016人。Meta分析表明,益生菌组患者的感染风险低于对照组人群(RR=0.53,96%CI=0.44~0.65,P=0.000);益生菌组患者的死亡风险低于对照组人群(RR=0.56,96%CI=0.38~0.82,P=0.003);益生菌组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风险低于对照组人群(RR=0.19,96%CI=0.13~0.25,P=0.000);益生菌组患者的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e,ICU)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人群(MD=-4.55,96%CI=-5.91~-3.19,P=0.000)。结论: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有效降低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感染率、死亡率及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并明显缩短了患者的ICU住院天数,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环境接触青石棉肿瘤发生危险的15年随访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环境接触青石棉队列人群患肿瘤的危险。方法采用回顾队列调查方法对大姚县6254人进行15年(1987~2001)的追踪研究,调查石棉相关肿瘤的死亡率及相对危险度(RR)。结果观察组中有186例死于癌症,死亡率为2160.5/10^6人年(RR=1.293;95%CI:1.032~1.618)。其中20例间皮瘤,死亡率为232.3/10^6人年(RR=17.929;95%CI:2.406~133.592),男女分别为267.5/10^6人年和186.7/10^6人年;56例死于肺癌,死亡率(650.5/10^6人年)的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434;95%CI:0.968~2.486);胃肠道肿瘤的死亡率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观察组男性中患肠癌的危险显著增加(RR=3.781;95%CI:1.077~13.270)。结论环境接触青石棉后人群患间皮瘤的危险明显增加,男性患肠癌危险度的增加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Meta 分析方法评价谷胱甘肽S- 转移酶M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M1,GSTM1) 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非吸烟肺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1)、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1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2011)、万方数据库(1998-2011)、EMbase(1900-2011) 和PubMed (1966-2011) 数据库,收集有关中国人群GSTM1 基因多态性与非吸烟肺癌关系的研究.结果 共纳入16 篇文献对照研究,包括非吸烟肺癌患者818 例,对照组921 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GSTM1 缺失基因型的中国人群患非吸烟肺癌的风险明显增高(OR=1.65,95%CI=1.34,2.04).亚组分析发现,具有GSTM1 缺失基因型的中国南方和北方人群罹患非吸烟肺癌的风险分别为对照组的1.48 倍(95%CI=1.14,1.91) 和2.03 倍(95%CI=1.42,2.90).结论 GSTM1 缺失基因型使中国人群非吸烟肺癌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吸烟与胃癌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吸烟与胃癌的关系。方法运用Meta分析技术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并按研究类型(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和性别(男、女)分层进行合并分析。根据资料一致性检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D-L法)计算合并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的可信区间(95%CI)。结果吸烟与胃癌之间总合并RR为2.14(95%CI:1.12~4.06),男性吸烟与胃癌之间总合并RR为1.70(95%CI:1.34~2.14),女性吸烟与胃癌之间总合并RR为1.83(95%CI:0.10~33.09)。结论吸烟是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男性吸烟可能增加患胃癌的危险性,女性吸烟与胃癌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叶酸摄入与胰腺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disc、CNKI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纳入关于叶酸与胰腺癌发生关系的前瞻性及病例-对照研究。评价质量及提取资料后,采用Stata version 11.0软件对胰腺癌发生风险进行合并。结果共纳入6项队列研究及3项病例-对照研究,2 209例患者。分析提示:从食物中获取叶酸的最高摄入量人群与最低者相比,前组胰腺癌罹患风险统计学上明显降低28%,在以相对危险度(RR)为效应值的队列研究中这种降低趋势更明显[合并RR=0.51,95%CI(0.29,0.89),P=0.017],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合并优势比(OR)=0.79[95%CI(0.66,0.94),P=0.008];总叶酸摄入量(来源于食物及补充的叶酸)最高组人群与最低者相比,胰腺癌罹患风险统计学上明显降低3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合并OR=0.53[95%CI(0.30,0.96),P=0.036]。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总叶酸摄入量(来源于食物及补充的叶酸)及食物来源叶酸摄入量是胰腺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5):22-29
目的系统评价阿司匹林等环氧化酶抑制剂(COX抑制剂)对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影响,以阐明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数据库,搜索关于使用阿司匹林/NSAIDs与食管癌发病风险影响的临床研究,使用Stata2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使用COX抑制剂可降低人群患食管癌/食管高度异型增生风险[相对风险RR=0.64,95%CI(0.53~0.77),P=0.512],阿司匹林同样能够降低人群患食管癌/食管高度异型增生的风险[RR=0.63,95%CI(0.43~0.94),P=0.642],非阿司匹林环氧化酶抑制剂也有效果[RR=0.50,95%CI(0.32~0.78),P=0.492],这种化学性预防食管癌作用可能与用药时间相关。结论使用阿司匹林/COX抑制剂可以有效降低食管癌的发生率,但目前报道的相关文献仍然较少,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来佐证。  相似文献   

16.
匡泓俊  唐健  付珊珊  曹洋  钟峰 《中医学报》2022,37(3):661-672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戒断烟草依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 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建库到2021年1月31日针灸戒断烟草依赖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 Handbook 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益生菌制剂在肝硬化患者应用的疗效。方法检索 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关于益生菌制剂在肝硬化患者中应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应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对入选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0项RCTs,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的ALT(WMD=9.83,95%CI:4.29~15.37,P=0.0005)、血氨(SMD=0.89,95%CI:0.53~1.25,P<0.00001)、内毒素(ETX)(SMD=0.81,95%CI:0.60~1.02,P<0.00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MD=3.28,95%CI:0.35~4.21,P<0.0001)显著降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发生率(RR=0.49,95%CI:0.36~0.68,P<0.0001)、肝性脑病(HE)发生率(RR=0.52,95%CI:0.42~0.64,P<0.00001)及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发生率(RR=0.49,95%CI:0.36~0.68, P<0.0001)显著降低;而T-BIL(WMD=3.39,95%CI:-2.65~9.42,P=0.27)无显著改变。结论益生菌制剂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及内毒素血症,降低炎性因子,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减少HE、SB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半夏泻心汤(BXD)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查找采用BXD联合中药灌肠治疗UC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通过RevMan 5.4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5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提示,较常规西医治疗方法,BXD联合中药灌肠治疗UC可显著降低中医症状评分(SMD=-1.97,95%CI[2.61,-1.33]),提高总有效率(RR=1.38,95%CI[1.30,1.46]),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R =0.25,95%CI[0.14,0.45]).结论:BXD联合中药灌肠治疗UC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便血、腹痛等症状,降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侯立朝  王海久  樊海宁  邓勇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7):1962-1964,1970
目的评价胃肠减压在胃癌根治术后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领域的期刊,同时从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中查找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根治术后胃肠减压组与非胃肠减压组第一次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50,95%CI(-0.94,-0.06)〕;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第一次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28,95%CI(-0.63,0.08)〕;两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RR=0.77,95%CI(0.43,1.39)〕、切口感染发生率〔RR=0.39,95%CI(0.12,1.20)〕、吻合口漏发生率〔RR=0.77,95%CI(0.33,1.81)〕、住院时间〔MD=-2.70,95%CI(-3.92,-1.4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表明胃癌根治术常规放置胃肠减压管并不能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围绝经期失眠从肝肾论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5个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6年4月,纳入有关从肝肾论治围绝经期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筛检、提取资料、文献偏倚风险评价。使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肾论治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30,95%CI[1.11,1.52],P0.05)。通过运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显示,肝肾论治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睡眠质量上有显著差异(SMD=-1.16,95%CI[-2.12,-0.20],P0.05),但在SPIEGEL量表评分上2组无统计学差异。有5个研究发生了不良反应,其中肝肾论治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09,95%CI[0.04,0.22],P0.05)。结论 Meta分析结果表明,从肝肾论治围绝经期失眠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