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3):208-211
目的探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方法应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量表对新乡医学院在校全体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学习倦怠总分为56.75±9.99;不同性别定向医学生学习倦怠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11,P=0.510)。学习倦怠各维度与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学生自我效能感、专业兴趣、情绪因子、对专业知识的认识、课程因素、就业前景6个维度影响学习倦怠总分水平,共同解释学习倦怠总变异量为58.4%。结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整体学习倦怠水平达到较高水平。学生自我效能感、专业兴趣、情绪因子、对专业知识的认识、课程因素、就业前景6个维度对于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学习倦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西北医学教育》2017,(4):559-562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新生学习适应性自我调整情况,为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及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Undergraduates’Learning Adaptability Inventory,ULAI)对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新生入学初期及入学1学期后的学习适应性情况分别进行调查,对比不同时期护理专业新生学习适应性之间的差别。结果经过1个学期的在校学习,护理专业新生在ULAI的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5个维度及ULAI总分得分均高于初测时得分,且在学习动机、学习能力2个维度及ULAI总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在ULAI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4个维度及ULAI总分得分均高于初测时得分,在教学模式维度得分低于初测时得分,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在ULAI的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5个维度及ULAI总分得分均高于初测时得分,且在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3个维度及ULAI总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专业新生能够较好的对自身学习适应性进行调整,且女生的调整能力要好于男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认同、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为改善其对医生职业的认同感,提升学业成就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配额抽样方法,通过职业认同问卷、学习动机量表对成都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385名农村定单定向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学生在职业认同和学习动机及其他维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学生在职业承诺和职业行为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学生职业认知、职业期望、外部动机和学习动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认同整体及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承诺、职业期望、职业行为和职业价值观与学习动机、学业成就呈正相关(P<0.01),学习动机在职业认同与学业成就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32.26%。结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职业认同与学业成就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静  齐玉龙  王岚  薛芳  明丽娟 《安徽医学》2015,36(10):1272-1275
目的:分析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现状和特点及其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安徽、江苏两省选取两所本科类医学院校,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792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以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①医学生在情绪评价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维度得分上,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农村、城镇和城市的医学生在量表总分及情绪评价能力、情绪感知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及情绪调控能力4个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②大一至大四4个年级的医学生在情绪调控能力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大一至大三3个年级均高于大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高于护理学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学生干部在量表总分、情绪感知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及情绪调控能力维度得分上高于普通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学习成绩优异的医学生在量表总分、情绪表达能力及情绪调控能力维度上均高于成绩很差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④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量表总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在性别、专业、年级、学习成绩及是否学生干部方面有差异;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朱伟娟 《农垦医学》2023,(6):535-540
目的:了解兵团高校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理想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9名兵团高校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理想进行现况研究。结果:兵团高校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理想在民族、性别、政治面貌、是否为独生子女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年级、志愿服务次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建议有针对性地强化职业理想教育,建立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补充和升学机制,改善基层医生职业环境等,提升兵团高校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职业理想,使其真正成为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  相似文献   

6.
《西北医学教育》2019,(2):188-192
目的了解云南省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医学生的职业规划制定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就读于云南省3所高等院校的1 673名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医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医学生的报考原因、职业规划制定状况、职业规划课程需求等。结果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医学生报考该类别多源于经济考虑或家人建议。41.29%的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医学生未制定相关职业规划,该群体是否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在独生子女、年级、类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医学生建议从一年级起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只有25.60%的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医学生知晓订单定向相关政策。结论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医学生的职业规划制定状况不理想,相关部门应加大重视力度,帮助医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及时制定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调查表(AFW-US)对2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不同生源地医学生之间总体幸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总体幸福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城乡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等不同群体之间在自我意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城镇与农村生源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医学生在家庭环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性别之间在工作与社会适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校学习、家庭环境、工作与社会适应、恋爱、休闲活动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回归分析显示学校学习、自我意识对医学生总体幸福感有预测作用。结论:医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较高,自我意识、学校学习是影响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7):5-9
目的辽宁省农村订单定向专科医学生职业认同与学习动机研究。方法选择辽东学院医学院2016~2018级专科层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共计259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就定向学生基本情况、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知晓情况、高考选报原因、职业认同、学习意愿等进行调研。结果三个年级的学生在培养政策知晓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报考原因方面,家长的意见占第一位,但差异未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对职业认同的调查发现,在"到基层医疗工作意愿"方面,非常愿意的2016~2018级依次为42.0%、40.5%、54.7%,二、三年级学生意愿明显低于一年级学生,一年级学生最高(P0.05);在"职业自豪感"方面,"非常符合"的选项从2016~2018级依次为50.8%、59.5%、69.4%,职业自豪感随年级增高逐年明显下降(P0.05)。在学习意愿方面,三个年级的学生的选择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学校应加强对考生家长的招生宣传,增强学生在校期间专业思想、诚实守信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自豪感、职业认同感,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提高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学生学习动机与时间管理倾向、家庭功能的关系,为寻找激发医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学习动机量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宁夏某医科院校59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94名医学生学习动机总分为(111.31±18.19)分,其中求知兴趣[(35.34±6.60)分]和能力追求[(28.12±4.67)分]2个维度得分最高.不同性别的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和家庭功能维度中总的功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的学习动机维度中求知兴趣,时间管理倾向维度中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家庭维度中家庭功能总分、沟通、角色、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及总的功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满意度的学习动机总分及其维度中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利他取向和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及其维度中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及家庭功能总分及其维度中角色功能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动机总分与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学习动机各维度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学习动机总分与家庭功能评定总分之间无相关性(P>0.05).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可联合预测医学生学习动机33.3%的变异量.结论:专业满意度一定程度上影响医学生学习动机、时间管理方式与能力,高校可通过招生时提供专业选择指导、入校后培养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等方式,帮助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医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实证研究探讨积极心理课程教学对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医学院校选修积极心理课程的441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Q-20》对课程前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量。结果: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积极心理学课程后,身心问题总分下降(P<0.05),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在自我肯定维度上,后测得分高于前测(P<0.05),其他维度课程前后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积极心理学课程前,大学一年级学生在焦虑维度得分和身心问题总分低于大学二年级学生(P<0.05),城镇学生在自我肯定维度上得分高于农村学生(P<0.05),在身心问题总分上低于农村学生(P<0.05),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在心理健康各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心理学课程后,大学一年级学生在身心问题总分上低于大学二年级学生(P<0.05),独生子女在自我肯定维度上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不同性别、家庭所在地在心理健康各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心理课程教学能有效提升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医学生选择学医的初始动机,揭示医学生学医动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为医学生的后续有效培养及医学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制作专门的调查问卷,选取粤东某高校在读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管理问卷的方式,调查医学生家庭背景资料及选择医学专业初始动机,对调查对象学医动机相关因素及学业成绩进行分析。 结果 不同性别医学生学医动机没有显示出差异,但是女生专业课平均成绩点数(GPA)均值高于男生,医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性别差异(P<0.01);不同年级之间医学生学业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年级越高,GPA均值越低(F=3.146,P<0.05);生源地差异显著影响学业成绩,农村生源医学生学业平均GPA高于其他生源地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751,P<0.05);家庭经济条件对医学生学业成绩具有统计学意义(F=6.470,P<0.01);医学生学业成绩受到多重动机影响,内在动机对医学生学业成绩具有显著影响(从小立志成为医生F=2.424,P<0.05,治病救人F=0.131,P<0.05),外在动机(选择医学有较多出国机会)对学业成绩具有显著影响(F=1.824,P<0.05),成就动机中的医生社会地位高这一选项对医学生学业成绩具有显著影响(F=0.186,P<0.05);社会风气对医学生学医动机及学业成绩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0.118,P<0.05)。 结论 家庭背景因素对医学生学医动机具有多方面影响,多重学医动机影响医学生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自信特点,探讨自信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个人评价问卷(PEI)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526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①男生自信得分[(144.71±16.04)分]高于女生[(141.13±15.76)分,t=2.558,P<0.05];城市学生自信得分[(145.14±15.66)分]高于农村学生[(141.54±15.99)分,t=2.394,P<0.05];独生子女自信得分[(146.50 ±16.76)分]高于非独生子女[(141.57±15.61)分,t=2.910,P<0.01];不同年级大学生自信差异有显著性(F=2.708,P<0.05).②自信与内外向呈显著正相关(r=0.548,P<0.01),与神经质(r=-0.207,P<0.01)及精神质(r=-0.476,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大学生自信存在性别、家庭所在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及年级差异,并且与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农村定单定向医学生(定向医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专业承诺、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对蚌埠医学院大一至大五年级共287名定向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性倦怠得分高于女性(P<0.01);农村生源的得分高于城镇(P<0.01);大一、大二、大三的学习倦怠得分高于大四和大五(P<0.05~P<0.01);因家庭经济困难、父母的决定、就业有保障和因为高考分数原因的学生得分均高于自己有志于从事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得分(P<0.01);专业承诺总分、学习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与学习倦怠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性别、年级、生源地、专业选择原因、情感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是定向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结论:定向医学生的专业承诺越强,学习倦怠水平越低,学习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习倦怠表现越低,定向医学生培养单位应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其专业承诺,增强自我效能感,从而降低学习倦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总体情况及其特征差异,为规范心理弹性的研究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截至2013 年9月12日发表的文献,纳入有关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的横断面研究。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而后交叉核对,若有分歧,讨论解决。采用RevMan 5.1进行Meta分析,分析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居住地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得分差异。 结果:总共纳入31篇文献共计19 285名大学生。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处于良好水平。男生的心理弹性得分略高于女生[OR(95%CI):0.11(0.03,0.19),P<0.05],大一学生的心理弹性得分高于大四学生[OR(95%CI):0.19 (0.09,0.30),P<0.05],理工医科类专业学生的心理弹性得分高于文科类专业的学生[OR(95%CI):-0.13 (-0.20,-0.06),P<0.05],城市学生、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弹性得分分别高于农村学生[OR(95%CI):0.12(0.02,0.21),P<0.05]和独生子女[OR(95%CI):-0.09 (-0.17,0.00),P<0.05]。 结论:国内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弹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调查全国8个省12个城乡点的851对6~9岁在校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身心健康以及影响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的家庭经济收入、医疗类型、学习能力、情感、卫生习惯、一般技能、体重、营养状况等指标皆优子非独生子女;饮食习惯差于非独生子女;呼吸道传染病如肺炎和感冒的发生率高于非独生子女。男女性别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独生女的某些特异性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张培娟  蒋勇  韩晓兰 《安徽医学》2018,39(4):488-490
目的 调查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级新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为进一步完善师专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整群抽取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级750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师专新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该校新生的口腔健康知识平均得分(6.92 ±1.86)分,女生高于男生(P<0.05);口腔健康态度平均得分(17.78 ±1.92)分,女生高于男生(P<0.05),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P<0.05);口腔健康行为平均得分(16.72 ±2.77)分,男生高于女生(P<0.05),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P<0.05),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得分优于母亲文化程度低者(P<0.05).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师专新生口腔健康态度较好,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及行为习惯需要改善,不同特征的新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存在差异,需有针对性地制订学校口腔健康教育计划,促进口腔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和分析护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方法:使用志愿功能动机量表,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00名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00名调查对象中,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的259人(86.3%),未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的41人(13.7%).大学三年级学生的价值表达、职业生涯、社会交往、学习理解、自我增强和志愿动机总评分均高于大学一年级学生(P<0.05~P<0.01);男生在自我保护、社会交往、志愿动机总评分均高于女生(P<0.05~P<0.01);进入大学后成绩良好在社会交往中得分高于成绩中等者(P<0.05);价值表达、社会交往、学习理解、自我增强维度及志愿动机总分上,农村高于县城(P<0.05~P<0.01);在学习理解和自我增强维度上,农村显著高于乡镇(P<0.01);家庭人均月收入在各个维度及志愿动机总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在志愿动机量表6个维度的评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学习理解(5.117分)>自我增强(5.059分)>价值表达(5.048分)>职业生涯(4.910分)>社会交往(4.420分)>自我保护(4.339分),6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4分.结论:护理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多元化,以自身专业为优势的志愿服务为主要选择,参与志愿服务目的多样化,通过志愿服务提升自身某方面的能力和满足自身某种需求,而志愿服务动机的满足,也能够激励医学生继续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护理专业毕业生临床沟通能力现状,探索有效的临床沟通能力培养模式。方法:采用匿名调查方式,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2016届全部护理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护士沟通能力量表和对临床沟通能力培养相关问题的比较。结果:毕业生临床沟通能力最低评分105分,最高评分167分,平均评分为(140.58±8.85)分,每个条目平均评分(2.34±0.26)分。对本专业不同兴趣者、在校不同课程加权平均分者和参加护患沟通讲座不同频次者临床沟通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兴趣评分显著高于一般和没兴趣(P<0.01),一般显著高于没兴趣(P<0.01);≥80分者显著高于>70~<80分和≤70分者(P<0.01),>70~<80分显著高于≤70分者(P<0.01);参加护患沟通讲座频次≥4次/年和2~3次/年显著高于≤1次/年(P<0.01)。护士人格特质E-外向型和L-说谎与护生的沟通能力成正相关(P<0.05),N-神经质和P-精神质与护生的沟通能力成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对本专业兴趣越高、参加护患沟通讲座次数越多,外向型性格者,是护生沟通能力的保护因素,而神经质和精神质性格是护生沟通能力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尽早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加强其临床沟通能力学习意识;注重临床实践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加强医学教育改革,增加人文课程,培养积极乐观的性格,逐渐增加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定向医学生的学习倦怠现状,探讨定向医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专业承诺调查量表,对新乡医学院全体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818名进行普查。结果定向医学生的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P<0.01);男生的情绪低落得分高于女生,女生的规范承诺得分高于男生;大一、大二学生的理想承诺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一学生的继续承诺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学生;情感承诺、理想承诺和继续承诺是学习倦怠的主要预测变量。结论定向医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较高,与专业承诺水平呈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职大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925名高职大学生进行问卷测查。对社会人口学变量进行描述性分析;检测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性之间的关联。结果:不同性别、年级、年龄、是否独生子女、父母亲文化水平、家庭居住地和家庭经济的高职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总分以及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学习成绩上游和中游的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总分、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学习成绩下游的学生(P<0.01);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总分、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评分与学习适应性总分、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评分均成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偏相关分析显示,学习适应性的总分以及5个分量表均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总分及分量表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高职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是影响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