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超声心动图可以直接观察到梗塞部位的心室壁异常运动,它对早期心肌梗塞的诊断及预测梗塞面积的大小有重要意义。 1 对象及检查方法 1.1 对象急性心肌梗塞13例,分别为前间壁前壁心肌梗塞2例,广泛性前壁心肌梗塞3例,前间壁前壁下壁心肌梗塞、l例,前间壁前壁心内膜下心肌梗塞1例,广泛性前壁心内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动态,探讨其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肌梗塞患者66例,对心肌梗塞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对其心电图的动态进行观察。结果:本组66例心肌梗塞患者,其中下壁心肌梗塞患者28例,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28例,广泛前壁心肌梗塞患者7例,高侧壁心肌梗塞患者1例,无Q型心肌梗塞患者1例,无症状心肌梗塞患者1例。本组28下壁心肌梗塞患者中,超急性期1例,急性期4例,陈旧性期23例;28例前间壁心肌埂塞患者中,急性期4例,陈旧性期24例;7例广泛前壁心肌梗塞患者中,急性期1例,陈旧性期6例;1例高侧壁心肌梗塞患者为陈旧性期;1例无Q型心肌梗塞患者未急性期;1例无症状心肌梗塞患者为陈旧性期。结论:心电图诊断对于心肌梗塞有着极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4例患者分别发展为由非酮性高血糖所致的可逆同侧偏盲,其中2例患者的同侧偏盲为其2型糖尿病的首发表现。4例患者的M RI扫描均提示异常,其中3例患者的异常在随后的M RI检查中完全消失,1例渐进性视野缺损和M RI表现异常的患者最初是由肿瘤引起的。高血糖型偏盲:可逆转的非酮性高血糖并发症@Lavin P.J.M.$Dr. Dept. of Neurology, 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2100 Pierce Ave., Nashville, TN 37212, United States @王孝文…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998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 ,在临床上使用河北省廊坊市测控仪器厂生产的XWZ—Ⅱ型心功能无创自动检测仪 (心阻抗图法 ) ,对我院住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 5 0例进行检测与 60例同年龄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患者 5 0例 ,男 4 0例 ,女 10例 ,年龄 3 7~ 75岁 ,平均 ( 5 8 2 4± 9 82 )岁。急性心肌梗塞部位见表 1,入院时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见表 2。表 1 入院时急性心肌梗塞构成梗塞部位例数 %广泛前壁心肌梗塞 612前壁心肌梗塞 12 2 4下壁心肌梗塞 1632前间壁心…  相似文献   

5.
左冠状动脉主干(下简称左主干)完全阻塞者很少见,由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出者更少,迄今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告1例,并结合国外文献作简要讨论。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2岁.15年前开始有活动后胸闷心悸,8年前起劳累后反复发作胸骨后压榨样疼痛,7年前因心前区持续性痛疼伴心电图和血酶的典型改变而诊断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次年年初又发生急性广泛前壁及高侧壁心肌梗塞。自后因夜间发作性胸闷心悸而反复住院治疗。本次入院一般状况尚  相似文献   

6.
同侧性偏盲为视交叉以上视路,视中枢病变所致。但剖腹产术后并发同侧性偏盲极为罕见,1995年12月偶遇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该患以“停经40周,阵发性腹痛1小时”为主诉入院,未次月经24/2~95,预产期1/12~95,孕期顺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采用OCT检查跨突触变性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 FL)厚度异常。设计:观察性病例报道。方法:采用OCT对2例先天性/长期枕叶病变患者进行检查,患者为无症状的同侧偏盲性视野缺损。结果:病例1,右眼颞侧扫描及水平鼻侧扫描显示R NFL缺损,左眼上方及颞下弓处RNFL稀疏,与视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 本组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为50~71岁。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其中1例合并脑梗塞。4例为广泛前壁心肌梗塞。1例为局限前壁心肌梗塞,1例为前间壁心肌梗塞。6例患者均在梗塞发生24h后入院,未用尿激酶、链激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等药物溶栓,均予常规治疗及精制腹蛇抗栓酶Ⅲ号2单位,1次/日静脉滴注以抗凝。治疗后ST段始终未降至正常,抬高0.1~0.5mv。病后2周有4例做心脏B超检查,1例有室壁瘤,1例有前间隔及左室前壁运动减弱,1例有左室壁运动减弱,1例未见明显异常。5例拍胸片检查,均有左心室增大,肺瘀血,其中1例有胸…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62年。主因心前区憋闷疼痛伴大汗2小时于1993年9月22日急诊住院。入院ECG(图1见封三)示:窦性心动过速,P—P间期0.48S(室率145次/分);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S—T段弓背抬高,I、act及V_4—V_6导联S—T段明显压低,V_5导联S—T段压低达0.45mv,V_1—V_3导联呈陈旧性Qs梗塞波型。入院诊断:冠心病,广泛性心肌缺血,急性下壁心肌梗塞,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窦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0.
<正> 心源性休克是心肌梗塞的常见并发症,约占15%以上。特别是梗塞面积超过40%时最易发生。现就抢救成功一例讨论如下。患者顾××,男,46岁,技术员,住院号335520。1978年曾因心肌梗塞住院两次。1980年1月1日又因广泛性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再次入院。入院后经监护、输氧、极化液、重碳酸钠、丹参、生脉针、尿激酶、抗感染等治疗。心电图多次报告:亚急性前壁心梗,左前分支阻滞。超声心动图报告:左右心室内径稍增大;纵轴连续扫查:在二区室隔有节段性改变,未见积液,符合前间壁心肌梗塞。经三个  相似文献   

11.
4例非酮症性高血糖患者均出现了可逆性同侧偏盲。同侧偏盲是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发症状。4例患者的M RI扫描均发现异常;对其中3例患者随访,后期扫描发现异常完全消失。1例患者出现视野进行性缺损,这种M R I的异常最初考虑有肿瘤的可能性。高血糖性偏盲:非酮症性高糖症的可逆并发症@Lavin P.J.M$Dept. of Neurology, 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2100 Pierce Ave., Nashville, TN 37212, United States.Dr @杨秀梅…  相似文献   

12.
王桂娣 《浙江医学》1991,13(6):47-48
例1:患者男性,因心悸、胸骨后疼痛1天于1990年2月7日以急性心肌梗塞入院.患者入院前1天上午,无明显诱因,突然感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不向它处放射,恶心,无呕吐,未经治疗10分钟后自行缓解.晚上9时许,洗脸时胸骨后疼痛又发,性质同前.除恶心外,同时伴有心悸、气急、呕吐,呕吐物为食物,即由家人送我院急诊.心电图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13.
刘达云 《广西医学》2001,23(6):1498-1498
我院消化内科近年收治误诊为急性胃炎、急性胃肠炎的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心肌梗塞 5例 ,现就诊断和治疗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为住院患者 ,男性 2例 ,女性 3例 ,年龄 5 8~ 90岁 ,平均年龄 70 8岁。所有病例均有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 ,其中 2例还伴有腹泻症状。有饮食诱因者 2例 ,药物诱因者 1例 ,无明显诱因者 2例 ,入院前诊断为急性胃炎 3例 ,急性胃肠炎 2例 ,并在外院或本院门诊施以抗感染、保护胃粘膜等治疗 2~ 5天仍未见明显疗效 ,收住我院消化内科后经心电图及血心肌酶学等检查确诊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 4例 ,下壁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14.
心肌梗塞患者延迟冠脉介入治疗与左室重构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以 4 0例AMI患者 1~ 2周后延迟冠脉介入治疗及 4 0例AMI未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讨AMI后冠脉介入治疗使闭塞冠脉再通后对室壁瘤形成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 1999年 4月至 2 0 0 1年 3月期间住院并确诊为AMI的患者。延迟冠脉介入治疗 4 0例 ,其中男32例 ,女 8例 ;前间壁、前壁心肌梗塞 17例 ,单纯下壁心肌梗塞 9例 ,下壁合并正后壁及右室梗塞 11例 ,高侧壁心肌梗塞 3例。未行冠脉介入治疗 4 0例 ,其中男 34例 ,女 6例 ;前间壁、…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1996~1998发病后12h就诊的住院AMI患者130(男76,女54)例,年龄(54.2±15)岁.室性心律失常统计以AMI后96h内为限.前壁心肌梗塞28例,下壁心肌梗塞28例,前间壁心肌梗塞19例,高侧壁心肌梗塞17例,后壁心肌梗塞20例,广泛性心肌梗塞18例.入院时首先描记第1份12导联心电图,入院后依病情随时描记心电图变化情况,并持续心电监护96h,室性心律失常以出现频发室性早搏(3次/min),室性早搏在Ⅱ级以上(LDWNWV)级,成对室速,室性心动过速为观察对象.1…  相似文献   

16.
<正> 本文结合我院诊治的1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对其心电图诊断介绍如下。病历摘要男患,61岁。入院前10日突感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恶心,“血压下降”且伴大汗淋漓,持续约1小时。以后于活动后感疼痛并伴轻度呼吸困难,于1981年1月14日入  相似文献   

17.
枕叶梗塞临床多有报道,视野改变为同向性偏盲或皮质盲。致视野向心性缩小者罕见报道,我院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1,男,50岁,干部。入院5个月前骑车中突感右眼外侧物体看不见,外院CT为左枕叶皮质下梗塞。入院前5天中午洗脸时,感左跟外侧视物不见,同时右眼只能看前方物体,伴头晕及后枕部痛。入院后检查:血压16.0/10.6 kPa。视野计检查:白光,指标3/330。双眼视力1.2。视野右眼:颞侧50°,鼻侧30°,上侧20°,下侧30°,左眼:颞侧30°,鼻侧36°,上侧15°,下侧50°。眼底正常。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搭桥可以明显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提高生活质量。1990年4~7月,ICU对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进行了监护及护理,患者未发生任何并发症,顺利康复。现将护理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病例1 李某男60岁病案号372687 1990年2月26日入院,住院诊断:冠心病,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塞,稳定型心绞痛,NYHAⅢ。1990年4月18日行序式冠状动脉搭桥术,共4支桥。术后在ICU监护8天,4月26日返病房。病例2 陈某男50岁病案号417033 1990年6月15日入院,住院诊断:冠心病,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稳定型心绞痛,NYHAⅢ。1990年7月  相似文献   

19.
该地105例患者心电图V1,V2或V3导联呈QS波型,与水平面心电向量图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患前间壁心肌梗塞的患者仅点14.28%而且其发生率具有明显的性别和年龄差异,这种差异有诊断前间壁心肌梗塞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提示了心电向量图是诊断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QRS波的电交替 ,常见于各类器质性疾患 ,亦可见于正常人。其发生机理尚不明确 ,可能是机械性因素引起电轴改变 ,也可能由于心脏传导系统不应期发生交替性变化 ,或由于交感神经不平衡引起心脏复极交替性变化所致 [1]。其病因多种多样 ,现列举如下。1 临床资料1.1 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如心肌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心房扑动等 例 1:患者男性 ,4 7岁 ,因持续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入院。心电图示 :QRSV1- V3 呈 QS型、 ST段抬高 ,QRS波电交替。血清酶 L DH、GOT增高 ,L DH1>L DH2 。诊断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例 2 :患者男性 ,52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